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北骑游记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04:59 编辑

         2024年12月1日至4日,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皖西北骑游行动。这看似突然的举动,其实早在今年的上半年就开始了筹划。那时我还没退休,有一同事老家在六安霍邱县马店镇,他说回老家时邀我一道骑行霍邱,看看李氏地主庄园(全国四大地主庄园之一)、水门塘(与天下第一塘安丰塘同为楚令尹孙叔敖修建)及淮河第一闸临淮岗大闸等。因同事工作较忙一直请不了假,所以到了12月份,我只好独自前往了。

    出发前我大概规划了一下骑行线路:合肥一六安市一姚李镇一马店镇(李氏庄园)一霍邱县城(水门塘)一临淮岗镇(淮河大闸)一寿县正阳关一安丰塘一合肥。

    12月1号早上出发的,4日下午13:30安全到家。骑行途中,因合肥一六安312国道在改建快速路,改走了县道和S325省道,未经过六安市区及姚李镇了。下面是这次三天半时间的骑行里程及轨迹。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07:01 编辑

       皖西北骑游D1:12月1日,天气晴朗。合肥--官亭(肥西)--江夏(肥西)--淠东(六安金安区)--岔路口镇(霍邱)。

    原计划今天沿312国道经六安市骑行至霍邱姚李镇(现已划为六安市叶集区),骑行距离大约110公里。然后第二天再沿105国道骑行至霍邱马店镇游览李家圩地主庄园。同事在微信里告诉我,说这样走绕路了且312国道在修路不好走。他每次骑摩托车回霍邱老家都是经省道S237转S325新公路走,路宽车少比较安全。但我之所以选择第一天骑到姚李,是因为姚李是一个文化村镇,我还有一位文化界朋友的家是姚李镇的。姚李镇古迹有中共霍邱县委诞生地、苏维埃县zf旧址、赤卫军保卫军、张国焘指使杀害“改组派”烈士集体罹难地、虎头岗烈士纪念园、陈宜贵将军墓地、建于清代的邵高楼和20世纪60年代的微波站、距今6000余年的红墩寺古人类遗址、城东岗遗址等等。

    为了早点赶到姚李打卡,我提前到7点钟就开始出发了。从合肥运河新城(原小庙镇)至肥西官亭路段,因改建快速路施工,车多灰尘大特别难走。过官亭后我根据同事的建议果断放弃走312国道去姚李,直接导航去霍邱李家圩地主庄园。果然,走上新铺沥青路面的乡间公路顿时感到空气清新、心情愉悦。经肥西江夏、六安市金安区木厂镇,中午到达金安区淠东乡吃饭休息。

    中午和同事通了电话,我说看手机导航下午距离李家圩还有60公里。同事建议我晚上住在马店,明天一早再去李家圩地主庄园参观。打完电话后再次看手机导航,发现到李家圩比马店路程还要近20几公里,且马店距离李家圩还有30多公里路程。于是下午骑行时就直接把目标定在了李家圩。殊不知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决定,给第二天的骑行造成了很大麻烦。

    午后沿S325骑行约30公里,虽然有迎头风但是感觉还是很爽。随后又按导航骑行至岔路口镇。这里距离李家圩只有13公里了,担心再往前走找不到住宿,于是就在这里的桥头宾馆住下了。今日共骑行115公里。

过官亭后改走乡村道路




淠史杭淠东干渠木厂埠船闸,当年是由我们单位建设的






午后沿S325向金寨方向骑行


远处田野里一棵棠梨树,现在难得一见

皖西大白鹅

霍邱县岔路口镇



这里距离李家圩13公里

距离马店30公里
今日骑行轨迹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07:03 编辑

      皖西北骑游D2:12月2日,依然是天气晴好。岔路口--宋店--李家圩--马店(李西圩李氏庄园)--水门塘(霍邱城北)--临淮关镇。

    看了今天的行程大家也许会问,怎么还是去了马店?是的,人总会有犯糊涂的时候。因为此“李家圩”非彼“李家圩”。

    早晨骑行约7公里后经过宋店镇,发现这里也有住宿。宾馆老板问我骑车去哪?我说去前面的李家圩看地主庄园。他说我走错了,这附近没有什么地主庄园。跟昨晚的宾馆老板说的一样。我说我手机导航的位置就在前面5、6公里的地方!于是没听他们的劝告继续前行,结果骑到目的地的村庄一打听,这里是叫李家圩,但没有地主庄园。村里一位卖肉的大哥告诉我,你要去的李家圩是马店镇的那个李家圩,还在湖(城西湖)的那边,离这60多里地呢。

