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皖浙天路(吴越古道、浙西三尖、犲狗狼尖、龙须山)自驾行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自2021年国庆自驾清凉峰跨皖浙交界以来,一晃五年过去了,随着这几年皖浙天路在户外界的爆火,成为驴友们必打卡的网红之地,在皖浙天路,偶遇路桥、临海、天台味道户外等同乡驴友便是明证。趁着五一假期,以皖浙天路为纽带,串连起以吴越古道、浙西天池、浙西三尖、饭甑尖、犲狗狼尖、家朋水街、绩溪龙须山等众多户外景点(见下面地图),东起浙江临安龙岗,西至安徽绩溪,长达150公里的自驾线路。

线路说明如下:

      5月1日早上6点出发,三门上高速,三车自驾17人,于中午12点在临安龙岗下高速,吃过中饭后,下午第一站走吴越古道——浙西天池,9公里,晚上住宿浙西三尖终点浮桥村农家乐;
      5月2日,徒步浙西三尖(太子尖——百丈岭——童公尖),全程23公里,晚上继续住浮桥村同一农家乐;
      5月3日,驾车沿皖浙天路,一路打卡皖浙分界线、云山岭观景台、徒步饭甑尖——鹰嘴岩——情人瀑,下午打卡犲狗狼尖,晚上住宿家朋乡,晚饭后欣赏家朋水街夜景;
     5月4日,离开家朋乡,先打卡“十姓九祠”之称的尚村,再到绩溪龙川,徒步号称“高山沙漠”的龙须山,全程10公里,结束后想去龙川景区游玩,结果看守太严,逃票失败,因为龙川景区以前去过了,也不感到遗憾,伙伴们带着满满的喜悦从绩溪上高速回家,结束我们四天三晚的五一皖浙天路自驾之旅。

犲狗狼尖的标志——将军岩
我们的自驾线路上主要的景点:东起浙江临安龙岗,西至安徽绩溪。
浙西三尖的第一尖:太子尖,海拨1558米。
浙西天池

你看的很仔细,是相机掉地上了,相机镜头盖卡住了,每次开关都有摩擦引起的。

手机镜头好像有指纹印,都是同样的地方模糊。

第一图很震撼!山势险峻啊。
本帖最后由 星空20080808 于 2025-5-30 10:37 编辑

     龙须山有龙须草,是制作佳笺的上等之选,称龙须纸,南唐后主珍爱有佳,储之于“澄心堂”,故龙须纸名噪天下,倍价巴蜀,山因草而得名,故称“龙须山”。山多奇峰怪石,植被丰茂,瀑布流泉,云海霞光,为境内名山之一。
         龙须山环线徒步,上升主要有两个难度点,好在都有前人布好了木梯子,爬上去就是了。最大的危险是砂化山脊的滑坠,需要小步慢行,小心行走。
        约中中午11点,到达顶部山脊后,有一片平坦的空地,空地上建有营地(现已倒塌)可扎帐篷,也可在此路餐。营地虽然平坦,但比较闷热,我们稍往上走一点,到达山顶,山顶有风比较凉快,大家席地而坐,拿出准备的食物当午饭。吃过午饭后,就是一路下坡,下坡虽然省力,但山脊上沙化更不好走,有些路段需要慢慢挪下来,有些需借助边上树枝,总之下山不能掉以轻心,最终化了二个小时到达山下已荒废的龙须山景区,景区里的路就好走了,然后一直走,到达山下停车处,完成了龙须山10公里环线徒步。
        龙须山徒步结束后,看时间还早想去龙川景区看看,结果每个路口都有人看守,根本进不去,龙川景区2016年走九华山的时候去过了,那次逃票进去很简单的,旁边小弄堂一下子就进去了,想不到现在看守这么严,这次虽然进不去也没有什么遗憾,大家对这次五一皖浙天路自驾游走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带上心满意足的心情,开心地踏上回家的路。接下去来一本次徒步的第一个难度点,好在都有前人布好了木梯子,爬上去就是了。
木梯子上来后坡上有点滑。
这段山脊线最漂亮,山脊连着山脊
到达本次行程第二架木梯处。
木梯已做了加长,以前看别人的攻略梯子很短的。


