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宁德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从建阳到福州,再从福州到宁德,到达宁德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我在火车站旁边订了个民宿,其实就是在居民小区里小户型改造成的小房间,进门我就笑了,果真是民宿,屋里的沙发、桌子、床,都像是80年代的物品,虽然在福建,也不能这么古早吧。小区楼下有些小馆子,随便找了一家,点了一盘黑椒牛肉盖饭,匆匆吃完,上楼睡觉。

在福建的沿海,哪里能不拜拜妈祖呢,宁德城里还有一座更宏伟的寺庙是天后宫,也称妈祖庙,位于宁德市福山路,规模相当之大,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的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妈祖庙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宫内主体建筑呈中轴对称,有门楼、戏台、拜亭、正殿、后殿、偏殿等,供奉妈祖、陈靖姑、钱四娘、八大将军等神祗,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塑像很是可爱。这里还是抗战时期国共谈判旧址,1937年8月,中共闽东特委与国民党当局在此谈判,最终在福州达成过“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

宁德一日游即将结束,骑车回到火车站旁边的客栈,取了行李,在楼下的小馆子吃了点东西,穿过马路来到宁德火车站,车站位于宁德市金马北路,是中国铁路南昌局管辖的二等站,是温福铁路、衢宁铁路上的中间站点,于2009年投入运营。宁德站站房采用骑楼和廊桥的传统建筑风格,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站场规模2台6线,最高聚集人数为1200人,是宁德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我实话实说,宁德站的外立面像一个方盒子,不但没精神,而且还相当的难看。

下一站将又是一个新城市,兴化府——莆田。

宁德城隍庙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西北路,始建于宋绍兴元年,距今已有900年的历史,庙宇现有门楼、前殿、戏台、拜亭、主殿和左右厢房,具有典型的闽东建筑风格,主殿供奉护国威宁公、赤白二爷、妈祖娘娘、八将、六司等神像,只可惜城隍庙也在重修,庙里沙土飞扬,供奉的神像都临时换了位置。

老街子很窄很幽深,也很有意思,走两步就是一个庙,有供天后的,有供元君的,竟然有个小庙供奉毛主席,真是体现了福建人民多样的宗教崇拜和丰富的业余生活。老街里最重量级的庙宇必然是城隍庙,这种由官方转向民间的崇拜一般都是古城当中建设得最好、规模最大的,而每个城市的城隍都不同,与当地的民间传说有关。

再往深巷里走,偶遇到一座郑长璋事迹展馆,是我以前没有听过的烈士,占地面积240平方米,两层小木楼。郑长璋为宁德的首位共产党员,就读于北京大学,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26岁,展陈馆分少年励志、投身革命、传播火种、壮烈牺牲等六个部分,展示了郑长璋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

老城的入口处,有座关帝庙,叫鹏程境关帝庙,是宁德古城四座关帝庙之一,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庙宇更是小,和间教室差不多大,供着关二爷、关兴和黑脸的周仓,小庙沿中轴线对称分布,有门厅、天井、正厅等传统建筑结构,承载着人们祈求平安和财富的美好愿望,也是当地居民精神寄托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庙里香烟缭绕,几个老乡亲坐在门口,看我进去闲逛拍照也没说我。

在所有的精彩里,我最想看的是南门兜的大圣宫,这是一座供奉齐天大圣、顺天大圣和协天大圣三兄弟的庙宇,建筑风格独特,金碧辉煌,大殿前有两颗黄金打造的盘龙柱,两侧是白银浮雕装饰、玉雕的花果山,中间供奉大圣三兄弟,真是叫个金碧辉煌,亮瞎了我的狗眼。、大圣宫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朝,是闽东猴神崇拜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宁德最有气场的一个宫庙,大圣崇拜的时间比西游记还早好几百年,说起西游,我还知道我大云南的保山城北有个供奉猪八戒的庙,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下。

要去逛一下宁德的老城,现在叫做鹏程历史文化街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元祐五年,整个街区面积约15万平方米,街区内仍保存着30多处古民居、宗教建筑群落,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街区格局,有马氏绣花楼、薛厝里等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鲜明的地域特点,这里是蕉城的起点,历史悠久而厚重,小巷幽深,建筑古朴,每一个转角,都能看到历史留下的精彩。

城市的西南角有一座古寺,名为报恩寺,位于万安西路,坐西朝东,占地5万多平方米,始建于唐咸通九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中轴线由东向西有山门、放生池、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圆通殿、斋堂、净业院等建筑,古寺枕峰襟海,松柏苍翠,香火颇为旺盛,是宁德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有点遗憾,寺庙的后院还是在修,我踩着瓦砾想钻进去看观音阁,太危险了,放弃。除了报恩寺,宁德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躲藏在城西的群山当中,时间不够,或许能留给下次。

从美术馆出来,往老城区方向骑,过江的时候远远看到一座塔,地图说那里叫做塔山公园,就向往而去。骑到近前,发现塔山的塔果然在塔山之巅,目测了一下这个山,虽然不大,高也有数十米,我要徒步爬上去,再爬下来,累不说了,势必要消耗不少时间,对于我这种特种兵来说,有点不划算,于是在山脚下拍了两张照片,转头就奔向了下一站。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