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行,疆至。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新疆是真正的旧世界地理中心,它壮阔的河山分割了缔造人类世界观的地中海、波斯、印度和中华文明,却又悄悄的通过丝路几千年末间断的旅人,将世界连在了一起。”《Lonely planet 新疆》




1.囧途:起飞



莫达赫约了一个顺风车去机场。汽车行驶了20分钟,他习惯性的摸了摸口袋里的身份证。不见了!



慌忙在背包里寻找,在身上其他的口袋里寻找,都没有。一看离起飞时间还早就果断的跟司机商量能否掉头回去。司机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刚才司机来接他,提前到达了接乘点。因为附近没有停车位,就让莫达赫到了再给他打电话。所以莫达赫推测自己最有可能打电话的时候从口袋里掏手机,把身份证掉在了马路上了。莫达赫清楚的记得他在楼道的时候,确认身份证就在右裤兜口袋儿里。



回到打电话的路边儿,马路上并没有莫达赫丢失的身份证。这也在预料之中,于是他启动备选方案,跑上楼去拿社保卡。离登机时间越来越近了。



在临近家门还有最后一组楼梯的时候,有个陌生人拿着他的身份证,正往楼下走。



“这是我的! ......” 莫达赫盯着他手里的身份证说道。



“我捡的这个身份证,正要给你送来,但是你不在家。”他盯着身份证上的家庭住址说。



“我正在赶飞机,突然发现身份证丢了,就回来找。”莫达赫语无伦次的谢过他,从对方手里接过身份证,直奔楼下。顺风车还在等着他呢。



但凡这个好心的陌生人出现早或晚几秒钟,或者没把身份证拿在手里,莫达赫都会以为他是送快递的跟他擦肩而过。出远门没有身份证很麻烦,天意啊!



经历了这一场有惊无险。莫达赫开始放松的跟司机闲聊。车驶出小区开上大路还不到5分钟,跟一个胡乱并线的车剐蹭了。



事故对方的车主性别和车型,都是早被大家贴上不靠谱标签的款式。双方就现场报案还是视频报案?谁来承担事故责任?一通磨蹭。莫达赫算计着时间沉住气不说话,终于在他的承受临界时间处理完事故继续上路。



顺风车前挡上有块知名高校的牌子(在这就不说校名了),红底黄字,显得很庄严,司机是去机场接校党委书记所以挂了顺风车。路上司机接到了可能是车队调度的电话,告诉他书记已经出机场了。司机很有可能是看错了航班到达时间,被调度一顿阴阳,说他没有必要再去飞机场了。



莫达赫在汽车后排,从后脑勺都能看到司机的窘态,担心司机取消网约车订单,没敢再多问,也中断了和司机有关他曾经当武警时漆舞唯吻的经历,以及他们那个高校教师们派去支边的话题。



后半程没堵车还算顺利,起飞前70分钟到达机场。办托运的窗口磨磨蹭蹭,排队排的莫达赫抓耳挠腮。终于轮到他了。办值机的小姐姐也是好心,说是怕莫达赫登山包外挂防潮垫脱落,拉链损坏,让他走超规行李通道人工搬运。本来就时间紧还给加项目,无奈。莫达赫推着行李车找到超规行李托运窗口,跟一位托运手铐的旅客先后办理了业务赶往安检口。



还好安检耽误时间不多,但是登机口比西天取经都远。穿过整个航站楼,搭了两段传送带,还下了一段台阶才到达登机口,坐上飞机离起飞只剩二十分钟了。



飞行员技术很好,起降都非常平滑。莫达赫在飞机上看了一部电影,半小时纸质书,吃了个盒饭还眯了一会儿。


出发前在野炊垫上手绘的路线图


2.蠢公园:亚心

下飞机直奔“亚洲大陆地理中心” 。这是地理爱好者莫达赫上次来新疆,因为疫情没去成留下的一个夙愿。在偏远的乌鲁木齐市郊,能找到的最近酒店距离它6.7km。



等莫达赫订完酒店才发现旅行手册上说,如果顺路可以看看,如果不顺路完全没必要来。他有一个堪称活地图的同事,也给过他几乎同样的劝告。但莫达赫最终决定不退酒店,好歹也要看看。



