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菜驴女汉子的鳌太6天穿越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丸子mom 于 2014-9-28 15:53 编辑

    驴行,在我看来,是不同于旅行不同于旅游——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看别人没见过的风景,体会别人不曾经历的感受,历经别人不曾有的磨难,认识天涯海角的朋友,挑战自己超越自我......也许,别人眼中你是疯子但这恰恰是人生的另一种体验,是生命的另一魅力。感谢一路有你的陪伴,来自其它7个省份的8位哥哥!

——写在2014年8月鳌太穿越回来之后

    我要说的,是一个菜驴如何6天穿越国内顶级穿越路线、所有驴友都神往的经典自虐路线——秦岭鳌太穿越的故事。(先曝照求关注,哈哈)(三楼有航迹,不过由于我们的GPS中途断电,所以记录的不全。附件的航迹来源于各前辈或救援队<谢谢!!>,与我们走的几乎一样。注:金字塔一定要直接爬到顶 千万不要左切!这与航迹显示的估计有出入

    自从鳌太穿越回来后,人一直很懒,仿佛还在“醉氧”一般。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文字工作者,码字写写攻略应该不算什么难事,但我却迟迟不知该从何说起,而穿越那几天的回忆居然并不是那么深刻,大概是山上氧气稀薄,人的记忆能力也降低了吧,或是整天赶路,忘了多去感受吧。不管如何,磨磨蹭蹭,一遍遍地翻看旅途的照片,还是在晕晕乎乎的状态中,熬了一晚写完了。文字比较琐碎,字数也多,写得很累,让人看着也觉累,还请大家见谅。

    首先得说说这条线路,真正了解户外的朋友都知道,穿越秦岭的线路大概十几条,最难、最经典、最让驴友神往,被誉为高级驴的敲门砖的线路,莫过于“鳌太”线。从西往东,从鳌山(也叫西太白)穿越到太白山,一路经过的都是秦岭中部相对高的山峰

    每个人的攻略对鳌太难度的描述都不太一样,毕竟每个人的能力有别,真正经历的、真实体会的不同,所以有些游记写出来不免骇人,而有些又说得过于简单。我在此,尽量客观地去描述,但由于自己驴行水平有限,还望朋友们在准备这条线路的时候,尽量多综合多家的攻略,客观去评估。

    鳌太之难,总归起来大概有这么几个。1、线路时间较长、重装背负。一般多选择宝鸡市的太白县塘口村上山,从汤峪景区下山(也有从23公里上山,或者从鹦鸽镇下山的),从塘口村到大爷海景区,一般行走近100公里,耗时5天,是无人区,沿途没有物资补给,即需要背负30-50斤的物资行走至少五天;2、期间需要翻越十几座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高山,每天都在不断上拔下坡,而且还要翻越数不清的石海,对体力、耐力、毅力来说是较大的考验,而长时间高负荷运动加上高海拔,人也容易出现高原反应;3、复杂多变的天气。秦岭是中国气候南北分界线,复杂连绵的山脉阻挡了南北方的气流,使得山区内天气复杂多变,大雨、大雾、大风、晴天,一天之内能让人经历四季。而其中最致命的,正是天气,特别是遇到大雾或者大雨、暴雨天气,每年都有驴友在挑战这条线时丢掉宝贵的生命,要么碰上暴雨等恶劣天气,身体急剧失温而死,或者大雾天迷路再没走出去。

    说完这条线,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为啥说自己的“菜驴”(哈哈,当征婚广告了)。本人女,今年22岁,身高156CM,体重43KG,虽然从小生活在贵州这样山多的高原地区,户外登山历史也有四五年了,但之前玩儿的都是泰山、华山、黄山那样的,还有一些都不值一提的小线路,没有重装登山的经验。所以对于鳌太来说,属于比较“菜”的那一类。

一、准备篇

1、自我评估,做好心理准备。

    看到我的简历,估计有朋友要开骂了,这样你还想去鳌太?是不是不要命了?对自己对家人太不负责了?其实在决定之前,我看了将近20篇游记攻略,认真了解这条线路,分析此行可预见到的所有风险,再客观地评估了自己,认为只要准备充分,自己肯定没问题。

