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皖浙天路(吴越古道、浙西三尖、犲狗狼尖、龙须山)自驾行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自2021年国庆自驾清凉峰跨皖浙交界以来,一晃五年过去了,随着这几年皖浙天路在户外界的爆火,成为驴友们必打卡的网红之地,在皖浙天路,偶遇路桥、临海、天台味道户外等同乡驴友便是明证。趁着五一假期,以皖浙天路为纽带,串连起以吴越古道、浙西天池、浙西三尖、饭甑尖、犲狗狼尖、家朋水街、绩溪龙须山等众多户外景点(见下面地图),东起浙江临安龙岗,西至安徽绩溪,长达150公里的自驾线路。

线路说明如下:

      5月1日早上6点出发,三门上高速,三车自驾17人,于中午12点在临安龙岗下高速,吃过中饭后,下午第一站走吴越古道——浙西天池,9公里,晚上住宿浙西三尖终点浮桥村农家乐;
      5月2日,徒步浙西三尖(太子尖——百丈岭——童公尖),全程23公里,晚上继续住浮桥村同一农家乐;
      5月3日,驾车沿皖浙天路,一路打卡皖浙分界线、云山岭观景台、徒步饭甑尖——鹰嘴岩——情人瀑,下午打卡犲狗狼尖,晚上住宿家朋乡,晚饭后欣赏家朋水街夜景;
     5月4日,离开家朋乡,先打卡“十姓九祠”之称的尚村,再到绩溪龙川,徒步号称“高山沙漠”的龙须山,全程10公里,结束后想去龙川景区游玩,结果看守太严,逃票失败,因为龙川景区以前去过了,也不感到遗憾,伙伴们带着满满的喜悦从绩溪上高速回家,结束我们四天三晚的五一皖浙天路自驾之旅。

犲狗狼尖的标志——将军岩
我们的自驾线路上主要的景点:东起浙江临安龙岗,西至安徽绩溪。
浙西三尖的第一尖:太子尖,海拨1558米。
浙西天池
5月1日第一站:吴越古道走浙西天池       吴越古道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杭州临安)与南唐(宣城宁国)的主要通道,目前古道保留完整可以徒步的一段:北起宁国万家乡大塔村,南至临安龙岗镇柘林村,大约13公里。
       古道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鸣,曲径通幽,跌宕起伏,天地人合一,似在画中游。山顶垭口处有千顷关,千顷关为两块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构成,像门一样挡在眼前,这一处天然石门,高近4米,厚约3米,宽可两人并行,其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本次徒步我们在浙西天池右转登乐利峰,没有走到千顷关,所以还是有点遗憾。

     垭口靠近浙江一侧有号称“江南第一池”的浙西天池。山水奇秀,风光独特的浙西天池位于海拔1100米的千顷山巅,湖水清洌幽蓝,水天一色,山峦缓伏,视野开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的主要栖息地。天池四周低山环列,芳草鲜美,泉流淙淙,小涧纵横,唯独中间形成一坦荡的盆地。浙西天池水面面积达900亩,是目前江南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湖泊之一。可谓“神池浩渺,天镜浮空”。
         5月1日中午12点在龙岗下高速后,先在高速口边的餐馆吃了中饭,再开车沿省道到达吴越古道浙江一侧的起点——柘林村。吴越古道徒步起点建有停车场,停车场停了很多车,当天的徒步人还是挺多的。我们沿着古道上行,一路树荫蔗日,走起来非常清凉。大概一个小时就到达浙西天池大门口牌坊。穿过牌坊铁门,先去游览浙西天池,再登顶天池旁边乐利峰。当时有个小插曲,登乐利峰时,边上有工作人员守着不让上,但我们往前走一段后,从小路登上了乐利峰。登顶后返回到天池大门,开车下山往当晚的住宿地:浙西三尖终点浮桥村。途中经过了华光潭大桥,还在大桥上打了卡。