这个公园蠢就蠢在明明一个地理坐标点,直接让人参观就是了,可它偏不,它把景区弄得非常大,还不提供景交车,不是自驾来的就很难接近核心景观。



为了让30块钱的门票显得物有所值,沿途弄了很多无聊的雕塑,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莫达赫总算捏着鼻子穿过这些古怪的玩意来到地标点,正赶上落日镶嵌在塔顶的圆球里。地标点的远景是著名的博格达峰。可惜今天雾霾,并且有碍眼的高压线在镜头里穿帮。

总之来都来了,夙愿也达成了,最大的难题就是日落之后在这么偏远的地方怎么回去?乌鲁木齐是地球上离海最远的城市,核心景观是个A字形的塔,代表亚洲的英文Asia首字母。是亚洲版图的几何中心点。塔下倒悬的圆锥,正精确的指向着这个坐标。你说它偏远不偏远?网约车久久没人应答。但景区有一个农家院,愿意出车把莫达赫送回酒店。



完美的一天!


落日与亚心塔


亚心塔与博格达




3.情怀:八楼



昨天降落乌鲁木齐的时候飞机穿下云层,莫达赫从舷窗瞥见一眼这座城市。比他想象中的雄伟得多——高楼林立,路网发达。



酒店在城市南端的西山农场,隶属兵团十二师的乌鲁木齐垦区。从酒店可以看到这里大片的农地延伸到远方,田间简单的柏油路交错其间。莫达赫睡到自然醒乘网约车离开酒店,经过几处写有“二级水源地保护区,请谨慎驾驶”的告示牌。在博格达峰的注视下驶入“身材魁梧”的乌鲁木齐。



司机对火车站了若指掌,机智的从停车场候车区取道,把莫达赫送到火车站寄存点。莫达赫存下2个加在一起足有100升的登山包轻装简行。在火车站前广场吃了两个烤包子,去往计划中的第一站:昆仑宾馆。



歌手刀郎在他的成名曲里有一句“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歌词里唱到的八楼就是昆仑宾馆。当年刚刚落成的这座建筑高达八层,是乌鲁木齐的最高建筑,所以叫“八楼”。楼名决定了这个公交站名,2路汽车设有一站。乌鲁木齐保留2路车复古的外观,还装饰了站台,开发了一系列文创周边。




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




昆仑宾馆的马路对面是人民会堂,人民会堂隔壁是乌鲁木齐美术馆。美术馆的1-3层设有7个展厅。陈列了众多新疆本土艺术家的作品,题材多是新疆的特色风光和中亚面孔的肖像画。展馆人不多,舒适安静。



艺术爱好者莫达赫离开美术馆乘2路汽车三站到达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可惜没有提前预约不能进馆,无缘亲见美丽了2000年的小河公主及西域特色馆藏。也好,这样时间会充裕些。



4.签到:大巴扎

地铁到达“国际大巴扎”(巴扎是维吾尔语集市的意思)。在被如今的购物环境与网购体验洗礼后,大巴扎的参观感受不过如此。曾因为俄罗斯人的广泛参与,大巴扎被冠以“国际”二字。

大巴扎广场有一座七层的观光塔(莫达赫登塔时突然想起前文提到的八楼最高),四座方正的四层楼宇在广场四个角,每个楼宇的每层聚焦一类主题的商品。整个巴扎类似一个披着西域建筑风格外衣,兜售小商品的万达广场。莫达赫挑选了一顶勉强称心的花帽算是完整了观光购物体验。广场上商户临时搭建的棚子把特色建筑层层包围,复原大巴扎原本的面貌需要一些想象力。七层的观光塔除了视野开阔和六层半的卡垫提供了一阵休息时间外,其他楼层的陈列乏善可陈。



出大巴扎又吃了份烤包子,配着挤在饭盒里的粽子拌酸奶和蜂蜜,乘地铁加出租车,回到火车站。取出100升的两件行李分前后背在身上,上了乌鲁木齐到伊宁的绿皮车。是个中铺,倒头便睡,一夜无话。




