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北骑游记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04:59 编辑

         2024年12月1日至4日,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皖西北骑游行动。这看似突然的举动,其实早在今年的上半年就开始了筹划。那时我还没退休,有一同事老家在六安霍邱县马店镇,他说回老家时邀我一道骑行霍邱,看看李氏地主庄园(全国四大地主庄园之一)、水门塘(与天下第一塘安丰塘同为楚令尹孙叔敖修建)及淮河第一闸临淮岗大闸等。因同事工作较忙一直请不了假,所以到了12月份,我只好独自前往了。

    出发前我大概规划了一下骑行线路:合肥一六安市一姚李镇一马店镇(李氏庄园)一霍邱县城(水门塘)一临淮岗镇(淮河大闸)一寿县正阳关一安丰塘一合肥。

    12月1号早上出发的,4日下午13:30安全到家。骑行途中,因合肥一六安312国道在改建快速路,改走了县道和S325省道,未经过六安市区及姚李镇了。下面是这次三天半时间的骑行里程及轨迹。


请问您的驮包是啥牌子?质量好吗?
偶是第一个评论回复的,感谢楼主分享的美丽景色和详细行程。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21:21 编辑

    皖西北骑游D4:12月4日,阴天有小雨。安丰--茶庵--高刘--新桥大道--合肥高新区

    天还没亮,就听到窗外滴答的下雨声。早饭后穿上雨披沿S324向南骑行,到茶庵后转向东骑行。每当路上的大货车经过,雨衣都会被风掀起,车轮碾压的雨雾扫的人难睁眼睛。到了引江济淮石埠大桥果断决定绕到桥下沿河岸骑行。虽然沿引江济淮骑行要多绕近10公里,但却安全多了。

    今天到家还有60多公里,朋友一再劝我乘车回去参加中午的宴席,可我难得出来骑个小长途,更不想在即将完成目标任务时功亏一篑。所以安排了爱人去赴宴,即使冒雨我也要坚持骑行到家。骑行到王拐大桥时没有雨了,又转到高刘镇吃午饭,随后经新桥大道骑行于下午13:30安全到家。今日实际骑行70公里,累计骑行378公里。皖西北骑行圆满结束。

昨晚住宿的宾馆,隔壁就是早点店

这样的指路牌反复出现,干脆拍一张

绕到了桥下



引江济淮沿河增加了许多饮用水取水口





以前的小庙镇医院改运河新城医院了


骑行达人,轨迹导航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12:35 编辑

    皖西北骑行第三天,寿县安丰塘。

    午饭后继续按导航骑行,结果避开了板桥镇直接到了安丰塘。

    安丰塘,古称芍陂,又称期思陂,中国淮河流域古今重要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中部地区,史载由春秋时期楚国丞相孙叔敖建于楚庄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古时候被誉为"天下第一塘"。与后来的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隋唐以后设置安丰县。因此被称为安丰塘。

    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2015年10月13日,在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寿县县长程俊华接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安丰塘(芍陂)从此成为安徽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安丰塘北岸建有孙叔敖纪念馆,参观纪念馆后沿安丰塘堤坝向东,骑行至十字路转国道237经保义镇骑行至安丰镇住宿。今日骑行90公里,累计骑行308公里。

皖西盛产白鹅,沿途看见许多白鹅宰杀点,但一直没有驻足围观。这次专门停下来打探一下情况,原来村民排队来这里可以免费宰杀白鹅、拔鹅毛,但鹅毛归宰杀点老板的


安丰塘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10:50 编辑

    皖西北骑行第三天,寿县正阳关

    渡口等了40多分钟,终于乘渡船到了对岸的寿县正阳关镇。

    正阳关镇位于县城寿春镇西南30公里处,东邻正阳关农场、安丰塘镇和板桥镇,西临淮河与颍上县相望,南连迎河镇,北与丰庄镇接壤。正阳关镇于2004年9月由原正阳镇和原建设乡整建制合并而成,镇zf驻地在正阳新区正新路。

    正阳关镇源于古正阳关,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颍口,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正阳关地处淮河、颍河、淠河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货物集散地,明王朝见正阳是个收取商人、船民赋税的好地方,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在此设立收钞大关,年征税银达62400多两,有"银正阳"之称,"正阳关"即因此得名。

    据史料记载,开关当年,正阳关就上缴国库6.24万两税银。到了清朝,河流运输更加发达,"帆船竞至、商贾沓来",正阳关额征税银已提高到9.02万两;1907年,正阳关又成立皖北商务总会,江西、浙江、山西等15个省的会馆接连兴建,英、俄、德等国的公司也慕名而至,相继开张,正阳关进入到了兴旺发达的高峰期,在0.62平方公里的城区内,竟有运输公司5家,浴池8家,旅馆13家,饭店22家,玄帝庙、迎水寺、清真寺、福音堂等寺庙72座半(南城门洞里有一个土地老爷石像,被称作"半座庙"),还有巡检衙门、三府衙门、警察局等地级市zf机构,人口达5万之众(正阳关警察局1934年辖区人口已达到30000人,居安徽第六)经战火洗礼的中华雄关,摇身一变成为皖西重镇

