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户外遇到蛇怎么办(科普)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今年是蛇年,关于蛇出没的新闻报道也多了起来(从科学的角度说,两者没有关联性)。那么户外遇到蛇该怎么办呢?


如何减少遇到蛇的概率?

首先我们要尽可能了解蛇类生活习惯,减少碰到他们的概率——正所谓“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从时间来说,清晨、黄昏、夜晚以及雨后,是常见毒蛇的活跃期。部分蛇类在白天会晒太阳,所以大白天出行碰到蛇的概率会降低。蛇是变温动物,它的活动与外界气温有密切联系,夏季蛇的活动最频繁,炎热的天气使蛇变得烦躁不堪,这时攻击性最强,咬人时伤口最深,毒液释放也最多。

从地点来说,水边、岩石缝隙、草丛树洞之类的地方蛇类出没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尽量走正经的登山道,少走兽道、野路,少走湿河床。


遇到蛇的第一时间你会干什么?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会先拍照。这虽然听上去有点搞笑,但拍照也有它的作用——万一被咬了,还可以让医生根据照片判断是什么蛇。

当然拍照不是必须的,你需要知道的是以下几点:

  • 野外活动时候,要穿长衣长裤,高帮鞋子,减少皮肤裸露,特别是膝盖以下部位是最容易被蛇攻击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 进入林区,除了看脚下,也要注意观察前方树木,防止挂在树上的蛇碰到脖子而咬人;

  • 准备硫磺/雄黄酒/大蒜/风油精等驱蛇剂,涂抹在脚部和小腿上,因为大多数蛇不喜欢硫磺和雄黄的味道(但是不能依赖喷洒的东西,就好比驱蚊水不能保证驱蚊一样);

  • 在草丛中行走时,手持棍棒/登山杖在身体前方,边走边打草,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一般来说,不是眼镜蛇这种会主动攻击人的蛇类,受到惊扰一般会避开);

  • 夜间活动需带手电或其他照明装备,避免误踏蛇体,如果踩到了,那么大概率蛇会条件反射咬你;

  • 在野外宿营时,首选蛇少的地方,同时应检查有无蛇潜入帐篷,关好帐篷门,如果在蛇多的地方露营,有条件最好在附近喷洒硫磺/雄黄/石灰/草木灰/风油精/蒜泥;

  • 遇见蛇,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上方跑(往下面跑你跑不过它),或忽左忽右地S型转弯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如果遇到蛇时不方便逃走,可以把手里的东西扔过去,转移蛇的注意力,或者把布料扔过去蒙住蛇,给自己的下一步行动争取时间;

  • 蛇一般不主动进行攻击(眼镜蛇科除外),只有在受惊吓的时候才发起攻击(比如你踩到它的时候);实在没有其他办法需要和蛇背水一战的话,要尽可能打蛇的后脑。

如何判断蛇是否有毒?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通过蛇的外形判断。如果能够分辨所去区域常见毒蛇长相,也不用每次见到蛇都惊慌失措,毕竟碰到无毒蛇的机会更多,而且毒蛇也不是全具备攻击性的。

比如蝰科的蛇类基本是三角头身体普遍粗短,包括泰国圆斑蝰、竹叶青、原矛头蝮(烙铁头)、白眉蝮、尖吻蝮(五步蛇)等蝮蛇。

又比如眼镜蛇科的蛇类基本是扁圆或者椭圆头,包括银环蛇、金环蛇、舟山眼镜蛇、孟加拉眼镜蛇、眼镜王蛇。

1.我国比较常见的毒蛇


①眼镜王蛇(体型最大的毒蛇)

国内一般分布在华南地区,在中国的个体体型较小但是毒性强于东南亚亲戚,有主动攻击人类的倾向,成体可达3米,毒液剂量大。眼镜王蛇比眼镜蛇体型要大,而且会捕食其他蛇。


②银环蛇(毒性极强)

银环蛇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蛇,其毒性极强,纵使它性情温顺、注毒量少,仍然极其危险。就算注射血清也有部分患者会死亡,注毒后如果不接受治疗,死亡率极高。

被银环蛇咬到,基本就一只脚就进了鬼门关。

银环蛇喜欢夜间活动,南方的钓鱼佬比较容易遇到它。

另外银环蛇还有亲戚——金环蛇,就是把白色的花纹换成了金黄色,但毒性不如银环蛇。

③舟山眼镜蛇

眼镜蛇科的都很好辨认。舟山眼镜蛇,我国南方广泛分布,也是一种常见的剧毒蛇类,其毒性仅次于银环蛇。

俗话说,被眼镜蛇咬了就两个包,身上一个,山上一个。

④蝮蛇(分布很广)

蝮蛇栖息地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算是剧毒蛇类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了。它毒性较强,但是好在注毒量较小,往往不足以毒死人,及时救治一般都可以活下来。

蝮蛇在华北地区也有分布,蝮蛇是北方毒蛇的主要类型。

蝮蛇有很多细分种类,但它们一般都是短粗身体+三角头。

比较著名的五步蛇也是蝮蛇,学名是“尖吻蝮”。

有人说,被五步蛇咬了,走四步再让它咬一口,还能再走四步(不会有人相信吧)。

⑤竹叶青

竹叶青在我国南方分布较为广泛,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浙江云南以及台湾均有其踪迹。竹叶青属于剧毒蛇,毒性和金环蛇比较接近,但是注毒量较少。

竹叶青也比较喜欢夜间活动。

毒蛇的种类当然远不止上述几种,在此也不一一列举。

被毒蛇咬伤如何处理?