    于是又重新在高德地图上搜索李氏地主庄园,结果显示的地址是霍邱县马店镇李西圩村,距离这里居然还有39公里!难怪昨天下午问路时几个村民都说不知道附近有个地主庄园,而我还认为他们孤陋寡闻呢。真的是“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呀。不过以前在网上查找李氏地主庄园,确实就是找的李家圩。而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只得按导航继续骑行吧。


为了完成今日霍邱三个点打卡,早晨6:30就到街上吃早饭了。早点店两位大姐边干活边唱歌,原来她们还在做视频直播





安徽龙虾第一乡在这里
宋店
距李家圩不到1公里了
原路返回
路上的交通事故

又见宋店。在这里接到同事打来电话,询问到了李家圩地主庄园没有。我把情况一说,他也恍然大悟,“难怪昨天晚上你说马店离李家圩远呢,我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想起来跟你说清楚”。我说反正出来就是骑行的,多骑行一点路没问题,最多就是耽误了一些时间而已。
经过白莲乡

六安地区规模较大的一个变电所

终于到马店了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5 21:29 编辑

    到了马店路口,直接左转前往3公里外的李西圩村李氏庄园。

    李家圩地主庄园坐落在霍邱县城西32公里西山脚下,是全国四大地主庄园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园由李图南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后来,大地主李梦庚勾结官府发展到拥有土地20万亩,分布在今皖豫的霍邱、金寨、颍上、固始等地。李梦庚曾炫耀“马跑百里不吃人家草,人行百里不喝人家水”。并在上海、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地开设工厂、银行、当铺、学校、戏院45处。至解放前夕,在全国仅次于四川的刘文彩地主庄园。

    李家圩地主庄园近方形,圩东西距离250米,南北距离240米,庄园南方为双圩河,东、西、北三方内圩河,圩河内壁用石条自水底垒砌,上接围墙,高耸丈余。圩内三宅也称东、西、中院,三院的3个头道门楼前为第一道圩河,各设一吊桥,头道门楼屋顶上五脊三兽,正中央铁打的雄鹰,展翅俯冲,呈抓鸡状。明间“吞金”,两扇黑漆大门,西厢房朝南开两个石雕花窗,左右朝北开的矮房为骡、马厩、饲料库、长工房、-兵舍,空场南北60米、东西210米,为收租和家丁(兵)训练场所。

    李氏庄园的建筑有很多独到之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全国解放后,经1951年土地改革,经营四世的李氏家族百年庄园被没收归国有。曾先后作过仓库、西山林场场部和“五·七”干校等。解放以来,李家圩子地主庄园一直被当作阶级斗争的活教材,名扬于世。这个庄园的历史,也被人为地进行渲染,添加了许多阶级斗争的色彩。近年来,许多文史学者和文物工作者对李氏的家史和李家圩子的历史进行了重新研究和重新认识,多数人认为,过去对于李氏家族的评价和看法有失公允,应当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予以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李氏家族以及其最后一代传人李梦庚对于皖西的zz、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过一定贡献、有着积极意义的,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这一历史及其历史遗存。同时认为,把李氏庄园称作李家圩子地主庄园的提法不妥,应还以历史的真面目。国家文物局支持了上述观点,在公布第6批国保单位时将这一旧址正式改为李氏庄园。这个改动,不仅意味着对一个历史差误的修正,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新的人文精神。

    看了以上介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李家圩地主庄园现在改叫李西圩李氏庄园了。若是早知道这些,也就不会多走几十公里冤枉路了。

    李氏庄园目前已对外开放,但里面的维修工作还没结束,所以也不收门票,游客进园只需登记一下即可。我是从中二道门进园的,在这里参观完李梦庚宅院后走过一片空地来到东堂楼四合院参观,随后从东二道门出园。西二道门上着锁,我又从中二道门进去,经西厢房过道来到西二道门后面,看到一座房屋地基已在这里成形,估计是正在施工的一栋老房子。