5月1日中午12点在龙岗下高速。

下高速右转后公路边有很多饭店,我们先解决午餐。

午餐后往吴越古道。这是往柘林村岔路口的路标。

岔路口有一座牌坊。

吴越古道在地图中的位置,红色为吴越古道,北起宁国万家乡大塔村,南至临安龙岗镇柘林村,大约13公里。

经过柘林电站,再往上还有一处景点:浙西大峡谷景区,不过玩的人不多。我们没有停留,车继续往上。

下午一点半,到达吴越古道起点,起点有停车场,有小卖部,这一点非常出乎我的意外,当时还怕没地方停车。

按惯例拍摄合影照后开始徒步,回看吴越古道起点。

小溪边平整的古道。

走起来也是非常的凉爽。

遇到下山的游客,今天是五一,带小朋友出来徒步的也很多。

约一个小时到达山上的公路,这是一处军事设施,这里左转往浙西天池。

路口处往前就是浙西天池的公路,如果不想徒步,可以沿公路车直接开到浙西天池。

浙西天池原名”千倾塘“。

到达浙西天池牌坊。

浙西天池牌坊前的”神剑“刻石。

浙西天池牌坊车子虽然不能进去,但也很人性化的留了一个缺口供游客进出。

大门口进来后就是水库大坝。

大坝边上的”江南第一池“石碑和凉亭

江南第一池“石碑,大家纷纷打卡。

天池的水

打卡”江南第一池“石碑,继续往吴越古道徒步,经过保护站

沿保护站的围墙外走。

这里前面是登我浰峰的路口,当时有保护站工作人员守着不让登,我们往前走一段后,从小路上山。

路边的吴越古道石碑。

登乐利峰途中看下面的天池。

登乐利峰途中看安徽一侧的山下村庄”大塔村“,这是安徽宁国吴越古道的起点。

登乐利峰途中的巨石

回看巨石。

        吴越古道浙西天池结束后,驾车下山往浙西三尖的终点:浮桥村住宿。至所以选在这里,是考虑到一是浙西三尖徒步有23公里,速度慢的队员下山后天可能要黑了,住在终点附近便于队员们就近休息;二是取车问题,起点在浪广岭头,起点和终点车单程要40分钟,计划我们三辆车先同时开到起点浪广岭,再由一位不爬三尖的队员将车开回终点,等我们三尖徒步结束后,由停在终点的车去起点取车,这样省去了包车的费用。
       下山往住宿的途中,经过华光潭大桥,华光潭大桥全长194.08米,宽11米(其中行车道7米),主跨为165米,跨列于华光潭水库上,是临安市第一座单跨式拱管混凝土特大桥,列全省第四。爬乐利峰的途中看山下的浙西天池,这个角度看天池更美。
前面就是乐利峰最高处铁塔了。
天池边上的最高峰处标志——铁塔
从铁塔处看对面的某军事设施,那边是不能过去的,所以我们从铁塔处另一条路下山回天池。回到天池后开车下山。
途中经过剑门关隧道,大家开玩笑说到了四川剑门关。
岔路口:左边往浙西三尖,直行往皖浙天路,所以我们5月3日还是要回到这个路口的。
岔路口左边往浙西天路。这里说一下:浙西天路和皖浙天路的区别,浙江西天路全程在浙江临安境内,就是下面地图中短的这一条,华光潭大桥到临安银龙坞,中间经过浪广岭,而皖浙天路跨安徽和浙江,是下面地图中长的这一条。
这里要说说浙西天路和皖浙天路的区别:地图中间红色短的这一条叫“浙西天路”,连接临安华光潭大桥和临安银龙坞村。地图中红色长的这一条是皖浙天路。
经过华光潭大桥
这座大桥跟我们老家三门的健跳港大桥有点像。
大桥桥头有个驿站,在驿站上观赏大桥。
