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故事(吴哥王朝)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本帖最后由 火星海盗 于 2015-10-14 14:06 编辑

来自全世界的人都会在这里等日出,也许你会说,什么地方没有日出呀,可是不太一样的是他的建筑和空间会告诉你繁华和幻灭之间的一段对话。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等那个光一点点出来投射的力量。这是一个朝西的建筑,初升的阳光映照在水池的时候,最美的是那个倒影,而不是上面的空间,一层层金色的光,水池里很多莲花,它们就开在金色的水里。


好活动,支持一下!!
本帖最后由 火星海盗 于 2015-10-14 14:32 编辑

这里的护城河、引道,每块石头都在述说那段沧桑的文明,让人尊敬。现实的穷国,但这里的人民创造过这样的文明,我回到自己的城市,100年以后,还会不会有人来找到什么,纪念什么东西,还会尊敬这个城市留下的东西吗?
在希腊的雕刻里表现的东西很单纯,印度教的雕刻表现反复,密密麻麻,都是在讲宇宙创世纪的故事,两条蛇的互相拉扯,一边代表创造,一边代表毁灭,并卷起浪花,生命在此过程中生生不息。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努和湿婆。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努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湿波是第三位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并不断变化着不同的形象,也被奉为毁灭之神。还有三大主神的各种神化坐骑。



希腊的身体是从运动中出来,所以有明显的肌肉线条,有六块肌,印度教不是,是一块,圆圆的,非常柔软,身体美学在不同的文化里有不同的讲究,在东南亚,在莫高窟的雕刻肚子都是圆圆的,怎么会有六块腹肌呢,他们一定会认为太难看。
印度教很陌生,佛教跟印度教的本质上差别上很大,印度教是互动和牵制,不是一个结局的状态,里面解释道不知什么是善良什么是恶,始终保持谦卑,表现出来的雕刻画面就像孩子的童话世界,动物的表情可爱有趣,很科幻,佛教也叫无常,是继承了印度教的概念。

在石头上雕刻像刺绣的只有吴哥,手工技术不得了,多少人的人力做这个寺庙,不只是帝王的威权让许多人为他服务,每一个工匠在搬运,雕刻那种东西的同时,他们的劳动是一个对神的信仰和虔诚,这么多这么大的寺庙,无所无在的雕刻,连工头也管不了那些角落,信仰也许就是最好的管理学,那一部份跟他的生命已经有联系。相反的现代人的文明是不是流失了些什么东西,对员工对孩子无时不在的监督,但是没有激发渴望一种信仰力量的话,其实总会漏掉什么东西的。吴哥的寺庙步道都很长,步道的长度和寺院的长度比例一般都是10比1,要经过很长的步道才能到寺庙的中心,说明信仰不是那么容易接近,崇拜神在过去的文明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人虽有苦难,有信仰,他们爆发出的毅力是惊人的。


好漂亮的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去
本帖最后由 火星海盗 于 2015-10-14 14:22 编辑

当时只有帝王宫殿和寺庙是石头盖的,百姓住的都是茅草盖的房子,寺庙可以这样华丽,而人民是低卑的,但他们从来不抱怨什么,他们能记录的都是歌颂宗教,石头雕刻也就似印度教的连环画,没有人的记录,他们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并不重要,也许是信仰的另一场修行。然而中国的儒家文化重视现实,并没有死后什么事。

本帖最后由 火星海盗 于 2015-10-14 14:21 编辑

500年的沧桑留下这种景象,瑞士心里学家荣格曾说:美不是存在,美是一种消失的状态。这很好的释译了吴哥现状。震憾的不是吴哥文明本身,而是吴哥文明在500年流失的状态。七大奇迹并不是完全指真腊王朝当时多么强大,有这么多伟大的建筑和雕刻,还有一部份是500年来的毁灭过程,变成废墟的漫长过程。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