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峰(1)
玩了十多年户外,先是长达七八年的一车远途自驾,最后一次自驾是在2017,走了
阿里,南疆,路过
冈仁波齐时,顺带一天转了一圈。虽是多年自驾,有了不少经验,大多也是集中在车载相关物品,
帐篷气炉也都有了,只是对于
徒步却毫无经验。那年转山,背的是个
迪卡侬的35升帆布包,手里拿着两根迪卡侬的最便宜铝合金
登山杖,一双迪卡侬两百多的
登山鞋,全身穿戴基本都是家装,毫不知安全和轻量化的作用,更不知体能的分配。
后面开始了徒步,一次次的走行中,装备的不足,徒步知识的缺乏,一边吃亏,一边被队员们传授着经验,逐渐也开始进了门槛。知道了
SCARPA登山鞋,
Black Diamond登山杖,
黑冰睡袋,
始祖鸟冲锋衣,还有NORTH FACE,
凯乐石,
哥伦比亚等等品牌,我也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一样样更新。
极限户外都在雪山之地,国内也就在川西、
云南、
西藏、
新疆和
青海,距离
苏州的距离几乎横跨了中国,高寒缺氧无人之境,需要体能的储积,遥远的距离又需要一段半月左右不短的时间。每日的工作总是那么繁忙,体能尚可在平日锻炼积攒,时间却不能那么随意。因而可以成行的,通常一年只有一次。
国土的广阔,户外团队的开拓,国内可走的线路越来越多,附近的
尼泊尔和
巴基斯坦也有成型的线路提供给国际上的户外爱好者,欧洲的
阿尔卑斯山和南半球的
新西兰更是有极佳的线路,便是一年两条线,穷其一生,我也难以把这些路段全部走完,因而也未动过更多的心思,只想可以的时间内,选择自己合适的,一条条走便可。
在极限活动中,还有一个活动便是登顶雪山。虽是都归于极限,徒步和登山却是两个不同的归类。每次高原户外,总会走过5000米海拔或者以上的垭口。浙皖多山,我也曾登上过一两座
山峰,可那绝不可与
雪峰相比。
“登上雪峰和翻过积雪垭口,哪怕同样的海拔,过程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户外一位年岁小我不少,却是资深的朋友跟我说。她一年出行走的线路,已超出我多年的总合。身边也有喜欢户外的朋友,上了云南
哈巴雪山,又上了青海玉珠峰。
我却觉得那么多的线路都无法走完,雪山既然那么难,暂时也就不去考虑。唯有曾经冈仁波齐的5670米卓玛拉垭口是曾经双脚走过的最高点,总想找个机会踏上更高的位置。两年前曾报名
希夏邦马环线,这条线路便是冲着全程五千的高海拔而去,与领队沟通反复询问可有上5700的垭口,回答并没有,心中顿生遗憾。当然更遗憾的是疫情原因,当地公安部门甚至不给开具西藏新疆边境地区必须的“边境证”,那趟行程也就不了了之。
半年前,户外小伙伴发来询问:“想不想去爬玉珠峰?”
我是压根没想过,便是很多人都上过的5396米的哈巴雪山,我也未曾去过。若是论登山,我确实闪过哈巴的念头,只是那念头一闪而过,一是海拔并不吸引我,多年的自驾,超出这个高程的垭口走过很多,另一是那么多的景致绝好的线路我尚无足够精力去完成。
对国内山川的了解,早已知道玉珠峰上了6000,若是能登顶,确实绝好的突破曾经高程的机会。
抱着试试看的心思与朋友提供的
俱乐部联系。登山需要阶梯,俱乐部招募队员要求之一是登过五千米雪山。
“冈仁波齐、
格聂C+V、他年他翁。”我把过往简单说了。仅是一句,那面回:“可以报名。”
朋友得知我可以报名,发来了一条消息:“拖,我也把你拖到顶。”
待续
2023.8.28夜,家中,一笔写于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