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自驾”游古村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在我驴友的圈子中,

还有未去过城子古村的同仁,

估计也就只剩下本人了……


当无意间瞅到的帖子,一番仔细“打量”推敲后才恍然醒悟,一直以来把城子古村与另一座村落混淆成了同一处。

相似而不相干的两个古村落,就这样为错误的认知付出了尴尬的代价。


对城子古村的忽略而未即时亲临,最终成了迟往的错过!

过份自信的误读,往往都是信息茧房的结果。牛头不对马嘴的错觉,必会成为自己忽悠自己最大的帮凶。

围观欣赏美景
作者很有思想、忧患意识,为你点赞!
赞,留个脚印欣赏
不管如何?即来之则赏之。

终究已是亲眼目睹了时光于其间无情流逝的痕迹;也从中惋惋惜的感知,这份彝族人家别致建筑风格未来的命运……


原有的古村,留下泛黄的土墙而人去宅空。昔日的平台顶层,多少黄的玉米、红的辣椒的秋晒,如今都交与了几栊多肉植物。曾经“你之屋顶 我之庭院”的居住风貌,也已剥蚀了土砖残破;木窗虫蛀木梁榫脱,一起伴着碎瓦杂草丛丛。

多好的民俗民族建筑,多么稀罕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一一惋惜在炎热的概叹中……


陡然又想起之前,黄草洲湿地飞起的细雨。若于此时有小雨轻拂,那于老街旧巷里的穿行,那该会是番多么惬意的赏情。

生出凉爽舒适的搅胜氛围,那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身临其境?


随之愈发地肯定了,酷夏的尾巴依旧还在绵绵延续。

那些省外行的打算,看来还得蛰伏一阵子。

虽然还有少数人家还未搬迁,(其中的缘由也无处可寻),但荒漠的趋势必是不可逆转的结果……

为何就不能新迁之地与老居之处,村民皆可随心所欲的居住?

让原址上的历史文物的建筑,得以完整的传承与延续,就必须得有居于其中的维护与利用;没有了烟火气的从中加持,又如何引观光客与研究者的慕名而至?


行走于青石筑就的街巷,强烈阳光的照射实在不是时候。

但又因整个独特建筑氛围的感染,又促使着不得不忍受高辐射的肆虐。

外墙为大多为石基泥土夯制的屋墙,顶部横搭木料为梁,密铺木棍、茅草及泥土,洒水夯实,形成平台房顶,即可为自家作物的晒场。

“你之屋顶 我之庭院”,这些土掌房上下相通,左右相连。堪称民居建筑文化的“活化石”。


有些年头的“昂土司府”、“李将军第”、“姐妹墙”、“江西街”等历史遗迹,皆成了泛黄剥蚀严重的过去。

要不了多久,可能就将掩没在杂草丛生、墙坏顶塌的自然氧化里……


一份多么值得维护保留的历史遗产,却又主动弃之而任其淹没于荒漠之中。

一个大有旅游开发潜力的少数民族建筑群,却只是做些毫无禆益之举动……

可惜原有的居民,均已搬迁去了对面的山坡,预想见识的农作物晾晒,家与家、户与户平台顶层上的劳作,都已是遥远的传说。

眼中另样的“风景征候”,也只好归在过去式中惋惜顿足……


这何不有着昆明区域“一颗印”的建筑味道。

民族的居所建筑,或多或少都有相通之处。生存的欲望和种群的繁衍,就必然生出自然的法则。


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冬暖夏凉,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

明朝成化年间土知府“昂贵”,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衙门,改白勺(城子村旧名)为“永安府”。

使这里的土掌房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形成府城格局,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土掌房体量庞大,保存完整,特色鲜明,所有建筑宛如一座城池,“城子”村一名便由此而来。

村内巷道交错,宛如迷宫,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1000多间彝族土掌房,形成一级级台阶,层层相衔、左右毗连,将数百户人家连为一体,上下相通,左右连贯,构成了一幅“你之屋顶 我之庭院”的绝美画卷。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