作者:高宁Serge Koenig 翻译:周宇丹
1999年,我第一次在拉萨遇见了康巴汉子尼玛次仁。当时的他已经有了创办一所学校的念头,他希望能够培养一些西藏的少数民族青年和尼泊尔青年成为攀登喜马拉雅山的高山向导。这个项目立马跟我产生了共鸣:一个来自喜马拉雅当地的计划,由一群当地青年牵头。从一开始,我就坚信这个项目会成功。根据我多年操作项目的经验,我知道成功的基础已经具备了。这个以“旅游、运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项目值得鼓励和支持。法国在山地休闲和运动领域拥有最成功的培训经验。我们的专业能力因此能够为这个项目提供有用的帮助。除此以外,拉萨是一直吸引我的地方,就像是心中的回声一样召唤着我。一想到要去拉萨工作就让我格外高兴。1981年的时候我就有幸来探索这个神秘的地方,并尝试攀登珠穆朗玛峰。
跟尼玛次仁一起,我们开始了合作,参与西藏登山学校的创立。作为当时的国际关系主任,我代表法国山地联盟与西藏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我们的第一批学生是二十来名16-20岁的壮小伙儿。他们通过自愿报名,根据身体素质和潜在能力选拔而来。他们是桑珠次仁、普布罗布、扎西次仁、扎西平措、普布顿珠,三个阿旺分别是阿旺扎西、阿旺次仁、阿旺罗布等等。我们都叫他们孩子。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来自珠穆朗玛地区、定结县、聂拉木县的农民家庭。对他们来讲,能够在拉萨参加学习,并且所有费用全免,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他们不仅仅接受职业教育,还要学习文化,这对他们与中国其他地方和世界接轨提供了便利。
然而,学校资源很少。孩子们居住在简朴的木屋板房里,他们就将在这种类似贫民窟的艰苦条件下生活好几个月。厨房是由一个老旧的露营帐篷改搭的。教室没有暖气,是废弃的夜总会酒吧改建的,耷拉着五颜六色的彩灯,一块板子钉在隔墙上,老师就在上面书写着教学内容。很快,登山实习就开始了。而这正是我的教学任务,将我的登山经验传授给这些农民的孩子。这些孩子活泼中不失谨慎,看着他们一天天取得进步,我非常满足。因此,在好几年的时间里,我都经常亲自去拉萨教学、组织会议,并与尼玛次仁一起构筑学校的明天。同时,每一年我都会组织当地的优秀学生到位于阿尔卑斯高山圣地霞慕尼的法国国立滑雪登山学校进行培训。
鉴于登山器材对于实地培训的重要作用,我在法国号召进行公共募捐。几个星期的时间,我们就收到了一吨半的登山器材,并把它们全部寄往了拉萨。我至今记得尼玛次仁当时跟我说的第一句话,他说:“我们现在准备好登山了”。
为了成为第一批高山向导,孩子们学习很刻苦。当然他们也没有选择,因为校长尼玛次仁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校规,就像登山对人的要求一样。有三条行为准则是他要求学生们必须遵守的:“不喝酒不抽烟不交女朋友”。尼玛次仁对我说,他的职责就是制定规则,避免培训中可能会出现的干扰。他总是反复清楚地告诉学生们:“登山和攀岩都是危险的”。他说得没错。
孩子们的实战经验越来越丰富。我们组织了一些在周围雪山进行的登山训练。另外,还跟拉萨盲人学校举办了一次联合训练,教盲人孩子们安全地体验攀岩的感觉,对于西藏登山学校的学生来讲这是一个宝贵的教学机会。没多久,学校又得到了珠穆朗玛峰1960年首次北坡登顶团队中老英雄贡布的宝贵支持。从项目推出开始,他就来到学校鼓励孩子们。我也虔诚地听他讲起四十多年前成功登顶的不凡经历。他是二战后人类最引人注目的具有历史意义和民族意义的登山英雄之一。
如果说法国的技术支持是这项合作的重要内容,那么同时我们的出现也让西藏登山学校有了国际化的影响,有利于学校的形象建设和争取更大的外部支持。事实上,我不得不经常质疑自己。西方人有时有一种思维习惯,觉得自己天生掌握科学,因此寻求向别处“出口”自己的先进经验。有时甚至是“出口”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是一种错误。在喜马拉雅边界,他们的期待与要求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首要的关键就在于用不同的文化和主体去想象这种“别处”的感觉。没有这种思想就标志着交流的失败。