中二道门内值班人员及游客签到簿



从古树的铭牌可以看出,这里原来就是叫李家圩




















远望东堂楼四合院















西二道门内的房屋基础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5 21:31 编辑

   参观完李氏庄园,在路边大排档简单吃了午饭,便直接导航去霍邱城北的水门塘。

   关于霍邱,以前只知道有城东湖和城西湖,但并不知道还有一个水门塘。水门塘位于霍邱县城北开发区,是一座中型水库。史料记载,水门塘是我国较早的一项水利工程,系楚令尹孙叔敖于公元前622年修建,古称大业陂,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水门塘是天下治淮第一水利工程,被称作“天下第一古塘”。

    水门塘堤长10余公里,四周筑堤,塘内有46个防浪岛屿,被称为皖西"千岛湖"。当地正在进一步开发和建设之中。

    在这里打完卡后,沿水门塘堤坝向北骑行,日落时分到达临淮岗镇,结束了今天的骑行活动。由于昨天导航的失误,今天虽然骑行106公里到达了临淮岗镇,但并没能完成打卡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的目标。





跨越城西湖



霍邱县城街景




到了水门塘
















离开水门塘,日落西山了



霍邱临淮岗镇zf
入住酒店

今日骑行轨迹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06:08 编辑

    皖西北骑行D3: 12月3日,阴天。临淮岗风景区--姜塘退水闸--正阳关--安丰塘--安丰镇

    今天预报是阴天有小雨,早晨把雨衣直接放在自行车驮包最外面,吃完早饭立即前往3公里外的临淮岗水利风景区。因为风景区公园正在维修暂时处于关闭状态,只好骑车上大坝参观复线船闸和49孔大闸等的水利设施。随后从大闸的另一端沿环湖路、姜唐湖南堤骑行至正阳关、安丰塘及安丰镇,先后参观游览了正阳关玄帝庙、安丰塘风景区及孙叔敖纪念馆等处。今日只下了零星小雨,骑行106公里,3天共骑行308公里。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被视为淮河治理的标志性工程、防洪保安的关键性工程、治淮工程建设的示范性工程。工程的建设在治淮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使淮河的防洪体系得以完善,同时也正式确定了淮河流域的防洪规划和治理布局。

    1958年,国务院同意修建临淮岗水库,同年8月动工兴建。1962年因经济困难而停缓建。1969年形势好转,同年10月国务院召开治淮规划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在“四五”期间完成淮河中游蓄洪控制工程。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九五”期间研究建设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并将其列为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2001年12月2日,临淮岗再建工程正式开工,2006年11月建成,2007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

    作为淮河中游防洪体系中的一项关键性控制工程,临淮岗工程与现有水库、沿淮行蓄洪区及其他水利工程共同构成淮河中游多层次防洪体系,通过调蓄洪水、削减洪峰,控制正阳关水位和流量不超过设计值,使正阳关以下主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可确保保护区内1000多万亩耕地、600多万人口,以及下游重要城镇、能源基地和交通枢纽的安全。同时,随着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以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和控制性枢纽为主体的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也基本形成,总体防洪标准显著提高。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发展。如今,工程在调度运行过程中,注重发挥综合效益,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先后获得“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成为淮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每天照例是6点半吃早饭,7点出发





临淮岗复线船闸施工单位
船闸控制室


临淮岗49孔大闸







从大闸上通过

大闸另一端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06:49 编辑

    临淮岗大闸--姜唐湖退水闸--正阳关渡口。

    骑行到大闸北端,导航去正阳关,正好右转沿环湖堤坝向东骑行。

回望临淮岗大闸



霍邱淮河大桥


渡口


进入了颍上八里河保护区


有人在河里捕鱼

途经姜唐湖退水闸







淮河正阳关渡口,等了40多分钟渡船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10:50 编辑

    皖西北骑行第三天,寿县正阳关

    渡口等了40多分钟,终于乘渡船到了对岸的寿县正阳关镇。

    正阳关镇位于县城寿春镇西南30公里处,东邻正阳关农场、安丰塘镇和板桥镇,西临淮河与颍上县相望,南连迎河镇,北与丰庄镇接壤。正阳关镇于2004年9月由原正阳镇和原建设乡整建制合并而成,镇zf驻地在正阳新区正新路。

    正阳关镇源于古正阳关,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颍口,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正阳关地处淮河、颍河、淠河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货物集散地,明王朝见正阳是个收取商人、船民赋税的好地方,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在此设立收钞大关,年征税银达62400多两,有"银正阳"之称,"正阳关"即因此得名。

