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北山秋色,国庆四日深度探索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年中规划的乌孙古道徒步之旅,因前段时间的暴雨,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严重毁损了道路,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遗憾地决定今年放弃这一行程。国庆前夕,股市的一波暴涨进一步刺激了旅游市场的热情,使得这个黄金周的出行人数比往常更多。面对这样的热潮,指南针团队明智地选择了留在本地,享受一场悠闲自在的周边游,避免卷入外地旅游的人潮汹涌之中。哈巴在国庆前夕损失了一名向导,通往大本营的道路泥泞不堪,骑马上大本营似乎成了更为明智的选择。而南太行的一线天,更是人满为患,连夜晚都排起了长队,又有人不慎掉入水潭。这里距离前方的马武寨有3公里,而距下一个补给点抱犊村更是长达5公里。回想起8月份我去的时候,除了事先约好的两位伙伴,一路上仅偶遇了五位同行者。假期出行,尤其是户外徒步,必须提前做好详尽的规划,确保安全。


有个小插曲,就在我们发布徒步活动信息的第二天,当地政府突然发布了禁止北山徒步的公告,这无疑给我们的计划带来了不确定性。幸运的是,经过与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并报备行程后,我们的出行最终还是得以按计划进行。当我们抵达进山口时,已是上午10点,比预定时间晚了半个小时。主要是北山太大了,在车上看距离进山口不远了,但一觉醒来,查看地图,却发现直线距离并未缩短分毫。进山的沟口果真有专人把守,经过一番沟通和确认,我们因已提前报备行程而被顺利放行。

围观欣赏美景

沙棘看到必吃
改变路程后的第四天很轻松,过垭口的后半程端午刚走过,中午时分到达之前的一个休息点,烧水喝茶,这时天空开始下雨,比预计的早了两个小时。这一路的惊喜在村口处,河流,山谷,秋景,一副阿勒泰的样子,还有绿野仙踪的痕迹。3点出山,今日路程14公里,上升400米,下降630米。

全程4天,44.9公里,上升2450米,比计划少上升900米左右,下降2362米。
以往出行,睡袋总是套个塑料袋,这次想着最后一天才会下雨,就没带,回到家发现睡袋有点湿,下次出行,记得还是要给睡袋套个袋子。

接下来,一条湍急的河流横亘在面前,河水奔腾不息,下方则是深潭,需格外小心。沟底的行进同样不易,我们不得不转向对面的峭壁,寻找一条可行的通道。前进没多久,前方竟意外地出现了转机,峰回路转之间,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一片树林,林间铺满了厚厚的落叶,形成了一条自然的路径。沿着这条路径,我们又下降了400米,最终来到了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在这里,湍急的河流再次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尽管有人不慎落水,但大家相互帮助顺利通过了河流。继续前行3公里,下降了200米后,我们终于走出了这片幽深的沟谷(又有人落水)。出沟之后,我们询问当地居民得知附近有民宿可供休憩,于是连忙寻找一处民宿安顿下来,户外就是要学会享受。夜幕降临,民宿的价格之亲民让我们倍感惊喜,大家围坐一堂,举杯畅饮,分享着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而掼蛋组的成员们更是热情高涨,据说一直忙活到了深夜一点多。


今日行进13公里,上升310米,下降1260米。

杜鹃林的一侧紧邻峭壁,直接下降至山间谷地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山间流淌的溪水更是增添了几分险阻。于是,我们只能在杜鹃的密林之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下降的路径。这里的灌木丛异常茂密,高度甚至超过了人的头顶,前行不久,队伍便逐渐失去了彼此的视线,前面的人看不见了,后面的人也不见了,只能依稀看见人影,听见声音。硬是在林间趟出了一条路,这一过程既艰难又充满挑战,极大地考验着我们的耐心与毅力。经过300米的艰难下降,密林带来的压抑感终于让我们难以忍受,选择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点,小心翼翼地下降到沟底。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