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道的名称受古代都城建设的影响很明显,称居住区为胡同,其源于元朝大都城“胡同”一词,一般解释为蒙古语“水井”的意思。“胡同文化,是集建筑文化、历史文化、语言文化、习俗文化、文学艺术、市井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于一身的文化现象。自二月十二日徒步老北京某胡同后,一直在考虑继续寻找相对完整无商业化的老胡同转转。二月十八日朋友们在通州南街附近撸串,我去的稍早些,仅凭记忆走了十八个半截胡同部分路段,回来后开始设计完整徒步线路。
中街清真寺东门~女寺门。
胡同儿内现在也有了“墙上博物馆”的熊家胡同儿,这里是网红打卡地,更是当年北京评选的十条最美街巷,在这里就能看出胡同中百姓生活的变迁,胡同的历史和味道。
顺利转完十八个半截儿胡同,返回南街向北走,计划小楼饭店晚餐。
魁特饭庄。
小门脸的牛羊肉很新鲜,想吃爆肚可以在这里买,回家自己加工。
通州小楼饭店三焦~焦溜肉片 、 焦溜鲇鱼(烧鲇鱼)、焦炒咯吱。
卤拼盘。
辣肚叶。
蒜黄炒羊肝。
扒肉条。
醋木。
溜咯吱。
卷果。
小楼饭店主打菜~烧鲇鱼。
松肉。
麻豆腐。
清真寺最高建筑宣礼楼。
邦克楼 ,明正德十一年(1516)该寺修缮并更名为朝真寺。“朝真寺”坐西朝东,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为礼拜殿,此外,还存有主院北讲堂、水房,碑记5块。1945年曾为大学校址。1966年后山门、影壁、南井亭、窑殿均被毁。20世纪70年代重建。1996年重新开寺。
朝真寺的主体建筑为礼拜殿,建筑形式为勾连搭四卷,明三暗五开间。一、二卷均为3间,其前部为敞厅,卷棚式瓦屋顶,其后部为过厅,做法为硬山脊;三、四卷皆为5开间,前为调大脊,后为歇山脊;四卷明间后为望月楼,四角攒尖脊带琉璃宝瓶。殿内设井口天花,写意牡丹图案;四周梁枋满饰重彩博古图。第二卷两山之侧,各建六角攒尖顶过门亭1座,各与第三卷稍间相通。大殿面积670余平方米,分男女礼拜殿。
2022年3月5日第三次徒步十八个半截儿胡同~品尝小楼饭店三焦。
南三条胡同西侧,这是一条死胡同,需要拉抽屉走。
清真寺纪事碑。
六位阿訇住宿的小院和阿訇厨房。
半截胡同我也走的拉抽屉。
全程徒步结束,南大街某院晚餐炙子烤肉。
转回南大街继续向北。
二月二龙抬头第二季十八个半截儿胡同深度游。
数一下电表,就晓得小院有多少住户。
最近几年一直在征求腾退意见。
攀登哈巴雪山失败
12小时55公里八塘之心徒步
阿布吉措与九子海徒步攻略
78岁老爷子游玩天界山
川滇路上几处风(红)景
五一子龙秘境太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