上来后又是一处岩缝,对胖的人来说就困难了。
右边山下的一处狗头一样的山
拉近看一下,还是一头“雪瑞纳”呢!
过了狗头山,前面又是陡的沙脊
过一处横切路,幸亏岩壁中间有一条横缝,刚好站下一只脚。
到达一处垭口,左下往营地,右上往七姑山,七姑山也很有名,可惜这次我们没时间去。左下往营地,地势平坦。
这是一处废弃的营地。
我们在此趷中饭。这棵树是本次行程最高点,然后一路下山。
虽然是下山路,还是很滑。虽然我们天台桐柏宫上面也有“高山沙漠”,但天台这里沙漠面积小,远不如龙须山规划大。
沿独木桩下
这根独木桩,不知被多少驴友踩踏,真是功不可抹。
下山的沙脊路。
踩的光光的沙石山坡。
接下去就是荒废了的龙须山的景区路,穿过拱门。
穿过一天门
景区里的山门
景区路
荒废了的原售票处。
荒废了的原售票处。
沿水泥路往外走。


回看后面的龙须山,10公里的龙须山环线徒步完成,接下去我们驾车在绩溪上高速回家,至此五一皖浙天路自驾游圆满完成!(完)
5月4日,先游“十姓九祠”的尚村,再登“高山沙漠”龙须山
     尚村位于绩溪县家朋乡,村落形成可溯源千年,村内有“十姓九祠”,即十个姓氏九座祠堂(许氏、周氏、方氏、高氏、章氏、胡氏、唐氏、张氏等)且保存完好,是皖南罕见的多姓氏千年古村。尚村之“尚”乃崇尚文化、教育之意,因士族大户,文脉相承,尚村古名又称“砚瓦村”,即家家有砚瓦,户户有毛笔的意思,可见文风之鼎盛。
       参观了尚村古村落,继续驱车前往绩溪龙川古村。龙川古村在明代曾出过两任六部尚书,也是**的故乡。据历史记载,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村东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
         上午8点,我们到达龙川桥,停好车后,走过龙川桥后,开始今天的龙须山环线徒步。有人称龙须山为高山沙漠。一道道的山脊,没有植被,只有坚硬的岩石上是风化的小石子和细砂,和周围翠绿的山谷形成巨大的反差,壮观无比,恰似一条条的龙脊横卧群山间,下面请大家一起跟随我们的镜头开始龙须山有趣的攀爬之旅吧!今天因为要走龙须山,龙须山徒步完成还要赶高速回家,所以还是早早地起床,早点出发,第一站:尚村古村落。
西门这里有一个停车场,从尚村西门进,
尚村之“尚”乃崇尚文化。
早就听说尚村“十姓九祠”非常有名,最先来到章氏宗祠。
我们来得早,也没有其他游客,大家就这样漫步在尚村的小巷里。