被毒蛇咬伤之后,有一个总的原则:减缓毒液吸收,促进毒液排出,尽早送医院救治。


  • 确保现场安全,如蛇仍在旁边,即使它已经受重伤或者濒临死亡也可能咬人,不要动它,尽量绕开并远离它;

  • 患者尽量减少体力活动,以免加快毒素扩散;

  • 不管被咬之后出血严重不严重、疼痛感强不强,第一时间处理完送往有抗毒蛇血清的医院,如有可能,对毒蛇进行拍照或记住蛇的特征,有助于医务人员找出对应的抗毒血清(因为蛇毒根据种类不同,神经毒素类的咬了没明显疼痛感,血液毒素类有的凝血,有的止不住血,所以应当简单处理后尽快把伤者交给医生);

  • 用大量流水清洗咬伤部位,有条件的可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0.5-1%碘伏、生理盐水或肥皂冲洗伤口残留的毒液。

  • 在不影响撤离速度的情况下,进行夹板固定制动;

  • 绷带包扎:近心端包扎,仅对神经毒素类毒蛇咬伤时使用,松紧度以可插入手指为准,每隔15 分钟~20 分钟放松1分钟~2 分钟,以免肢体因缺血而坏死;绷带包扎会加重对富含细胞毒素的毒蛇(如眼镜蛇与尖吻蝮)咬伤所致的局部损害;

  • 尽快服用蛇药;

  • 尽量除去身上的紧身衣服和首饰;

  • 如确定蛇无毒,可以按普通动物咬伤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作者:老污的日本探险(知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7976354/answer/706120972

2.作者:深圳公益救援队

《课堂 | 被蛇咬伤怎么办?!》



2.北京地区的毒蛇类型

①短尾蝮?
主要分布于北京西北部山区,栖息于田野、溪沟、灌木丛及石碓等环境,城区数量极少。??
?②华北蝮、西伯利亚蝮?
与短尾蝮同属蝮蛇类毒蛇,多活动于山区,毒性较强,需注意防范。????
?③虎斑颈槽蛇?
虽非典型管牙类毒蛇,但其达氏腺分泌的毒液可引发严重出血症状,需谨慎对待。??而且虎斑颈槽蛇领地意识比较强,也不排除主动攻击人的可能。


3.伤口判断

如果不幸被蛇咬到,通过伤口也可以辅助判断是否有毒。

普通蛇咬伤: 只在人体伤处皮肤留下细小的齿痕,轻度刺痛,有的可起小水疱,但没有全身性反应。

毒蛇咬伤: 在伤处可留一对较深的齿痕,通常是两个深孔。但也不是绝对的,有的毒蛇牙印模糊,毒牙分离不明显,比如珊瑚蛇。

同种类不同发育阶段以及不同种类蛇之间的体型和毒牙尺寸差距会很大,通过牙印形状深浅判断并不完全准确。所以只要是被咬了要尽可能记下来蛇长什么样(所以遇蛇拍照也有道理),然后迅速处理伤口后去医院检查。

无毒蛇也可能咬死人,种类判断错误也可以要人命。

毒蛇毒素的类别


不同毒蛇的毒素作用机制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神经毒素(neurotoxin)

作用于神经系统,阻断神经信号传递,例如抑制乙酰胆碱释放或与受体结合。患者会出现神经麻痹症状,伤口发麻,随后麻木感逐渐蔓延,引起头晕、视力模糊、语言不清、肢体瘫痪、呼吸困难等,最严重时患者呼吸麻痹导致窒息而死,一般在数小时发生。

这类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部分海蛇等。

2.血液毒素(hematotoxin)

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通过激活或抑制凝血因子,出现内出血或血栓。被咬伤处可迅速肿胀、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黑紫色,随后肿胀逐渐蔓延,引起畏寒发热、心跳加速、烦躁不安、瘀斑、血尿、多器官衰竭等。

这类毒蛇有竹叶青、原矛头蝮蛇、烙铁头蛇、五步蛇等。

3.细胞毒素(cytotoxin)

直接破坏细胞膜或线粒体功能,引起组织剧烈疼痛、肿胀、水泡、坏死,可迅速感染,从而发展为全身性感染。

这类毒蛇有舟山眼镜蛇、部分蝰蛇等。

4.混合毒素(mixed toxin)

兼有以上两种或三种毒素。

这类毒蛇有眼镜王蛇、部分蝮蛇等。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