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访古记1 大马士革,天堂之观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温馨提示 正文约30000字,图片共500幅
图文皆原创,侵权者必究
注:由于公众号单篇文章上限插图500张,故本文未能包含原计划中涉及的历史影像和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相关图片,文物图鉴将于后期择机发表。
叙利亚,一片拥有璀璨文明的土地,地处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集东西方的辉煌与智慧于一身。数千年来,亚述、罗马、阿拉伯、奥斯曼——一个个伟大的名字如星河流转,一个个灿烂文明于此碰撞交融,一个个强权帝国于此竞逐更迭,无数士兵、商人、传教士与探险家在此留下足迹,战争与和平的史诗交替书写着命运的篇章。正是这样壮阔而曲折的历史,塑造了叙利亚深厚却又破碎的社会底色。

▲叙利亚旧影(图源画册)
19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日渐倾颓,叙利亚再度陷入帝国霸权与地方势力交织的浪潮之中。无论是本土精英的统治,还是来自埃及的外部干预,都一次次将这片土地本就脆弱的平衡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的扶持下,一个独立的、立宪的阿拉伯叙利亚王国自奥斯曼的废墟中艰难诞生,可欧洲列强的阴影很快笼罩了它的曙光。伴随着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叙利亚才终于在二战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实体,从一个地理概念凝聚成一个真正的国家实体。

▲一战中阵亡的飞行员墓地
然而独立并未带来安宁,叙利亚如今却成了战火与流离的代名词,社会、地理、政治与民族之间一道道深刻的裂痕最终导致这片支离破碎的土地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认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西方以反对独裁为名鼓动叙利亚发起内战,这片古土再次崩裂,沦为大国和地区势力的“代理战争”,而平民的性命却成了最廉价的注码,暴力和冲突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依然笼罩在每一个叙利亚人的天空。
叙利亚内战始于2011年“阿拉伯之春”浪潮的蔓延,人们原本只盼望一丝清风,却未料揭开了一个撕裂十年的深渊。叙利亚民众最初以和平方式抗议巴沙尔·阿萨德政府的统治,但遭到镇压后局势升级为武装冲突,反政府武装力量逐渐壮大。乱局迅速蔓延,国际势力以金钱与军火勾勒各自的利益边疆,政府军与反叛武装彼此绞杀,在外部力量的支持下阿萨德政权一度扭转颓势,然而长期的战争消耗、严厉的国际制裁导致叙利亚经济濒临崩溃,政府财政枯竭。而在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的反复拉锯中,无数的文化遗产也随之灰飞烟灭,2015、2016年伊斯兰国两度占领帕尔米拉,炸毁巴尔夏明与贝尔神庙的行径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

▲帕尔米拉贝尔神庙

▲大马士革大学

▲大马士革大学

▲大马士革大学

▲大马士革大学
大马士革,这东方的明眸、天堂般的城市,数千年来静观帝国兴衰、信仰流转与文明交融。她自阿拉米人的神庙中苏醒,于罗马的巨柱间屹立,在伊斯兰的黄金时代沐浴风华;她曾承受蒙古铁骑的践踏与黑死病的侵蚀,却又在奥斯曼的商队驼铃与朝觐者的祈祷声中焕发新生。如今,她的石头镌刻着记忆,她的街巷沉淀着时光——亚历山大的远征、尤利安的赞誉、努尔丁的雄图、萨拉丁的伟业与帖木儿的兵火,皆已渗入她斑驳的肌理,化为一声悠远而坚韧的叹息。这叹息告诉我们:伟大从不系于永驻的权柄,而源于一种深植血脉的韧性——当帝国的荣光渐次褪色,当命运的车轮再度转向,她总能依托贯通东西的地理襟喉与传承不息的商业智慧,在信仰与贸易之间涅槃重生,于每一次倾覆后又重新站立,始终屹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城市之列。【The End】
张祺林,2025年9月20日于首都师范大学
苏莱曼尼亚·提基亚清真寺以西罕有古迹遗存,隔壁是照搬一座倭马亚宫殿大门为大门的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Damascus National Museum)和大马士革大学(Damascus University)——叙利亚大学之母,叙利亚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其前身可追溯至1903年法国委任统治时期成立的药理学院,1919年法律学院和医学院在大马士革重建,1923年正式组建为大学体系。作为叙利亚公立高等教育的核心机构,大马士革大学在百年历程中已成为阿拉伯地区重要的学术与文化中心,曾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与现代化改革提供思想动力,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大学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维持运转,仍坚持维系国家教育命脉。
老校区仅一座“回”字形教学楼和中央的法式别墅,法国委任统治时期留下的新古典主义拱廊与现代功能性教学楼融为一体,教室设施陈旧,长排的木桌浸润着书香。庭院中树木成荫,长椅与拱廊的扶手边不乏捧书研读的身影,其中女学生的比例甚至超过一半,反映了叙利亚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对高等教育的强烈追求——许多家庭鼓励女儿通过专业学习获得社会竞争力,而医疗与教育领域也被视为更适合女性的稳定职业。课间时分身穿现代服饰的女学生们穿行于走廊之间,或聚于庭院讨论课业,成为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

▲大马士革大学
从马尔杰广场向西步行,经过汉志火车站便到了苏莱曼尼亚·提基亚清真寺,马路对面便是大马士革最豪华的酒店Four Seasons Hotel,外国元首访问时都下榻此地。苏莱曼尼亚·提基亚清真寺(Sulaymaniyya Takiyya)位于巴拉达河右岸,为大马士革的奥斯曼帝国标志性建筑,由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塞利姆一世于1517年10月下令在被帖木儿军队摧毁的马穆鲁克王朝苏丹拜伯尔斯的阿布拉克宫原址上修建,由Mimar Sinan担任总设计师,直到苏莱曼一世在位期间的1554年至1559年间方才竣工,1566年塞利姆二世(Salim II)继位后在其东侧增建萨利米耶经学院(Salimiyya Madrasa)。1922年苏丹制废除后,末代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六世(VI. Mehmed)流亡至此并抑郁而终。清真寺的礼为拜大厅双宣礼塔与穹顶结构,形似铅笔的宣礼塔是奥斯曼的典型风格,庭院以单侧拱廊环绕,设有济贫院和商队驿站,建筑通体采用传统的阿布拉克装饰技法,以深浅双色的石材砌筑。

▲苏莱曼尼亚·提基亚清真寺和萨利米耶经学院

▲苏莱曼尼亚·提基亚清真寺

▲苏莱曼尼亚·提基亚清真寺旧影(图源画册)

▲???? ????的宣礼塔

▲亚尔布加清真寺

▲亚尔布加清真寺
马尔杰广场西侧有???? ??? ???? ???????和Hassan Basri Mosque两座奥斯曼风格的清真寺,一旁的Damascus Tower是本地最好也是最贵的商住两用住宅楼之一,楼顶可以俯瞰整座老城,然而本就老旧的电梯经常被货物堆满,一上一下半个小时都在等电梯。广场南侧的???? ????由一座教堂改建而成,始建年代不详,马穆鲁克王朝所建的宣礼塔是其仅存的一座古建筑。1831年Ibrahim Pasha在远征黎凡特期间将清真寺其改为军营,奥斯曼帝国重占该地区后延续此用途,法国委任统治时期被改为军事学校直至1937年。广场北侧的亚尔布加清真寺(Yalbugha Mosque)始建于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帝国时期曾被改为饼干工厂,1974年拆除后在原址上建成一座现代清真寺。

▲???? ??? ???? ???????和Hassan Basri Mosque

▲???? ??? ???? ???????的宣礼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