参观完尚村后,再开车到达龙川景区后门。
沿着溪边绿道,前面象彩虹一样的桥就是“龙川桥”,
经过一座木头搭的长桥,可惜中间断了一节,现在已经不能走了,这个长桥对面的小路就是登龙须山的进山口。
到达龙川桥,它不在龙川景区里,所以可免费上桥游玩,我们登上龙川桥后,往龙须山方向走。
龙川桥正式名称是“上官桥”
过桥
龙川桥对面就是龙川村的村委会,这里也是龙川景区的后门,这里有人守着查票。
回看一下龙川桥。
在路口有防火检查登记,登记后,先沿着机耕路走一段。
这是龙须山徒步轨迹,路程虽然不长,但上山要三小时,下山也要两小时。
刚开始一段是机耕路。
到一棵树后开妈走小路。
回看后面的同伴。
小溪边岩石上的步道
小瀑布
沿小溪边走
碰到另外一个队伍。
这里开始爬山了,第一个陡壁处,幸好有岩壁上的踏步。
迷里稍微有点堵车。
看到天台味道户外的飘带,他们是3号走的,比我们早一天,我也挂一个我们的队旗。
爬上一处火烧坡,到达山脊线。这里岩石风化成砂粒,非常滑。
回看后面同伴。
风化裸露的山脊,
这处小小的岩壁,旁边就是深渊,还是屁股着地小心的挪下来比较安全。
5月3日,打卡犲狗狼尖    家朋水街
      豺狗狼尖,最高海拔1073米。位于绩溪县家朋乡,西北山云岭侧,与饭甄尖、门前岩齐名。这座山尖本来没有名字,因有许多纵向的沟壑,远远看去就像有许多豺狗向山峰急窜而去,又因此山经常有豺狼野狗出没,本地山民都难行走的山道,而由此得名。     
        豺狗狼尖到笔架山的穿越线路艰难漫长且十分危险,在华东户外圈的名气还是不小的,前几年还有一个驴友在此坠崖,但挡不住驴友们一颗热爱户外的心。
       如果从皖浙天路最高处垭口山云岭观景台往家朋乡方向开,一路沿盘山公路下来,最先到的是豺狗狼尖路口,然后是笔架峰路口,再往下才是情人瀑路口,因为我们是走的饭甑尖——情人瀑线路下来,所以在情人瀑路口,我们要重新沿盘山公路向上走个二、三公里,两个公路大弯,才能到达豺狗狼尖路口。
        在豺狗狼尖路口,我们跟豺狼合影,不知道为什么只有豺狼两种动物,难道是狗太普通了,没有豺狼稀缺。在路口,沿小路走,很轻松,大概半个小时就可到豺狗狼尖标志——将军石旁。终于亲眼看到这处慕名已久的将军石,将军石为独立石柱,高30多米,正面看象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故名将军岩,它是豺狗狼尖的形象标志。从正面看无路可攀,但转到将军岩背面,有一处60度的斜坡,斜坡中间有一条凹槽,沿着凹槽可以爬到将军岩顶,只不过这处凹槽光秃秃的,两侧也不好抓手,恐高的人还是会感到害怕。
       队员们对于这种高难度的攀爬纷纷打起了退堂鼓,远远地观看了一下,很多人就下撤了,只有队员平凡爬上去尝试了一下,最终也在凹槽处退了回来,其实不客什么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能到亲眼看到将军岩就心满意足了,这此出行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从将军岩下来,再沿着公路下山往家朋乡,经过梅干岭观景台,我们再次停车欣赏风景,梅干岭是欣赏油菜花的好地方,可惜现在油菜花已经结籽了。下一站到达我们今天的终点:家朋乡,晚上住家朋乡,晚饭后到水街欣赏夜景。豺狗狼尖在地图中的位置
我们沿着公路往上走,第一转弯处是笔架峰
笔架峰介绍
笔架峰这里有一条上去到豺狗狼尖,但比较难走,我们选择沿公路再往上到豺狗狼尖路口。
到达豺狗狼尖路口,路口有一座豺狗狼尖石碑,这里车少的时候,也呆以停这里。
与豺狼合影
从路口处登豺狗狼尖。
这条路上去很轻松的,大约半小时能到将军岩。
我们先在将军岩的正面岩石处观赏将军岩。
近看将军岩,象不象一头咧嘴笑的怪兽呢?
将军岩为独立石柱。
这时对面有一穿红衣服的驴友爬上将军岩。
多角度欣赏这位爬上将军岩的驴友风采。
再拉远看看

我们也想尝试一下爬上将军岩,先爬上这处岩壁,这里没啥难度。
再转到将军岩背面,要爬上这棵松树处。
松树处到顶上,要爬上一处近60度的凹槽才能登顶。
近距离看下这处凹槽,由于两侧都光秃秃的,如果没有绳子保护一下,恐高的人还是会感到害怕的,最终我们放弃了登顶。
从将军岩下来,再沿着公路下山往家朋乡,经过梅干岭观景台,
梅干岭观景台,

