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100元打卡12店,走进乐山只需24小时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写在前面的话

成都 人爱玩,也会玩。

就拿我和小阿飞身边的同事来说,每逢周末,小资的人提前一个月订好了浮云牧场之类的酒店,将灵魂放逐山野,看尽高山流云。

喜欢热闹的去了远郊古镇,尽管同质化严重的所谓古镇毫无特色,好在远离工作置身陌生环境的经历也算得上惬意。

而我和小阿飞独爱 成都 以南仅一百多公里的小城, 乐山

乐山成都 美食后花园一点也不过分,品种众多的美食遍布老城街巷,每一种味道都在一方市井之下找到了最好的寄托。


过去一年,我和小阿飞去了四次 乐山 ,用味蕾打卡了至少40家店。咔饼冰粉钵钵鸡,串串牛肉豆腐皮,每一样都是盘中餐更是心头肉。

可是,胖起来的不应该只有我们。

在小阿飞的督促下,我整理出了这份《 乐山 24小时吃喝指南》。

如果你的周末无处安放,味蕾却在蠢蠢欲动的话,接着看下去。

写在后面的话
在这份24小时指南里,我们一共打卡了12家店,从小吃甜品一直到牛肉油炸。除去屋顶茶园喝茶的消费外,其余11家店我们人均只消费了100元。
不得不说, 乐山 真是个神仙住的地方。多的不说了,有缘日后做邻居吧。

吃完钵钵鸡再打包一碗冰粉,就该打车去火车站了。我们的 乐山 24小时也即将告一段落。
12:00 打卡第十二家

之所以在叶婆婆只吃夹丝豆腐,大概是因为我心里还是放不下黄鸡肉吧。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钵钵鸡。



黄鸡肉钵钵鸡只有红油味,不同于其他钵钵鸡一端上来一大盆,黄鸡肉的钵钵鸡是自己在冰柜里选好菜,再把菜浸一盆盆的红油里。

不管荤素,一块钱一串,菜品很新鲜,种类也丰富,分量都很实在。


强烈推荐黄牛肉,肉质紧实,在红油里泡过以后沾上芝麻吃着很香。

10:30 打卡第十一家
叶婆婆离海汇源非常近,相信 成都 的朋友对这家店非 常熟 悉了。 乐山 港的这家叶婆婆总店相比 成都 的连锁店,多了份隐藏菜单。


我想推荐的是叶婆婆家的薄饼和夹丝豆腐。

薄饼发源于 犍为 ,巴掌大薄如蝉翼的面皮就是饼,卷入拌好的萝卜丝、炒黄豆、白糖、芝麻粉,沾着调制好的甜醋吃。


与白饼相仿,夹丝豆腐也发源于 犍为 ,用料与薄饼 大同 小异,唯一的区别在于夹丝豆腐是将萝卜丝等塞进泡豆腐里。



不管夹丝豆腐还是薄饼,都是五块钱一份。作为早饭后的解腻甜品,酸酸甜甜的口感其实是称职的。


老店面对食物的吹毛求疵,无疑增加了自己的人工成本与物料成本,但是这一系列付出都会被消费者传为佳话。

09:30 打卡第十家

乐山 港绝对是美食扎堆的地方,提起这个街区的面食,就不得不说说海汇源这家店。老店海汇源多年如一日专注烧麦与蒸饺,良好的口味受到大量本地人与外地人的青睐。



成都 街上早餐摊贩卖得豁鬼的糯米烧麦不同,海汇源的肉烧麦皮薄但是口感韧性十足,馅料十足但不腻。


为了良好的口感,店里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手工完成各项工序。和面、擀皮、拌馅、包烧麦、装笼需要七八个店员协作完成。


小豆海棠,一群严格的饮食文化传承者,致力于将新的理念注入传统小吃的灵魂。在这里,你能吃到继承了传统融合了现代的 乐山 小吃,小阿飞说在这家店里,传统小吃告别了千篇一律。

进店第一个要点的应该是冰醉豆花,这个让三圣乡赵四回了 成都 还天天闹着要吃的饭前甜品。嫩豆花浇上比例恰到好处的醪糟,这是每一个醪糟控的夏日梦魇。



冰醉豆花吃完,鸳鸯豆腐脑差不多也该端上桌了。据说每一个北方人吃过了小豆海棠的豆腐脑,都不再纠结豆腐脑的甜咸之争了。


将辣椒油、粉蒸肥肠、粉蒸牛肉与豆腐脑混合均匀。每一口都是两个字,满足。

小豆海棠也做咔饼,区别于 乐山 传统咔饼,小豆海棠的咔饼师承一味 潼关 地区从业40年的面店大师,每一个饼使用五得利面粉,以保证酥脆的口感。


09:00 打卡第九家

关于豆腐脑的纷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当小豆海棠出现后,我就不会再在各种打着老字号招牌的豆腐脑店门口徘徊了。


对门地质队上班的小李,已经记不清四孃的鸳鸯饼陪伴自己度过了多少个浑浑噩噩的清晨了,在四孃这儿买早饭已经从计划变成了习惯。


牛肉饼里夹的是两蒸笼粉蒸牛肉,肥肠饼里夹的是两蒸笼粉蒸肥肠,鸳鸯饼里夹的是粉蒸牛肉与肥肠各一笼,丝丝饼里夹的是腌制萝卜丝。


小阿飞每次都点鸳鸯饼,每一口都能尝到牛肉的踏实,肥肠的糯,腌萝卜的脆,白饼的香。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