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逆流而上的父子行 - 广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西

电影《三峡好人》于2006年上映,是贾樟柯执导的剧情片,它以三峡工程为大背景,通过煤矿工人韩三明寻妻、护士沈红寻夫两条线索,展现了大时代变迁下县城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情感困境。既记录了三峡地区的拆迁与变迁,也借角色的寻亲之旅,探讨了普通人在动荡现实里对情感归属、生活尊严的执着追寻,传递出对平凡人生的深切关怀。



影片以一首《好人一生平安》作为主题曲,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这首歌作为电视剧《渴望》片头曲曾经也飘扬在大街小巷,此刻,仿佛一直飘荡在我脑海里那关于三峡的回忆中:



谁能与我同醉



相知年年岁岁



咫尺天涯皆有缘



此情温暖人间





某个夏天,这是一趟去向西北的旅行,途经三峡北上也是我们的既定目标,下班送父亲回红水河边的老家则是起点。那个傍晚,吃过饭我们爷俩就出发了,车刚开上高速,我就觉得眼皮发沉,昨晚收拾行李到半夜,加上一周的工作疲惫,整个人像灌了铅。“我困了,找个服务区停两分钟,睡会儿再走。”我揉了揉眼睛,把车拐进最近的服务区。刚把座椅放倒,闭上眼,刚要睡过去,旁边副驾就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是塑料袋摩擦的动静,断断续续,却格外清晰,像根细针,一下下扎在我紧绷的神经上。困意被搅得无影无踪,火气“噌”地就上来了。我猛地坐起来,刚要发作,就看见父亲手里举着个绿色小盒,脸上似笑非笑:“我好不容易翻出来的风油精,你涂一点提提神,开车别犯困。”那瞬间,所有的怒火都像被扎破的气球,一下泄了气,只剩射门踢到一团二百斤棉花上的憋屈。“知道了,”我闷声说,“你也歇会儿吧。”他点点头,却没靠在椅背上,眼睛一直盯着窗外,好像想把沿途的风景都刻在脑子里——虽然这黑夜什么都看不到。就在这你奈我何的感觉中,弥漫着一个老年人刷到了存在感的莫名喜悦。



回到村里时,叔和几个乡亲以及堂弟鸿、琳已经在院里摆好了酒桌,塑料凳围成一圈,桌上摆着花生、土鸡,还有绝不缺席的广西公文包。“回来啦?快坐!”叔笑着招呼我,给我倒了杯酒。酒桌上的话题,永远离不开国内时事,有时还有国际时事,以及革命的决心及广西狼兵的勇猛,比如“拔群精神”,乡亲们聊起韦拔群的故事,眼里都闪着光,说“咱们这地方,就得有这股子拼劲”。你很难想象,一个藏在大山里的小山村,村民们既能紧跟国际时事,又能把革命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仿佛就在昨天、就在眼前。



这些年,我一次次从这里出发,去城里上学,去外地工作,去各地奔波;也一次次回到这里,带着疲惫,带着收获。有些人来了,有些人走了,村里的房子翻新了,路也修宽了,可酒桌上的话题,亲人们的热情,还有这杨桃的味道,好像从来都没变过。我希望,自己也能像这里一样,不管走多远,心里的那份念想,那份踏实,永远不变。



次日一早,我要出发去河池接Q和儿子,再往三峡走。昨晚自信满满的在酒桌上宣布要赶七点的早路,结果还是睡过了头,九点才醒。叔已经从地里回来了,裤脚沾着田泥,坐在门槛上抽烟。“你爸等你去吃粉呢。”他咧嘴一笑说道。话音刚落,父亲施施然从村口国道上走来,精神比我好多了,退休真是养人,工作使人衰老。堂弟琳在村头开了一家酸菜鱼粉,味道鲜美,引得附近的村民都竞相来食用,我们当然不例外。