是看油菜花的好地方。
皖浙天路的飘带

晚上住家朋乡,晚饭后到水街欣赏夜景。

节妇坊每层仿木斗拱承挑出檐,梁柱接点处设雀替,整座牌坊圆雕、浮雕、漏雕均有,图案琳琅满目。方氏节孝坊二柱三层单跨歇山式,四石狮护石,赐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通体为花岗岩石雕凿而成,梁用浮雕和镂空工艺,上下额枋镂刻多种图案,悬“恩荣”石匾。节孝坊徽派建筑风格,造型独特雕刻精美,见证了磡头村的历史和文化
磡头村是一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村里的古建筑保存完好,明清时期的古宅、祠堂和石桥等古迹
千年水街。
鹰嘴岩上舞蹈,情人瀑边打卡
     饭甑尖上下来后,继续往前走,碰到一支30多人的江苏队伍,走的很慢,稍微陡的地方就不敢下,导致后面大堵车,没办法,山路狭窄,只能跟着,在一处稍微宽敞的地方,我们队员赶快超过了他们。在这样的山脊上攀爬,江苏队员没有一个人戴头盔,真不知他们的领队是怎么想的,反之我们的队员都是常年走户外,这次攀爬山脊线,我出发前特别交代过必须带上头盔,没带头盔的不能走这条山脊线路。后来在路上碰到我们台州老乡的几支驴队都是戴着头盔,这点我们台州驴友做的好,素质也特别高,必须点赞。
         继续往前走了半小时,前面一处悬崖边上有一块象张开嘴的石头,这就是鹰嘴岩,这块石头我看着更象一只蟒蛇头。鹰嘴岩突兀在悬崖边上,看着让人有点害怕,胆大的同伴开心的跑过去站在鹰头上打卡,胆小一点就坐着打卡。这里打完卡后,要顺着一条很陡的山路下去,绕过这处悬崖,继续往前又是各种不同的岩石造型,本来功略上有一处叫猴子尖,可我找了半天,实在不知道那块石头像猴子,最终也没找到。
       11点时,前方碰到一处陡崖,两边也没有可绕行的小路,我和亮剑对了一下轨迹,确认就是从这里上。于是我先上,陡崖虽然陡,但中间有几处可踏脚抓手处,这样攀爬起来也不是特别困难,我上来后,放下一条扁带,给后面的同伴当抓手,有了扁带保护,同伴们爬起来就省力不小。这条线路虽然短,但难点不少,不适合初驴,新手在饭甑尖处打个卡原路返回到停车场最安全。
        又走了半小时,挑了一处荫凉的地方,大家拿出自带的食品当路餐,吃过路餐后一路下山,下午1点到达情人瀑,与在情人瀑处等待早上没爬饭甑尖的队员汇合,全体队员拍了集体照后沿着皖浙江天路往上走一段,到达犲狗狼尖的路口。回看饭甑尖。
右侧盘旋而下的皖浙天路,垭口处就是云山岭观景台,也是登饭甑尖的入口。
前面悬崖边上的一块象张开嘴巴的石头,就是鹰嘴岩。
平凡在打卡
这块石头看着危险

然后从一条峡谷路下去,
绕过鹰嘴岩继续山脊线往前。
在这里碰到路桥、临海的驴队,世界真小,一交流,发现有几位还跟我们的队员熟悉的。
又是一处上坡。
上坡后是一处陡崖,确认轨迹是从这里上,于是我先爬上去,再放绳子下来。
队员们抓着绳子上来,就轻松不小。