站在驿站上看大桥,大桥横跨于华光潭水库上,长桥卧波,在夕阳的照耀下非常漂亮。
下午6点到达我们第一天的住宿地:浮桥村东岭自然村。餐云卧石民宿,电话 13858128523,朱老板,需要的自行联系。三层小楼,非常干净,5月1日和5月2日,两个晚上我们都住在这里。
民宿提供的丰盛菜肴。
        5月2日:浙西三尖徒步:太子尖——百丈岭——童公尖 23公里
        浙西三尖是一条经典的徒步线路:浙西三尖全程约23公里多一点,其中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路线从临安西部,南起清凉峰一带,北至浙西大峡谷一带。沿途视野开阔,山两边景色尽收眼底,经常能看到云海雾瀑。冬季还能看到雾凇和偶尔的雾瀑。
       通常所说的浙西三尖是指太子尖——百丈岭——童公尖 ,由这三尖组成的徒步路线就叫浙西三尖徒步,它从浪广岭头出发,经太子尖、百丈岭、童公尖,翻越无数个山头,最后下山到达浮桥村,全程23公里。
太子尖:海拔1558米,是三尖中的第一尖,也是徒步路线的起点。从太子尖开始,徒步者将沿着山脊线行走,享受开阔的视野和美丽的风景。
百丈岭:海拔1334米,是三尖中的第二尖。徒步过程中,百丈岭是一个重要的地标,有民宿有小卖部,是徒步途中一个重要的补给站,也是徒步路线中的一个较高点。
童公尖:海拔1558米,是三尖中的第三尖。童公尖是徒步路线另一个较高的山峰,登顶童公尖后开始一路下山。
        本次徒步浙西三尖徒步起点位于华浪线上海拔1300多米的太子尖驿站。五一期间的浙西天路太子尖驿站附近扎满了帐篷。露营的人特别多,很多人找不到营地,都扎在公路上,导致本就不宽的公路大堵车,幸亏5月2日我们去的早,7点钟就到了太子尖驿站,停好车后就徒步上山了。
       从太子尖驿站到太子尖不到一公里路程,路面好走,由于离公路近,所以上山看日出的人特别多。早上六点半从民宿出发,大约40分钟到浪广岭头,在公路上搭帐篷的人很多,前面就是太子尖驿站。
浪广岭头设有太子尖驿站。
还有网红咖啡。吃的喝的啥都有,跟早市一样。这么大的地方就是没有公共厕所,跟昱岭关四尖上的牵牛岗露营地一样。
来张地图更直观,起点浪广岭到太子尖徒步只有1公里。
7:30开始太子尖驿站对面徒步路口出发,正式踏上浙西三尖之旅。
回看下面的太子尖驿站。登山口就在公路边,公路左边下山往银龙坞徽杭古道,公路右边下山往华光潭大桥。
刚上山是石头台阶。
太子尖001,
前方最高点就是太子尖。
半个小时到达太子尖。
太子尖合影留念。其中朱医生因为不走全程,所以还没上来没有拍合影照。
拍照打卡后开始沿山脊线往百丈岭方向走,路上经过一个倒塌的铁架。
左手边山下的浙西天路,这角度看盘旋的还不是很厉害,下面这一张就看的清楚一些。
从太子尖下来。
从这个角度看浙西天路,无数个发卡弯盘旋着到达浪广岭头。
林中小路。
下方的横木路。
前方就是马啸岭头
马啸岭头路牌。
马啸岭头:左往永安村,右往马啸村。我记得去年的时候北雁曾经来过三尖,他当时从马啸岭左侧下山了,但好像没有到这个岭头。
马啸岭头有大片盛开的杜鹃花
马啸岭头有大片盛开的杜鹃花
马啸岭头有大片盛开的杜鹃花
前方路漫漫,不知何处是尽头?
唯有负重前行。
钻小竹林
路上的红杜鹃。
继续钻小树林。