观光塔俯瞰


大巴扎观光塔


大巴扎的清真寺


大巴扎的玛仁糕


5.母亲河:伊犁河

莫达赫凌晨到达民宿,这是徒步小队提前订下的民宿,此时还不到入住时间。他把行李托付给民宿老板,在天未亮的庭院躺椅上小憩了2小时,待天刚亮,便去游览了伊犁河一桥、二桥。



街上没什么车,莫达赫卡着25km/h的限速驾驶共享电动自行车在刚刚睁开睡眼伊宁市街头一路向南,到达草木葳蕤的伊犁湿地。新疆的母亲河伊犁河在城市南部的边缘静静流淌着,岸边和河道里都长着大树,有几只洁白而硕大的水鸟在抓鱼吃。



一桥和二桥,分别是横跨伊犁河的两座桥。从建设年代上一桥老、二桥新;从建设规模上老桥小、新桥大,这都很容易理解。但这两座桥上都标有“伊犁河大桥”的牌子。莫达赫曾想当然的认为大桥就是一桥,另一个便是二桥。这给他带来了少许困惑。

伊犁河


伊犁二桥


伊犁一桥


6.凭吊:林则徐

原本,历史爱好者莫达赫对林则徐的了解仅限于虎门销烟。在出发前查阅新疆有关资料看到了一段历史颇为感动,于是将伊宁林则徐纪念馆参观纳入了日程。

虎门销烟之后,清廷无力与英政府对抗,禁烟英雄沦为罪臣,替整个清政府背了黑锅被流放到新疆伊犁。林则徐在伊犁两年有余,为当地的建设发展,尤其水利方面做出诸多贡献。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回乡途中经朋友引荐会见了一位举人,与这位青年才俊一见如故,彻夜长谈。林则徐把自己在新疆收集的资料交给他,托付他新疆对中国的重要性。26年后,这位俊杰不顾朝廷重臣李鸿章等阻拦,在国力羸弱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自筹兵马银两,抬棺出征新疆,换来了这片疆域的长治久安。他,就是左宗棠。



林则徐纪念馆不大,但布展用心细致,展品雅观、精致、陈列得当,讲解也很到位。走过1万平方米的展厅,走过林则徐66年的人生,见闪耀人格或藏在他字体雄浑的书法上、在虎门销烟池弥散的水雾间、在对王鼎的恸哭中,在交给左宗棠的那份手稿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像


7.东正教:神父

离开林则徐纪念馆,已经中午,人文爱好者莫达赫骑车到了六星街。

工人街、黎光街、赛里木街构成经线;一系列数字命名的巷构成纬线;经纬的街巷编成一张蛛网,这便是六星街区的格局。莫达赫顺着蛛网状的街巷摸到了东正教堂,院子的铁门挂着锁但没有锁紧,让普通游客难以分辨是私人领地还是公众景点。厚脸皮莫达赫不理会这套,伸手掏进铁门摘掉挂锁进院——有狗追出来再说。东正教堂的主人被迫营业:“你是怎么进来的?”没等莫达赫吱吱唔唔的解释完,不耐烦的说到“进来看看吧!”



“你从什么地方来?”



“北京。”



“你是维族人吗?”



“不是,我是汉族,我只是喜欢这顶帽子。”莫达赫此时正带着他在乌鲁木齐买的那顶蓝底金纹路的花帽。



“你长的像维吾尔族人,或者是回族人,特别是眼睛。”



“已经有很多人这么说了。那您是维族人吧?”莫达赫问。



“俄罗斯族,我是俄罗斯人,苏联红军的后代。”



当然,这里是东正教教堂啊!



