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安曲不久,有路口显示靠右走S302去阿坝,我们合计不走阿坝去班玛,而是靠左走S209省道经马尔康,走G317国道去色达。道路开始缓缓向上,途中不时游牧人赶着大群的牦牛穿行在公路上,我们不得不停下来从牛群中缓缓驶过,那景象充分体现出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生存。一路邵哥与文华拍了不少牦牛穿公路的照片,而我忙于开车错过了好多时机,邵哥说回来让他们给我敬酒感谢,哈哈,此是玩笑,在一起出游,开心就好!拍照就是一个记忆的留存,而我把大部分的美好都保留在记忆里,不会磨损不会褪色,它会一直存留在我的心底!
道路开始缓缓盘旋,宛如巨龙绵延横亘于草原边缘的查真梁子已近在咫尺。查真梁子海拔4345米,位于红原县境内,213线 719公里处。查真梁子是长江、黄河上游支流的天然分水岭,让人感味"才饮长江水,又食草地鱼"跨越时空般的雅趣。袅袅娜娜的白河贯穿红原全境,牧歌、帐篷、牛羊星罗棋布,美不胜收的人间天堂。查真意为柳树。查真梁子为红原南部丘状高原之巅。山势虽无奇绝之处,却因丘原两侧有二水发源,一入黄河,一入长江,为一大奇观。
山北(壤口乡文部沟)还有一水发源,称壤口曲(藏语意为“铜锅河”),向南汇入大渡河支流梭磨河,为长江上游支流。山南发育嘎曲河(白河)名曰龙日曲,流程400公里,于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院附近注入黄河。 查真梁子垭口四周红柳成荫,高原毛茛、绣线菊遍布。站在查真梁子垭口上眺望,二水争流印入眼帘。极目远眺,但见丘原起伏,牛羊成群,景色甚似壮阔。
相传有俊俏仙姑,着五彩衣,于山顶执金梭编经织纬,绵亘百里上尽铺氆氇。一日,忽遇暴雨,仙姑起身抖氆氇,雨水各顺一方而流,于是北边水草丰盛,西南农田丰美,一为牧区,一为农区。1953年修筑成阿公路,筑路工人因听“察卜毡”音,曾称为“插针梁子”。该梁子为从南路进川西北草地唯一通道。
站在查真梁子上,气势磅礴的鹧鸪雪山映入眼帘,近处牦牛就在身旁悠闲地吃草,脚下是河谷草地,阳光明媚,白云飘荡,在这黄河长江分水岭上,我真正的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
下了查真梁子,沿岷江而下,刷经寺的松涛阵阵让你领略原始森林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岷江水清凉而透彻,河岸两边民居散落在河谷和山坡的草地上,树木茂盛、水草丰美,真是一处好地方。当年红军从这里经过,不少指战员在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留下了他们的铮铮铁骨。1952年,奉命前往黑水剿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线部队轻骑兵师137团进驻桠口,在其营地附近发现了十二具排列整齐的红军遗骸,于是收殓遗骸,造坟立碑,敬献花圈,举行了一个庄重而简单的祭奠仪式。
在刷经寺镇加油后往马尔康方向行驶,出S209省道上G317国道,从罗斗寨到马尔康的G317路况不错,顺着梭磨河,我们的车一直在全长91公里的梭磨河峡谷穿行,“梭磨”藏语含义为“岗哨多”,又有“帝王之梳篦”之意,因梭磨土司官寨得名。瑰丽修长的梭磨河大峡谷自鹧鸪山脚刷马路口至马尔康县白湾乡热足止,垂直高差890米。两岸石壁峻峭,植被丰茂。梭磨河水浩浩荡荡,从谷底奔流而过,犹如鹧鸪山山神手中舞动的彩带,把众多的美景串联在一起起,景色宜人,美不胜收。梭磨河大峡谷有三大著名景观:一是杜鹃如霞,二是秋林如屏,三是悬冰流珠。“春来采花,夏铺绿,秋染红叶,冬冰雪”是对梭磨河大峡谷四季风光最好的概括。
在卓克基镇,省道210向南去往小金,我们靠右走国道317继续向西八公里抵达阿坝州首府马尔康。马尔康,藏语意为“酥油灯点亮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因驻地有“马尔康寺”而得名。是以原嘉绒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县城马尔康镇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驻地,是全州政治、文化、金融、信息中心。
马尔康县城坐落在狭长的梭磨河峡谷中绵延几公里,街道就在河两岸,感觉整个县城紧凑,很干净,几乎看不见散落的垃圾和尘土。本打算住宿马尔康,看天色尚早就在县城每人吃一碗杂酱面后继续上路,过了松岗镇,道路变窄,路面被大货车碾压的坑洼不平,路右侧时而悬崖时而与奔腾咆哮的脚木足河相伴而行。过了白湾隧道,沿大渡河的西源绰斯甲河(在两河汇口以上称杜柯河)往上向西,高山峡谷中,两岸较陡,一般由火成岩、沙岩组成,河床以卵石组成。河床深切,水流湍急,开车的路上,这一段湍急的水流咆哮声不绝入耳,岸边有台地,以沙壤土为主。到观音桥镇,峡谷稍微开阔,今夜我们宿观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