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命第三极——骑行唐蕃古道+G317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路线图
2017-12-5 22:19
正序浏览
139702人浏览
写得很好,详略得当,没有流水账的感觉,哈哈!
回复
同舟120
12月5日
祥细的游记,精彩纷呈
回复
成都顺其自然
12月5日
日記寫的不錯哦。。。
回复
成都顺其自然
12月5日
確實象仙境。。
回复
时速60码
12月5日
路边吃了早上没吃完的四个小笼包,喝完了开水,继续上路。
一拐弯,到了青更河乡。按此时的疲劳程度,应该就在青更河落脚的,但两个原因使八哥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一是诺大一个集镇,冷冷清清的,十有八九的店铺都已关门歇业了,只有几家小卖部和几家给汽车加水、补胎的门店还在营业,好像没有旅馆。
二是既然路书上规定的是从河卡直接到温泉镇,那么这个强度一般人肯定都能承受得住,八哥当然不愿意“半途而废”。
拿定主意后,到一家小卖部讨开水,没有,老卓玛立刻打水放在电磁炉上烧,然后给八哥倒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八哥一口气喝完,卓玛又添一碗,又一饮而光,卓玛再要添时,八哥谢绝,并问“多少钱?”
卓玛忙摇手“不要不要”,八哥不好意思,索性买了一瓶功能饮料,大小也是一笔生意,总算能让八哥心安一些——八哥不愿意透支唐蕃古道上人们的同情心。
倒满开水,继续赶路。
出了青更河乡,是38公里的起伏缓上路段,骑得很费力、很难熬,对里程碑的数字极其关注,对终点的渴望是极其强烈。
八哥总是强迫自己必须每骑行一定的距离后才可以停下休息一会,最初给自己定的是15公里,后来是10公里、8公里、5公里。随着坡度的逐渐增大、海拔越来越高,最后不得不2公里一歇、一公里一歇。
这是一段长长的上坡,远处裸露风化的山体显得有点苍凉:
此时已经极度疲劳:
如果说早上的爬河卡山是种享受的话,那么下午爬鄂拉山口简直就是在遭罪——痛苦、疲劳、度日如年。
爬到鄂拉山半山腰,天又下起雨来,高速公路一头扎进了隧道,剩下G214七拐八弯地在山坳里蹒跚而上,路面破乱不看,坡度越来越陡,八哥骑得精疲力竭、眼冒金星,最后的三公里,不得不推着自行车以3、4码的速度步行,每推五百米便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呼吸……
晚上六点钟终于达到鄂拉山口,海拔4499米,超过了八哥在保持正常运动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极限海拔高度——4400米,正如安皇形容八哥的一样“4400米以下你是老虎,4400米以上你是行尸走肉”。
鄂拉山口:
山口上很冷,周围荒无人烟,此时乌云密布,虽只傍晚六点前后,但就像要天黑一样,八哥有些着急,匆匆拍了照片,套上两件抓绒衣后开始下山。
下山的路更烂,部分路段在修,不敢放快。
才下三四公里,山坡上冲下来一只体型庞大的黑狗,低沉而粗重的吠声令人毛骨悚然,八哥还是采取驱狗三式中的第一式——不加理睬,看都不看它一眼,像没发生任何事一样J继续骑行,其实内心还是很恐惧的。
果然身后的狗叫声渐渐远去——狗放弃了追赶,再说此时八哥正在放坡,速度很快,它怎么追得上?
下了上十公里,冻得双腿和后背冰凉、浑身打颤,于是又套上冲锋衣和冲锋裤,继续下山。
天慢慢黑了,按进度应该快到了温泉镇,可是放眼望去,前面没有村庄的影子,八哥十分着急。
下了十五六公里后,又出现一个小垭口挡在前面,八哥沮丧到了极点。
两公里爬到坡顶,一拐弯,一副极美的景象戏剧性地呈现在眼前:红彤彤的夕阳穿过厚重的云层,照射在一片村镇和山坡上,五颜绿色的经幡夸张地布满整个山坡,村口,一座气派的寺庙在经幡簇拥下显得金碧辉煌、至尊无上。这就是今天的落脚点——温泉镇。
温泉镇看起来很大,也很繁华,但“市容”实在对不起观众,低矮的建筑、破烂的街道、汽车使过后卷起的扬尘……
满街的“宾馆”和“餐厅”,没有一家八哥满意的(八哥“满意”的标准是有水洗澡、不用出门上厕所)。 住到“迎宾宾馆”,房费80,无水无厕,条件还算是比较好的,自己用脸盆打水来烧,擦澡、饮用,厕所在院后四五十米远的野地里。
很累很累很累……对着镜子一看,嘴唇乌得像死人,赶紧冲服了葡萄糖粉,然后坐在床上一杯接一杯喝开水。
实在太疲倦,不打算洗衣服,也不打算写日志,再说大脑一片混浊,怎么写?但愿今天能早点去睡!