    据史料记载,开关当年,正阳关就上缴国库6.24万两税银。到了清朝,河流运输更加发达,"帆船竞至、商贾沓来",正阳关额征税银已提高到9.02万两;1907年,正阳关又成立皖北商务总会,江西、浙江、山西等15个省的会馆接连兴建,英、俄、德等国的公司也慕名而至,相继开张,正阳关进入到了兴旺发达的高峰期,在0.62平方公里的城区内,竟有运输公司5家,浴池8家,旅馆13家,饭店22家,玄帝庙、迎水寺、清真寺、福音堂等寺庙72座半(南城门洞里有一个土地老爷石像,被称作"半座庙"),还有巡检衙门、三府衙门、警察局等地级市zf机构,人口达5万之众(正阳关警察局1934年辖区人口已达到30000人,居安徽第六)经战火洗礼的中华雄关,摇身一变成为皖西重镇

    正阳关于1950年3月成立正阳市,隶属六安专区,同年6月撤市为区。1953年改置正阳镇,1954年复设正阳区,1961年成立正阳人民公社,1963年复镇建制。1970年又划出十字路、建设两公社和枸杞公社杨圩大队,改社为镇。2004年9月,县乡镇区划调整,将正阳镇更名为正阳关镇,原建设乡整建制并入。

    解放前安正铁路的落马,既安庆到正阳关的铁路,直接导致了正阳关的没落,应水而生应水而落,正阳关在全国八大关中可谓是最命运多舛的一个,也是目前区划建制为镇的仅有的一个中华名关。




正阳关寺庙较多,玄帝庙名气挺大的,见公园大门有个侧门开着就推车进去看看。











整个公园里面空无一人,寺庙的门也关着,提心吊胆转了一圈赶紧出来。但此时大门全关上了,最后用了很大力气才把侧门推开逃了出来
离开玄帝庙时间还早,骑到正阳关建设乡才吃的午饭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12:35 编辑

    皖西北骑行第三天,寿县安丰塘。

    午饭后继续按导航骑行,结果避开了板桥镇直接到了安丰塘。

    安丰塘,古称芍陂,又称期思陂,中国淮河流域古今重要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中部地区,史载由春秋时期楚国丞相孙叔敖建于楚庄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古时候被誉为"天下第一塘"。与后来的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隋唐以后设置安丰县。因此被称为安丰塘。

    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2015年10月13日,在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寿县县长程俊华接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证书。安丰塘(芍陂)从此成为安徽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安丰塘北岸建有孙叔敖纪念馆,参观纪念馆后沿安丰塘堤坝向东,骑行至十字路转国道237经保义镇骑行至安丰镇住宿。今日骑行90公里,累计骑行308公里。

皖西盛产白鹅,沿途看见许多白鹅宰杀点,但一直没有驻足围观。这次专门停下来打探一下情况,原来村民排队来这里可以免费宰杀白鹅、拔鹅毛,但鹅毛归宰杀点老板的


安丰塘























本帖最后由 575522017 于 2024-12-6 21:21 编辑

    皖西北骑游D4:12月4日,阴天有小雨。安丰--茶庵--高刘--新桥大道--合肥高新区

    天还没亮,就听到窗外滴答的下雨声。早饭后穿上雨披沿S324向南骑行,到茶庵后转向东骑行。每当路上的大货车经过,雨衣都会被风掀起,车轮碾压的雨雾扫的人难睁眼睛。到了引江济淮石埠大桥果断决定绕到桥下沿河岸骑行。虽然沿引江济淮骑行要多绕近10公里,但却安全多了。

    今天到家还有60多公里,朋友一再劝我乘车回去参加中午的宴席,可我难得出来骑个小长途,更不想在即将完成目标任务时功亏一篑。所以安排了爱人去赴宴,即使冒雨我也要坚持骑行到家。骑行到王拐大桥时没有雨了,又转到高刘镇吃午饭,随后经新桥大道骑行于下午13:30安全到家。今日实际骑行70公里,累计骑行378公里。皖西北骑行圆满结束。

昨晚住宿的宾馆,隔壁就是早点店

这样的指路牌反复出现,干脆拍一张

绕到了桥下



引江济淮沿河增加了许多饮用水取水口





以前的小庙镇医院改运河新城医院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