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槟榔谷和呀诺达雨林游记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2025年1月30日至2月6日,和我老爸一起去 海南 旅游(之所以没带我母亲,是因为她早就去世了,我母亲的形象一直定格在我6岁的时候,我现在想起她在世的时候我没孝顺过她,心里一直很伤心难过)。之所以选择春节去 海南 ,主要是因为 海南 岛的热带海洋风光吸引人,觉得此时的 海南 岛温度和气候适宜。这次带上我爸去了 海南 的 海口三亚 、 陵水 和 保亭 四地。针对我老爸年龄大精力不足,所以行程时间上安排得节奏比较缓慢。具体行程如下;1月30日 海口 黄金海景酒店、秀英炮台、海瑞墓、 海口 假日海滩、 海口 万象 城绿茶餐厅1月31日 海口 钟楼、骑楼老街、新海府不夜城骑楼老街店、 海南 省博物馆2月1日 陵水 莱特里度假酒店、 陵水 吴记后安粉汤、分界洲岛景区、 陵水 长福农家乐2月2日 三亚 亿源轩宇酒店、蜈支洲岛2月3日 保亭 县呀诺达雨林景区、槟榔谷2月4日 三亚 大 东海 、鹿回头、亚龙湾、 三亚 湾、天涯海角景区2月5日 三亚 南山景区、拾味馆 海南 菜青春颂广场店2月6日 拾味馆 海南 菜、返回 合肥我和老爸的这次 海南 之旅把目前 海南 的所有5A景区都纳入了游览计划,而 保亭 县目前有两个,槟榔谷和呀诺达雨林。槟榔谷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和黎族文化有关的5A景区,而和呀诺达类似的热带雨林景区我之前也没去过。这两处景区都让人好奇。所以这次 海南 之旅分出大半天逛这两个景区。海南 岛的气候和空气质量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 海南 岛上的人人均寿命排名全国第一,号称 长寿 之岛。关于 海南 岛的气候有益保健 长寿 ,北宋时期贬官到 海南 儋州 做官的苏轼,就对他见到 海南 岛上一些百岁老人和八九十岁老人,为 海南 长寿 老人之多感到惊奇。《正德琼台志》卷三十七《人物二》,提到明代 临高 的柯浩“享年一百二十岁”,放到今天也是破吉 尼斯 世界记录。

保亭简介保亭 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 海南 岛南部,五指 山南 麓, 保亭 黎族苗族自治县名称来源于明代“宝停司”,清代改称“宝亭营”,历史上视此为管理黎苗人民的要寨。元、明、清时期 保亭 地域主要属 万州 、崖州和 陵水 县管辖。最早生活在这里的是黎族;汉代以后,逐渐有汉族迁居这里,现在当地的汉族主要是明朝初年以后迁入的;苗族迁移 海南 岛始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620年)。他们的祖先从 广西 等地作为兵士被明朝朝廷征调到 海南 ,撤防后一些苗族士兵落籍 海南 ,也有一部分因谋生而移居 海南 岛。 清康 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政府在 陵水 县设立宝停营(位于今 保亭 县保城镇)作为军事据点,对黎、苗族同胞进行管理。雍正八年(1730年),改设宝停巡检司。民国22年(1933年)8月,成立琼崖抚黎专员公署,下设岭门、 保亭 、 南丰 、兴隆4处黎务局。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四月, 广东 省正式批准,析崖县、 陵水 、 万宁 、乐会、 定安 部分黎区设置 保亭 县,治保城镇。因清朝曾设"宝亭营、汛"而得名;另有一说是清末名将冯子材(太子 太保 ,别称宫保)征黎时带兵驻此,建亭一座,后人称为"冯官 保亭 ",日久简称" 保亭 ",县以亭名。1958年 保亭 与 陵水 、崖县合并为 榆林 县。1959年 榆林 县更名崖县,同年恢复 保亭 县。1987年11月20日,撤销 保亭 县,设立 保亭 黎族苗族自治县。

保亭 属热带季风气候区, 海南 岛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岛内形成了五种不同的气候, 保亭 属中部山地湿润区和南部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过渡区。冬季湿度和温度都较为适宜, 日照 和紫外线不是很强烈。 保亭 一年四季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在8000个以上,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4.89%,被誉为“ 海南 绿肺”“天然氧吧”,是 中国 唯一同时能够享受热带雨林、碧海蓝天和天然温泉的地方。拥有益智、砂仁、沉香、降香等148种南药;大面积种植红毛丹、龙眼、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5A级景区—— 海南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和 海南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以及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神玉岛、茶溪谷、布隆赛、千龙洞、仙安石林等旅游景点。

