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游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buzazsm 于 2023-3-22 14:44 编辑

乌孙游记(一)

     知道乌孙古道的时间不长,万能的网络告诉了我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湛蓝的湖水、茂密的牧草、乳白的浪花,金黄的胡杨林,再加上洁白的雪山,这样的组合意味着什么?而更让我为之神往的地方在于她那流传千古的公主和亲传说以及散发着细君公主强烈思乡情怀的《黄鹄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带有伤感的故事总让人魂牵梦绕,21岁的花季年龄凋谢在远离故土的西域激起了无数后人的同情,联想到她悲惨的命运,一种莫名的情怀总在心口徘徊,挥之不去,思之即来!好吧,上天注定我要和细君公主有一个隔着时间上的空间交汇,那么就趁现在吧,乌孙古道,我来了!
跑越野,拉体能,上淘宝,购装备,一个多月准备停当,出发前称了一下,体重63.5公斤,还不错,背包45斤,拎了一下心里却有些忐忑,这么长时间这么远距离能行吗?但想想有那么多女神都能走过,无形中又多了点信心。
“爸爸,你能不去吗?”在我给女儿讲起走乌孙古道要过几十次河,而有人就丧命在河里时,她突然盯着我说,一股淡淡的忧愁悬在了我们中间,我看着她,叹了口气,“爸爸的世界你哪里懂啊?”
提前订好的机票便宜了不少,只是原来经停北京的后来改经重庆了,对我来说无所谓,只要按时到达即可。6个小时的飞行后到达了乌市,北京时间7点多,天很亮,搭地铁坐公交,乌市好大,马不停蹄,9点才到乌市南站,由于受到限制,这次只能反穿,于是临时退到伊宁的票再买到库车的票,出发车站也改了。车站人倒是不算太多,可队伍却很长,严格的安全检查耽误了许久,不过还赶得及在二楼半吃上这辈子的新疆第一餐。
不知什么原因,起点发车就晚了半个多小时,在车上认识了几个此行的队友,聊了几句就困了,很久没有坐绿皮卧铺车,枕着咣当声迷迷糊糊睡着了,新疆的黑夜和白天转换很快,中间似乎缺少过渡,7点多太阳终于出来了,前一刻还有些昏暗的大地瞬间就变得有些晃眼,眼睛很难接受这种强烈的转变。火车在荒凉的戈壁上似乎漫不经心地晃荡,走走停停,直到9点多才到库车,晚点了近2个小时,看来新疆也属于慢生活一派!
本以为库车这么有名的地方的车站应该很气派,人也应该多,但到地方了才知道,下车的几乎就我们一行,车站出口如同苏南的三级小站,出了站才看到除了车站建筑有点现代伊斯兰味道外,其它方面要落后沿海许多,映入眼帘的只有站前角落里停放的大大小小20多台车,甚至人也没有几个,冷冷清清的车站没有商业,也就没有了喧嚣。在等车期间,远远地看到围墙外有个推车摊,匆匆地在摊上买了个煎饼当早餐还被一个辅警催得团团转,偌大一个库车站,我楞是没有看见其它卖东西的地方,有些诧异!

冷冷清清的库车火车站
汽车前行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一个加油站,我们也趁机在一个小卖铺前补充些物资,不过这里的价格可不低,我看了一下苹果、梨以及坚果什么的和南京价格差不多,要知道这里可是产地啊?考虑到后面可能没有更多选择,我在这里买了两块馕饼,10块钱,而后面我在黑英山乡买的3块馕才要9块,比他家的要新鲜柔软得多了,有些不地道!
小卖部边上就是一个果园,往里看了看,好像都是香梨,很想进去摘几个尝尝,可想想摊主卖东西的那个价,算了,惹不起,咱不吃了!
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馕
经过了一个检查站后反着走向了独库公路,前行几十公里后转向了拜城,公路两边的景色相当不错,扭曲的岩层再加上风化的地貌构成了这里千姿百态的模样,高低错落的公路时而穿行在峡谷,时而坦陈在开阔的平原,时而拐入梦幻般的土林,时而进入森森的城堡,平坦的亮黑色公路在这种地貌中也成了一景,感觉象是一个巨人将一个黑黝黝的沥青桶顺着山谷河沟向前推,造就了这么一条平整的路一般。又经过了一个检查站,下车检查后车就往山脚下开去,远处天山山顶的白帽子开始露了出来,那就是几天后我们需要穿越的地方。路边上的标牌标注着附近有一个很大的天然气田,一路上多姿多彩的地貌以及突然出现的野生动物让大家兴趣盎然,4个多小时的车程在我们意犹未尽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
公路两边的景色
车进入黑英山乡,大家疯狂地买买买,我淘到了好吃的酸奶,又买了3块馕,这下安心了。这馕是加了盐的半发面烤成的,很有些嚼劲,上面撒有孜然,吃起来很香,随着摆放时间的延长会脱水变硬,维族人告诉我在新疆,馕可以摆上几个月都不会变质,结合后面的情况,我很认可他们的说法,也喜欢上了这馕的味道。大家的热情很快把小卖部的老阿妈高兴坏了,她的8大碗酸奶几分钟就告罄了。
4块一碗的酸奶喝了个饱


美丽的天堂湖
往下尽管风景依旧,但我从心里上就有些懈怠了,路是进入乌孙以来最好的,也许是被细君公主的思乡情怀影响了吧,我走得飞快,追上了比我们早一天出发的队伍。中午时分,就抵达了千年名村—琼库什台,这个安静的小村落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喧闹,静静地躺在天山深处。走在安静的村中路上,看屋前花草正艳,看屋上红旗招展,看屋后胡杨凄美,看路边小河潺潺,看远处枯草绒绒、牛羊漫步,多么幽静美好的生活啊。

突然间就想坐下不走了,身体诚实地告诉我:累了!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此刻多想念家中温暖柔软的床啊!




