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高原上的奇迹---美西南自驾摄影之旅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大峡谷的南缘风光。不得不承认,当你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会感觉非常壮观。 但如果你的旅行仅限于南缘的这些观景点,很快便会觉得这里的景色太过单调,强烈刺眼的阳光会让你的照片显得毫无感觉






大峡谷国家公园东门入口附近

回到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南缘,虽然很多人都是从公园的南缘入口(South Rim Entrance Station)进入,但是如果你是从Page镇方向过来的话可以顺US89公里直接转入AZ-64公路,然后从公园的东门进入(Eastern Entrance Station)。从公园东门到大峡谷村(Grand Canyon Village, 南缘的主要公园服务设施都集中在这附近)这段25英里/40公里长的公路被称作Desert View Drive, 沿途有多个观景点可以欣赏大峡谷的壮美,这一段路全年都是允许游客自驾车流览的。而从大峡谷村往西一直到公路的尽头---Hermits Rest, 这段被称为Hermit Road的旅游观光路线在每年的3月到11月是禁止个人车辆通行的,游客必须乘坐公园的免费公交大巴流览。基本上大巴在每个观景点都有站,游客下车后可以自由流览,流览完毕后等下一班车继续向前。在白天时段,免费大巴间的间隔大约是15分钟,所以很是方便。在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南缘一共有3条免费大巴路线,分别是Hermit Route(红线),Village Route(蓝线)以及Kaibab/Rim Route(橙线)。关于每条大巴的路线以及运营时间,大家在公园入口处拿到的公园报纸上都有很清楚的说明。毫无疑问,整个大峡谷最美的时间是在每天的日出/日落时分。至于说在哪观赏日出/日落最好,这里没有一个最好的位置,只能说是相对的,因为大峡谷的每个观景点在日出/日落时都会有自己视角。不过一般来说,通常都认为Hopi Point是观赏大峡谷日落的最经典的观景点,每到日落时分这里都会聚集大量的游客。火红的岩体与周围岩体所产生的阴影相互交映是这里不变的主题。而对于日出,Lonely Planet和公园报纸的推荐的交集是Lipan Point。与Hopi Point那里的景色不同,Lipan Point这里的视野很大,可以直接看到谷底的科罗拉多河的流水,相对于Hopi Point的日落,Lipan Point的日出在色彩上并没有那么壮观,但却能让人感受一份平静与祥和,尤其是太阳刚照到岩壁的那一瞬间,此时你心里的想说的就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至于说其他欣赏日出/日落的地点,大家可以还可以考虑Yaki Point, Yavapai Point, Navajo Point和Desert View这几个观景点,虽然我没有在日出/日落的时间段去过这几个点,但是这都是Lonely Planet或者公园报纸推荐的欣赏日出/日落的地方。对于其中的Navajo Point,我是在Lipan Point拍完日出后马上去的。虽然已经过了日出的时间段,但是还是能感受出这里日出的景象。相比于Lipan Point,Navajo Point的日出跟Hopi Point的日落应该会有些相似之处,色彩会非常大气,阴影凸现得也会非常到位,不过缺少了Lipan Point那里的那份平静,可拍的内容相对也会比较单一。至于如何选取,那就要看自己了。因为我之前已经在Hopi Point拍了日落,所以我个人会希望选择一些视角不同的地点拍摄日出,否则出来的片子就会显得太单一了。

