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绵绵时,花开正满枝——五一尼色峨攀登记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伍成群

尼色峨是一座很新很新的山——石头肯定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但山新到全网都没有什么攻略、路线。从能查到的资料来看,23年才首攀,24年初才开始商业化尝试,我们这一波人,几乎可以算是第一批商业攀登客了。


而且活动的时间其实并不算太好,按照惯例,五一时节春雪正当时,并不适合爬雪山。但上班族们一年仅有两三个稍微长点的假期,不利用起来夜里都会心疼的睡不着觉····所以虽然是新路线+春雪时节,还是义无反顾的报名了。何况,木星大神总是值得信赖的。


队伍人数一度膨胀到二十几人,几经变动,最终出发人数是19人,这已经是我参与过最庞大的队伍了。


集合时间还是约定在放假当日晚上11点,集合地就在双流机场,保证大家在下班后一路风驰电掣,飞过半个中国,刚刚够赶上集合。为每一个苦逼的上班狗节约每一分钟假期。


但,但,人算不如天算啊。4月30号南方天气非常恶劣,从深圳过来的队友一个接一个的延误、航班改签,起飞时间从晚上七点一直延误到凌晨两三点。无奈只能把集合时间改到了早上7点。那些延误了的倒霉孩子,只能在五点飞到后,在机场里眯上一个小时。


一大早赶到机场,所有队员汇合,装了满满一皮卡的大包。19个队员和7个协作分乘四辆车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连夜出发的目的除了节约假期,还有就是为了躲开出行高峰期。改到了早上,那自然只能跟著名的川A大军一起征战京昆高速了。

一路拥堵慢行,三百多公里高速开了七八个小时,有些路段别人骑自行车都超我们了。因为一路堵车,原来计划到冕宁吃的午饭也落了空,只能在服务区匆匆吃口。前排的毛毛同学饿的是一路都在念叨火锅、烧烤、烤肉,连做梦都是吃的。而我蜷在狭小的后排里,坐到腰酸背紧大腿抽筋。


在冕宁下了高速,还有小两百公里的山路要开。因为村子偏僻,我们抓紧在县城找了个超市,开始最后一轮补给。我包里带足了吃喝,在落满灰尘的货架边转悠了半天后,还是什么想要的都没有。木星和其他队员倒是香蕉橘子的买了好多,还搬了一个大西瓜上来。临走时,突发奇想,买了一副扑克牌,这真是个英明的决定啊!!


沿着248国道一路翻山越岭,看着暮色渐浓,群山隐没,剩余的路程却还是有那么漫长。我们只好安排一名队员盯紧里程表,生怕我们一放松,里程表就偷懒不肯往前走。


到晚上九点,预计还有十五分钟车程。这里早已经是乡村小道,颠簸不堪,一条单车道的碎石路在偶尔冒出的漆黑村落中穿行而过。联通手机也全都丢了信号,只能被我们用移动电信的肆意嘲笑:“我还是5G的哦。”


走了十几分钟后,导航已经到了终点,但这一片荒凉,显然不是我们的目的地。路就这一条,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然后,车就突然驶上一段崭新的、平整的、宽阔的柏油路——反正我第一时间只想起了很多鬼故事·····翻过一座大坝和一片水库后,灯光亮起,我们终于到了。


冒着小雨,我们抓紧下包修整,然后分为两组分别住宿吃饭。我们十四个人住在村子另一头的人家里。一进门,我们就被装修惊呆了,75寸巨彩电,双开门四百升大冰箱,富丽堂皇的餐厅,既有藏式风格的壁橱浮雕,也有装满了红酒的酒格,一时之间不知道我们是到了乡下还是进了城。晚饭简单几个菜,被吃的干干净净,我都倒菜汤拌饭了。吃完集合开个简单小会,讲下明天安排,然后各自捡包回去睡觉。回去时我们还走错了人家,十几个人咣咣咣砸了半天别人家的门。


床和被褥应该也是全新的,睡起来十分舒服。我把包一放,几乎倒头就睡着了,再醒来已是第二天清晨。下楼洗漱的时候,我才注意到对面草料棚的二楼,居然摆着一头牦牛标本!!!



这真是震撼我一整年了,第一次见自己家里摆牦牛标本的。跟老板打听,还是他们自己做的,用一头长得很好看的4岁白角牦牛,蒙皮填充做出来的。


“啊,我们闲着没事儿,就····”


这话真让我羡慕的想死啊。


同一天冲顶,我正是在逍遥客的队伍里。看来逍遥客的后勤、协作所有综合起来给了我比较轻松的感觉。除了雪风太冷了,一切都还好。
天气不作美 楼主没登顶 ,有下次?
真佩服你们的勇气,美丽的自然风景太诱人了,让人憧憬啊!谢谢楼主的分享!