    正阳关于1950年3月成立正阳市,隶属六安专区,同年6月撤市为区。1953年改置正阳镇,1954年复设正阳区,1961年成立正阳人民公社,1963年复镇建制。1970年又划出十字路、建设两公社和枸杞公社杨圩大队,改社为镇。2004年9月,县乡镇区划调整,将正阳镇更名为正阳关镇,原建设乡整建制并入。

    解放前安正铁路的落马,既安庆到正阳关的铁路,直接导致了正阳关的没落,应水而生应水而落,正阳关在全国八大关中可谓是最命运多舛的一个,也是目前区划建制为镇的仅有的一个中华名关。




正阳关寺庙较多,玄帝庙名气挺大的,见公园大门有个侧门开着就推车进去看看。











整个公园里面空无一人,寺庙的门也关着,提心吊胆转了一圈赶紧出来。但此时大门全关上了,最后用了很大力气才把侧门推开逃了出来
离开玄帝庙时间还早,骑到正阳关建设乡才吃的午饭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06:49 编辑

    临淮岗大闸--姜唐湖退水闸--正阳关渡口。

    骑行到大闸北端,导航去正阳关,正好右转沿环湖堤坝向东骑行。

回望临淮岗大闸



霍邱淮河大桥


渡口


进入了颍上八里河保护区


有人在河里捕鱼

途经姜唐湖退水闸







淮河正阳关渡口,等了40多分钟渡船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06:08 编辑

    皖西北骑行D3: 12月3日,阴天。临淮岗风景区--姜塘退水闸--正阳关--安丰塘--安丰镇

    今天预报是阴天有小雨,早晨把雨衣直接放在自行车驮包最外面,吃完早饭立即前往3公里外的临淮岗水利风景区。因为风景区公园正在维修暂时处于关闭状态,只好骑车上大坝参观复线船闸和49孔大闸等的水利设施。随后从大闸的另一端沿环湖路、姜唐湖南堤骑行至正阳关、安丰塘及安丰镇,先后参观游览了正阳关玄帝庙、安丰塘风景区及孙叔敖纪念馆等处。今日只下了零星小雨,骑行106公里,3天共骑行308公里。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被视为淮河治理的标志性工程、防洪保安的关键性工程、治淮工程建设的示范性工程。工程的建设在治淮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使淮河的防洪体系得以完善,同时也正式确定了淮河流域的防洪规划和治理布局。

    1958年,国务院同意修建临淮岗水库,同年8月动工兴建。1962年因经济困难而停缓建。1969年形势好转,同年10月国务院召开治淮规划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在“四五”期间完成淮河中游蓄洪控制工程。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九五”期间研究建设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并将其列为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2001年12月2日,临淮岗再建工程正式开工,2006年11月建成,2007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

    作为淮河中游防洪体系中的一项关键性控制工程,临淮岗工程与现有水库、沿淮行蓄洪区及其他水利工程共同构成淮河中游多层次防洪体系,通过调蓄洪水、削减洪峰,控制正阳关水位和流量不超过设计值,使正阳关以下主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可确保保护区内1000多万亩耕地、600多万人口,以及下游重要城镇、能源基地和交通枢纽的安全。同时,随着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以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和控制性枢纽为主体的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也基本形成,总体防洪标准显著提高。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发展。如今,工程在调度运行过程中,注重发挥综合效益,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先后获得“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成为淮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每天照例是6点半吃早饭,7点出发





临淮岗复线船闸施工单位
船闸控制室


临淮岗49孔大闸







从大闸上通过

大闸另一端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5 21:31 编辑

   参观完李氏庄园,在路边大排档简单吃了午饭,便直接导航去霍邱城北的水门塘。

   关于霍邱,以前只知道有城东湖和城西湖,但并不知道还有一个水门塘。水门塘位于霍邱县城北开发区,是一座中型水库。史料记载,水门塘是我国较早的一项水利工程,系楚令尹孙叔敖于公元前622年修建,古称大业陂,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水门塘是天下治淮第一水利工程,被称作“天下第一古塘”。

    水门塘堤长10余公里,四周筑堤,塘内有46个防浪岛屿,被称为皖西"千岛湖"。当地正在进一步开发和建设之中。

    在这里打完卡后,沿水门塘堤坝向北骑行,日落时分到达临淮岗镇,结束了今天的骑行活动。由于昨天导航的失误,今天虽然骑行106公里到达了临淮岗镇,但并没能完成打卡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的目标。





跨越城西湖



霍邱县城街景




到了水门塘
















离开水门塘,日落西山了



霍邱临淮岗镇zf
入住酒店

今日骑行轨迹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