保亭 民族文化积淀深厚,“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竹木器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 省 五指山市 、 东方市 、 白沙 县、 昌江 县、 乐东 县、 陵水 县、 保亭 县、 琼中 县的车牌代码是琼D, 海南 全省的长途电话区号代码统一为0898。 保亭 县以槟榔树为 保亭 县县树,大红花为县花,家燕为县鸟。

游记配乐是 保亭 当地黎族民歌《捡螺歌》

正文2月3日8点从 三亚 住的酒店出发,父子二人打车到 保亭 ,先去距离 三亚 较远的呀诺达雨林景区。呀诺达和计划去的槟榔谷,两个景区距离9公里,不能算远。如果当天要游览两个景区,我感觉还是先去呀诺达比较好。按照这个游览顺序,可能是错开了两个景区游客最多的时段,增加了游览体验。

呀诺达雨林保亭 县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位于 海南 省 保亭 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道农场,总面积45平方千米,始建于2008年,是以天然自然景观为基础,融会“雨林文化、黎峒文化、南药文化、生肖文化”等文化的一个“雨林观光、文化风情、休闲体验、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大型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

“呀诺达”是形声词,在 海南 本土方言中表示一、二、三。景区赋予它新的内涵,“呀”表示创新,“诺”表示承诺,“达”表示践行,同时“呀诺达”又被景区赋予了欢迎、你好,表示友好和祝福等含义。

2010年, 保亭 县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2年, 保亭 县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2014年6月, 保亭 县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2015年9月, 保亭 县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区。

保亭 县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主要有生肖广场、雨林谷、梦幻谷、三道谷、湿地等多个景观区,有呀诺达雨林、药师峡谷、生肖广场、啪鲁迪野外拓训营、呀呀呀热带果乡、达达瑟黎苗博览以及酒店、度假村等项目,是 海南 岛五大热带雨林的浓缩,是具观赏价值的热带雨林资源博览馆。

景区内的热带雨林覆盖率高,氧气指数很高,空气十分清新,老人也能感觉活力十足,但景区内步行的地方很多,对于体力不佳的老人来说还是不太适宜。可以选择坐大巴或索道去景区的核心景观,然后花钱坐景区内部的电瓶车,来节省体力和游览时间。景区内部比较大,旅游的时候每到下车点都有景区内部的工作人员讲解游览路线,一定要认真听。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这次游览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鉴于景区内部比较大,我选择了景区北部的雨林谷(热带雨林核心景观区)和南部的梦幻谷(瀑布群)来旅游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先游览雨林谷。雨林谷游览 通道 由木栈道、石阶、吊桥组成,长达3.5公里,分为大、中、小三个环行线路,满足各类人群的游览需求。

之前没到过热带雨林,对热带雨林充满了好奇。实地一看,这种热带丛林里行走其实是看不到很多其他的景观的。熟悉了一点之后,这热带雨林景观也就是那么回事,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老爸不愿爬山,我一个人走完雨林,和老爸汇合,坐景区内部交通车到靠近瀑布的停车点,父子二人游览梦幻谷,从梦幻谷的入口一直往下走。梦幻谷流泉叠瀑、素湍绿潭,沿途都是倾泻而下的瀑布水流。这里有个莲恩瀑布落差和宽度还可以,其他的三个瀑布都是小瀑布。
我爸没同意我把他照片传上网,所以风景照片里的人都是我。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和老爸一起在梦幻谷里走,居然遇到 上海 一带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故意嘲笑说“皖北人”。想通过秀她对于 安徽 地理分区的无知来秀优越感。 上海 连天然瀑布和像样的山都没有,居然还敢嘲笑我家乡。这样的人还是收起他们的鲁莽傲慢,别给 上海 一带丢脸了。当然这样的 上海 人只是一部分,我很感谢这个网几个 上海 网友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我怀疑故意嘲笑我的这个女人老家是 安徽 的)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我身后就是呀诺达景区里最大的瀑布莲恩瀑布了。景区内特色的“踏瀑戏水”活动也是走的梦幻谷这条路,只不过体验者走的路类似拓展训练一样,体力消耗很大,刺激劳累。我们走的是木栈道。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呀诺达景区里倒是标注了不少奇石,不过也就这块神龟石较为形似一些。雨林谷的 中国 石和千年灵芝洞没什么好拍的。

从梦幻谷一直往下,走到电瓶车车站,坐交通车到景区游客中心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中午和我爸是找了景区里一家餐厅吃隆江猪脚饭。景区吃饭不便宜,一共消费94。

