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露营地面的导热系数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前番做了三份表格《千元以内
徒步帐篷资料大全》、《户外睡垫热阻值与摄氏温标使用对应表》和《国内外主流单人徒步睡垫资料大全》,三份表格都隐含指向了一个问题:使用环境的判断,尤其是不同地面环境的判断。这个问题,在论坛上应该是被多次提及过的,老手也各有自己的经验心得,但没有一个集中讨论的帖子或者比较肯定的答案。
我简单整理了一份表格《户外常见物质导热系数概表》,来给出一个数值上的判断。谬误处,欢迎指正。
必须说明的:
1、导热系数是个严谨的科学指标,事实上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不同成分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密度等,所以同一物质本身不会有个完全不变的系数。
2、数据整理自网络各种不同资料、论文,同一物质可能在两份资料里会有一定偏差。
3、真实环境或者常见物质比实验室环境和单一物质复杂得多。
4、虽然取值有以上偏差,但我们日常用来做大致的判断还是足够了。
直接上结论:
默认同等使用温度和湿度,导热系数由小到大
干草堆0.06 < 新下雪0.1< 冬季冻结沙漠0.177 < 常温沙漠/干沙地0.225 < 积雪/踏实的雪地0.26 < 干淤泥0.349 < 青藏高原中部草甸区非冻结土壤0.386 < 干粘土0.523<青藏高原中部草甸区冻土0.762<湿淤泥0.861< 普通路面/水泥地0.9 <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1.05 < 常见砂质土壤约1.15 < 常见粘土约1.2(机耕路)< 致密粘土约1.6(南方山区常见)≈ 亚黏土1.6(平原地区常见)≈ 石子地面1.6 ≈ 沙滩1.6 < 雨后水泥地 ≈ 雨后泥土地2.0 < 冰面2.24 < 各种岩石2.0+

更详细的《户外常见物质导热系数概表》,高清图请复制以下链接
https://s1.ax1x.com/2022/05/28/Xnv4N8.png
现实中的干草地一般下边都是潮湿的,草根蓄水很强。睡在上边压到地面水就直接接触到垫子了。
请教大家,徒步搭帐篷,帐篷下边铺什么样的垫子,帐篷里边用啥样的睡垫合适,兼顾舒适和轻量化,环境大概10度以上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露营小白,上周在驼梁跑泉厂海拔1500左右,弄了个自动帐篷,在村子里水泥路睡了一夜,只是帐篷下边一块地布,帐篷里一个普通自充气气垫,盖了个薄被子,半夜给冻坏了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差不多是这样理解。睡在导热系数低的,相对你的热传导就慢。
现实环境比较复杂,大的方面就是有干稻草,或者干草堆、积叶比较厚的露营最舒服,雪面好于土壤、水泥地
睡在湿的水泥地,水分大的粘土上,岩石和冰面上最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