“来啦。”琳仿佛昨夜没有喝过酒一般精神,把两碗热辣滚烫的鱼头粉舀出,他每天5点都要起来开始做准备工作,煮粉用的料子是自己的鱼塘出产,我这位堂弟的勤奋一直是乡里有名的。“赶紧吃,吃完好赶路。”父亲催促说道,父子在粉店里挥洒得一头汗水,昨夜的酒依然消散在雾气腾腾,我正在并肩奋力扒拉着粉,突然一盒风油精伸了过来,对你没看错,又是这玩意。“带上,路上蚊子多,困了就抹点。”我摆手说车上有,他却固执地想按住我的口袋:“带上!听我的!”争执间,我扒拉光了碗里的粉,看了眼时间,再不走就赶不上接儿子了,赶紧跳上车仓皇跑路,不知道为什么,对于这种关心我多是逃避的,一方面是真的有很多风油精了——父亲每坐一次车必然留下一瓶,然而却仿佛永远不够似的往里塞,一方面也是对于长年来这种不管实际情况强迫式的“我觉得你需要”式关心相当抗拒。发动油门的一瞬间,那瓶风油精在意料之中依旧不屈不挠的从车窗外面飞了进来,精准的掉在副驾驶。我抱头鼠窜的一溜烟的跑掉,远远看到父亲站在路边,手还举着,“路上小心!前两天我刷视频看到西北马路上有人撒钉子!”他的声音从车后远远传来,带着点喘。我嚎了一声:“得咧知道了!”从后视镜里看他,直到他的身影被晨雾裹住,再也看不见。

琳的鱼头粉



车往河池走,路过红水河边时,我特意停了车驻足。雾气还没散,河面上飘着一层薄薄的白,像给河水盖了层纱。几个村民在岸边等待着轮渡,轮渡从河对岸驶来,穿过薄雾,慢悠悠的,“腾腾腾”的柴油发动机很是有劲。我脱了衣服鞋袜,一跃入水,水有点凉,却透着股清爽。游到河中间时,我回头看岸边,晨雾里的村庄像浮在云里,村民的身影已经在船上,在雾里不尽清晰,却像一幅慢慢动的国画。那些轮渡上的人要去哪里呢?是去对岸的地里干活,还是去镇上赶集?后来在三峡,我又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乘着船,在江上来来往往,为了日子奔波。这条河,这条江,好像从来都不是隔断,而是连着一个个家,连着一段段日子,生生不息。



水边的人们



围观欣赏美景
我愣了一下,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那时候我也喜欢写东西,把心里的话都写在本子里,却从来不让父亲看。父亲总说:“有什么话不能跟我说?”我却总是摇摇头,觉得他不懂我。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为什么,我们之间话越来越少,现在,儿子也这样对我,我才明白,原来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从来都不是谁的错,只是我们都忘了,曾经的自己也是这样。一时无语,开窗呆呆看着夜里的码头,白天繁华的码头冷冷清清,当地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等着第二天的繁忙,巫山夜雨已经飘扬了起来,红水河出发,再从西陵峡到巫峡,我像是那逆流而上的鱼儿。忽而想起我说广西没见过三峡移民时,那位船老大的反应,我有理由猜测他是不是有一段故事在这流水之中,有过他牵挂却永远再见不到的人。如同电影里,那位寻找妻子的煤矿工人韩三明,为了寻妻来到三峡,体会到了生活百味,那个年代人们转身就是一辈子。现在呢?《三峡好人》的片名,英语翻译是“Still Life”,生活如同江水从不停息,我走到这里,背负了多少故事,淌过多少河流,看过多少人生?但仍是做不好一个儿子,一个父亲,却依旧得做下去,得继续在有生之年努力着,一次次的犯错,又一次次的破涕为笑,就算明知道生活这一条河流,逆流而上是多么艰难,但总有一些牵挂,那是值得努力活下去的理由,It’s still life。



—— “一个两千多年的城市,两年就把它拆了。”



——“现在的社会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




有过多少往事



仿佛就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



仿佛还在身边



也曾心意沉沉



相逢是苦是甜



如今举杯祝愿



好人一生平安



=====(完)=====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