到处都封,简单方便且可以自助的地方这两年大都被封了。这么多如狼似虎的需求,就只能往更远更冷门的地方涌去。
没有预留出机动时间。假期总共五天,去爬一个最顺利情况下总预算时间也是五天的山。而且路远、预报天气也不是很有利。
那么大概率会因为急着回去上班/赶飞机这些因素无法登顶。

这种事情,多经历几次就有数了。没有充裕的时间预算,不要去弄大计划。
看样子以后也是大热门山峰
登山也是火爆啊,这么冷门的山都有这么多人去
走了半个小时,回头一看,嗬,蓝天白云都出来了。一眨眼,居然又天气大好,气温飙升,一时悔不当初。但下都下来了,哪还有力气再折腾一遍,硬着头皮继续下撤吧。走到9点多,撤回C1,阳光灿烂的简直如夏日暖阳,诱惑着人钻进帐篷再睡一觉。但想想下午晚上还有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只能长叹一声,挖帐篷吧。


收完帐篷,我就先跟着一个向导撤回BC。昨晚的大雪一直下到山下,一路都是新雪和烂泥,过程没什么好说的,走就是了。



快到BC时才碰到上山拉行李的马队,打听了下,因为大雪马蹄打滑,他们得下午四五点才能把行李拉下来。淦,早知道要耽搁这么长时间,还不如再往上拱一拱冲个顶呢。


到BC后,找地儿躺了一会儿,等到大部队杀到,大家聊天打屁晒太阳,等遥遥无期的马队。后来领队安排我们先下撤到村子里开饭,又坐上小货车(不过这次在货斗里),一路摇摇晃晃颠回村子。木星为了回去的事儿搞得焦头烂额,协作们不想晚上连夜赶回成都,他们也两天没睡好觉了,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明天一早的飞机火车。谈来谈去,最后协作们松了口,我们这边也会额外补贴一些给协作。谈好后,大厨甘律和住家大婶合伙准备了一顿大餐,我们则是一群饿狼,每个菜端上来几分钟就只剩汤水了。

收完技术装备,整理好各自的行李,晚上9点开拔,目标是几百公里外的成都市。


出发时,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场一波很多折的旅程。


出发后没多久,就有一台车车胎被扎破了,找了个路边小店补好胎。没多久,又有一辆车发动机皮带出了问题,修了一通后勉强上路。没过太久,那辆车又抛锚了,开盖一看,皮带把冷却水管磨破了。这可真是祸不单行,荒山野岭里,去哪里换冷却水管呢。拎着登山杖在车旁乱晃的我被协作盯上了:“杖借我们用用。”我一脸懵逼的递过去,一通比划后,杖杆被锯开,绑在车底成立冷却水管的一部分。


借我八个脑袋,我也想不到登山杖还能这么用!!!!


车辆磕磕绊绊开到了冕宁县城,这个样子谁也不敢开上高速啊,只能四辆变三辆。最开始决定的是我留在冕宁,其他人努力挤一挤回成都。临发车时,有人问了一句,皮卡挤了没?对哦!皮卡后排也能挤四个啊,我跳上皮卡,收腹挺腰用力关上车门,回家喽。


开啊开啊,司机还开错了高速,几个人为了集合地连吵带吼的嚷了半天,在六点四十多终于赶到了川渝立交前一公里的路边。下包,七点十五动车的人立刻打车去东站,其他车过来汇合,送走一波又一波队友,我最后拖着四个大包(两个寄给来不及拿包的队友,一个寄给下错了包的向导)回了家。在小区门口全部寄走,上楼,直接躺在地板上长长的吁了口气。


结束了。

爬到冰川上时,天终于亮了,太阳在身后的云层里探出头来,威武绚烂。虽然大风未止,但我确实感觉气温在上升,我的脚趾也慢慢恢复了一点知觉。回头望去,四面群山都是雪白一片,只有陡崖上才会露出冷酷的石墙。


此时队伍已经只剩八名队员三名协作,其余人员都已经下撤,而前面的逍遥客队伍也一路下撤了不少人。我们眼看着就要追上他们了。


本来,这应该是一片大好形势,但眨眼间,太阳又消失在浓黑的乌云间。大风更盛,冰雪更急,我的脚趾又开始离我而去。我慌了。


如果天气没有好转,我们还能不能冲顶?向导沉默的摇摇头。

“我要下撤!”队伍里又有人要撤了,我的心也跟着动摇。

“等下,到逍遥客那里一块儿决定。”


队伍又继续在大风中挪动。


等我们赶到逍遥客休息的石堆旁时,又有两个队友决定下撤了。其他人也纷扰不安,犹豫不决。在讨论了片刻后,还打算继续攀爬的只有木星和Tom两人了,算上协作,甚至都没法结组上升。看着逍遥客的领队在继续开路,我们还是决定集体下撤了。虽然左边就是顶峰,触手可及的顶峰,但如果再继续降温,我目前的装备完全扛不住了。事实上,我已经有点发抖了。更何况,今天还要一路赶回成都,尽量早点撤吧。



上山不容易,下山更难。


上山时亦步亦趋,虽然感觉难爬,但也没意识到如此之陡。下山时整个雪原暴露在眼前,才意识到一跤跌下去,就可以与世长辞了。我都忍不住担心这么厚的新雪,会不会发生雪崩,一路跌跌撞撞又快马加鞭的往下赶。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