        中午11:30,刚好到达一处有风的山岗上,大家拿出准备的午饭席地而坐,边吃边等后面的队员,路餐吃好后,还是不见后面的队员上来,只好躺在路边睡大觉,一直等到12:30,电话联系后面的队员,说是体力跟不上,要慢慢走。后面有亮剑压队,我也放心。于是我们前队继续前行,朝百丈岭进发。
         又翻过无数个山头,下午1点多到达百丈岭,准确的说,百丈岭不是一个尖,而是跟马啸岭头一样,是一个十字路口,它左侧下山往上溪乡上溪村,右侧下山往龙岗镇百丈村。如果实在走不动,在此下撤到上溪村,离终点浮桥村也是不远的。
          百丈岭地势开阔,同时也是一个补给点,目前建有百丈驿站,驿站内有民宿,有小卖部,有水有厕所,是一个非常好的营地。
        过百丈岭后,又是一个大的上坡,后面经过一片松树林,再爬一个大坡后于下午三点到达第三尖:童公尖。童公尖海拨1558米,跟太子尖差不多高。童公尖上有一个倒地的水泥标杆桩,我们只好拍边上的环浙步道标志牌,作为打卡童公尖的标志,此时距离早上开始登山已经过去了七个半小时。
        登上童公尖后,随后是一路下山,这里距离终点浮桥村还有5公里,海拨要下降800米。队员们开启飞奔模式,后面到达核桃林后,就沿着村民砌的石块路下山,最终于下午4点半到达终点浮桥村。全程用时9小时,行程23公里。后队在亮剑的带领下,最后在下午6点半下山,用时11小时。所有队员安全下山,继续住昨晚的民宿。
       因为队里朱医生没有走三尖,所以他开了一辆车先到民宿 ,等我们下山后,再坐他的车送我们到浪广岭太子尖驿站去取车,取回车全部回到民宿,这就是自驾的不便之处,幸好这次有朱医王、思军等几位队员自告奋勇帮大家取车,帮大家节省了不少时间,在此谢谢他们。整个三尖徒步,除了太子尖人比较多,后面徒步碰到的人不多,这里碰到带着小朋友的徒步者,估计不是走全程的。
11点半,到达一处有风的山岗,大家边吃边等后面的队员。
等队员的空档,席地而睡,全然不顾帅哥婧女的形象。
电话联系后面的队员,说是体力跟不上,要慢慢走。后面有亮剑压队,我也放心。于是我们前队继续前行,朝百丈岭进发。
快到百丈岭驿站的地方,有指示牌
路也是铺的台阶路。
到达百丈岭
百丈驿站,驿站内有民宿,有小卖部,有水有厕所,是一个非常好的营地。
我们在此向驿站讨了开水。
过了百丈岭驿站,又是一个大上坡。
此处距离童公尖还有4.5公里。
路边经过一处铁塔。这也是一处标志点,说明你没有走错。
过铁塔后,经过一大片松树林。
松树林的漂亮的树桩。
路边盛开的野生海棠。
又是一片松树林
不在此合影一张有点可惜。
下午三点到达童公尖,童公尖海拨1558米,跟太子尖差不多高。
童公尖上有一个倒地的水泥标杆桩,我们只好拍边上的环浙步道标志牌,作为打卡童公尖的标志,此时距离早上开始登山已经过去了七个半小时。
与环浙步道合个影。红衣服是松,准备端午节跟我们重装走扎尕那。
登上童公尖后,随后是一路下山,这里距离终点浮桥村还有5公里,海拨要下降800米。
沿碰上一处山岗快速下山
到达核桃林,核桃林里很陡的石块路。
这是当地村民修的运山核桃的轨道。
一路沿着轨道路下山,
刚才就是从这上面下来的。
到达浮桥村公路,
浮桥村公交车亭。
再看一下地图,浙西三尖胜利完成。

