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大嶝岛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雨整整连续下了一个星期,令人有些心烦。2024年5月26日周末上午,天空难得放晴,心情愉悦。有事来到厦门,恰好获得空闲,本想打的乘船去鼓浪屿,碰到出租车介绍人说,周末的鼓浪屿没有预约,根本买不到门票,不如去环岛一日游。想了想,也有道理,跟随司机去旅游公司。


旅游公司人说,如今是厦门旅游淡季,环岛一日游,成人只要158元,小孩免费,只要游客想去环岛内的任何一个景点,司机都可以当导游,而且随时停车,不限时间。心动之余,便答应购票。很快,旅游公司派出卢师傅,驾驶一辆黑色小车来到公司门口。

一家三口上车,先去椰风寨,然后再去五缘湾的五通灯塔,接着穿过海底隧道,到达翔安区,又经过大嶝跨海大桥,进入大嶝岛。


第一站先到许愿树,位于翔安区大嶝岛北门里148号。


这是一棵茂拥有800多年历史文化的老榕树,根须飘逸,枝干缠绕,绿叶茂密,遮天蔽日,树身和枝丫上挂满了密密麻麻挂满许愿吉祥如意的红绸带。神奇的是,大榕树伸出的五个树枝,直插入土里。

旁边有一个寺庙,叫做夫人妈宫。五王神威照正道,五王宫,原为中原所传曾、薛、柳、方、温五姓将军府。

这棵大榕树,插入地里的五根大支柱,被后人称为神树,理解为五位千岁显灵,叫做五王,供后人祈求平安、财丁兴旺。村民在此建造王爷府地。一百多年来,三易其址。至1987年,择此地兴建,翌年五月竣工乔迁。

只是,许愿树旁边的夫人妈宫,是供奉妈祖的寺庙,两者有点对不上。


第二站是风狮爷。

首先观看的是东蔡雌狮。风狮爷,是金门与大嶝岛共同的信仰神灵。因为金门与大嶝岛地处海洋边,风大灾难多,村民认为雌雄狮子可以镇恶避邪,逐渐成为一种信仰。风狮爷,当地村民每年四月二十一日祀奉。

2009年,风狮爷信仰风俗被评为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雄狮,也位于东蔡,只是相隔一段距离。



旁边也有一个寺庙,叫做龙海宫。

此地叫虎头寨,地处东蔡社滨海虎头仞上,与南寨同时筑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金嶝双寨与金门双城互为犄角,共同抗倭。寨北有礁仞壁石,好像虎头浮海,又叫虎头投河,为金嶝六景之一。如今,寨子已消失,只有遗址。村民择址在此建造一个寺庙,就是龙海宫。


第三站是金门旧县政府。前面是一座单层建筑,正厅很大,旁边各有一个对称的小厢房,条石墙,红瓦顶,屋顶为马鞍状,两端是燕尾向上起。大门匾额上写着“荥阳衍派”,只是大门紧闭。

询问村民得知,此处为田墘村,村民都姓郑,显然是一个郑氏祠堂。

转到后面,便是金门县政府旧址,结构与前面的郑氏祠堂大体相同,也是单层建筑,一个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对称的厢房,同样大门紧闭。



1937年10月28日,日寇在飞机和战舰掩护下,猛烈进攻金门。守岛军民英勇战斗,终因敌众我寡,装备悬殊,金门失陷。

时任金门县长的邝汉贪生怕死,将权利交给县社训处教官陈文照,弃职潜逃。

当日,金门县政府撤到属于金门县辖地的大嶝岛田墘村,利用宗祠、民居、侨舍等,分散办公,发挥金门县政府作用。

1937年11月,驻守泉州的国军第80师,派一个营驻扎在大嶝岛,构筑工事,准备抗击敌人入侵。大嶝岛百姓誓死和家乡共存亡,主动捐献木头、门板、石料等给部队做修筑工事之用。该师副师长钱东亮多次亲临到大嶝指挥抗战。

时任南安县副县长的周秉彝临危受命,担任金门县长,率领军民积极抗战。

大嶝岛、小嶝岛与角屿人民一直与侵略者奋勇战斗,三岛始终没有陷落到日寇手中,涌现许多英雄,故称英雄三岛。


1945年,抗战胜利,同年10月,金门县政府搬迁回金门。在8年中,金门县政府的县长分别为邝汉、陈文熙、周秉彝、韩廷爽、颜德桂、韦溢明、李天锡、何朝元、叶维奏等9人。


往后走,是厦金抗战事迹展,可以免费参观。

主要内容有金门沦陷、县府内迁、抗战遗址、文物展示等。


正厅是茶桌,旁边墙上摆放一些酒品。

左厢房里摆放枪、炮、弹药箱和炮弹壳等,正面墙上悬挂四块靶牌。

桌上放置两把机关枪,供游人射击,每一次30元,可以打300发子弹。右厢房墙上张贴许多旧照片。


看完厦金抗战事迹展,立即驱车来到位于翔安区大嶝街道山头里137号的九架厝战地坑道。

大门楹联颇有些意思:嶝山春光好,三岛气象新。

楣额上写着:愿你不虚此行。

大门上阳台安放两尊大炮,非常吸引游客眼球。


此古民居九架厝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经历过搞战后保存的完整的一座红砖古厝。因厝内有九根大梁为支架,俗称九架厝,是闽南和金门一带特色鲜明的乡村建筑。

购买30元门票后,进入大院,却是一个四合院。三面均为一字形红砖角楼,中间是一个大天井。


右边红砖三层房屋,上面标语为“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下面标语:左为“弘扬英雄”,右为“三岛精神”。中间为“九架厝坑道大嶝故事”。


左侧是红砖两层展览馆,上面是一个大阳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