我曾经听到过不少人说大峡谷的名气虽然大,但是景色太过单调。刚开始看到它的时候会觉得很兴奋,但过不了多久就会想离开了。因为这里实在没有什么太多可看的,每个观景点的景色都大同小异,加上白天这里强烈的光线,照出来的照片并不吸引人,所以觉得无趣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仅从观光的角度上说,我个人对这种看法是比较赞同的。在我眼里,大峡谷是一个适合进行户外(徒步或者漂流)活动的场所,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旅游景点。如果你来大峡谷只是在边缘的观景点看看的话,这里却是很容易让你感觉到无趣。但是如果你能抽出时间,走一走下到谷底的徒步路线,你就会对大峡谷重新的认识。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南缘有很多徒步路线,其中有相当一部份是往谷底走的。这些路线的设计比较很人性化,因为考虑到了来这里的人有相当一部分只是普通的游客,可能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体力下到谷底,所以在很多路线都有固定的几个折返点。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体能选择继续是继续往谷底走还是原路返回。在这些下到谷底的徒步路线中,“光明天使小道”(Bright Angel Trail)是最有名的一个,同时它也是南缘单天徒步路线当中路程比较长且难度比较大的一个。我在制定旅游计划的时候很早便把它确定在了我的行程里。光明天使小道的起点在南缘Bright Angel Lodge的边上,位置很好找。在起点为之还有可以关于这条徒步路线的介绍。从这里出发,道路一直蜿蜒下降直到下到谷底见到科罗拉多河,单程距离为8.1英里/13公里,海拔高度的变化达到了1400米。中间会有3个休息/折返点:1.5英里休息点(1.5-Mile Resthouse, 顾名思义就是从徒步起点到这里的单程距离为1.5英里/2.4公里),3英里/4.8公里休息点(3-Mile Resthouse)和印第安花园 (Indian Garden) 。每个休息点都设有卫生间和免费的饮用水,印第安花园还有一处露营营地和公园管理员办公室。一般来说,国家公园的管理部门并不建议徒步者在一天之内完成南缘---谷底---南缘的徒步。因为这样的强度会非常大,而且大峡谷的底部在非冬季的季节里会非常热,跟大峡谷边缘完全是2个季节。所以对于时间有限无法在谷底营地露营的人们来说,很多人都会以印第安花园作为折返点。从南缘徒步路线的起点到印第安花园,往返徒步的距离为9英里/14.4公里,单程海拔高度变化大约为1000米。也就是说,作为单天的往返,你要先从海拔2100米左右的大峡谷南缘下到海拔1100米左右的印第安花园,在这里休整过后再原路返回。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强度对你来说太高的话,中间的2个休息点也可以作为折返点。 当然在印第安花园,你是看不到科罗拉多河的。想要近距离看到科罗拉多河,你需要从印第安花园按路标指示走到Plateau Point,这段路的单程距离为1.5英里/2.5公里,路上几乎没有任何遮挡物。因为已经处于峡谷内部,气温非常高,所以公园方面是不鼓励人们在夏季走南缘到Plateau Point的单天往返徒步的。Plateau Point是一个大平台,从这里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科罗拉多河的流水,也可以尽情欣赏大峡谷内部的风光。由于这里的海拔与南缘相比下降了1000多米,所以从这里看到的大峡谷会与你之前居高临下看到的景色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你走到印第安花园后感觉体力还可以的话,强烈建议大家继续走到Plateau Point。 当然你也要考虑返程的问题,毕竟对于这条路线来说,返程往往是对人最大的考验。

从大峡谷南缘的光明天使小道徒步起点到Plateau Point,往返的距离为12英里/19公里。这是公园方面建议的单天南缘往返徒步所能到达的大峡谷最底的位置,公园的报纸上描述这条路线是一条强度极高的徒步路线(An Extremely Strenuous Hike),所给出的徒步参考时间为8-12个小时。我同朋友一起最终走下来用时7小时35分钟,包括了中间拍照,休息,以及在印第安花园吃午饭的时间。其中从南缘徒步起点下到印第安花园总共用了大约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从印第安花园到Plateau Point用了不到50分钟,而从印第安花园返回南缘所用的时间跟之前从南缘下来的时间花费差不多,因为中间只是徒步和休息,没有再拍照。对于这次徒步的用时,我个人有些惊讶。 因为这可能是我少有的几次用时比参考时间还要少的徒步。究其原因,这可能跟有朋友同我一起走有关。朋友因为经常健身,所以体力不错,走的不慢,也把我的速度就也带上去了。我很清楚如果这条路线让我一个人自己走的话,我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按照现在这个时间把全程走完的。
世界最古老的岩层---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这是一片总面积达4926平方公里的区域,这里裸露在地表上的岩层有着20亿年的历史(比地球历史的一半还长),科罗拉多河经过将近1700万年的持续冲击形成了如今这277英里/446公里长的壮观峡谷,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这里便是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而大峡谷当中最深、景色最壮丽的一段便是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大峡谷国家公园成立于 1919年,是美国历史上的第15座国家公园。但关于大峡谷国家公园的设立,早在1882年就被的当时的参议员/后来的美国总统Benjamin Harrison提出,但是直到1919年才由时任总统Woodrow Wilson签字批准,期间持续了将近30年。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这里纳入世界遗产目录。
大峡谷全长277英里/446公里,最宽的地方有18英里/29公里宽,而峡谷中最深的地方则超过1800米。在由板块活动引起的造山与东和地壳隆起的共同作用下,科罗拉多高原拔地而起。经过数上千万年河水的冲击,这些拔地而起沉积岩被层层切割,在形成举世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同时,地球20亿年来的地质变迁史在这里呈现得一览无余。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大峡谷的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大约1700万年前,这一数据推翻了之前对大峡谷形成时间的研究结果(之前的研究显示大峡谷的历史只有大约600万年),而这个新的研究报告也在2008年被刊登在了著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大峡谷岩壁上裸露的岩层时间跨度非常大,从有20亿年历史的毗湿奴片岩(Vishnu Schist)到2亿3000万年前的凯巴灰岩(Kaibab Limestone),可以说这里就是研究地球地质史的一部“活”教科书。