对的,一日走完有强度。
5月3日,先打卡皖浙分界线、再到荆州小九华看关公刀

        5月3日,经过昨天浙西三尖23公里的奔波,一夜休息,大家又是满血复活,一大早,阳光洒满这个僻静的浙西山谷,“看吧,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民宿老板对我说,“今天又有一个20多人的江苏户外团来”。民宿朱老板早年也是这边的户外向导,对这一带的山川比较熟悉,现在经营民宿,还带着卖卖山核桃,收入还不错。

        吃过早饭后,6点多点出发。按计划,今天主要走皖浙天路,皖浙天路一路上打卡点很多(见下面地图),主要有皖浙分界线牌坊、荆州小九华关公刀、云山岭观景台、饭甑尖——鹰嘴岩——情人瀑徒步穿越、犲狗狼尖将军岩打卡、家朋乡梅干岭观景台、家朋堪头水街等等、、、这么多的景点,来来往往的汽车很容易把路堵死。所以早上早点出发,但我还是低估了五一期间的车流,不出所料,到皖浙天路最高点“云山岭观景台”,车还是堵死了,这里是登饭甑尖的登山口,很多人要在此停车登山,双向的车流都很多,幸亏有交警一大早在指挥,堵了有十多分钟,慢慢又能前行了。
          皖浙天路是连接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与荆州乡的乡村公路,全长30公里,共有弯道351处,回曲21起,最小半径15米。它是华东地区三大盘山公路之一,也是海拔最高、驾驶难度最大的一条。这条公路自1988年竣工通车后,又在2017年完成柏油路面的铺设,双车道路况很好,非常适合周末自驾游。其盘山路最高处位于饭甑尖处登山口,海拔1158米,与起点高差915米,号称“华东海拔最高的盘山公路”。皖浙天路沿途都是景色,有村落、有梯田、有山川、有湖泊,如同一幅山水画。这里是自驾、骑行的天堂,以其高、险、奇、美,被称为“皖浙天路”、“皖南青藏线”、“皖浙边界上的唐古拉”!
         我们在皖浙天路最高点,也就是饭甑尖登山口附近找地方停好车,全体队员先去登顶饭甑尖,但接下去的饭甑尖——鹰嘴岩——情人瀑穿越线路由于比较险,有几处要用到绳,所以部分队员放弃这一段的穿越,驾车下山到情人瀑处等我们。
        下午1点,我们完成饭甑尖——鹰嘴岩——情人瀑穿越,到达情人瀑,大家汇合后,见时间还早,大家同意下午把犲狗狼尖走了,明天好加菜绩溪龙须山。
        晚上住宿家朋乡,晚饭后游览家朋水街。
       家朋乡原名磡头乡,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许家朋烈士,1957年改名为家朋乡。家朋乡位于绩溪县东北隅,东与荆州乡相邻,南与伏岭镇毗邻,北部、东北部分别与宁国市、浙江省临安市交界。乡zf驻家朋村,距县城42公里。家朋乡家朋村,古称磡头村,村里古民居临水街而建,粉墙黛瓦,鳞次栉比。鼎沸人声映衬流水潺潺,一派氤氲江南景象。水街两旁有历史遗留下的各种石牌坊,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坚守。
早上先沿前天进来的路往回弄到华光潭大桥,然后左转往岛石镇方向,再左转往荆州乡方向,前行不久,就看到这座皖浙分界线牌坊。
皖浙分界线、小九华关公刀在地图上位置。
牌坊的另一侧,写着“浙江”。
这是往安徽方向,
地上也有打卡的,反正无非是我在安徽很想你!
然后在浙江也说“我在浙江很多想你”,哈哈哈
然后路边栏也不该寂寞:荆州欢迎你
那边就写“岛石欢迎你'反正皖浙交界处海陆空全方位的欢迎你,我们来的早,路上车也不多,我们在这里足足玩了半小时。
前面的悬崖处有一刻石:皖浙天路。
当然又是拍拍拍。
皖浙分界线牌坊在地图中的位置。
回看一下这个皖浙分界线牌坊,它的一侧是悬崖,一侧是水库,地理位置非常险要。

再往前开10分钟,就到了小九华关公刀。
简介上说叫”关刀峰“,习惯上叫关公刀。
关公刀在地图中的位置,它和刚才的皖浙分界线牌坊也就相差10多分钟的路程。
这处位于省道边的石峰,象一把大刀刺破天穹,非常醒目,山峰下就是地藏大峡谷。
站在关公刀处看下面的地茂大峡谷,我们决定绕到溪边走一圈。
溪谷风景秀丽。
我们沿着溪边欣赏风景。
在这群山之中,竟然葳着这么美的风景,不愧有”小九华“的美名。
溪谷上面还架着一条索桥,不过现在不让走了。
沿溪谷上到公路边,这里也有很多民宿、饭店,
这里有一处摩营基地。
村西头有一座牌坊”中国名山小九华“,过了这个村,再往前就是荆州乡了。
      继续皖浙天路:荆州乡
       离开小九华,再往前开十多分钟,就到了荆州乡,此荆州非湖北荆州。荆州乡是皖浙天路必经之地,南来北往的车特别多,虽然还只是早上的7点半,但对于只有一条主街道的荆州乡来说,已是早高峰了。过了荆州乡,才来到真正意义上的皖浙天路了。
         荆州乡地处绩溪县境东北部,东邻浙江省临安市,南接伏岭镇,西、北与家朋乡毗连。
         荆州公路:有着"皖浙天路"之称,起始于家朋乡,贯穿整个荆州乡,公路海拔最高处达1158米,是华东海拔最高的盘山公路。它呈"S"型盘山而建,共351个弯道,21个回曲。从高空俯瞰,它如蛟龙盘踞,气势恢宏;如玉带环绕,百转千回。早上7点40到达荆州乡,后面大楼就是荆州乡zf,荆州乡就一条主街道,南来北往的车特别多,非常拥堵。
荆州乡所在村子叫:上胡村”。
这里有到绩溪的班车。
过了荆州乡,才来到真正意义上的皖浙天路了。这里一路上有很多的观景台,供游客打卡,这是石头堆砌的汽车模型。
拉近看一看,还真逼真。
车子一路往上,经过一处叫“荆灵壁”的地方。
皖浙天路的云山岭观景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