“那您是这里的....” 莫达赫对东正教完全不熟悉,不知道用神父一词是否妥当。



“负责人!”神父回答到。



东正教堂是一座3层高的小塔,莫达赫随神父进入一层,神父站在教堂门口,飞速介绍了教堂中陈列的画像,用体态语言催促着莫达赫抓紧参观走人。莫达赫一看,断然没有上楼参观的可能,就随手翻了一下摆放在房屋正中间的三本精装经典。



“这是俄语,你会俄语吗?”神父问道,并似乎在等待着否定的回答。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莫达赫会的俄语词汇不超过10个且早已生疏,此时恰巧想起了“你好”一词。
听到母语问候,神父亲切而意外,期盼莫达赫赶紧走人的态度有所缓和,继续向莫达赫介绍了自己每周主持的宗教仪式,指给莫达赫看了窗外的俄国军人墓地。莫达赫伺机问起神父为什么不回国。(伊宁曾经居住大量苏联人,60年代中苏交恶,苏联人都搬离了伊宁)神父表示自己数代都已经在中国安家,随后便又向莫达赫介绍了自己的身世,把莫达赫领出教堂,参观了陈列室。陈列室摆放着神父家族成员的照片,其中一张老照片是哥萨克骑兵部队的合影。神父指着照片正中间的两位军人说,这分别是自己祖父的父亲和祖母的父亲。有点意思,战友还成了亲家了。另有一些合影是神父的长辈们与国家(中国)前政要的合影。


尽管神父态度有所缓和,莫达赫仍然感觉得出来,神父此时并不想让客人在此停留过久,自己又是摘锁闯进来的,尽快辞别才是礼貌的做法,于是离开前请求与神父合影,神父倒是很乐意。



“一起吃午饭吗?”合影后,神父问道。



此时莫达赫才注意到,教堂的阴影区有个凉棚,凉棚下的餐桌上已经摆放了午餐。原来是莫达赫的来访打扰了神父一家的进餐。



“谢谢您!但我还得赶时间。”莫达赫想,在教堂的小院接受神父的私人午餐邀请将会是不错的体验,但还是有些冒昧。厚脸皮但也腼腆的莫达赫犹豫了一秒钟回答道。



莫达赫迈出院门,和神父一起挂回那道铁锁。



“До свидания!(再见)”莫达赫说。


“До свидания!”神父说。
教堂内

哥萨克部队


神父与莫达赫
8.市井:六星街与喀赞其出教堂,莫达赫顺着蛛网状的街巷在六星街继续闲逛。六星街街区中心的六边形广场不大,有几个音节主题的铜铸雕塑,在无遮无挡的阳光下暴晒。据说每天早晨会有民众聚在广场上纵歌跳舞。沿街巷的民居大多被改造成了商铺或民宿,游商在街巷上占路摆摊,商品大都雷同:繁复几何图案的茶杯垫、熏香蜡烛、座垫;还有植物纹路的挂毯、冰箱贴;再就是一些水果,以西瓜、哈密瓜、葡萄、桑葚居多;另外还有馕、列巴、乳制品。莫达赫经过一处院子,在院门口买了一份冷饮和一块奶疙瘩。摊主表示莫达赫可以进院子坐坐。庭院被葡萄藤遮出花荫,斑驳的阳光洒在院子当中华丽的桌布上。花荫还下晒着杏干。院子一侧的苏帕(通铺矮榻)挂着帘子,一个小男孩钻到炕桌下面悠然自得的打着电子游戏。院子的另一侧有一幅巨大的《十二木卡姆》瓷砖画。老妇人从屋里和院子里进进出出,在画幅下忙碌着生活琐碎。莫达赫吃完冷饮和酸的打颤的奶疙瘩离开院子,六星街再没剩下什么搞头,就骑车南去了喀赞其。维语“喀赞”(锅)和“其”(从业者),直译为“铸锅匠人”。喀赞其是伊犁传统手工艺聚集地和民俗风情区。盛夏的新疆正午异常炎热,皮糙肉厚的莫达赫虽然没当回事,但莫达赫的手机先受不了了,频频蹦出过热保护的提示,宣布罢工说自己除了接打电话,别的活全不干了。 在能把人晃瞎的阳光下,莫达赫本来也看不清手机屏幕,这下可好导航也停了,存取共享助力车也受限了。后来莫达赫找了个商店买冰镇矿泉水,跟店主商量把手机放冰柜里冷却了几分钟才恢复正常。
院落里的苏帕
喀赞其街景