今天是在山里的最后一晚,大家把包里的食物都拿了出来,不过我的一桶挂面没人要我只能背了回来,只是这挂面有了乌孙的加持我却舍不得吃了!看着那双萎靡的溯溪鞋,虽然它还没有坏,但我还是决定将它留在这里。晚上风雨大作雷电交加,雷声在不远处炸裂,帐篷在风雨中颤栗,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亵渎了什么?也许是细君公主一种另外的表达呢,我又宽慰自己!雷声似乎更近了,帐篷上窸窸窣窣应该是有雪花飘落,难不成有什么冤屈?我拉开帐篷,一眼就看到那双鞋颤颤巍巍地缩在帐边,伸手将它取在帐内,雷声戛然而止,看来万物皆有灵,物品也眷念着主人,也怀念着故乡,我真的错了!












   

本来领队设计是在琼达坂南侧宿营的,主要是考虑有人有高反症状需要休息,但这里风大,而且时间尚早,最后商议结果是过达坂再住下。开始翻达坂,几日的持续高强度穿越让我的体能有一些下降,这是最后一个关口了,咬牙往上冲,300米的拔高花了半个多小时才爬上去,山顶一片荒芜,灰黑色的岩石如狼牙一般刺向天空,论风景,琼达坂不及阿克布拉克达坂,风貌缺少多样性,而突然而至的寒风夹杂着点点雪粒打得脸生痛,环视了一下这个我近期不可能再抵达的高度的山顶风景,我却又有些眷恋了,冒着寒风在山顶待了近10分钟。下到达坂下的平地却花了1个多小时,主要是路面都是片石构成,步子跨得大一些脚就硌得生痛,只能小步前行,又必须找准落脚点,两者往往不能兼得,所以走得非常痛苦,即便我如此的小心,我的登山鞋还是提出了抗议,给足了面子的抗议,居然是鞋底中间部分脱胶了,不影响走路!琼达坂脚下的台地是一片沼泽,我们在乱石上跳来蹦去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一块适合扎营的地方。




   

也许是老天觉得我们的经历还不够丰富,又给了我们一点雨,好在雨滴落下的时候我们已经走过了最危险的路段。在稀稀落落的雨滴中我们来到了今天的营地,扎好帐篷,雨停了,彩虹也跟着出来了,回想今天的路程,面对彩虹几多感慨!晚上又下起了雨,大家早早地钻进了帐篷,期待中的篝火也没了着落,躺在松针铺就的地铺上,揉着有些紧绷的双腿,内心有些忐忑,明天翻越琼达坂的道路和天气若还如此,又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啊?

好在第二天一早天清气爽,尽管帐篷和路面还有些水渍,但大家的心情都不错。沿科苏克河谷前行2公里转入左边的山沟,沿沟又走了几公里就进入了上山节奏,路的右边是一个开阔的高山草场,茂密的牧草有半人多高,走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充分体会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感觉,草场很大,一片枯黄,我们从早上10点一直爬到下午4点才算结束。








  
  

风景是无敌的,但道路总给你考验,不用过河就意味着你必须上蹿下跳,而这段路是乌孙古道上最危险的地方,首先路是横切山坡的,山坡坡度至少60度以上;其次所谓的路是羊走出来的,绝大多数地方只有一脚宽,而且这一脚宽的路时不时还会断,你必须向上或向下找到并接上;再次,路边有许多灌木,重装的你不仅需要小心避过身体还必须躲避枝条对背包的钩挂或反弹,以防失去重心,所以有的地方你必须爬行或侧匍匐通过,或者徒手垂直攀爬十几米再下来;再再次,有的路面还是倾斜的或需要跳跃通过,想想这在100米高的悬崖上通过,你就能知道是什么感受了!如果想要考验自己的体能、方位感、平衡性、柔韧性、胆量和判断力,那么请来乌孙古道吧!不过来之前请不要祈祷,这里唯一能保佑你的只有你的能力。



  

沿科苏克河的这一段景色是令人惊艳的,金黄的胡杨林伫立在河岸边,让我想起《再别康桥》中的新娘,只是河水中没有了艳影,也没有青荇,有的只是那油润的碧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么能相信如玉带一般躺在山脚下的科苏克河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纯洁,如此的温柔,也如此的刚毅。不需要倒影的装扮,也无需天光的加持,天生丽质难自弃!我相信唯有这顶天立地的大山才能孕育出如此烟尘不沾的河流。






      

伴随哗哗的流水声,我一马当先在林中欢快地穿行,转过一个弯,哗哗的流水声忽然没有了,一条泛着乳白色浪花的河梦幻般出现在你的面前,没有飞驰的浪花,也没有炫目的漩涡,她就这么轻轻地在你面前滑过,偶尔有白色的细浪从水中跃出,像是银鱼在追逐,在你的余光看到后再追踪时它又瞬间消失了,再也没有了踪影。一切都在低沉中进行,习惯了哗哗水声的耳朵顿时有些不适应,静下来聆听,才可以听到那汩汩的流水声,低沉而不张扬,沉稳而不失活泼。她从远处盘旋而来,又向远处蜿蜒而去,不理会你的惊讶,也不在乎你的赞美,就这么静静地从你脚边滑过,淡定,从容,仿佛面前的你不存在一般,而初见她的我却如同触电般的入定了。想起了仓央嘉措的《那一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是啊,我们终于相见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