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遇见南朝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温馨提示 全文约13800字,图片共213幅
图文皆原创,侵权者必究* 注:浅色斜体为整理自网络资料江南初夏,重游金陵,秦淮河畔,玄武湖滨,多少成王败寇,多少兴衰荣辱,多少生离死别,多少宦海浮沉,南京的历史飘摇又沉重,乌衣巷口、王谢堂前依旧春去秋来,燕语莺啼。相传楚威王观此地有紫气,埋金镇之,以压王气,金陵之名由此而来。加上山川形胜、长江天堑、丘陵环抱,南京完美符合了传统风水中对都城选址的要求,正所谓:“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

▲南京城的防御体系,明城墙玄武湖-富贵山段

东吴黄龙元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定为国都。西晋太康三年改建业为建邺,永嘉元年八王之乱后司马睿听从王导建议迁都建邺,西晋建兴元年改建邺为建康,沿用至南朝末年不变。

▲孙权墓

山南麓,孝陵左右,草生官阙,波上瀛州,历代神道遍布在山林竹径之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表的独特气质,洪武元年,朱元璋于此称帝,北上豪夺天下,大明于此龙兴。

▲陵园路,网红梧桐大道

▲明孝陵方城、明楼,朱重八长眠之地

▲明孝陵神道,网红石象路

▲仇成墓石像生

好多古迹啊 研究得很深入
无论其属于何时,

这都是南朝诸多谜面的冰山一角,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不妨将视野不断拉远,

金陵城外,栖霞寺北,

大江东去,六朝如梦,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南京长江大桥

The End
值得注意的是,

在明孝陵神道起点的下马坊遗址公园内,

有一块极其珍贵的南朝仿木构石塔残件,

出土于钟山独龙阜,据推测不早于南朝梁中期,

据史料猜测有可能来自宝志禅师或慧约禅师墓塔,

可以说是南京地区最早的木构建筑形象。

石刻四面均有高浮雕仿木建筑结构的雕刻,

每一面面阔三间,四根立柱,

中间设有直棂版门,左右两间设直棂窗。

每一面的顶部均有四组柱头铺作,上设阑额,

柱间阑额上设人字栱,结构刻画清晰,

对于研究江南地区早期木构和南朝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下马坊南朝石刻

▲下马坊南朝石刻

▲初宁陵麒麟

▲初宁陵麒麟

▲初宁陵麒麟

▲初宁陵麒麟

4.7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他出身寒微,曾以贩鞋、种田、捕鱼为生,在镇压孙恩卢循起义以及平定桓玄之乱中立下大功,被封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此后他南征北战,多次率军北伐,义熙六年二月攻灭南燕.义熙十三年出兵关中,攻破长安,消灭后秦。对于他的雄略武功,著名南宋词人辛弃疾称赞他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义熙十四年,刘裕受封相国、宋公,不久他缢杀晋安帝司马德宗改立恭帝司马德文为帝。元熙二年六月,刘裕迫使司马德文禅位给自己,正式称帝,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刘裕即位后不到两年便于永初三年五月崩于西殿,七月葬建康县蒋山初宁陵,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据《宋书》等文献记载,宋武帝初宁陵前还立有“标”一类神道建筑。“标”当即华表,不过它究竟是木质还是石质,则难以断定。

▲国保碑

麒麟铺失考墓石刻现存石兽两件,东西相对,均为雄兽,造型相似,均昂首突胸,眦目张口,舌尖上翘,唇角有巨牙,颔下长须作六缕下垂胸际,两翼前作麟羽,后为长翎,遍体浅刻勾云纹,极具装饰意味,体量硕大,造型古朴,雕琢精细。东侧天禄头上双角已断,四肢残缺,股残尾断,胸、腹部剥蚀严重。西侧麒麟头上独角亦断,仅剩一条腿完整,其余三条腿均有修补,鄂残尾缺,后臀部裂。

▲初宁陵天禄

▲初宁陵麒麟

▲初宁陵麒麟

柱额侧面线刻持花僧人,

柱额下浮雕怒发冲冠、袒胸露腹的负重力士,其下还有一周绳辫纹和一周交龙纹。柱顶有雕饰覆莲的圆盖,盖上蹲踞一只小辟邪,体量虽小却不失精美,昂首睥睨又生动可爱。柱座上部圆台四周雕饰衔珠双螭,下部方形基座四侧刻有张口吐舌的神怪。

▲持花僧人

▲负重力士、绳辫纹、交龙纹

▲小辟邪

▲柱座

柱身上方长方形柱额上刻楷体反书“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书体俊秀,笔力雄健,整齐严谨,匀称和谐,被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称赞为:“平整匀净之宗”。魏晋书法的特色,是能尽各字的真态。“钟繇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晋人结字用理,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南朝书坛风气自由宽松,出现了很多的“杂体”——即各种千奇百怪的书体。越是诡异多端的杂体越容易繁殖翻新,很多人争相模仿也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特征。反书,即左手反书,史称“反左书”,又叫“众中清闲法”、“镜子书法”,仅盛行于南朝梁时。南朝梁庾元威《论书》记载:“反左书者,大同中东宫学士孔敬通所创,余见而达之;于是座上酬答,诸君无有识者,遂呼为众中清闲法。”进入唐代,书坛认为这种“杂耍式的的书体”是“书法外道,翰墨之厄”,反书不久便销声匿迹了。

▲萧景墓神道石柱柱额

▲反书

▲镜像处理后的反书

石柱为神道西侧石柱,造型秀美典雅,雕刻精美,是现存南朝陵墓神道石柱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石柱下部刻直棱纹,上段刻束竹纹。

▲萧景墓神道石柱

▲萧景墓神道石柱

▲萧景墓神道石柱

▲萧景墓神道石柱

▲萧景墓石辟邪

▲萧景墓石辟邪

▲萧景墓石辟邪

▲萧景墓石辟邪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