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中岳嵩山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东

前言


《徐霞客游记》关于“五岳”,泰山无记、衡山最详尽,华山、恒山侧重山川地理,可读性差点,嵩山记最为细致生动。记开篇“余髫年蓄五岳志,而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 此行,徐霞客筹划已久,做了细致的功课。今读游记,常感慨霞客对出游目的地了解之深,以当时的条件,他是如何做到的!当前,户外持续火爆,可事故越来越多,管控越来越严,户外生态甚忧,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点古人精神,户外真不是“有腿就行”的!

1623年仲春初,徐霞客自家乡出发,十九日到郑州界,先游了嵩山外围圣僧池、香炉石、天仙院、石淙道等。二十日下午到中岳庙,赶往观卢岩瀑布。二十一日,自岳庙,舍登山正道自金峰玉女沟上,经天门、高岩至白鹤观,登顶太室主峰(记有真武庙、御井)。然后选西沟悬溜下山,经无极洞(即老君洞)到法王寺(记有金莲花、嵩门待月)。二十二日,参观嵩阳宫(嵩阳书院)、万寿宫、岳庙,经县城、会善寺、郭店到少林寺。二十三,登少室山顶南寨。从少林寺至二祖庵、炼丹台、大峰,至南寨顶(摘星台),下龙潭道(遇险)返少林。二十四日,观初祖洞(达摩洞)后入城,次日急行至龙门。

此次临时起意来嵩山,只有一天半时间。前日半天登太室山,嵩阳书院--老君洞--三皇口--峻极峰--西沟--法王寺;次日少室山,三皇寨、少林寺、达摩洞。基本上都在景区,没上最高连天峰,未完成霞客行迹。

一、嵩阳书院

7月31日,上午匆匆打卡龙门石窟,下午两点赶到嵩山景区。景区年票100元,含嵩阳书院、少林寺、太室山、三皇寨等景点,一年内有效。服务中心10元存包,将多余的物品寄存。其实完全可以轻装上,天气好、景区补给方便。但习惯了户外背包,常备物品、水、食物,包也不轻。

嵩阳书院

书院给围成独立的院落,估计是为管理收费方便,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他的范围应该是更宽广的,至少右侧的 溪河应属其中。可惜溪河几乎没水,少了些灵动。霞客二月下旬来,游记中多处有水景描绘,很生动。可现在此处却难见地表水了,不说三四百年,就这二三十年,自然气候变化都非常明显。
相比白鹿洞书院的清幽,建筑沿溪就势,不拘一格,是江南小院;嵩阳书院显得庄重,建筑中规中矩,有明显的中轴线,似宫庭庙宇。

院内最珍贵的,当属两棵4500多年的将军柏,几乎伴随文明发展。两千年前的汉皇、四百年前霞客,都对它赞叹不已,至今依然苍劲翠绿,真仍奇迹。

当然,还有唐碑。

苍劲的古树、厚重的石碑.、汉唐的盛迹.......这些,都存记在嵩山这座古老的中原山岳。

二、登太室山

嵩山主峰是太室山峻极峰,海拔1492米。这几年兴起的“五岳特种兵”,打卡的就是峻极峰。出嵩阳书院沿右侧溪河边古道上行。这里距登山口两公里,可选择景区摆渡车,但完全没必要。道路平缓,石阶宽阔,两侧绿树成荫,可遥望嵩山山脊。下午,上山游客并不多,偶见户外快走的,应是“特种兵”。

没偶遇搭子,就自己随意走,在景区也很放松,走走拍拍。两边展示的巨石很特别,纹理很深,石质差别极大,没看到有简介。


到检票口,距顶峰峻极峰三公里多,开始陡坡爬升。

依次是老君洞、峻极宫。


道观多在险要处,游人仰视如登天,小块平地仍布局有山门、正殿、钟鼓楼、圣母洞等。

嵩山挑夫。因地质公园保护要求,嵩山(太室山)没索道,更没公路,东西全靠挑上去,物价真是很良心。当然,现在多了无人机运输方式。

相比嵩山,衡山登山步道就差点,指示不清晰,且与公路经常交汇,车多又快,徒步体验感很不好。



"嵩山运动”(百度),是发生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前寒武纪时期的多阶段构造运动组合,包含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和少林运动三次标志性构造事件。其中嵩阳运动(25亿年前)以洋陆碰撞引发陆壳推覆与花岗岩侵入为特征,中岳运动(19亿年前)形成紧闭褶皱并完成华北古陆聚合,少林运动则表现为重力滑动构造。该构造运动序列在嵩山地区20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暴露多期次不整合界面,完整记录了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造山过程的演化轨迹。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