(此日志是次日补写的)
温泉镇北山满坡的经幡、寺庙和白塔:
温泉镇,满街简陋低矮的房屋、破烂的街道:
晚霞映照下的温泉镇:
回复
时速60码
12月5日
十点整到达垭口,垭口没有海拔标识,只有经幡阵。
垭口的另一边又是一片宽阔的草原,不过,与河卡平原相比,土地要贫瘠得多,只有发黄的牧草,而没有庄稼,人烟稀少了很多。
G214又与从隧道里穿出来的共玉高速并行在草原上,一路起起伏伏,笔直地向西延伸。
共玉高速从山的另一边隧道里穿了出来,继续与G214并行在草原上:
与河卡平原相比,这片草原土地贫瘠,只有发黄的牧草,养育着成群的牛羊,但没有庄稼:
过大河坝桥后向南拐去,起伏的幅度从这里开始变得很大,于是骑得很辛苦。
过大河坝桥后下起雨来,及时穿上雨衣和冲锋裤,总算没有“湿身”,但湿透了鞋子,很冷。
穿过雨区后,已到下午一点半钟,总共才只骑了五十公里,以为完成了今天一半的路程,打开路书一看,到终点还有六七十公里的距离,并且强度比前五十公里大得多,沮丧!
远处乌云密布:
一会便雨雪纷飞:
赶紧套上雨衣、雨裤,用塑料袋套上相机:
回复
时速60码
12月5日
四公里后,遇到此次行程上第一群藏狗。
对于藏狗,八哥总结出三种应对措施,第一招:无视它的存在,第二招:服软,第三招:让它服软。
此时八哥采取的是第一式——无视它的存在:若无其事地从它们跟前骑过,眼的余光分明看见这四五只体型硕大的藏狗翘首瞪眼目送着八哥离开,却始终没有什么动作。八哥猜狗日的一定在想“这家伙好强大,居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莫不是得到了降龙十八掌的真传?还是不惹他的好”……
河卡山口14公里的上坡,比昨天的柳梢沟垭口的更长、更陡、更壮观、更算得上是真正的长坡,因而更对八哥藏地骑行“无坡不欢、无肉不餐”的胃口——爬得很爽!
笔直的G214划开金色的草原,消失在远方的山脚下:
走近了看,河卡山竟是如此巍峨:
爬到半山腰,再回望河卡草原,小镇已消失在山峦的背后,共玉高速和G214像几条细线一样,弯弯曲曲地缠绕在崇山峻岭之间:
向前仰望,G214颤巍巍地挂在更高的山坡上:
而共玉高速在半山腰钻入隧道:
河卡山垭口
回复
时速60码
12月5日
8月30日
多云——阴——第一场雨——阴——第二场雨
骑行线路:河卡镇——河卡山口——大河坝乡——青根河——鄂拉山口——温泉乡
行者记录:
骑行里程112.3公里,骑行时间10:26:30,平均速度10.76码,全程时间12:02:51,海拔范围3262.5——4499。4米,累计爬升1674米,累计下降1058米
早上7:30出门,晚上7:30到达温泉乡,112公里的路程,整整用了一个白昼的时间,刷新了年度骑行速度最慢、强度最高、感受最痛苦的记录。
晚上到达旅馆的这一刻,恰似前年新藏线上到达甜水海兵站的那个晚上一样:极度的疲劳加上高原反应,让八哥痛苦不堪,此时只想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干、什么也干不了。
不同的是,甜水海的晚上有队友照顾:给八哥冲红糖水喝,而此时只能自己动手,冲服葡萄糖来缓解高反……
还是从头叙述:
昨晚九点半钟写完日志,然后迫不及待地倒头便睡,却怎么也睡不着,有几个原因:一是担心睡不好影响明天的骑行——明天的强度极大;二是思绪还停留在日志里一时难以平复;三是过度的疲劳,让大脑还处在骑行的兴奋之中。
八哥把睡不着的
主要原因都怪罪与隔壁(木板墙)旅客的喧闹,于是取了两粒“高原安”胶囊塞住耳孔,但还是辗转反复,最后八哥有了一个“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就算一晚上不睡,难道就完成不了明天的行程吗?
这样想着,便不再担心睡不着了,没有了“睡不着”的压力后,居然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早晨的河卡街头一片冷清:
早上自然醒,出门一看,空气冰冷而清新,蓝天白云如洗过一样——出门以来第一个晴朗早晨。
找到早点摊,要了一碗小米粥、一笼小笼包,带走没吃完的四个包子,七点半上路。
出门就是爬坡——其实河卡镇就坐落在河卡山脚下的缓坡上。南面是巍峨的河卡山脉,山下是一望无垠的草原,羊群、帐篷、经幡、寺庙点缀其间。北面是广袤的青稞地,此时已经成熟,在阳光照射下一片金黄。
出门两公里,回望河卡镇:
镇西南的河卡山脉:
镇东北面
广袤的河卡草原:
出门两公里后回头远眺,一层薄雾从镇头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薄雾笼罩了镇子、浮起了远山、虚化了开阔平坦的河卡平原……好一副气势恢宏的画卷,这是出门来看到的最美的景色。
两公里的缓坡,四次停下拍照。
回复
没头脑
12月4日
支持好友精彩户外活动
回复
清扬、
12月4日
初秋的高原,冷吧,看穿的不多,帅帅的。
回复
精选推荐
两天骑行400公里徐州到海安
女子青甘黄河沿线自由行
玩转桨板年度总结
格鲁吉亚徒步
露营若尔盖草原
女子大鳌太全程穿越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