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33条户外运动装备配置小经验 - 天津 - 8264户外手机版

  天津
在网上其实很容易找到大量的户外知识,但是这里说的都是比较个人化的一些小经验,原本是是针对户外活动的,但对比较ZN的户外色驴应该也有参考价值。其中有几条强烈推荐。

       1、(强烈推荐!)毛巾的另一种用途。就是最常见的纯棉毛巾,比较厚的那种。在剧烈运动之前贴身垫在背上,用来吸汗,结束后立即取出来,你会感到非常舒服,而且内衣变干的速度快多了。配合排汗内衣的效果更好,多带几条,可以多换几次。把毛巾塞进衣服里、铺平的过程比较麻烦,俺又是个很怕麻烦的人,但是只要知道前方有山要爬,俺决不在这一点上偷懒。
       2、(推荐!)廉价化纤内衣。曾经见到有人穿普通的保暖内衣爬山,恐怖!专门的排汗内衣最好,如果暂时还没有,那也不要穿棉织品,到地摊或者超市上找那种化纤(一般是晴纶的)内衣吧,虽然赶不上排汗内衣,但比针棉内衣强得多!俺现在是心逸外面套天蚕,比单穿的效果更好。
      3、(强烈推荐!)拒绝牛仔裤。这个其实不需要多说了,但是俺注意到还有很多新手穿着牛仔裤玩户外,大概一些人的观念里仍然认为牛仔裤耐磨结实。其实棉制品即不结实也不耐磨,物理性能也很不适合户外运动。一旦下雨、涉水或者大量出汗,你就知道牛仔裤的坏处了。赶紧脱了吧,那怕穿一条二十多块钱的化纤西裤都比它强。
      4、(推荐!)鞋码的选择。几乎所有的教材上都说登山鞋的码子要大1到1.5号,俺的体会不是这样,俺穿鞋的体验从来是越穿越松——新鞋紧旧鞋松,早上紧晚上松,行进的时间越长越松。因此俺认为买鞋一定不要买大了,太大的鞋既不舒服又容易打疱,合脚才是最好的——当然前体是穿着厚袜子试鞋。
     5、(推荐!)鞋带易散。这个小毛病比较烦人,其实用橡皮筋扎一下就解决了。或者用各种家电的电缆线上带的那一小节捆扎线也可以,捆得更牢固。
     6、(推荐!)鞋垫打皱。鞋垫在鞋子里打皱的问题很多人遇到过,俺也被折磨无数次了,以前的办法是多带几双备用的鞋垫,终于有一次连换三只都先后打皱,于是俺采取了一个办法:用一块尼龙砧板(就是那种很薄、半透明、可以弯折的,关键是材料,类似就行)剪成鞋垫形状,然后和鞋垫简单地缝在一起,OK,彻底解决。此外,推荐一种超市里卖的所谓保健鞋垫,表面带颗粒的,牌子忘了,只要几块钱,比俺在户外店里花几十块钱买的鞋垫还结实。有人可能对它的颗粒心存疑惑,别担心,就是这颗粒才舒服。
     7、冲锋衣的命门。只要质量没问题,冲锋衣的结构是严格防水的,不过它有个命门——袖口。俺见过的冲锋衣,袖口和袖子的连接处都没有压胶。淋雨时间一长,此处必然渗水。始祖鸟这个地方倒是设计得很好,可是太贵了,买不起,所以对这个问题俺还没找到好办法,好在小臂出汗不多,衬个塑料袋对付一下拉倒。
     8、(强烈推荐!)解放鞋。这实在是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东西。便宜,防滑性不错,体积小。你脚上的登山鞋再好,晚上宿营时总得换下来放松一下吧?几百块的涉溪鞋在白马这种溪流里却有个无法避免的毛病:鞋帮的网眼老是进沙子,倒是解放鞋挺顶事。(不过解放鞋保护性太差,穿时间长了脚痛)
     9、(强烈推荐!)找路。除非你原本打算搞一次无人区穿越,从物资和思想上做好了自行开路的准备,否则,不管是暂时找不到路、还是打算抄点近路,都不要在明显没路的地方强行穿越。这样做你不仅可能受伤,而且根本节省不了时间和体力,老老实实转身、继续找那条已经存在的路才是明智的。不信的话可以多试几次,嘿嘿。
     10、(仅供参考)行进节奏。俺看到比较多的说法是行进30分钟休息5分钟或者行进一小时休息10分钟。俺觉得这只能作为参考,每个人的体力和习惯不一样,适合的节奏也不一样,俺的节奏比较快,最痛快的走法是持续行进大约3个小时休息20分钟(水平移动)。俺也陪mm们走过好多次,老实说,比俺一个人行动累多了!爬升幅度比较大的时候感觉尤其明显。此外,就几天的安排而言,俺的习惯是在第一天比较慢,第二天再回复正常。必须让身体适应一下,否则很难受。
     11、(仅供参考)步幅问题。多数教材上说要用较小步幅迈步,俺的体会不同,长时间的行进中俺习惯于用较大的步幅(比平时走路的步幅稍大),这样感到更轻松一些。(因为减少了总的迈步次数,或许有利于减轻脚底的磨损?)
     
