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孤单,骑行(行摄)滇藏线,再去尼泊尔。(尼泊尔部分 一路美女相伴)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本帖最后由 yang7255001 于 2021-1-6 16:30 编辑

       原打算发[西南] 一个人不孤单,骑行(行摄)滇藏线,再去尼泊尔。一楼电梯(滇藏全部更新完)这个帖子里的,有网友说,那个楼太高了,爬楼太累,坐电梯又晕,还是新造个楼吧。于是重开新贴,为了保持两个帖子的相关性,名字还是原来的,只是注明了尼泊尔部分。

      去尼泊尔只是备选方案,(不知道滇藏骑行是否顺当),所以之前功课没做好,直接导致了后面的游玩有很多遗憾。好在到达拉萨时还有十几天的时间,所以果断决定,去尼泊尔。于是第二天便赶紧打包回寄自行车、照像,办签证。
      尼泊尔驻中国大使馆在北京,拉萨、上海各有个领事馆。这几年去尼泊尔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几乎占了尼泊尔这个时段客流量的70%。尼政府为了吸引中国旅客,也想尽了一切办法。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旅游签证时会被拒。据说,有史以来,还没有哪个中国人被尼拒签旅游的。要是你被拒签,那就赶紧去买彩票吧,准中。签证手续很好办,相关问题你可以百度一下,很容易的(此处链接到网上很详细的一个尼泊尔旅游贴)我细说一下在拉萨办签证的过程。
      准备一张签证用的照片,直接去罗布林卡附近的尼泊尔领事馆要张申请表,填好表格,贴上照片,交上申请,你就准备去尼的物品吧。不会填也没关系,领事馆门口有家专做尼泊尔旅游的宾馆,大厅里专门设了桌子,方便办签证的人填表,服务员也会热情地教你怎么填。抄抄别人的也是个办法,且最省事。要是万一那天就你一个人去办签证,那就更方便了,发申请表的人或者领事馆的哨兵都会热情地教你怎么填。再不行,附近有不少旅行舍的人在拉客,他们也会教你怎么填的。 我怀疑,你即使瞎填一气,只要名字和护照号码不错,也不大会拒签。我那天办签证时,人特别多,你抄我,我抄你,也学了不少单词(其实申请表是中英对照的),不到二分钟申请表就填完了,然后交表和钱。等交表时,结识了好多朋友,这些朋友成了我尼泊尔旅游的同伴,我们吃住玩一起,为我解决了不少难题,后面会讲到。第二天下午四点准时来领签证。我领完签证后接着上了附近等着的旅游大巴,五点发车,直接去樟木,车程14小时左右,车费400元。公家的车是早晨8点发车,隔天一班,车费296,很不方便。
     交表申请签证时认识了几个朋友,九月、彭彭、阿紫、熊猫没有眼、susy等等,我们约好一起玩。经过反复比较,我们达成共识,拿到签证的当天下午坐5点的车去樟木从时间上来讲比较划算。坐公家的车只能是第二天的早晨8点发车,约晚上12点到樟木,在樟木住一晚好贵,第三天才能过关去尼。有人以为白天走能看到羊湖,其实路上根本看不到。我们坐的私人的大巴车,说好是两个司机开车,结果到了半路才发现,就只有一个司机,连续开了17个小时的夜路。为了防止司机发困,我和上海的美女小赵轮流坐在前面和司机闲聊。司机次仁是个好人,一路上给我讲了不少藏民的故事,藏人的信仰,也讲了些他自己的故事,如何救人,如何看不惯汉人的势利。次仁再三说,你不用陪我,不困,你困,去后面睡吧。老兄,我早就困得眼皮打架了,可我哪敢睡呀!!!好在美女小赵在后面睡了会,很快又来了精神,跑到前面来加入了我和次仁的论战。
      从拉萨到樟木,1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走了17个小时,经过十几个检查站。这些检查站无一例外地只是登记你的身份证,从未检查物品。这叫什么检查?中国人贵吗?怕走丢了人??还是只管人,不管物品,也不管你有没有走私??谁知道呢,反证中国人办事就都一个德性,只要形式。有些检查站更是麻烦,排队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还就一个大兵手工抄身份证,别的大兵就在一边玩。妈的,海拔高,又冷又困,急得好几个车上的人想把检查站给砸了。这十几个检查站除了聂拉木的那个比较简陋外,其它的检查站建得都比较豪华,就是不办人事。从加都到樟木,尼方也设了十几个检查站,全是露天检查,一有车来,立马好几个大兵跳上车顶,打开行李,一点一点地检查,连个针也不放过。有些大兵还给中国人开玩笑。检查虽然十分仔细,效率却非常高,很快就检查完了,放行。有意思的是,尼泊尔的警察和军人,只有少部分人真枪实弹,大部分人只是拿个齐肩木棍,那小木棍,细得要命。


先发几张照片,有时间了再码文字。我刚才码了近一千的文字,一不小心点了返回,结果悲剧了。接受教训,先发图,再编辑。

从樟木到加都的路上。我们坐的local bus,那叫一个刺激,车况陈旧,司机却很猛,在印度电影里看到的情景在眼前又重现了,外面挂满了人的客车。


这就是高空蹦极。太刺激了,从索桥上直接跳下万丈深渊。
当地人这样背东西吗?她背的啥?

不到一岁的小孩。
不理解她为什么把孩子放在竹筐里背着,这么大的筐,我试了下,好沉。
有人说,藏民的家财大多穿戴在女人身上,我看,尼泊尔人也差不多。

这位年轻的妈妈好象还不会照顾小孩,包得严严的,车上本来很闷,不一会,小孩热得啊啊大哭。

跟着楼主又走了一趟,很多熟悉的场景!
石像真多。。。。

我们称为吊兰

好像拍蛇的电影的场景
                    
好想去博卡拉滑翔。。。。

她们脸上为什么要弄五颜六色的东西。。。

载歌载舞。。。

那边是不是寺庙很多啊

不喜欢这样。。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