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辆折叠车-带娃向改造兼论DIY心得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西北河西走廊 于 2024-5-31 09:17 编辑
回到自己更舒适的
骑行话题,心情无比舒畅。2020年
折叠车环泸沽湖,
2021年骑行了川藏线后,对
自行车长途的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在上一篇人生第一辆公路车的文章中,已经总结了自己的喜好模式:
我并不太喜欢追求速度的刺激,悠远绵长,行则将至,长途骑旅(就像是骑行318)才是我的舒适区。
河西走廊的长廊,公众号:河西走廊的长廊人生第一辆公路车
长途自然不是每天的事,现实中能做的,就是把车往带娃(重载)、买菜(务实、性价比高、故障率低)方向去改造,让骑行融入生活。
在整个改装过程中,总是从生疏、不熟悉开始,整个过程就秉承一个原则:尽管折腾,尽管拆,坏了就换新的,还是整不会的话就推到车店去,说自己搞砸了,请师傅帮忙。预期放低,找到那份松弛感后,整个世界将为你打开。既然是买菜带娃,第一要解决的就是载重问题。
大行有极高的改装潜力,货架孔、挡泥板孔,一应俱全。后货架一定要选择实心铝,或者是钢的,不能选择折叠车标配的那种矮脚货架(上一篇
折叠车泸沽湖中使用的矮货架,不实用),要选高货架,如下图。

这个货架经历了每天早上、每个周末40多公斤娃娃们的轮番折磨,叠加上坡、减速带、下马路牙子的魔法伤害,几个月400多公里下来,丝毫无损,值得信赖,绝对是居家
旅行,带娃买菜的神器。某次在公园门口,保安大哥一直盯着我的后货架看,带着犹豫过来搭讪:“这货架哪里买的,看着好结实”俩人一车超过130公斤的高荷载下,第一受不住的不是货架或车架,而是轮组。只是后轮,前轮负重不高,一直刚刚的。
后轮是24孔的米洛铝轮,照理说用在折叠车20寸的轮径上,强度已经足够。但物理+魔法伤害之下,再加上已接近10年的寿命,老的辐条平均每两周断一次,一声清脆“噔”的一下,很像石子跳起来弹到车上的声音。孩子们长得也快,四个多月来,随着他们体重的增加,辐条断得越来越频繁。他们都学会了,骑着骑着,听到“噔!”,“爸爸,断辐条啦”。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用双脚和大脑探索未知,游历世界
这个三言两语可能说不清楚,不同轴承的位置也不一样。总体来讲,中轴的轴承不要去更换,直接更换新的中轴。花鼓部分,塔基的轴承更换要用到那种拉出的工具(还要配合一个弯嘴钳才能更好取出最里面的那颗),我这个自制的工具,只能推出花鼓碗里的轴承。
至于压入,那我的这个工具基本能解决90%以上,使用旧轴承来受力,或者购买合适衬套,都能搞定。
文字描述,理解起来可能费劲,抱歉了。
求教怎么用您制作的工具推出轴承呢?尤其是推出第一个!
我还从来没用过轴承,只给自己15年左右买的其他品牌的折叠车保养过滚珠、旋飞,如果提的问题太low,请勿取笑!!
我认为没有问题,日常我用这个货架带40公斤的娃,单程几公里,现在1000公里了,一点问题没有。318整体来讲还是铺装路面,并不太颠簸,我觉得足够用了。
楼主好,这个实心铝货架强度怎么样?装在小折P18上走318能胜任么?
骑自行车玩,尽量学会自己修车和改装,我的前轮废了,淘宝买个直接换上,后轮买了一个电动套件也是自己装的,原先的电池小又换了个大的,线也是自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