蛮喜欢经验分享的
好东西要收藏了,谢谢
好,赞一下,可以将解放鞋换成99作训鞋,鞋底厚了脚就不难受了,而且价钱也便宜.
向老驴同志学习!
真是太好了,新手的我好好学习了
仔细阅读,好好学习
自己做沙发。。。

这是我从一个朋友的blog上粘来的,嘿嘿,大家一起学习哦
    23、(推荐)一次性桌布。低档餐馆里用的那种薄膜型的,超市有卖,便宜,轻,多用途。

    24、(推荐)zippo无用。在少数人眼里zippo跟户外有点挂钩。其实这玩艺儿在户外不好使,比一次性打火机差远了。还是把它留在家里,用一次性吧——而且要多带几个,放在不同的地方

    25、(推荐)地图保护。先复制一份(彩色打印最好),途中的标记作业就用这张图,然后到装潢店买一点玻璃膜,要无花透明的,或者到做招牌的小店里买一点转移膜(其实就是玻璃膜),把地图原件铺平粘上去,这份原件就变的即防水又结实。

    26、(强烈推荐)劳保手套。现在劳保商店里有一种覆胶的手套,手套本身是棉线织的,手心和手指部分覆盖一层又厚又软的橡胶(橡胶多数是黄色的,也有白色的)。这种手套做工粗糙,但是防滑防扎性比任何劳保手套都好,带着也很舒适。

    27、(强烈推荐)奶糖和巧克力。这两样东西用于临时补充体能有明显效果,途中一旦因为消耗过大、补给欠缺感到体力不足的时候,吃上几块,过个十来分钟就有效果。当然没感到体力不足时也可以吃,俺就习惯于隔一会儿吃一颗,每天定额消耗。现在超市里有一种叫“干奶粉”的奶制品,药片状的,也很好。

    很多药房里还可以买到口服的葡萄糖冲剂,在水壶里和一点这东西也是个好办法。当然现在有专用食品了,能量棒什么的,没试过,不知道怎么样。

    28、(参考)饮水。书上从来都说不要在感到口渴的时候才喝水。俺的习惯不然,多数时候俺只在感到口渴的时候才喝水,有时候甚至口渴也稍微忍一下。不管怎么喝,人体的需水量都是一定的,不渴也喝有浪费的可能。关键是南方山区的水源丰富,补水一般不是难事,为了在不渴的时候也喝水而增加水的负重是不必要的。

    29、不要准备太多吃的东西。其实你根本吃不完,别把自己的背包搞成“超市型”的。俺的冰箱里总是放着大量的火腿肠巧克力之类的东西,都是上次、上上次甚至上上上次没用完带回来的,可下次又情不自禁地买回来一大堆东西,然后背到山里转一趟再背回来。老驴尚且如此,新驴们更可想而知,他们对待饮食的热情和奉献精神经常让人叹为观止,所准备的食品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让人瞠目结舌——俺见过有人从背包里掏出瓶装啤酒的,见过赶路时用木棍挑着整整一编织袋零食的,见过把衣物睡袋拖拖沓沓捆在背包外面却在里面装满各类生鲜水果的,等等。

    可是这些东西有多少是进到肚子里发挥作用了的?咱们玩的是户外运动,不是组织晚餐会,也不是野外生存训练,咱们要去的地方有哪一处是真正的无人区?这些东西你只吃得了一部分,剩下的要么送给农民朋友,要么半道上供奉土地公公。

    30、穿多少衣服睡觉。以前听说的经验是睡觉时穿多了反倒冷,穿少一点才睡得暖和。后来发现这根本就是错的!绝对穿多一点更暖和,如果你的睡袋温标不够高,最好穿着羊毛衫抓绒睡。当然,穿得太多睡袋会太紧,不舒服。

    31、(推荐)剪指甲。这个主要针对MM。比较艰苦的户外活动中不要留长指甲,影响劳作,容易藏污纳垢,还容易受伤。

    32、(推荐)脚部打疱的防治.鞋要合脚就不说了,如果行进途中发觉脚底不适,局部位置火辣辣的,那一般就是打疱的前兆,最好不要心存侥幸,赶紧在痛处边缘贴上足够厚的纱布胶布,改变一下脚底的受力——至少俺本人在这么做之后,疼痛没有一次发展成水疱的。如果已经打疱,那么有必要把它扎破放水(老人教的办法是用一根马尾穿在水疱上),但是一定不要把水疱的皮剪掉,否则第二天走路你会疼死的!

    33、(推荐)高锰酸钾。这玩艺儿多用途。除了消毒,它还是催吐剂,万一吃了有毒的东西,化一点水和下去立马呕吐。此外,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外用蛇药,可以迅速地中和蛇毒(对神经毒血液毒都有效)。被蛇咬之后立即捆扎、清除断牙,用小刀扩创(别太深!),然后把高锰酸钾粉剂填在创口(少量即可),片刻再继续其他急救。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