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滑雪市场“靠天吃饭” 迫切发展良性运营

业界 10年前
在中国,户外滑雪场依旧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气温变化将直接影响滑雪场的营业情况。滑雪场的经营者们不仅要思考如何在短暂的营业期内回收成本,同时非营业季如何挖掘新的营收点也同样迫切。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滑雪场形成产业链式的良性运营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雪场盈利点单一

资料显示,从1999年北京周边第一家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开业后,至今已陆续开业了十余家滑雪场。每到冬季,滑雪场接待游客数量都十分可观,尽管这些滑雪场生意兴隆,但季节性仍成为经营者心中最担忧的因素。滑雪场经营最大的特点就是单季节性,基本上靠一个季度的经营“养”另外三个季度的工作人员。据了解,北京一年内的滑雪季节在3个月到100天之间,如果遭遇暖冬,时间还要缩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滑雪场管理者表示,目前滑雪场的收入来源最主要还是滑雪票和设备租赁,餐饮、住宿、教学等收入占比不多。而滑雪项目又只能在冬季进行,盈利点单一已经成为滑雪场面临的普遍问题。以餐饮为例,作为滑雪场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一般大型滑雪场平均会拥有四五个不同风格的餐厅,多以咖啡厅、简餐为主。

“中国式经营”依靠行业自律

据了解,大约从21世纪初开始,滑雪才作为大众运动逐步走进中国市场,中国滑雪场的产业化运营思路虽来源于国外,很多运营方式也都是从欧洲、加拿大等滑雪产业成熟的地区和国家借鉴而来,但相比国际成熟的滑雪产业,中国的滑雪产业呈现明显的“中国特色”。

增加造雪环节是中国式滑雪的特色之一,为此,中国滑雪协会曾在2005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试运行规范,对滑雪场的建设、运营和安全管理进行了规范,但规范中并没有具体的惩罚标准和有关滑雪器具的规范。徐心文表示,中国的滑雪场起步时期有的曾从发达国家引进过二手滑雪和造雪设备。一些商人为节省成本,从国外进口二手设备,既有安全隐患,还会影响游客的滑雪体验。“其实这是对整个行业的危害,但目前只能靠企业自律。”

运营成本过高

运营成本高、利润率低似乎已成为了所有滑雪场存在的问题。在众多滑雪场内,造雪、设备购买与维护以及人工费用是雪场运营支出的主要部分。这其中又因为每家滑雪场所处地理位置和运营情况不同,造雪和设备所占花费的比例也不同。一位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滑雪场的平均利润率都不高,部分滑雪场可能因为天气原因还会亏损。

滑雪场实际上每年最大的一项运营支出在人工造雪,大约占到整体收入的70%-80%。像今年北京冬天冷得比较晚,没有降雪,滑雪场不但要持续增加人工造雪量,而且推迟了运营时间,使一年中本身就不长的运营时间减少,这就加大了滑雪场的运营成本。雪场的设备设施以及教练人员等都需要不少的人力成本。

恶性竞争阻碍市场开拓

滑雪在中国市场上的历史并不长,随着中国居民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加,滑雪场的市场将逐步扩大,例如,南山滑雪场每年接待大约20万人次的游客,按照北京常住人口2000万计算,只占1%。并且在20万人次的滑雪游客中,包含很大一部分的回头客,还有外地来京的游客,因此,仅北京地区滑雪场可挖掘的市场就很大。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滑雪旅游的“漏斗模型”理论,即增长=尝试+转化,滑雪者的第一次经历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其今后是否成为滑雪爱好者。雪场首次体验效果不佳,已经成为制约滑雪场市场开拓的主要障碍之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