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乌江,缅怀叱咤风云的盖世英豪——楚霸王项羽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才女李清照的这首《夏日绝句》数百年来广为流传,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详了。刻画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西楚霸王项羽,赞扬了项羽面临生死抉择时的英雄骨气,也有力地讽刺当时南宋朝廷只顾逃亡不顾百姓的行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自古以来,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但项羽是个例外。在他身亡后,不仅史家以王侯的规格为其立传,文人墨客以英雄的笔墨感叹抒怀,老百姓也为其立祠供奉,百代敬仰、千年祭祀。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边的凤凰山上。当时就地墓葬了项羽的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后人在此立祠祭之。立在乌江边的这座祠,名霸王祠,又称项王祠、项羽庙。
      但这乌江在哪,很多人都不知道了。也许有人以为这“乌江”就是长江,其实不然也。这“乌江”指的是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一条名叫乌江的河流,在乌江镇汇入长江,这里有一个古渡口,叫乌江渡。战国时期属楚国,连通寿春、吴越,秦朝、西汉时期连通九江、会稽二郡。      这次闲逛到和县,必须要去瞻仰一下霸王祠了。2024.5.29日早到霸王祠门口售票处买票进入,30块。很简陋的售票处,只有一个大姐值守,守门的也只有一个大爷,冷冷清清。
      进来后直奔凤凰山顶的霸王祠,凤凰山只是一个约十米高不起眼的土坡,因矗立在江边的平原上,有点突兀,看起来像座山岗。据我观察,可能是人工挖土堆起来的。但不管怎样,昔日西楚霸王在此兵败不肯过江东,选择拔剑自刎,用热血写下一曲千古绝唱。      霸王祠大门台阶下的平台上有一个老构树,两枝丫交织生长,宛如两个情人,难舍难分,相互依赖缠绵,起名叫相思树。传说是虞姬自刎后,流出的血长出来的树,很多人在这里系上红丝带,许下美好愿景。
      

绿树成荫的好地方
围观欣赏美景
驴行户外,一直在路上!户外纯属兴趣爱好,希望有一天能走遍神州大地。有空时我会慢慢记下现在以及过往的驴行历程同大家分享,也许偶尔会发发牢骚。喜欢的点下面名片关注,驴行路上有你更精彩!

碑廊中全部是古今名士怀念西楚霸王的各种题诗石刻,估计有上百块,孟郊、杜牧、苏舜钦、王安石、陆游等均在这里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墨宝。

      碑廊庭院里有霸王的半身铜像,威武不减当年!仿佛听到项羽那雄浑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霸王祠还会举办隆重而热闹的祭祀庙会。从农历三月初开始,历时三天,十里八乡的人们聚在一起,赶庙会,看戏,尝霸王酥,赏舞,卖货……唱戏声、吆喝声、叫好声、砍价声此起彼伏,民俗、歌舞轮番上演。如今已经发展成了一场民俗文化盛宴,“三月三霸王庙会”也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光匆匆若流水,转眼间数千年光阴,江水依旧,豪杰不在,西楚霸王项羽成了不以成败论英雄典范,他的故事代代流传,数千年怀念,忘掉了失败,只留下敬意。

走一圈后转到景区主入口右侧的碑廊,碑廊门外的一大石碑非常引人注目,上刻毛泽东草书一一唐代诗人杜牧《题乌江亭》诗文:胜负兵家事有之,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材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从内往外看霸王祠大门。

      驻马河、乌江亭、抛首台等都是根据传说典故记载而打造的了,很是简单,游人只能想象中凭吊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