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俄罗斯我正式踏上了丝绸之路,第一个国家是哈萨克斯坦,由于此前没有办妥哈国签证,所以在俄罗斯只申请了五天的哈萨克斯坦过境签,五天之内必须穿过广阔的哈萨克斯坦大草原南下至天山腹地。

鄂木斯克有去哈萨克斯坦边境城市的火车,上车时我们的车子需要临时买票,身上没有足够的卢布,只剩下美元现金,没有货票乘务员不让上车,不赶快上车,耽误了时间损失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双方僵持了好久也没有解决,乘务员叫来了列车长,是一个体形臃肿的中年妇女,面相凶悍,不停的用俄语跟我说要买票才能上车,这时,旁边的一个大姐拿出5000卢布跟我换了100美元,显然我做了赔本买卖,损失约70元人民币。无奈,只能这样,先上车再说。
终于在一个俄罗斯大哥的协助下将行李安顿好,我也补买了货票。坐下来后一直在想一件事,该感激换钱的大姐呢?还是该憎恶她?心里很矛盾。正在这时换钱的大姐送给我们一盘食物,土豆,西红柿还有鸡肉,我想最终还是应该感激她的。
我所在的车厢是三等车厢,属于开放式的卧铺车厢,过道处在晚上也是床铺,而到了白天则收起来变成座位。车厢里只有我们两个外国游客,其他都是俄罗斯人和哈萨克斯坦人。


鄂木斯克距离哈萨克斯坦边境城市彼得罗巴甫尔只有200多公里,在出入境盖章的整个程序都是在列车上完成的,不需要下车,两国的边检人员会上车来为你服务。
中午左右列车抵达彼得罗巴甫尔,一下车我们就成了众人围观的焦点,小商小贩也暂停了自己的生意凑上来跟我们打招呼,问这问那。看上去他们应该是哈萨克族,突然从俄罗斯转到哈萨克斯坦,仿佛又回到了蒙古利亚,这里同属于游牧民族,长相也都靠近东方人种,感觉一切既熟悉又陌生。重新装好车走出火车站,广场上没有想象的那样人山人海,我们的五日哈萨克斯坦之旅正式拉开帷幕了。
五天时间我们要从哈萨克斯坦的北部穿行到哈萨克斯坦的南部边境。我计划了这几天的行程:先乘巴士到首都阿斯塔纳,然后转车到阿拉木图。这样可以留两天时间再从阿拉木图骑到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比什凯克。也算在哈萨克斯坦骑了一段路,不枉携带自行车来一遭。决定了就赶快去做,与时间赛跑的旅行容不得半点迟疑。




火车站的右边就是长途客运站,我们本来打算直接买车票去阿拉木图,询问了售票员后得知阿拉木图由于太远,这里不售。只好又折返回火车站购买火车票,得到的答案是要等明天才有车去阿拉木图,我们没有时间去等待,耽搁一天就有延误离境被罚款的危险。我又回到客运站,最终买了两张去首都阿斯塔纳的汽车票,打算到了阿斯塔纳再接着转车去阿拉木图。反正头两天就是尽量多赶路,好预留出两天在哈萨克斯坦骑车。

汽车一路向南,车窗外出现大片大片金色的麦田,和许多昂首挺胸的向日葵,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林相伴左右。
修路师傅在忙着修筑新路,太阳渐渐西去……不一会儿,哈萨克斯坦辽阔的大草原铺展开来,我们再次投入了草原的怀抱,这一次坐在四个轮的交通工具上不像在蒙古那般煎熬,轻松愉快。
哈萨克斯坦属于伊斯兰教国家,坐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年轻的穆斯林,戴着一副近视镜,彬彬有礼,准时会做礼拜。待礼拜结束后,我夸他是一个好穆斯林,一个合格的穆斯林,他的回答是"只有安拉才知道我是不是合格的穆斯林"。
车子在午夜零点左右到达首都阿斯塔纳,我们决定在车站坐上一宿,天亮后再接着买票去阿拉木图。
候车大厅只有两个保安和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在围着电视机观看奥运会特别节目,画面里尽是哈萨克斯坦运动员争金夺银的振奋画面,看得大家热血沸腾,我在一旁安安静静的边看边等待天明。
太阳渐渐露出光辉,汽车站也正常营运起来。我到售票窗口一打听方才得知最早的一班车也要等到下午两三点钟才出发,一夜没睡的我们不想再在车站无聊的等下去,所以我们决定找一家旅馆睡一觉,下午再来乘车。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再次来到汽车站,此时站内已是人流攒动。好在顺利的上了车。长途车坐的满满当当,货箱也被塞的满满的。刚上车时一个女孩主动用中文与我们搭讪,了解后得知她在中国山东淄博学习汉语,中文还算可以,一路上她也很好心的帮助我们点餐。她说她的同学不知道哈萨克斯坦在哪里,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她还会偶尔问我们哈萨克斯坦怎么样?
由于距离远,行驶时间久,再加上车里人多,整个人渐渐觉得不舒服,尤其到了晚上,所有人都将座椅的靠背向后放倒,全然不顾坐在后面人的感受,我的个子不算矮,所以坐在拥挤的坐位上,难以入眠,膝盖被卡住,动弹不得。
哈萨克斯坦的公路比较平整,全程汽车都很平稳,我注意到夜间行车时,很多对向的司机都始终打开远光灯,双向会车关闭远光灯打开近光灯仿佛在哈萨克斯坦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而所有司机也都习以为常,我真担心司机在强光照射下会出现短暂的失明而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天中午,车子抵达阿拉木图a,城南雪山清晰可见,山下绿洲连片,路旁牧羊人在树荫下小憩,羊群悠闲地啃着青草。城郊居民建筑和俄罗斯的相似,院子里栽满了各种花草,最诱人的还是挂满枝头的苹果和香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