    第一,走鳌太需要很强的体力、耐力,我平时都有跑步,一次连续跑二十公里不是问题,也有过参加马拉松比赛的经历,体力和耐力是足够的,懂得如何控制呼吸和节奏;第二,走鳌太需要毅力,这一点更是不用担心;第三,组团走鳌太,团队协作精神非常非常重要,我是责任感、团队意识超强的人;第四,鳌太线需要连续登高海拔山峰,我长期生活中海拔1200米以上的区域,也懂得调整呼吸,之前4年的登山经验,虽然海拔不到3000米,但登山技巧和节奏掌握、装备使用都是很熟悉的;第五,山就在那里,不行以后再去,我登山不是为了征服,只是为了不断超越自己,如果真的遇到危险情况,我有下撤的决心。

    在选择一项新的挑战时,结合挑战的特点,客观地自我评估是非常重要的。鳌太线既然被称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穿越路线,当然有它的难度和强度,不能说走就走,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2、组团穿越,队员之间需要相互信任。

    既然决定要去,那就开始寻找同行的伙伴吧!以前大雨天爬华山、黄山等等都是一个人去,但这次我万万不敢一人前往了。7月22日在8264上发约伴帖之后,也没找到同行。后来也忘记在哪位驴友的帖子回复里,看到有人说8月下旬想走这条线,我很激动地加了对方QQ,就这样,我认识了西安还在读研的帅小伙“肉饼”。很庆幸的是,我俩很聊得来。在后来我们组建的9人队伍中,除了我,大概就算肉饼比较菜了。他之前走过的,和我差不多,不过在端午节的时候走过太白南北穿越,不过那次还高反了。

    就这样,我和肉饼成了召集者,接受报名、群聊、私聊、各种协调,慢慢将队伍壮大。组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特别是这种大家之前相互之间不认识,要挑战那么骇人听闻的线路,队伍必须团结,所以每个人的理念、能力强弱、之前的户外经验、对线路的了解程度都需要考量,相互之间必须建立起信任。大概我和肉饼是比较菜的类型,特别怕死,所以选队员我们都特别认真,太太太强的我们不敢要,太太太弱比我们还弱的也不敢要,征服欲太强的我们不要,理念和团队不同的我们不要,准备不充分“说走就走”的我们不要。各种单独聊天、群体聊天之后,我对队友每个人的个性、能力都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在出发前一周不到,武汉美女由于有事冲突不得不放弃与我们同行,最终队伍人数敲定在7人。之后在塘口程秀才家,遇到两位山西太原的哥哥,结伴以后,总共9人。

    9个人,来自8个不同的省份,年龄从60后到90后,由于共同的梦想聚集到一起,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来自河北的看海大哥,58岁,最年长,不倚老卖老,穿过小五台,轻装暴走一小时7公里,是团队里我最敬佩的人;来自扬州的憨豆哥,四十多岁,户外达人,之前穿小五台的时候认识了看海哥,这次俩人一起来报名了,是团队里最帅最酷的人;来自福建徒步,三十多岁吧,一人穿着拖鞋走过了墨脱,队医,很强的一头驴,此行拉肚子了速度还奇快,平时话很少;来自太原的影子哥,户外装备店老板,太原户外圈子名人,户外经验丰富,非常幽默;来自太原的松林哥,自称摩友驴友摄友,第一天就高反被我们改名高反哥,性格超好,拍照技术好;来自深圳的蓝哥,三十多岁,超级南方好男人,体力耐力速度都有,最细心的暖男;来自潍坊的强哥,三十多岁,团队里户外经验最丰富的人,是最初加入团队的人,强驴一枚,探路先锋,走过鳌山-23公里的线路,是我现在最最想念的人;来自西安的肉饼,比我大两岁,在校研究僧,俺的混帐好伙伴,给了我很多安全感,是我最最信赖的人;最后就是来自贵阳的丸子(就是俺啦),全队唯一的女生,团队秘书。

