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悠闲:冰激凌、奶茶和专利
徒步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作了各自的回程打算。莫达赫随大司马当天离开昭苏回到伊宁。大司马次日清晨的火车不允许他在昭苏过夜。莫达赫虽次日下午才飞喀什,但不想白天的时间被昭苏到伊宁的5小时交通时间分的太碎,就也回伊宁了。昭苏有个小洪纳海草原石人景观,还上过《华夏地理》杂志2013年9月号的封面,可惜莫达赫没时间去看看了。
大司马和莫达赫下了伊宁长途车,就近在长途客车站楼上的酒店入住。大司马一早去了火车站,莫达赫赖床到退房的点钟才起身。六星街从酒店走着就能到,只有1公里。莫达赫再次来到六星街打发时间。
伊宁的古法手工冰淇淋很有名,莫达赫认为这很大程度是因为牛奶的品质好,在前店买一碗冰淇淋之后可以走到后厅,后厅摆着不下30种配冰淇淋的佐料,包含各种果酱、果干、坚果。有些佐料莫达赫吃过,但从没想过拌可以用来冰淇淋,有些佐料连见多识广的莫达赫都第一次尝。智力出众的莫达赫没有像其他游客那样揭开冰淇淋的盖子就直奔佐料区,他先品尝了半碗纯粹的冰淇淋,给容器腾出足够多盛放佐料的空间,然后从佐料区挑选了野杏酱、瓜子仁、鹰嘴豆混合冰淇淋的奶香。穿过冰淇淋店的后厅还有两进院落。莫达赫可以边细品美食边坐在院子里享受清闲惬意。
一群叽叽喳喳的游客打扰了莫达赫的安宁。院子眼看待不下去了,莫达赫转向了六星街的其它去处。为需求安静他走到蛛网般街区边缘去探访一家私人手风琴博物馆,然而建筑在装修,就踱到黎光街九巷,找了间看着顺眼的咖啡馆坐下。在咖啡馆莫达赫看了一会小说,推敲了一下未来两天喀什旅行的细节。他点了一款“哈萨克奶茶”。盛奶茶的碗作工考究,黑白图案镶嵌金边。碗里细腻的乳香与粗犷的茶香混合,相得益彰。奶茶里没放糖,而是泡着些炒米,提供给客人随奶茶调味的,是一罐盐。
“哎——对!你很美啊你很美!头再往左偏点,手扶窗户....手还是放下去吧!”一段喧哗又打断了莫达赫。莫达赫此时坐在临窗的桌旁,矮窗另一边的室外,一位摄影师正借景半开的窗户给游客提供旅拍服务。这些游客全都被化上了造型统一的妆,套上了不伦不类的所谓民族服装,被摄影师领到雷同的机位,支配她们凹出相似的造型。成品照片莫达赫见过:就跟蒸包子似的,一屉屉的全一个德行。
咖啡馆里也来了一拨客人,他们的谈话使莫达赫完全无法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大声议论的着咖啡馆的选址,装修,服务员年龄等话题,并在等待一个人。
茶点上来以后,他们等的人来了。来人是本店的店主,也是新疆著名的女企业家,在新冠疫情之前以一百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块地,企业家的设计师女儿设计建造了咖啡馆,目前地价已经翻了至少一番。来客的主宾是和店主年岁相仿的故交,此次来访的目的貌似要介绍随同的晚辈跟店主开展某项合作。店主介绍起咖啡店的经营,说到她女儿正带着律师在北京维权。按她的说法,“伊宁蓝”本来是属于她女儿的专利,被后来的六星街其它商户效仿(莫达赫推测如果说法属实,也蔓延到了整个喀赞其)。她提到的一句细节令莫达赫信服:“业余人士对色彩的饱和度把握不精准,不敢用色,都轻飘飘的,他们就不像我们家的房子拍照出片。”
当晚,莫达赫乘飞机更次跃过天山降落喀什,几天前他曾徒步从天山北麓南行至山脉主脊,然后又折回。在地图上划出一个大大的U型。
莫达赫在喀什住的是一家位于吾斯唐博依古街入口处,紧邻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国际青年旅舍。青旅已不复从前住着些心灵有趣的背包客了,而尽是些被低廉价格吸引前来的社会闲散人员。莫达赫很晚才从机场到达青旅入住。徒步以前,莫达赫在网上订了个喀什的一日游旅行团。前几天无人区徒步一直没信号,此时司机联系上了他约定明天接车的地点。
艾提尕尔清真寺广场有两个小女孩卖酸奶和馕,莫达赫都想尝尝就各买了一份。酸奶盛在直径20公分,高7公分的塑料盆里(估算有2.5升),莫达赫反复确认售价仅10元。直径20多厘米的馕也才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