有关人类在大峡谷地区活动的历史,学术界并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结论。通过对这一地区的岩刻研究,一种结论认为古普韦布洛人(Puebloan,美国原住民族之一)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开始出现在这里,是造访这一地区的最早人类。随后在公元500年到公元1200年的时间里,原始的科赫尼那人(Cohonina)居住在大峡谷的西侧;而西纳瓜人(Sinagua)在公元500年到公元1425年的时间里则居住在大峡谷的东南侧。随着16世纪欧洲人的到来,一个新的民族---霍拉人(Hualapai)越来越多的开始聚积在大峡谷的南侧,而在此前,霍拉人一直是居住在Cataract Canyon一带。1540年9月,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瓦斯科•德•科洛纳多(Francisco Vasquez de Coronado)下令寻找传说中的“希波拉七城市”(Seven Cities of Cibola)。船长加西亚•洛佩兹•德•卡迪纳斯(Garcia Lopez de Cardenas)带着一小队西班牙士兵和几位霍皮族(Hopi)向导到达了大峡谷的南缘(South Rim)。 在准备探索谷底的时候,由于缺水,最后不得不返回。根据推测,当时的霍皮族向导应该是知道前往谷底的捷径的,所以一般认为他们很可能不愿意带西班牙人去。此后的两百多年间,再也没有其他欧洲人拜访过大峡谷。 直到1776年,两位西班牙牧师再次来到大峡谷地区,当时他们正带领一小队西班牙士兵在犹他州南部到加利福尼亚州一带探路,最终他们发现了进入大峡谷腹地的道路。美国人探索大峡谷的历史则主要集中在19世纪,而他们主要想征服的对象则主要是科罗拉多河。关于探索大峡谷的历史,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到大峡谷国家公园南门入口外Tusayan镇上的The National Geographic Visitor Center的IMAX影院去看一部34分钟长的电影。这部《国家地理》拍的IMAX影片视觉效果还是很棒的。

大峡谷国家公园分为南缘(South Rim)和北缘(North Rim),其中90%访问者会仅仅选择选择南缘流览。究其原因,首先大峡谷南缘的交通非常便利,人们很容易就可以到达;其次南缘是整个国家公园开发的最完善的地区---游客信息中心,景区内的免费观光大巴,旅馆,餐厅,礼品店及超市一应俱全;再者由于地势的原因,大峡谷的北缘要比南缘高出3,400米,所以从视觉角度上说,从南缘看到的大峡谷会更加壮观;另外因为北缘比较高,每年只有5月中旬到10月中旬才可以开放,而南缘则是全年都开放。 与南缘这些“优势”相比,北缘虽然距离南缘的直线距离只有差不多10英里,但是你却要为此开上5个小时汽车,行驶200多英里/300多公里才可以到达;且景区内的公园服务设施非常有限,无法与南缘相比。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这次也只选择了前往大峡谷国家南缘。

除了大峡谷国家公园本身,近年来,当地的霍拉人在大峡谷的西侧(距离大峡谷国家公园以西大约240英里/近400公里的地方),其自己的保护区(Hualapai Indian Reservation)内开发了很多现代旅游资源,最著名的便是其中的Skywalk---一处突出在大峡谷边缘的透明玻璃平台,游客站在上面犹如悬空一样,可以直接看到峡谷内的景色。很多人批判当地霍拉人的开发属于破坏性开发,但不能否认,这里的开发的确给这里的当地土著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我在当初计划这次旅行的时候曾经想从拉斯维加斯乘直升飞机参观这片区域,但是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最后说一下,赌城拉斯维加斯有好几家公司组织乘坐直升飞机游览大峡谷西缘的项目,价格根据项目的不同从大约200美金/人到5,600美金/人不等。有兴趣的人可以去体验一下。
格兰峡谷国家休闲区是当地美国人的休闲度假场所









不远处的Navajo Generating Station

事实上,鲍威尔湖是大坝蓄水淹没峡谷后的产物,所以在湖水的周围仍然有很明显的峡谷痕迹





大坝旁的公路桥横跨格兰峡谷


科罗拉多河


格兰峡谷国家休闲区的标志牌


格兰峡谷大坝




与科罗拉多河有关---马蹄湾(Horseshoe Bend) & 格兰峡谷国家休闲区(Glen Canyon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