3、行程、装备准备,体能训练和储备

    行程安排是很重要的,必须要熟读攻略,充分了解这条线路,特别是难点、拐点、水源。我这次总共读了二十来篇鳌太穿越的游记或攻略,在此要特别感谢穿山甲、萧县阿诺、醉舞花间等前辈的游记,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作为团队唯一的女生,作为最菜最没底气的小驴,作为此行的召集者之一,我很自然地承担了行程安排、装备清单、通讯录整理、买保险、订车票、联系气罐住宿等等琐事,拟定好以后大家讨论商量确定。

D0:8月21日,陆续抵达西安;

D1:8月22日,西安城西客运站乘坐汽车到塘口村,约3.5小时车程,下午到达;夜宿秀才家

D2:塘口村(海拔1600-1700米之间)——窝棚——2900营地——(水源、海拔2985米)——盆景园,全程12公里左右;海拔适应

D3:盆景园——白起庙——导航架(水源坐标:纬度---33.939312,经度---107.426640,海拔3451米、可下撤)——药王庙——麦秸岭——水窝子营地(水源),全程20多公里;

D4:水窝子营地——飞机梁——梁1峰(部分石海)——梁2峰(部分石海)——梁3峰(部分石海)——2800营地(水源、可下撤),全程超过10公里,上升300米、下降560米;或者继续走到金字塔哑口;

D5:金字塔哑口——金字塔——塔1峰——塔2峰——塔3峰(右切,水源坐标:纬度--33.920754,经度--107.641110,海拔3326米)——西源营地(水源:营地东南位置,6-7分钟),全程9.2公里;难度大

D6:西源营地——九层石海——大太白梁(3523米)——大石河营地——东源营地(水源)——万仙阵(可下撤)——雷公庙——跑马梁——大爷海(住宿、补给),全程12.2公里,上升700米;    D7:大爷海——拔仙台——文公庙——下板寺——汤峪——返回西安;

下撤路线:

1、2900营地前:原路返回,路径明显,不需向导,可单人下撤,半天时间可到达塘口村;

2、导航架附近:从23公里方向南下到黄柏源,或者原路返回经药农窝棚北下塘口村,原则上必须结伴下撤,1~2天到山下;

3、药王庙后,原则上无下撤路线,到万仙阵后就安全了。

4、救援电话:陕西蓝天救援队4006239958 ,蓝豹救援西北大队4000389958,陕西曙光救援队4006159958


    对于我自己,最缺最缺的就是重装经验。我们定于8月22日到西安集合,23日登山,8月28日出汤峪。7月下旬起,我每天快走上下班,从家到单位约5公里,每天还花一小时跳操或者练瑜伽,训练腿部手臂和腿部肌肉力量,让大腿习惯每天的肌肉酸痛感;周末坚持长跑;由于工作比较忙,所以只在某个周末抽了一天背负20斤徒步、溯溪、登山,全程二十多公里,感受了一次重装。事实证明,这些训练对穿越很有用,特别是长跑对呼吸节奏的掌握对爬山上拔很有用,有氧操对四肢肌肉的训练,攀越石海时很有帮助。其实,平时的锻炼是很重要的,鳌太线,考验的还是体能,所以玩户外的孩纸平日里可不能放弃锻炼啊。

    我们此行,除去后来加入的两位太原哥哥,7个人,有4个对讲机(多带电池,建议每人都有)、3个GPS(我的这个备用一直没机会开机)。两位太原哥哥,装备超牛逼,还带了一海事卫星电话(8000多大洋啊!!)。对讲机是一定要有的,特别遇到大雾或雨天,队伍前后呼应,甚至有人走失、呼叫救援等都有大作用。我们的GPS里面下载了两条航迹,救援队和之前某个队伍的,还有一条从23公里下撤的航迹,以备不时之需。

