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庄寨--百花齐放的福建古建筑中的又一朵“奇葩”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前言
说说这次
旅行
永泰,是
福州面积最大的县城,因建县于唐朝永泰二年,便以年号为地名,雅称永阳,因境内多植樟树,简称樟。我对永泰的了解不是很深,二十年前曾在福州求学期间,去过永泰的青云山景区,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过永泰。但这些年来,因为从事文旅相关工作的原因,我对永泰的关注与日俱增。
大家都知道列入世遗的福建永定土楼,也听说过上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三明大田古堡,但对于永泰庄寨,初听这个名字,确实有点普通。一个庄或是一座寨,在福建及至全国范围内,比比皆是,永泰的庄寨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庄寨是永泰县独有的民间传统建筑,这种建筑群四周是具有良好军事防御功能的高大围墙,中间构筑普通的传统民居建筑群。防御与居住性能并重的特点,使庄寨明显区别于居住为主、防御为辅的土楼和防御为主、居住为辅的土堡。正因为此,永泰先民们在营造庄寨时,不仅考虑到了的军事防御功能,更是将之作为栖息庄园和理想住所来精心营造。
图1:航拍白云乡竹头寨全景(志远翻拍)
雄踞深山人未识,撩开面纱惊神州
永泰庄寨
如果说二十年前的青云山是永泰旅游的唯一名片,那么随着五年前的嵩口古镇,以及这两年的永泰庄寨的知名度逐步打开,永泰旅游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2018年12月28-31日,乡村复兴论坛·永泰庄寨峰会将走进钟灵毓秀之地——福建永泰白云乡竹头寨/嵩口镇月洲村,在百年庄寨、梅花香里探讨乡村建设,商议乡村振兴大计、庄寨活态传承,必是一场体验独特的庄寨之旅,也将给永泰的旅游市场注入一股新的力量和契机!
穿行在永泰的崇山峻岭之间,保护良好的古村犹如一帧帧影视画面夺人眼球,村中巍峨耸立的庄寨,特别令人惊奇、震撼、向往。永泰庄寨未来将成为永泰文化的符号,永泰精神的象征;将成为永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图45:永泰嵩口古镇辨识度很高的鹤形路
图文:志远天下行
部分资料参考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44:正在修缮中的竹头寨
图42:竹头寨一角
竹头寨中,有雕刻精美的窗花、雀替等,更有数量众多的楹联,据说上、中、下三寨曾有百余幅楹联,是国内罕见,价值不凡。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更由于历史原因惨遭破坏,原有的百余幅对联,目前仅存下寨(明官寨)32幅。即使如此,竹头寨仍是永泰现存所有庄寨中,所刻楹联数量是最多的一座,要知道仁和寨也不过才十三幅楹联而已。
图43:下寨(明官寨)正厅楹联
我们到的时候,正逢工人们在施工,从现场可以看到,竹头寨的保护修护工作已基本完成,只剩下最后的装饰附段。修葺一新的古寨,作为中国乡村复兴计划·永泰庄寨峰会的主会场之一,会继续挺拔起来,再现昔日风采,让更多的人感叹它的顽强生命。
图40:下寨(明官寨)
图41:下寨寨门上的泥塑祥狮
如今的竹头寨(明官寨)占地3796平方米,建筑面积5608平方米。整座寨以戌辰兼乾巽三分为中轴线的轴对称图形,为土木结构、二进布局。全寨进出共有七个门,每条横向通道沟上都盖有“过水”相连。由于布局科学,百年来竹头寨不论遇上多大的暴雨,竹头寨内都没有发生过水涝。
图39:庄寨东北方向的山形生动如同三只狮子
而建于约光绪十年(1884年),落成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下寨,保存较为完好。始建者黄萃容,号明官,故下寨又被名为明官寨。相传,明官父黄试有自幼喜爱养狗,赚了钱后买牛,牛养多了,就“借”给周边劳力强的贫困户,等贫困户作物收成赚了钱,再从中分成。这种模式很受农户欢迎,黄家也渐渐积累了财富。黄试有一生勤勉,这种家风也传给了下一代,其子黄萃容克绍箕裘,勤俭持家,到45岁始筹建竹头寨,直到65岁病故,第二进院落才草成。竹头寨中有一副楹联:“两世积俭勤愿子子孙孙勿忘先业,一朝新甲第庶绵绵奕奕长庇后人”,正是感念两位先祖创业艰辛,寄望子孙传承家风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