在Page镇的边缘,有一个叫做马蹄湾(Horseshoe Bend)的景点非常有名。同鹅颈州立公园的景色类似,这里同样是河流切割的产物。科罗拉多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曲。与鹅颈州立公园那里经常大风四起的景象不同,这里往往非常平静,加上人们可以非常近距离的观赏到这大自然的杰作,马蹄湾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往往要强于鹅颈州立公园。这里的位置非常好找,从Page镇出来走US89向南大约几英里就可以看到马蹄湾的路牌, 停车场就在公路一旁。从停车场到观景点单程徒步大约需要1.2公里,路上都是沙土地,中间没有任何遮挡物,如果你怕晒,建议提前做些准备。关于马蹄湾的照片,网上可以找到很多。 很多职业摄影师都会选择日出时分来这里拍照,个人也认为这是马蹄湾颜色最丰富的时刻。如果你想拍摄这里的日出,HDR技术或者物理滤镜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对于普通旅行者来说,接近中午时分来这里既可。在这个时间段你仍可以拍出还算不错的片子。同大多说人一样,我来这里同样属于路过性质,大约在这里只停留了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

Page镇除了羚羊峡谷和马蹄湾,剩下的就要数格兰峡谷国家休闲区(Glen Canyon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马蹄湾也属于这个景区。这里属于国家公园系统,所以等同于是一个国家公园(但在某些定义上与真正的国家公园会有所不同),国家公园门票也可以在这里通行。国家消遣区成立于1972年,区域内包括了鲍威尔湖(Lake Powell)和大瀑布峡谷(Cataract Canyon)的一部分,总面积达到了5076平方公里,面积非常大。它的北侧分别与圆顶礁国家公园和峡谷地国家公园相连,西侧与大阶梯国家纪念区(Grand 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相交,西南方向则与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交界。而我们大家在Page镇所能看到的格兰峡谷国家景区其实只是鲍威尔湖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说道鲍威尔湖(Lake Powell),那么就不得不说说格兰峡谷大坝(Glen Canyon Dam)。格兰峡谷大坝是一座以控制河水流量为主要用途的水电大坝。而鲍威尔湖本身是一座水库,它是美国的第2大人工湖(指蓄水容量),因探险家John Wesley Powell的名字而得名,他曾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一名独臂老兵。大坝的名字源自格兰峡谷(Glen Canyon),这个色彩丰富的峡谷现在大部分已经被鲍威尔湖所淹没。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造大坝? 20世纪初期,科罗拉多河所流经的美国的7个州和墨西哥的2个州都分别各自控制着河水的流量,虽然他们之间都签署过协议,但是由于河水的流量每年都是变化的,所以导致经常会出现河流上游所在的州无法提供足够的水流量给下游地区。 于是美国垦务局(United States Bureau of Reclamation)便提出了在河流上游修建一系列水坝以方便管理下流河水流量的计划,格兰峡谷大坝便是其中之一。虽然这一计划遭到了包括众多环境专家在内的很多人反对,但最终还是得以实施。大坝于1956年开始建设并于1966年最终完工,而大坝的设计则完全基于著名的胡佛水坝 (Hoover Dam) 。现在US89公路便从水坝一旁的大桥上通过,而在大桥的一侧还修建了一座格兰峡谷的游客中心 (Carl Hayden Visitor Center)。在这里你可以花钱参加格兰峡谷大坝的Tour, 让你对这座大坝有更直观的认识。另外在游客中心内还有鲍威尔湖和大坝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展板供游客了解。

从格兰峡谷大坝的游客中心出来后,顺US89向北继续前行不到1公里便到达格兰峡谷国家休闲区(Wahweap区域)的南门入口,从这里顺唯一的一条主要公路前行到底便是Wahweap休闲度假区。因为鲍威尔湖所在的地区是峡谷地貌,从而导致这里的景色很另类。由于公路是沿着鲍威尔湖的边缘行进,所以一路上的风景不错,中途会有几个观景点让游客下车拍照留影。正如格兰峡谷国家休闲区的这个名字一样,Wahweap休闲度假区内主要都是前来度假的美国人。房车和私人游艇在这里很常见,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假日酒店,在里面可以报名参加鲍威尔湖的游船Tour,  有不同的路线可以选择,时间从1小时到6小时不等。如果你要是在一个晴天的日落时分来到此地,这里的日落景色会很不错。人工湖泊加上峡谷地貌,别有一番风味。不过总体来说,这里属于美国人的度假/消遣场所,对于海外游客来说,这里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我并没有在这里作过多的停留,下午用了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大致转了一圈后便离开了。最后再说一下,在US89公路的边上还有2个鲍威尔湖的观景点,因为这2个地方地势比较高,所以可以俯瞰鲍威尔湖及周边区域。它们具体的位置在你在进入格兰峡谷国家休闲区时所拿到的地图上都有很清楚的标示。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