去不同的地方,装备也会有差异。走鳌太线,最最重要的防雨,所以雨衣非常重要,建议独立袖子的,不要使用雨披,不然雨下大了袖子会湿掉,这次看海哥带的雨披,的确是不太好使。更不要使用一次性雨衣,鳌太天气变幻莫测,很容易碰上下雨,防御必须要做好。其它的鞋子也需要考虑防水,出发之前我们都对自己的鞋子防水性做了测试,但所幸我们这次行走过程中没遇到太大的雨。其次就是保暖,早晚还是很冷的,我们8月下旬去,虽然没见到下雪,但早上起来帐篷外都有结冰结霜。

    必须要带的有:帐篷(三季帐足够)、防潮垫、羽绒睡袋(温标至少-10度)、雨衣、带背负系统的背包(背包质量很重要)、防水袋冲锋衣裤(这次肉饼没带冲锋衣,穿了件软壳)、羽绒服抓绒衣(视个人体质而定,我没带羽绒服,看海哥、徒步不怕冷只带了保暖衣)、高帮登山鞋(徒步哥哥拖鞋+一般运动鞋,不是常人能模仿的)、保暖内衣裤、厚登山袜、速干衣(长袖)、魔术头巾。吃的:要求高热量高糖分,士力架尽量多带,葡萄干、牛肉干,葡萄糖、维生素片等带一点儿更好。下面是我此行的装备(帐篷是与肉饼混帐,凯乐石秋梦):

背负

格里高利

Jade50L(+10L)

背负

迪高

腰包6L

背负

格里高利

防雨罩

露营

黑冰睡袋

G700

700g

露营

山之泉防潮垫

双面蛋巢

380g

服装

始祖鸟

冲锋衣

1件

服装

冲锋裤

1条

服装

犸凯奴

抓绒衣

1件

服装

速干长袖[size=12.0000pt]T

2件

服装

迪卡侬+阿波罗

速干内衣

2套

服装

SK-TRIP

速干长裤

1条

服装

速干内裤、一次性内裤

7条

服装

狼爪

透气排汗内衣裤

1套

服装

犸凯奴

魔鬼头巾

2块

炊饮

打火机、炉头

炊饮

碗筷

炊饮

高山气罐

炊饮

鸭嘴兽

水袋

3.5L

炊饮

凯乐石

运动水瓶2个

700ml、500ml

行走

SCARPA

登山鞋高帮防水

1双

行走

黑晶

雪套

1对

行走

LP733

护膝

1对

行走

阿波罗

登山杖铝合金

2根

行走

山拓

手套 防水防滑

[size=12.0000pt]1

行走

狼爪

速干帽

[size=12.0000pt]1

行走

头灯[size=12.0000pt]/手电

1个

行走

对讲机

[size=12.0000pt]1

行走

GPS

[size=12.0000pt]1

行走

雨衣(独立袖子)

[size=12.0000pt]1

其它

防水袋

若干

超大塑料袋

若干

湿纸巾

4包

抽纸巾

若干

速干毛巾

1条

创可贴

30张

相机、手机、充电器、电池

防晒霜

50+

洗漱

药物

感冒发烧、拉肚子等


    药品也很重要,虽然尽量希望不要用上。我在出发前三天,为了保险起见开始“药疗”,红景天泡水喝。多带姜糖粉,别带生姜红糖了,又重又麻烦,买袋装的粉末,到了营地之后烧好开水泡一杯喝最方便了。拉肚子、发高烧、抗生素、感冒药等等都带上,以备万一。


二、行走篇

    终于写到这儿了。。。我废话太多,让各位看官辛苦了。下面我将按照前面贴出来的行程安排来写。


D0:8月21日,陆续抵达西安

    8月20日,我踏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这是我第二次去西安了,去年6月,我赶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前去了一趟,一睹了古城的风采,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回民街、钟鼓楼、半坡历史博物馆等等,在“汉唐驿”青旅结识了一群有趣的人,直到现在我们都仍保持着联系,后来还一个人冒大雨去了华山,邂逅一马来西亚帅哥。。又扯远了。。不过大概是我读贾平凹的书太多,对西安,对秦岭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非常非常喜欢这座城市。

