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拦我,我不撑,我还能吃—1/3国境线自驾之旅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原定从二道白河出发,沿图合线到图们市。旅馆老板看了路线后建议改道,说图合路常年修路,开霸道过都费劲,还是不要冒险。于是我们决定改走G334先到延吉市。

路上经过林区,现在这里是绿色林海,可以想象到了秋天,整个林海褪去绿色变成五彩山林的样子。

一个看起来岁月静好的小村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说的就是这样吧。

快要到延吉了。

延吉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是自治州首府,同时也是联合国拟定的图们江域大“金三角”中方的一个支点。朝鲜族人口占总延吉总人口的57%,所以店面都是双语招牌,街上韩语不绝于耳,一不留神以为自己出国了。
顺利办理入住,第二天一早去人民公园跑步,这个公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是一座百年老园。公园外墙正在维修,对面的双语招牌看起来很壮观。

有朋友看了上一期的彩蛋说跟健身教练旅行好可怕,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日常总要接受三连暴击,都已经习惯了。
晚上他会说:明天早上5点起床去跑步。
我:
早上他会说:赶快起床去跑步了。
我:
下午他会说:你今天练得不够,再做100个burpee吧。
我:
哎,我要能坚持听教练的话,按照健身年头算现在应该也挺厉害了,可是这么多年都没长进,因为光顾着和教练斗智斗勇了。
其实锻炼是为了身体健康,毕竟工作、学习、生活、旅行都需要健康的体魄。
正宗延吉冷面,18元一碗,这是普通的,上来的时候还带着冰碴儿,酸甜可口。

这是高级的,28元一碗,量也很高级。

店里还提供剪刀,我们很好奇这是干啥的。吃了一口冷面发现咬不断啊咬不断,本地人都是先用剪刀把面剪断了再吃。

听说延吉水上市场很有名,小吃众多,昨天早上跑完步到市场已经9:00,商铺都收摊了。
隔天一大早我们又来了,这个市场也是卖啥的都有,貌似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这样的万能市场,在这里胃小的人光是试吃就能把早饭解决了。
走在这里听着满市场的韩语夹杂着东北大碴子味,真是要乐死。

各式各样的小吃,眼都花了。我每样都想吃,他总拦着我,说我已经吃的够多了。但是我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别拦我,我不撑,我还能吃!!!
朝鲜族打糕,将蒸熟的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槌捶打而成。打糕有两种,用糯米制作的称白打糕,用黄米制作的称黄打糕。白打糕吃的时候蘸上豆面,我觉得很像北京的驴打滚。


米肠是朝鲜民族传统美食,由洗干净的猪大肠 、绿豆芽、 菜帮、 糯米 、猪血拌制而成,吃起来糯糯的,味道咸鲜。

种类丰富的正宗朝鲜族泡菜。

米酒是朝鲜族爱喝的一种饮料,传统工艺酿造,自然发酵,入口酸甜,先冷藏再喝口感更好。

看到这些怎么能忍得住呢?



这个紫菜包饭超级好吃。

终于吃到了大家强烈推荐的汤饭,我喜欢这个装米饭的碗。

在市场上吃饱喝足,还准备了路上的零食。自从在丹东吃了铁皮柿子,走这一路看见长得像的我就买,可是再也没有买到丹东那么好吃的。
已经买了也不能浪费啊,我就都给他吃,结果被勒令不准再买西红柿,这是我最后偷偷买的4个。
真应该走到哪吃到哪,千万别口下留情,要不肚子就要后悔了。

逛完市场回旅馆收拾东西,中午从延吉出发,看了看到图们只有55公里,那就开远点,直接到珲春吧。

路过图们,去图们江公园转了转,这里有87号界碑。

时间还早,我们决定探一探图合线的路况,大概开了40分钟(地图蓝色标注),我们走的这段路况还好,只是有部分碎石路段。
沿途大货车和出租车不断,路应该是没问题的。因为这条路离边境更近,很多出租车司机会带着游客隔着铁丝网看朝鲜。
路两旁都是农田,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晚上到了珲春,珲春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大街上所有招牌都是中、韩、俄三国语言构成。

旅馆老板推荐去吃全州拌饭,是珲春的老字号,真是价格实惠,菜量喜人。我们点了石板鸡蛋、酱汤和超赞的辣炒五花肉。
旁边桌一遍吃饭一边聊天,聊天时中文韩文自由切换,偶然再用俄语接个电话,真厉害。


记得看《三时三餐》做辣炒五花肉,馋的我口水直流,当时还记下了菜谱,自己做过觉得还不错,现在贡献给大家,有空试试吧。
备料:猪肉800克,用酱油2勺、蒜末2勺和胡椒粉抓匀腌拌。调味酱:酱油3勺,辣椒面7勺,糖少许,胡椒粉少许,香油少许,蒜末2勺,洋葱末2勺,白酒少许,搅拌均匀待用。洋葱末很关键,一定不能少,要不酱汁就太干了。
做法:先翻炒猪肉,炒到一定程度加入调味酱,然后再后放入洋葱、辣椒、葱翻炒,整个过程大火不停翻炒,炒好装盘。
做完觉得好吃记得告诉我们啊
过了珲春,就告别了中朝边境。下一站绥芬河,之后一路都是中俄边境,该尝尝俄餐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