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博物馆 - 河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南
本帖最后由 hnxylyxa040411 于 2025-4-5 14:10 编辑

南阳市博物院,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光武大桥以东,鼎盛大道与白河大道交会处,为原文化部确立的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南阳厚重历史文化的精品文化工程“三馆一院”之一,是南阳市重要的文化建筑组群,也是白河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中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
1959年10月1日,南阳历史博物馆创建。1965年,南阳历史博物馆更名为南阳市博物馆。2021年1月1日,南阳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截至2019年,南阳市博物院有藏品数量13473余件/套,珍贵文物422件/套。
2022年12月,南阳市博物馆合并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南阳张衡博物馆,更名为南阳市博物院。 诸葛南阳龙,是介于鸭嘴龙和禽龙之间的过渡时期的一种恐龙,1996年发现与南阳内乡县夏馆,该骨骼化石是世界首例在恐龙蛋化石密集区发掘出土的完整骨骼化石,打破了骨架化石和蛋化石不能并存的定论。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本帖最后由 hnxylyxa040411 于 2025-4-6 18:11 编辑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本帖最后由 hnxylyxa040411 于 2025-4-6 14:57 编辑












邓州南朝彩色画像砖出土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学庄村西南的一座南朝刘宋时期的墓地。这批画像砖自1957年12月出土后轰动考古界,是中国工艺美术考古的重大发现。这些画像砖上的画像种类多样,大体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现代人了解南朝社会的实物标本,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画像砖现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邓州南朝彩色画像砖上的每一个画面都有一个主题故事,图画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数量众多,以牛车为中心的仪仗,内容包括武士、乐舞和鼓吹等;第二类表现的是孝子故事,如"郭巨埋儿"等;第三类是与神话和宗教有关的题材,如青龙、白虎、飞仙、羽人等,既有道教内容,也有佛教内容。这批画像砖多用浅浮雕的雕刻手法,画面呈现很强的立体感。这种手法在附近南阳出土的汉代汉画像砖上被广泛采用,邓州南朝彩色画像砖在技法上明显受到南阳汉画砖技法影响。邓州南朝彩色画像砖的绘画艺术线条的运用非常讲究,线条流畅,刻划准确,节奏感强。画像砖的着彩虽色彩简单,但颜色增加了画面的感染力。更不可多得的是这批画像砖出土时颜色如新,几十年后,其色彩仍保存完好。部分砖上有榜题,如"千秋万岁"、"老莱子"、"浮丘公"等。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本帖最后由 hnxylyxa040411 于 2025-4-12 15:06 编辑








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灰陶马,河南南阳西关苏家大坑西岸出土,南阳市博物馆藏。该马质地纯净细腻,表面光滑,膘肥体壮,比例适中,为研究南阳汉代陶塑工艺提供了比较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帖最后由 hnxylyxa040411 于 2025-4-6 11:35 编辑




中偁父鼎[color=rgba(0, 0, 0, 0.9)]直耳,平卷唇,深腹,圜底。足残缺(已修复)。耳饰重环纹,腹上部饰一周弦纹和窃曲纹。腹内有铭文三行:“中爯父乍(作)宝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该器与中偁父簋等同出,为研究古代申国的地理位置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本帖最后由 hnxylyxa040411 于 2025-4-5 15:29 编辑




应侯之孙铜鼎盖。春秋时期,盖内正中铸有铭文,共4行32字,盖内铭文“佳正十月壬午,应侯之孙丁儿择其吉金、玄金、铂,自作食鼎,眉寿无期,永保用之”。应国是姬姓小国,始封之君是周武王之子,封地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应城,春秋中期亡于楚国。此器铭文为我们了解应国历史,确定应国的地理位置提供了珍贵文字资料。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