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沿黄大道骑行黄河入海口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316 于 2025-7-2 14:26 编辑

黄河全长5464公里,从黄河发源地到青海湖因道路、海拔(4600米)及禁止游客靠近黄河源头我没骑过。但青海湖到黄河中游——内蒙古托县河口我骑过,黄河流过内蒙古的河套在托克托受阴山阻挡一路南下,成为陕西山西的分界河。2019年队友快张、老赵我和老伴四人曾骑过陕西沿黄旅游公路。今年听说山西也有一条沿黄旅游公路,于是与快张联系是否有兴趣走走山西沿黄大道。得到肯定答复,说走就走,快张说5月22日咱们就出发。可我看天气预报,22日是大雨,于是提议23号走。于是21日我向队长刘顺利请假,告知我和快张决定近日骑行山西沿黄大道。刘顺利队长立即回复到:“你们多会儿走,通知我一声,我送送你们。”谁知天公不作美,天气预报22日大雨,23日小雨,23日能走吗?在忐忑不安度过了22日,23日凌晨3点38分,快张发来微信:“今天还有雨咱们能走吗”我给快张发了一张天气预报说:“能走”。于是6点左右我们骑向湿地公园门口,此时刘顺利队长先于我们到达湿地公园门口,说:“我陪你们骑一段,送送你们”……
    6月19日,历经28天,骑行3218公里圆满完成从内蒙沿黄大道骑行黄河入海口的旅程。

    内蒙古、山西共享的老牛湾,也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

    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


   黄河龙门大峡谷,此处两面大山,黄河夹中,河宽不足40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一泻千里。


   6月12日,翻山越岭历尽艰辛骑行21天2572公里终于到达黄河入海口。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316 于 2025-11-13 11:45 编辑

“还有我,” 77岁的李大姐骑到凉城迎我们,又陪同我们返回呼市。

  “尽给我们拍照了,我也和你们拍一张。”小方说。

  “好了、好了,咱们来张合影,到讨速号为老席、快张的归来接风洗尘。”刘队喊道。

   好大的桌子,

   怎么拍也拍不全。

“上菜了,首先感谢老荣不但来黄合少迎接队友的归来,还带了两瓶好酒为我们助兴。”

   此时此景找一斜角,拍个全景。29天,骑行3218公里,在队友们欢声笑语的接风洗尘宴中圆满结束。黄河全长5464公里,上游我从青海湖出发到托县河口以前骑过,这次骑行了中、下游2606公里,也就是说,黄河全程除青海湖到黄河源头没骑过,我沿黄骑行近5000公里。沿黄骑行到此结束。

   8 点半左右,骑行50多公里,进入呼市地界。

    阴山下的敕勒川已不是茫茫的大草原。借助黄河水的滋润这里已成为米粮川,内蒙古不但是牛羊成群的地方,没想到的是内蒙古还是产粮大省,2024年内蒙古以820亿斤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第六。

    骑行到离呼市还有近五十公里处的黄合少村,有骑友向我们招手。

   原来内蒙古老年骑协八队的刘顺利队长领着部分队友在这接我们来了。曾和我一起骑行过318,去年又和我骑行漠河、抚远的老姜首先迎了过来。

  与内蒙古老年骑协前任SJ任增明及刘顺利队长合个影。



    在这次“从内蒙沿黄大道骑行黄河入海口”的最后一晚,老伴和我住在一起,在说不完的话中不知何时进入梦乡,一觉睡到大天亮。

   近6点在六位队友的陪伴下,我们向呼市方向骑行,完成“从内蒙沿黄大道骑行黄河入海口”骑行的最后一段旅程。

  从凉城到呼市还有一座大山——蛮汗山,不过这段新修的公路比原来的盘山公路好骑多了。

  五、六公里的下坡路设置了多处避险车道。

   大下坡倒是省力,但长时间精力的高度集中,也感到累了,下车放松一下,顺便等等不敢快速放坡的队友。



   老马及76周岁的女队友李綏林紧随其后。怎么只见三人?他们呢?在后面。

   又过了一刻钟,终于看到老郭、老卢、老伴相伴而来。

  “怎么你们才来?”原来看着快到凉城了,老伴的自行车扎胎了,老卢、老郭忙帮着补胎,耽搁了一点时间。

   不过,大家还是汇合在凉城宾馆,并在宾馆大餐厅内为我们接风洗尘。

   这是大同到凉城的骑行轨迹。



   花木兰的故乡本在内地(河南虞城或.湖北黄陂,到底在哪,目前还有争议。)内蒙古的凉城为什么会有花木兰的塑像?原来花木兰的故事来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北魏太武帝年间,即公元408年至452年,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多次参加了北魏讨伐柔然汉国的战争,且表现出色、屡建功勋。据史料记载,花木兰曾在今凉城县岱海一带参与了多次作战。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2005年凉城县修建了这座花木兰雕塑。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首流传甚广的《木兰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诗中塑造的替父从军、战功赫赫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人物。

   以前我们从呼和浩特市骑行来凉城是从北进入凉城,进城不远就是我们常住的宾馆,这次从凉城南到凉城,我们竟找不到我们曾住过的宾馆了。打电话问骑车来接我们队友得知我们住过的宾馆叫宣德贵宾酒店,宣德贵宾酒店在哪?我和快张还是不知道。队友告知就在凉城天主教堂旁边。天主教堂在哪?我们这俩路盲还是不知道。这电话打的旁边的路人都笑了。有位好心的大姐说:“别打了,我带你们去”

   到达宣德贵宾酒店后,为表示感谢,也为我们能记住这个酒店的位置。我们特意以凉城天主教堂为背景来了一张合影。

   不到12点,看到了。老伴及五位队友六人从呼市骑行一百多公里,来到凉城我我们接风洗尘。小方一马当先第一个到达。




本帖最后由 华山论剑316 于 2025-11-3 18:40 编辑

   才6点半我们就骑行了50多公里,到达内蒙丰镇。
   一进丰镇城区,丰镇大酒店呈现在我们面前,今天肯定不在这住,时间这么早,还是找个地方吃早点吧。

   嘿、找了半天,竟没有卖早点的。转到长途汽车站看看,有面馆。没别的,只好来碗面吧。这是我和快张在这次骑行中一块吃的最后一次早餐。这面的味道真不怎么样,稀汤寡水,难吃死了。我勉强吃了半碗,10快钱。

     继续骑行在内蒙古高原上,途中看到不少这样没人居住的废弃房屋。世道就是这样的,城里的房屋贵得人们买不起,农村的房屋闲置没人住,日久天长风吹雨打,倒塌了,长草了,重归自然。

  10点30分骑行123公里,我们到达凉城。城边迎接我们的是花木兰塑像。

   奇特的是近两层楼高的点将台,四面都有门洞可出入,但里面没有一根梁柱。地面的石板凹凸不平,岁月在这留下深深磨痕

   离开得胜堡没走多远,便山西界碑。

   界碑后是连绵不断的明长城,可惜人为的破坏,大自然的风吹雨淋长城只留下这长长的残墙断壁。这可是农耕文明与游牧草原的分水岭。

   骑过去长城外就回到我的家乡——内蒙古。

   沿208国道从山西大同来到内蒙古丰镇。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