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开启今夏玩水季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酷暑来临,完成了蛇坑岽的环穿,决定开始今年的溯溪玩水程序,首站,我们选择的是卢老师推荐的鲜水坑溯溪,在上杭县太拔镇,茫荡洋的西北侧。

除了农家捉蛙人,该路线鲜有人踏足,自媒体里仅发现有一厦门驴友探访过留下简短的视频痕迹,难度较大,所以我限制人数是对的。

我将封藏了一年的防水包、毛毡底钢钉矶钓鞋翻出来的时候,是周四,明显地已经迫不及待了般。

并且还周五傍晚一下班就出发,提早一晚抵达卢老师的大洋坝老家别墅里腐败一顿。

这里有酒有故事,龙凤汤的美味咱暂且不提,乡村里悠然自得的温泉泡澡令人十分回味,跟王小兵一起在楼顶天台的月光浴有了当年石牛山沥沥的拉丁舞回忆。

更加难忘的就是男人们集体打地铺睡觉过夜的呼噜声实在震耳欲聋。

不管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能够把大家完成溯溪并每个都安全回到家就好。

理论上属于第一次有了户外队踏足的这条溯溪路线,难度系数中上,三番五次的淌水、泅渡、抱石、攀岩,后面再免费赠送一段登顶打卡的爬山把大伙累的够呛,太阳都快要下山了。

该路线偏长,不过,夏天就得这样玩水嘛。

因为林嘉强手里有劈刀,我紧跟住他的步伐好帮助参考路线,于是越过垇口,翻到了一块山脊后,我再也不愿意下拱到沟谷去了,估计水路还得走3公里,时间已是傍晚5点,沟谷里光照不到已显昏暗,加上知了等动物那轰鸣般的声响会令人焦虑不安。

我决定带领大家穿着溯溪线沿着山脊冲上山顶绕回古道再去茫荡洋的寺庙,就算拔高得300米也无所谓了。

这其实是对的。

虽然炎热但光线充足让人不会心急,大伙也都体能透支了,困顿在水路里行走石头上会有更大的风险。

手机开始有信号,哔卟哔卟的收到了几十个短信我就知道了自己会被老婆骂得半死,果然大部分都是她催问的几点可以到家,晚上她有日本回来的同学需要接待,看来我得迟到很不好解释了。

再往上走,发现一处几乎荒废了的水坝,才证实了刚才水流渐小的现象,原来被拦截不知流向了何方。

有人工建筑那就肯定有路行走了,碍于坝头的浇筑过窄无法让人在上面行走,我们没法过对岸去查看路况。

立哥引领一帮人要拱上山顶时候,小精灵发现了这条若隐若现的山路。

然后就是林嘉强发表了他的陈年旧事,他说马上就可以切入他曾经走过的路线了。

也确实是,一路看到了不少爬山狼的户外红丝带。可惜路迹实在太差,几乎得重新拱路。

然而,再走到视线开阔处,阳光明媚洒落,途中遇奇形怪石,成了天然打卡点,大伙哪能错过呢,不管多累,见着怪石就来劲,在石上摆姿势、比手势,快门咔嚓响,把汗水泡过的欢乐,全锁进照片里,山里的风、刺眼的光,都成了背景板。

我自己的耍酷版本,也不能错过一下。

我查看了下手机里的轨迹,接近溯溪尽头还远着呢,水流却渐小,抬眼望去,高耸的石壁陡崖直插天际,像是大自然竖起来的巨大屏障,沟谷间巨石林立,横七竖八地堆积着,表面布满青苔与岁月痕迹。这些巨石形态各异,有的如庞然巨兽蹲踞,有的似断裂的巨剑横陈,每一块都厚重难移,想要翻越,得小心翼翼找缝隙、攀棱角,稍不留意就可能被巨石困住,这段路的粗犷与险峻,在这沟谷巨石间,确实展现得淋漓尽致 。

溯溪途中,瀑布崖壁攀爬时,路线抉择至关重要。

有安远这位大咖同行,我心里格外踏实,每到看似无路的节点,众人着急想放弃水路改走山脊,我的判断与决定,总能得到安远力挺,他的支持,让一次次看似要陷入绝境的时刻,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化险为夷,这份信任与并肩,是溯溪路上最珍贵的底气 。

溯溪之路,下游段水流尚算平静,越往上走,水潭如繁星密布,巨石也愈发嶙峋,难度直线飙升。特别是午餐后,阳光像被沟谷收了神通,光线渐弱,原本清透的溪谷,蒙上一层昏暗薄纱,岩壁阴影更深,水潭反光变弱,每一步攀爬、泅渡,都多了几分未知的挑战,也让这趟山野冒险,添了独特的神秘氛围。

光影斑驳的水潭里,散发出独特的漂亮,阳光穿透枝叶,在潭面洒下碎金,石上青苔与澄澈流水相映,让我们的身影融入自然,每一步都似在叩响秘境之门,把户外探索的野趣与山水的诗意,静静晕染开来 。

沟谷间,巨石嶙峋,覆着斑驳苔痕,似时光镌刻的纹理,清浅溪流蜿蜒,在石缝间淌出细碎银波。驴友们穿梭其间,与自然肌理相融,岩壁绿植垂挂,添一抹生机,潺潺水声作伴,每寸空气都浸着山野清冽,这未经雕琢的原始之美,让脚步慢下来,难免心也醉在这方野性天地 。

这段溯溪历程,淌水、泅渡、抱石之外,居然还需要攀岩的动作使出来,那环节藏满危险变数,好在团队如精密齿轮,我们有卢老师、安远勇打头阵,凿出前路;阿坤、立哥前后接应,托住安全;王小兵、廖主任稳稳支撑,筑牢底气;旺哥、林嘉强强势收尾,兜住所有。

众人合力,把每段艰难都碾成坦途,这就是户外团队的力量,艰险也成了并肩的浪漫容易。

当然,能依托于沟谷两边的石壁脚踩处,那我们也会采取行走的方式去完成它。

要不然,水不是特别深的话,那就托起背包扬起手机谨慎地涉水而过。

因为艰难,每个水潭的顺利跨过,心情是格外美丽的。

这样的溯溪玩水方式,完全让心身沉浸在干净的溪水里,让上海回来的石莲姐低头时候都笑开了花,简直合不拢嘴。

在这样的溪谷里,一个个小水潭就是小精灵的欢乐场。作为游泳高手,这些泅渡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看她在水里穿梭,像条灵动的鱼,时而浮出水面笑闹,时而扎进水里潜游,把每个水潭都玩出花样,快乐简直要溢出水面,感染着身边伙伴,让这趟溯溪的乐趣又翻了倍。

我的水性不怎么样,每次都需要防水包的帮助,一开始时候没掌握好技巧,手里拽着防水包的把手没法浮动,使劲踢腿也没见着游动多少距离,还害我喝了两口溪水。

后来立哥告诉我干脆将背包继续背负在背上,形成自然的浮力,反而更好地泅渡了。嗯,我又学到了一次技能。

旺哥游泳功夫也不算好,狗爬式动作看着就格外搞笑,好在有防水包助浮,岸边立哥还递来棍棒辅助,他抓着棍、借着包的浮力,在水里扑腾,虽姿势滑稽,却一路嘻嘻哈哈,硬是成功泅渡,把这趟溯溪的欢乐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户外的快乐,不就是这样跌跌撞撞又热热闹闹嘛。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