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龙岩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在南靖一日游结束的时候,车上的小导游恳请大家给她点个好评,每个乘客都寒暄两句,问到我的下一站是哪?我回答说是龙岩,小姑娘很吃惊,说龙岩不太好玩,除了古田会址,没有太优质的景点。其实这个我是知道的,这次出门的目的很直接,是要把福建省的每一个地市走完,起码是市zf所在地要走完,如果有好玩的地方最好,没有也不怕,博物馆起码都有吧。

如果不是因为土楼,我可能不会知道龙岩,这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地级市,位于闽西的山谷之中,闽粤赣三省的交界之处,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红军长征的主要出发地。龙岩古属闽越,到西晋才设新罗县,县治还在更西边的长汀,唐开元设杂罗县,才来到现在的龙岩,明朝改汀州,清属汀漳龙道,直到解放后,龙岩才真正独立出来,成为福建省的一个专区。

龙岩的行程结束了,在酒店拿了行李,扫电单车向龙岩火车站前进,不知道是导航出错还是我的理解有误,骑到了火车站的南广场,这里应该已经荒废了,没有进站口,还好时间充裕,又骑着绕了很远的路来到北广场。

龙岩火车站位于龙岩市罗龙路,是中国铁路南昌局管辖的二等站,是龙厦铁路、赣龙铁路、南龙铁路上的重要站点。龙岩站始建于1961年,外观融入客家土楼屋顶元素,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站场规模6台13线,最高聚集人数3500人,是龙岩市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5点多钟,列车启动,带着我一路向北,南平市的延平区向我扑面而来。

博物馆外的南侧是闽西革命烈士陵园,此处为龙岩城西虎岭山,1956年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1980年在纪念碑周围进行扩建改造,建成了闽西革命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占地8万多平方米,有烈士纪念广场、纪念碑、纪念馆、光荣亭、霞飞门等建筑,是福建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陵园青松翠柏,庄严肃穆,因为是座小山,路线规整,很多市民在陵园里跑步健身,我随处看看,散着步走下山岗。

我还有最后一个目标,位于老城区西北角的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建成于1986年,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万余件,馆设红色闽西基本陈列和共和国元勋事迹、闽西红土名人、龙岩生态文明探索实践等专题陈列,是展示龙岩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龙岩市红色文化的重要品牌,这个博物馆的陈列是花了很大功夫的,故事很清晰,文物很精彩,虽多用文字图片对土地战争以来闽西革命历史进行介绍和展示,但比龙岩市博物馆做得都要好。

再走几步就到了龙岩城区的最核心街心广场,广场面积不大,但绿草如茵,聚集着许多老人打牌闲聊。广场北侧是座小山包,名为中山公园,原为林家梅亭山花园,占地3.2万公顷,于1927年辟为公园,公园内有红亭、中山亭、民权亭、民主亭、民生亭、擎天塔、和平雕塑等景点,在岭南园林建筑中有着重要地位,与厦门的淑庄花园齐名,是龙岩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公园的规模同样不大,除了些好看的亭子外,鲜花草地也分外耀眼。

从路边的旅游导览图上看,附近还有共和国财政摇篮展览馆及闽西工农银行旧址,走到一看,这些展馆同样没有完全开放,开着的也仅开放了临街的一楼,而介绍上说的第二、三部分却不知道在哪里,让人感觉有点莫名,不客气地说一句,这几个展馆做得有点虎头蛇尾啊。

马路对面有一栋仿古的全新建筑,是闽西苏维埃政府旧址纪念馆,于2021年在原址重建后对外开放,纪念馆一楼还原了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时的场景,并在此建立闽西苏维埃政府;二楼陈列的是“闽西民主建政典范”主题展,展示了我党在闽西这块红土地上的重大探索和实践。可惜只有一楼开放,二楼是锁着的。

兜汤店外不远的河上横跨一座石桥,石桥尽头的河边竖着一座挺秀塔,也称为水门塔,临于龙津与小溪二流汇合处,始建于明万历九年,塔六角七层,空心砖木构楼阁式,通高15.8米。塔身二至三层外壁共嵌有历代文人墨客八块石碑刻。是龙岩市区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楼阁式砖塔。走到塔下仔细观看,古塔身上的每个字都写得苍劲有力,俊秀挺拔,不愧为挺秀这个塔名。

一条龙川河从龙岩市中心穿城而过,我沿着河边去找一家网上点了名不能错过的牛肉兜汤,这是一种用牛肉煮出来浓浓的肉汤,汤稠肉嫩味道丰富,同样也要来一碗拌面,才是经典的龙岩风味,这就是我的午餐了。

龙岩图书馆在老城区,前身为1935年创办的龙岩县立教育图书室,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于2004年建成开馆,馆藏图书48万余册,阅览座位700余个,国家一级图书馆。图书馆有点年岁了,我游走了几个阅览室和书库,都比较陈旧,只有在一楼的读书驿站才有点现代感,不过,这么小的地方能有一个这种规模的图书馆,本身就值得赞扬。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