9.汇合:深度游喀赞其

莫达赫摸到喀赞其闲逛了没多久,和徒步的队友取得了联系,队友们从全国各地来伊宁集合走夏塔大环线,现在有两名队友阿兰、阿哲到达了民宿。莫达赫忽悠阿兰、阿哲也来喀赞其。并抓住他俩路上的空当,游览的“陕西大寺”。尽管之前并不认识阿兰、阿哲但莫达赫见面觉得很亲切。跟队友汇合以后,他总算不是孤单一人了。三个人沿着喀赞其的街巷闲逛,阿哲和莫达赫都端着单反相机,阿兰穿的美美的,在喀赞其涂满“伊宁蓝”在街头巷尾给他俩当模特。喀赞其虽然也有六星街那种过度商业化的趋势,但还没严重到六星街的程度。门户紧闭的民居已不再如多年前那样好客。而门户大开的院子,往往是被改造成了民宿,招徕游客参观并入住。当时的莫达赫一行还没参透这些门道,只是觉得有座院子很漂亮并开着门,就硬走了进去参观。院子里的两个小女孩对来客表现出惊人的热情:抬出梯子到葡萄架下给他们剪葡萄吃,还沏了一壶热茶,配上一盘颗粒饱满的坚果和果脯当茶点,三人对这样的款待有些懵圈,不知所措。趁小女孩陪客人交谈之际,年长一些的女孩默默整理了房间,邀请三人到室内参观。莫达赫他们随主人脱掉鞋子,迈进房间,踩在柔软的地毯上。房间墙壁、地板、屋顶全由木质装潢,大件的家具也是与房屋浑然一体的木质。三人穿过姐妹俩的闺房前的过道来到会客厅:华丽的吊灯下面,木桌上摆放着整套的精致器皿,盛放着馓子、坚果、糖果等食物。灯没有开,院子里葡萄藤下的阳光透过纱帘令屋内光线柔和。莫达赫这才了解到,两个女孩是乌兹别克族家庭的姐妹,姐姐上高中,妹妹上初中,现在放暑假,帮助父母打理即将开办的民宿。妹妹还告诉莫达赫他们,新疆虽然使用北京时间,但按照实际的天色作息。(因为经度的差异,乌鲁木齐比北京的日升日落要迟2小时,更别说这里是比乌鲁木齐更西的伊宁。) 比如她们早晨10点钟上学,她们父母11点钟上班,19点钟放学下班,午饭通常在14点钟。“是不是得去租车了?”莫达赫他们从乌兹别克姐妹家出来,又逛了一小会他问阿兰。按计划,今天他们需要租来一辆车,好在明天一大早开到赛里木湖,当日来个往返,然后还车。“得走了!”阿兰看了眼表抱怨道:“这的时差太误导人了。”阿兰说的没错。现在还不到20点,天色相当于内地的17点刚过,再加上夏至没多久,几个人完全认为自己正处在“下午”,但租车公司都该下班了。莫达赫他们在租车公司临下班前赶了过去。老司机阿兰选了一辆车,按莫达赫事先找的户外店铺地址导航过去买气罐。作为徒步用的炊具燃料,主要成分是丁烷和异丁烷。这种易燃易爆炸的危险品运输和销售都到限制,阿兰她们驾车走到市区边缘找到莫达赫认为靠谱的户外店(燃料是徒步必须,且一定要保证足量、可靠。)把全队6个人6天的燃料——足有多半箱,端上车。
刚租来的车没开出多远,仪表盘就显示右后轮胎压不正常。阿兰找租车公司沟通,租车公司同意报销补胎费用或再来换一辆车。修车店也都下班了,他们就又回到租车公司,办公室灯火通明根本没有要下班的迹象,停车场热闹的挤着待还的车和待开走的车。租车公司在租金不变的情况下给阿兰他们换了一辆更宽大的崭新SUV。
剪下葡萄招待客人的乌兹别克姐妹



陕西大寺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