呀诺达雨林

景点位置: 海南 省 保亭 黎族苗自治县三道镇三道农场
门票
门票+索道:成人票198人民币/儿童票148人民币/老人票148人民币 (01月0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免票:1.2米以下(含1.2米) 和7周岁以下(含周岁)凭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可免费入园。70周岁以上老人(凭本人身份证)、残疾人(凭国家残联颁发的残疾证)、记者(凭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发的记者证)和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军官证、士兵证)可享受免票,只需购买98元往返索道票即可。
tips:
60周岁至69周岁老人(凭本人身份证)、学生(凭国内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证)购优惠票148元/人(包含门票及索道票)。
注意:已参加旅游团的军人、记者、学生、残疾人和60周岁以上老人等不享受优惠待遇。
开放时间
08:3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槟榔谷海南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创建于1998年,地处北纬18°,位于 保亭 县与 三亚 市交界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景区坐落在万余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槟榔林海,并置身于古木参天、藤蔓交织的热带雨林中,规划面积5000余亩,距亚龙湾海岸26公里,距 三亚 市中心28公里。槟榔谷因其两边森林层峦叠嶂,中间是一条延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而得名。景区由非遗村、甘什黎村、谷银苗家、田野黎家、《槟榔·古韵》大型实景演出、兰花小木屋、黎苗风味美食街七大文化体验区构成,风景秀丽。景区内还展示了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名录。槟榔谷还是 海南 黎、苗族传统“三月三”及“七夕嬉水节”的主要活动举办地之一,文化魅力十足,是 海南 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2015年7月,槟榔谷荣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作为 中国 首家民族文化型5A级景区,槟榔谷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十大最佳电影拍摄取景基地,分别获国务院、文化部、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等多项国家荣誉。 海南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秉承“挖掘、保护、传承、弘扬 海南 黎苗文化,使其生生不息”的使命,向世界再现了 海南 千年的昨日文明,是 海南 原住民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实践者。

槟榔谷的苗族文化展示区现在已经成了体验活动项目的乐园了,所以这次那一带就没去,到槟榔谷只体验了黎族文化。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黎族,是 海南 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大多数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信仰仍处在原始宗教阶段。

“黎”是他称,是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西汉以前黎族曾经以 “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来泛称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也包括 海南 岛黎族的远古祖先。“黎”作为今天黎族的族称,最早见于唐后期刘恂著的《岭表录异》一书。该书有“儋、振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的记载。宋代,各类史籍中普遍以“黎”代替了“俚”、“僚”,作为今天 海南 岛黎族的专有族称。

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等差异有“哈”(过去作“侾”)、“杞”(又称“岐”)、“润”(过去汉称“本地”黎)、“美孚”、“赛”(过去称“德透”黎或“加茂”黎)等不同的自称,黎族的方言也分为以这些自称命名的五 大方 言,但在对外交往时一般都自称为“赛”,赛是其固有的族称 。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黎族村寨

汉族传说中的世界是盘古开天辟地创造的,而黎族神话传说中创造世界的是大力神“袍隆扣”
黎族传说《大力神》中,传说古时候天地相距很近,天上有7个太阳和7个月亮,人类深受其害,难以为生。大力神袍隆扣用箭射下了6个太阳和6个月亮,为人民除了害。这时,大地一片平坦,袍隆扣从海边挑来大量沙土垒岭造山,继而又用脚踹开群山,造成深溪大河,而大力神洒下的汗水,则成了奔腾不息的河水。袍隆扣开创了世界大业,之后便欣然溘逝。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过去黎族百姓居住的房子都是土坯和茅草搭建的船型屋。明清以后黎族的地主和黎峒的首领和当地的土司也会仿效汉族建砖瓦房居住(从唐代到元代,黎族尤其是靠近汉族聚居区的黎族地区的经济封建化不断加深,但五指山区的黎族还是较为落后的。明清以后黎族地区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过去黎族的妇女都是纹身的。黎族妇女文身是从6~20岁开始的,多数是由10~15岁开始的。

纹身习俗在黎族中已经至少流传了3000多年。直到新 中国 成立后,在国家的改革和移风易俗下,黎族妇女纹身的传统才在短时间内消亡。

据说,黎族古代的传统,妇女在世不纹身就嫁不出去,死后祖先不认,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所以未受纹身的妇女,死后也必须在身上脸上用木炭划些图案才能入殓。

黎族有一个传说。远古时,洪水泛滥, 一对兄妹躲进大南瓜,漂到了 海南 岛,兄妹俩人在岛上寻找人烟,但没有找到。为了延续后代,妹妹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相认,于是结成夫妇。
在上古时代,种族之间常互相残杀,把俘虏妇女作为战利品。由于种种原因,妇女将成年时,务必进行纹身,易于辨识所属的种族,免于被俘虏为奴。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黎族老大妈在织布。据史书记载,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汉代以来,黎锦已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贡品。 我国传统的纺织业为丝纺和麻纺。植棉纺织最早应推 海南 岛。黎族棉纺织工艺在宋元以前曾领先中原地区1000多年。棉纺织业在全国的普及则是11世纪的宋代以后才开始的,而棉纺织品取代麻布成为 中国 人的主要衣料是在明朝。

