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a在日本——[遇见别样京都](一)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8月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组织了一次为期8天的濑户内海的艺术之旅。从京都一路到濑户内海的直岛、丰岛、小豆岛最后回到大阪,我们在京都的居酒屋把酒言欢,在绯红晚霞的宫浦港码头聊艺术,在宇野港的深夜食堂吃拉面,在地中美术馆里静默冥想,在心跳博物馆的尽头看海,在天使散步道嬉笑打闹,在高松的旅馆分享感动,一场以艺术之名集结的旅行,最后成为一群人难忘的回忆。


【遇见别样京都】

初见这座城市的时候已经入夜,住在京都的中心区,典型的日式风格,屋内需脱鞋盘腿而坐,身穿和服的店员礼貌的询问是否现在帮我们铺床,她从壁橱里抱出垫褥,原本规整的茶室样貌变成榻榻米卧室,和日剧中的房间如出一辙。






即便天色已晚,走在京都的街头小巷,也难掩她骨子中古韵静谧的气息,低矮的屋落小院,别致的绿植小景,橱窗中静默的和服人偶,半掩的暖光灯蕴透过木质窗框,随风而动的门帘,轻声作响的风铃,它如胶片般怀旧质感,弥漫着杜松木的味道,禁欲中的淡然的优雅,千年难以言说的深情。


伏见稻荷大社

794年到1868年期间,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和天皇的居住地,当时名为“平安京”。世上恐怕再难以找到一座城市像京都一样拥有如此众多幽静的古刹与神社,也仿若看到贞观年间的盛世唐朝样貌。




大唐长安今安在

唯留京都红满天




伏见稻荷大社是位于京都南边的一座神社,供奉着保佑商业繁荣、五谷丰登的农业之神稻荷,是遍布日本全国三万余座稻荷神社的总社本宫,常年香火鼎盛。其入口伫立着丰臣秀吉与与1589年捐赠的大鸟居,后面便是神社的主殿及其他建筑物,鸟居,为日本神社的入口,主要用以区分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种结界,代表着神域的入口,可以视为一种“门



主殿旁的手水舍,就是净手处,代表洗去污浊才可与神灵相通,如图步骤所示:首先用左手接一勺水管中涌出的水,淋在右手,再用右手浇洗左手,并用左手捧住一口水凑近嘴边漱口,最后将勺子竖起,剩下的水会顺下流走。

神民起居殿前,站着祈福的信徒,他们摇晃着梁上系着铃铛的粗绳,将神灵唤醒,并往殿内投入五元硬币,在日语中它与缘分的发音谐音,借其彩头许愿祝祷灵验,并用“二礼二拍一礼”参拜。




沿石阶而上,步入千本鸟居,一片壮观的朱红色隧道,“千本”原意一千座,但伏见稻荷大社的鸟居起码有上万座,这起源于江户时代的习俗,信徒们用捐赠一座鸟居来表达敬意,一面无字,一面刻了捐献者的名字和时间,这条悠长的红色隧道直至通往山顶。

被视为神明稻荷使者的狐狸石像在整个山林步道中随处可见,它们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被安放其间,造型可爱有趣。

姑娘们还是愿意去日本
小团队一起出行啊  真热闹
日本娘们,民族特色啊哈哈。

日本风情,美!
没有去过,据说京都是按照唐朝长安城的样式建造的,在那里依稀可以看到古城长安的建筑布局、古城风韵。
精美的纪实片片
不喜欢这个国家的文化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