2000年,当地政府提供了拉萨大学校园内的一部分给西藏登山学校使用。临时预制的简单木板房建起来了,比起最开始学校创立时的校舍可以说是“奢华”了好多。第一个困难就这样解决了。与此同时,学校有了创建向导公司的想法,这样既能为毕业的学生提供工作机会又能为学校增加资金收入。2003年,西藏登山学校出名了:尼玛次仁和他的五名学生向导在中央电视台的摄影机下登顶珠穆朗玛峰。为了纪念距1953年希拉里和丹增首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五十周年,中央电视台策划了一场珠峰登顶大型直播秀。西藏登山学校的藏族向导们自然承担起了拍摄和安全保障的任务。这一节目在全中国大规模播放。
2004年,西藏登山学校的登山探险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始接收真正的登山客人。创立公司的好处有很多,产生的收入还能投入到学校的发展中去。同一年,在政府拨款的支持下,新校舍正式落成。三座高楼拔地而起,其中两座用于学生的住宿和教学,另一座成为接待登山客人的宾馆。在校区内,还通过社会资金的支持修建了中国最大的人工攀岩墙。甚至时任法国驻中国大使还到拉萨进行考察访问,并就中法合作前景与西藏自治区政府进行了会谈。而此次考察的重点西藏登山学校更是引起了法国当局的极大关注,成为法国内部外交文件屡屡提及的合作案例。
从这里开始,中法合作进入到一个更加具体的阶段。法国国立滑雪登山学校与西藏登山学校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培训合作协议。今天,合作的范围已经扩大到登山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向导、厨师、后勤、高山摄影、翻译等等。甚至环保教育也成为其中一项,向人们传递简单却有效的信息。尼玛次仁就曾在教室里讲道,“我们喝的水来自你们攀登的山上,如果你们污染了冰山,生活在山谷的你们的家人就会喝到肮脏的水!因此你们应该保护你们的家庭并将这些教给你们的孩子”,他总结道,“这就是山地文化”。他们的使命不是一些空泛的词汇,而是长期反映在思维上的细节。“攀登”,普布顿珠告诉他的学生,“是一项没有观众和掌声的运动。但是长久以来你们自己知道为什么会选择这项运动,并且一直热爱它”。三十几岁的普布顿珠,曾经是西藏登山学校的第一批学生,现在他已经成长为学校的教师了。
如今,经过西藏登山学校培训的学生们已经成为了喜马拉雅山的守护者。出生于大山,工作于大山,他们定当比其他人更明白怎么保护并合理利用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我们可以对他们给予充分的信任。
2008年5月,西藏登山学校完成了将北京奥运的圣火传递到珠穆朗玛峰的壮举。一位最幸福的姑娘被选中作为最后挥舞圣火的代表。次仁旺姆站在世界屋脊手持奥运火炬的骄傲形象一下传播到全球各地。尼玛次仁也参加了这次圣火的传递。彼时的我已经在四川就职。当我进入办公大楼的电梯间,看到公共电视里尼玛次仁在以珠穆朗玛峰为背景的能量饮料广告中出现的时候,我彷佛看到了一个巨星短片。西藏登山学校,是尼玛次仁用自己全部的生活创立的项目,其中的过程绝不简单。他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并且他的努力得到了极大的回报。这是一个真正的成功励志故事,我对此感到万分高兴。
我也会一如既往地为这个项目的未来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作为与西藏自治区建立国际联系的先锋开路人,我的人生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厚重经历。回溯往事,西藏登山学校的创立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独特经验,它为喜马拉雅山地区,为培养高山向导人才,为时代聚居于此的男女老少写下了历史的一页。
高宁Serge Koenig 简介
Vice consul du Consulat Général de France à Chengdu et directeur Coopération Alpes-Sichuan
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副领事暨阿尔卑斯-四川山地旅游开发合作处负责人
山地、森林、沙漠、冰川、大海… 这些都是我一直期待认识并亲近的广袤空间。几十年来,我始终保持着一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情,与它分享着我作为高山向导和登山者的人生。我感受着它脉搏的跳动,它的强大与脆弱。大自然,它不是一座无菌的花园,它哺育我保护我,却也有狂野严峻的时候,鼓舞着我学习如何去生活。