我们的队员都戴着头盔。
平凡跑到高处在为大家拍照。
这里叫兔子岩
果然风景都在常人难以涉及处,家朋的风景果然名不虚传。
从一处光滑的岩壁下,
幸好这里可抓手。
回看下来的队员
在荫凉的地方,大家拿出自带的食品当路餐。
饭后继续下山
下午1点到达公路边的情人瀑,饭甑尖——鹰嘴岩——情人瀑线路结束,4.5公里,4个半小时。
情人瀑观景台
大家汇合后,合影留念
沿着情人瀑的小路往外走。
到达情人瀑路口,左侧上行往荆州乡,下午往家朋。
情人瀑路口有个停车场 ,停车场的网红咖啡——熊猫咖啡,不知道大家尝过没有?
5月3日,到达云山岭观景台,穿越饭甑尖—鹰嘴岩—情人瀑
       5月3日 早上8点半到达皖浙天路的最高处垭口:云山岭观景台。在此打卡“石来运转”后开始今天的饭甑尖—鹰嘴岩—情人瀑  5公里穿越。
        饭甑尖跟浙西天路的第一尖——太子尖一样,都在公路边,且离公路近,只有1公里山路,所以登饭甑尖的游客也是特别多。但接下去的饭甑尖—鹰嘴岩—情人瀑  5公里穿越,有几处比较危险要攀爬,要用到绳子,所以部分队员决定不走了,下去开车直接到情人瀑等我们,随带把车子也开下去,省去了穿越回来取车的麻烦,在此感谢我们的队员。
          饭甑尖,其峰顶突起一圆柱形巨石,高约15米,状如饭甑,故名。独居于群山之上巍巍壮观,周围众峰耸立,遥相呼应,怪石奇松,一个角度一层画,风景绝胜。海拔1 349.6米。顶部宽平,面积约50平方米。上有小“天池”3口,积水不涸。旁有一长石矗立,人称“饭匙”。5月3日 早上8点半到达皖浙天路的最高处垭口:云山岭观景台。垭口处有“天路驿站”,登饭甑尖的路口就在驿站旁边。
垭口处的“海拨1158”
还有“石来运转”,这两个地方打卡的人特别多,还要排队。
'会当凌决顶,勇登饭甑尖“,好气派的标语。
天路驿站的边上就是饭甑尖登山口。
回看下面的天路驿站。
登饭甑尖的山路并不好走,但由于离公路近,只有1公里 ,所以爬山的人还是挺多的。
抬头能看到饭甑尖了。
经过一块巨石,伙伴们迫不及待地爬上去了。
平凡迫不及待地爬上去摆造型了。
又要爬一处陡坡。
爬上这个坡后,又要跳过一块巨石,还没到饭甑尖,就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惊喜。
到达饭甑尖的背面,这里是不能登顶的,等会要走到饭甑尖的正面去才能登顶。
这是饭甑尖的背面,背面是一条刀缝,我们依次爬上去打卡。
从饭甑尖的背面绕到饭甑尖的正面,从左边的石缝上可以登顶。
今天爬饭甑尖的人也很多,前面有人放下一条扁带,那就不管了,我们抓扁带上。
一顶后,首先是一处”登高揽胜“的刻石
饭甑尖顶很大,登顶的人不少。
在”登高揽胜“上打个卡
那山在饭甑尖上思考人生。
平凡在饭甑尖顶上指点江山。
在饭甑尖上看盘旋的皖浙天路和山下的家朋乡。
在饭甑尖顶上也玩的差不多了,下面没登顶的队员还在等我们,赶快下去,结果下去又堵车。
下来后,回看这条登顶的石缝,堵车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很多的新手,第一次攀爬,不敢爬,下得慢。
      继续皖浙天路:荆州乡
       离开小九华,再往前开十多分钟,就到了荆州乡,此荆州非湖北荆州。荆州乡是皖浙天路必经之地,南来北往的车特别多,虽然还只是早上的7点半,但对于只有一条主街道的荆州乡来说,已是早高峰了。过了荆州乡,才来到真正意义上的皖浙天路了。
         荆州乡地处绩溪县境东北部,东邻浙江省临安市,南接伏岭镇,西、北与家朋乡毗连。
         荆州公路:有着"皖浙天路"之称,起始于家朋乡,贯穿整个荆州乡,公路海拔最高处达1158米,是华东海拔最高的盘山公路。它呈"S"型盘山而建,共351个弯道,21个回曲。从高空俯瞰,它如蛟龙盘踞,气势恢宏;如玉带环绕,百转千回。早上7点40到达荆州乡,后面大楼就是荆州乡zf,荆州乡就一条主街道,南来北往的车特别多,非常拥堵。
荆州乡所在村子叫:上胡村”。
这里有到绩溪的班车。
过了荆州乡,才来到真正意义上的皖浙天路了。这里一路上有很多的观景台,供游客打卡,这是石头堆砌的汽车模型。
拉近看一看,还真逼真。
车子一路往上,经过一处叫“荆灵壁”的地方。
皖浙天路的云山岭观景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