    21号下午18点,我准点抵达西安,并再一次入住汉唐驿,与强哥、蓝哥汇合。同住的外国美女打了一晚的呼噜,整夜几乎无眠。


D1:8月22日,西安城西客运站乘坐汽车到塘口村,约3.5小时车程,下午到达;夜宿秀才家

    第二天一大早,饼在火车站接了看海和憨豆。徒步手机一直关机,估摸着他先到塘口去了(之前他曾说过可能先走)。之前我把所有人的空间照片都翻了个遍,一见面就认出来谁是谁了。饼带着我们一行浩浩荡荡去回民街某个很深很深的巷子里面喝糊辣汤。由于大家已经群聊磨合了一个月,所以见面后一见如故,一路上欢笑声不断。

    见面之后,万分庆幸我没背相机,蓝哥、憨豆、强哥都带了单反,看海也带了卡片机,那么重还挂着单反,果然都是摄影发烧者。吃完早餐,收拾好行李之后,我们坐上了西安到太白县的班车,大概3个半小时之后到达塘口村。

在塘口加油站下车,加油站旁边的路直走,第一家就是程秀才家

1、西安——塘口村:汽车,51.5元/人(加保险),一天四趟,1105,1320,150016:00西安城西客运站至太白县,塘口加油站下车,沿着加油站旁边的公路走400米第一家即是程秀才家;

2、塘口村:程秀才,电话13152208598,QQ号2274579554,可提供高山气罐(大小都有)、可住宿,晚餐+住宿+早餐,50元/人。

    程秀才是鳌太穿越的名人,你几乎可以在所有攻略里看见他。程大哥一家人都非常和善,而且关心驴友,接触驴友多了,鳌太线的听闻自然也多。我在决定穿越鳌太的时候,就已经联系过他,后来人数确定以后,又联系过他几次,确定住宿、气罐、费用,以及咨询天气实况等等。虽然是农村,但程大哥家非常气派,高高的院门,两层平房,大大的院子,光是床位一此行可以接待40多人,还可以搭帐篷什么的,最多可同时住宿70多号人。收费也不贵,早餐+晚餐+住宿才50元/人,吃得还特别好,其实也就是象征性收点儿。塘口村是蔬菜种植基地,秦岭山脚气温不高,8月份还可以露天种植白菜,白菜销往全国各地,当地人蔬菜创收不菲。

    从西安到塘口的这几个小时内,我和饼打了几十个徒步的电话,但手机一直关机,心理不免有些着急,大家决定如果到了秀才家还不见徒步,就联系他的紧急联系人了。到了秀才家一看,徒步的确早就到了。放心之余,我们也批评了他。平时徒步工作忙,话就比较少,他一人拖鞋走过墨脱,在我眼里是很强的驴,所以此行我最担心的也是他。太强了,一来不好管理容易脱队发生危险;二来按他自己的话说,他走起来速度奇快慢不下来,我担心会带乱整体的节奏;三来容易轻视这条线造成危险,果不其然后来出了点儿问题,这个稍后会提到。其实最怕的不是他嫌我们慢一个人跑了,而是如果脱队,单独行走会很危险,特别遇上恶劣天气,一个人风险太大。之前也私下和他交流几次,他明确表示一定服从团队安排不会脱队,再三思考决定带上他,一来强驴的加入能给较弱的更多鼓励,二来他是医生,可以当队医。徒步连登山杖都不带,在程秀才家砍了跟木棍,后来走到第四天还扔了,太牛了。

从左自右依次是:蓝哥、肉饼、徒步、程秀才、我(丸子)、看海、强哥、憨豆

    一行7人终于聚齐,我们决定在秀才家做最后的腐败,于是请程大嫂叫人杀了一只农家鸡炖汤,再配上嫂子的美味炒菜,就着粥和馒头,大家吃得不亦乐乎。饭前正巧遇着陕西森林消防队的人来做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驴友们上山后乱丢垃圾的,我们答应一路遇着这样的给拍张照片回来传给他们。

活动好、贴不赖、、
走的勇敢,写的细致。

幸好当年我记下了 哈哈哈

感谢关注哟!
楼主太厉害了!赞赞赞
你们之所以成功,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超强的体力和耐力,没有零下20度的严寒,
好样的,想起了我的大雪没膝的拨仙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