户外运动中的高宁
这份情感给予了我所期待的生活,让我能有机会在不同的领域工作,环境、运动、旅游、企业、媒体、政治、外交,所有的这些经历都离不开山地这一不变的主题。山地让我在全世界各大洲都拥有了不可思议、毕生难忘的团队和友谊,为当地的发展项目提供有用的帮助。可以说,这就是我的使命。早在1981年,我就在这份情感的牵引下得到了进入中国的机会,有幸到达了北京、成都、拉萨和珠穆朗玛峰。当时的我才仅有22岁,冥冥中已经感觉到这个中原大国将在我的一生中占据重要位置。从此以后,我就常常来到中国登山。
现在,我在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担任副领事,领导阿尔卑斯-四川山地旅游开发合作处的工作,将法国在旅游和运动领域山地开发和发展的经验带到中国来。中国四川的山地与法国阿尔卑斯山有很多共同之处,而户外休闲方面的飞跃发展则毋庸置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对我而言,这项中法合作项目是一次十分珍贵的经验,它将两个文化上相差甚远的国家联系了起来。我感觉自己正在经历四川发展的黄金阶段,这是一个每天都有新发展的令人着迷的阶段。抛开我的外交领事身份,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只属于“高山向导”。
阿尔卑斯-四川山地旅游开发合作处的工作意义深远。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发酵的当下,我们的社会致力于寻找一些新的发展模式和更加和谐的价值观。大自然及户外爱好者能够很好地将其中一些价值观体现出来,例如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什么是努力以及对大自然的尊重,等等。在官方头衔副领事、旅游部长顾问和登山者、培训师,以及法国企业与中方合作的牵线人多重身份之下,我时常会出现在项目一线工地上,出现在官方接待上,出现在露营地里、滑雪场里、攀岩道上亦或政府、企业领导办公室里。正是这样我得以建立了一些真正的、友好的、自发的、淳朴的人际关系,不管是跟所谓的掌权领导们还是跟可爱的农民朋友们。就是这些体现了山地的美德。
我十分幸运地拥有这项特权,让我总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事不同的工作,担任各式的职位。我在其中绽放着自己的生命,让工作、才能与喜好完美融合。这一切不是出于挣钱的目的,而是受到情感的指引。但是,这样的选择也有代价。多年以来,我所从事的活动一直是我生活的重心,我有时也说起自己的自私。未尽的家庭义务就是其中之一。我只能从电话里忧虑地感知着远在法国阿尔萨斯的父亲一天天老去,也只能在视频里充满爱意地看着小女儿Petra在日内瓦渐渐长大,向我温柔的伴侣Kimberly说起以后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光飞逝,有时也让我心理失衡,因为我知道这些年与我所爱的人们所经历的异地之隔不可能被弥补。我总是称呼我的妻子和女儿为我的女孩儿们,她们支持着这种生活,而我对她们的眷恋更是日益深厚。
关于 Salomon萨洛蒙
1947年诞生于法国阿尔卑斯山脉中心地带。我们信念卓著,充满激情,全情致力于登山运动的发展和登山装备的不断升级;我们努力钻研,不畏艰辛,利用高科技创造无与伦比的先进装备,任您自由驰骋山地,超越自我。
关于阿尔卑斯-四川山地旅游开发合作处- Coopération Alpes-Sichuan
由中法体育部门在北京发起,四川省人民政府与阿尔卑斯山区委员会达成一致而落户成都的阿尔卑斯-四川山地旅游开发合作处与2007年10月成立。合作处让中法双方在四川山地生态旅游及户外休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得到了有效的经验分享,在合作处的努力下,中法双发签订了多项合同,实现了西岭雪山滑雪场的现代化改造和平乐金鸡谷户外基地的打造等落地项目。同时,合作处从救援培训、高山向导培训、滑雪教练培训,团队拓展培训等领域开展了多项交流,给户外运动专业人士及当地景区向导提供了来自法国阿尔卑斯地区的高质量的培训。合作处长期以来得到两国政府高层的大力支持,我们将不断努力,取得更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