黎族的棉纺织技艺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宋末元初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年幼时便飘零到黎族聚居的崖州(今 三亚 市),当地黎族妇女教会了她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纺织技术。黄道婆在黎族地区住了40年以后,于元元贞年间(1295—1297年)返回故乡乌泥泾(今 上海 华泾镇)后,便把她从黎族人民那里所学到的一套纺织技术,传授给当地劳动妇女。她还精心改革,制成手摇搅车、粗弦大弓以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手能纺三根纱的脚踏纺车,大大提高了轧棉、弹棉和纺棉的工作效率。黄道婆把黎族的纺织工具和技术,结合当地的丝织技术运用到棉纺织上,织成的被、褥、带、悦(巾),上作花、草、鸟、兽、折枝、团凤、棋局等图案花纹,光彩美丽、灿然如画,甚得人们的喜爱,一时 松江 地区生产的棉织品行销全国,使 中国 历史上的纺织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这位黎族奶奶身上还有纹身,她的年纪应该有80多岁了。过去黎族妇女纹身是分好几次纹,来减少痛苦。她的身上只有一部分,应该是纹身没有完全纹完,新 中国 的正府劝导阻止了她的家人。现在黎族纹身的妇女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70多岁,人数只剩下2000多人。这些黎族老年女性是最后一代纹身的黎族人。

黎族有5个支系,各个支系妇女文身按照祖先遗传的图案,互不相同,成为黎族不同氏族、部落的标志,黎族男青年看女性的文身图案就能知道是不是一个祖先的、能不能通婚。
这里的黎族妇女身上会带银手镯,这位奶奶的手镯银色发亮,说明她身体健康。这个年纪能够继续做针线活的老奶奶也不多。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过去黎族会用一种名叫见血封喉的树的树皮来制作树皮衣。见血封喉树虽然树汁对人体有剧毒,但通过长期浸泡和几次敲打、晒干能够基本除去树皮的毒性。这种衣物虽然有怪味,但是里面的树汁能杀死虫子(问过景区讲解员,树皮衣制作好以后,人穿在身上没事),而且特别结实。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人会制作黎族树皮衣,现在这种技艺已经失传了。

见血封喉树的树汁古代也被黎族人涂在箭簇上制成毒箭。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槟榔谷有个展厅展示黎族最精美的织锦龙被
龙被也称崖州被,有些地方叫做大被。龙被是黎族织锦中的珍品,是黎族纺、织、染、绣四大工艺中难度大、文化品位高、技术高超的织锦工艺品,是黎族“贡品”之一。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虽然叫龙被,但是龙被并不是用来盖的,而是黎族献给皇家,用来悬挂起来当屏风用的贡品。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槟榔谷收藏的这件制作于明朝末年的龙被图案丰富,被《吉 尼斯 世界纪录》确认为世界上最大的黎族龙被。龙被是2008年从 五指山市 收集的。当地人说,当年 日本 人侵略 海南 ,黎族龙被的珍品也是日军抢劫的目标。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黎族人的饮食习惯
槟榔谷景区有个“波隆人家”餐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黎族特色美食。布隆在黎语中是你好的意思。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黎族人的宗教信仰
黎族信奉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称为“道公”、“娘母”,他们一般不脱离生产,在需要时才主持送鬼、占卜等活动。除道教在黎族社会中影响较大外,佛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影响有限。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黎族人的渔猎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黎族农业生产的方式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黎族地区的交通和传信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黎族传统乐器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黎族纹身的介绍。

因为槟榔谷有一部分是活动体验区,我爸又想早点回酒店休息,所以没有继续参观。槟榔谷里有三个演出,去的时候一项演出暂停,最大的实景演出是《槟榔古韵》。我推荐我爸看当天下午3点的演出,他一看票价168元一人,他觉得票价贵没同意。我爸急着出景区,方便晚上早点休息。参观完槟榔谷景区,时间不到下午3点。询问景区的商贩和工作人员得知了返回 三亚 公交线路的停车点。正好赶上一班车来。车到 三亚 丹州小区站要很长时间,返回酒店以及接近下午4点半。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游记正文最后放一段黎族舞蹈的视频。
海南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

门票:
槟榔谷门票:成人50人民币;观光车票:30人民币 (01月0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开放时间:
08:3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13:00-20: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区主要的游玩体验项目:黎家弓弩、田野卡丁车、飞林探巢、空中小火车、水陆越野车、山地滑车、高空滑索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