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喀拉日居,念野线七日速穿行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山海大牛 于 2025-10-26 12:09 编辑

10.3号,米林市
米林凯斯酒店是队伍的集合点,为提前适应高海拔环境,向北、淘宝哥和阿年等三人已先期抵达。
从米林机场共一辆出租车,光影、小白和我 赶到酒店是在10点一刻,没过不久,沙鸥与飞机也拼车到达。
酒店旁有个农贸市场,我们将背包整理好后,去市场转转买了蔬菜,又在街边买了苹果、猪头肉牛肉。有个早餐店还开着我买了几个韭菜饼,徒步我喜欢带包子与饼类,好吃两三天放不坏,可满足前两天徒步的胃口。
淘宝哥说附近有个川菜小馆他吃过味道不错价格实惠,最后一位队员踏雪还未到,我们先过去点菜,这最后一顿大餐必须吃好。

10.3号,下午3点半,徒步起点铁路桥下。
九个人包了两台越野车,1个半小时就来到徒步起点,才巴村。
经过铁路桥下的涉水路段,在野路上又向前开了约莫有2公里,我们取包下车。
这时,几个人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来,包括
在前头会车时遇到的两位本地人,有个年轻人身穿保安制服。
大概是本地安全员之类,我们被他们录像拍照,领队向北还念了段风险自负的声明,然后大家合影留念,愉快的上路。
路是山谷中的林荫机耕道,夹在两旁的山脉之中,山是墨绿色的,看得出植被非常丰富。
山谷现在还很开阔,树林连绵不尽,天色虽然阴晴不定,周遭看起来也是郁郁葱葱。
我们穿梭其中,体感轻松舒适,偶尔阳光倾洒下来,也有树林挡着,不觉会得热,反而因为林荫斑驳光影流动,百草芬芳鸟语花香,而更是感觉身心愉悦,不虚此行。
开头这段基本上算平路,大家走走歇歇,身上不得冒汗。路旁许多野桃树,粗壮的或超百年,还有很多核桃树,树下落了许多青核桃,有些青核桃已经褪皮,露出的本色核桃活气十足。
五点半到轨迹上的标注营地。
营地是林子中的小片平整草地,一旁有颗老桃树,挂了满树的长松萝,可惜没有雾气,脑补仙气飘飘的意境吧。
营地旁满是半人高的开花的草,这花开的热烈而不热情,嘟噜噜一串串的粉色,一点不好看,应该属于辣蓼草,据说可做酒曲,味道很辣。
卸包扎营,打水烧饭。
当夜下了若干场小雨。

10.4号,九点出发,山谷溯之。
藏东南徒步有三大地貌风光,森林、草原和雪山。
秋天的原始森林,万物依然生机勃勃。有些树木已然变色,比如红色的花楸,黄色的桦杨,它们身形矮弱,粗不过拳头高不过两人,在大树的森林里零星地坚强存活,却是我们眼里异常的靓丽存在。
森林的王者是松树,粗壮挺拔漫山遍野,他们倒下的身躯同样漫山遍野,有时拦在路中就被牧民从中锯开。朽木上簇生苔藓,柔柔的黄绿色,看起来生机盎然,忍不住坐上去歇息,软软的颇似沙发,从树梢间落下的阳光明亮柔和,肺里呼吸的是森林气息,此时有与自然合体的惬意。
路上随处可见看不懂的蘑菇,我只敢看不敢采,沙鸥懂,她卸下背包,钻到林子里到处找,采了有一塑料袋。
路边还有竹子,一丛丛的,漂亮又稀罕,竟然在西藏的高原环境茁壮生长。
原始森林,我愿意在这样的森林中一直走下去。
可惜随海拔上升,山谷慢慢变窄,河水左右奔流,我们也不得不在河的两岸来回游走。还好有牧民修好的木桥,木桥够宽,我还是谨慎的通过,唯恐落下去,涛涛河水冷酷凶煞,声色咆哮,与大森林的美非常的违和。
下午五点走出杜鹃林,进入林草结合带。
海拔大约在4400米,脚下的路与山腰齐平,来过的路已泯然众山。
远处可见高山与浮云,附近草木茂盛秋色缤纷,可是走了一天,人很累对美景无感,只想赶快停下来休息。
踏上草原不久,在远方山谷的红黄草地上,一道黄色身影已经扎起一座土黄色的帐篷,那是我们队伍的前锋,飞机。
五点半到营地,五星草场。
水源蛮远的,要下到下面的河谷打水,飞机替我们打了水。
钻进帐篷后再不想出来,外面已开始下小雨,后到的队友冒雨扎帐,就差这么一小会儿。
当夜小雨不断。

飞机,前锋,认路准。

10.5号,九点出发,笨鸟先飞。
早上发现营地旁原本干枯的小溪正哗啦啦淌水,得,这下洗漱方便了。
米林买的熟食还剩下两个韭菜包子,泡在早饭的猪头肉面里吃起来美味无比。
背包理好后又等了会,这里也叫才巴朴曲牛棚营地,才巴家的牦牛群乌泱泱的向我们围过来,热情而大胆,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东西吧。这群牛在昨天下午我远远看到过,在河对岸的山坳草场吃草,那里景色绝美,这些牛的肉一定很好吃。
别人还在收帐,我已跟光影提前走了,没办法,笨鸟需要先飞。
路为马道很容易辨认,不过也得在一人高的灌木林中穿插,往河道的方向慢慢斜切,道上全是疙里疙瘩的圆石头,需要踩着石尖儿走,下面不是水就是泥浆,不小心就听一声噗嗤,污水已溅在裤腿上。
今天天色阴沉,远处云雾缭绕,出发没多久下起小雨,我们都披上雨衣。
连续经过几处牧屋,没有人,门都上锁,在最后一处牧民房外适当休息后,继续爬坡拐了个弯,今天的拦路虎主目标,槽门垭口已清晰可见。
槽门垭口还是很容易上的。上午已经爬了有三百米,剩下两百米没费没大劲就爬到垭口。
槽门垭口是山脉上的一处方形天然缺口,轨迹看左右两路都能过去,我们走的是左边。
垭口下有处避风,拍照吃午餐后下山。
插曲,我们大部队从右侧下山,沙鸥不知认准哪条轨迹偏偏向左侧山体过去,结果等我们已经下到山底,她还困在山腰中不得进退。最后还是领队向北上去接,我感觉他那一刻好是英雄气短。
不细表,笨鸟还要先飞。
下午天气跟上午一样,小雨不断。
槽门垭口下到底,此后连续过了几个小措,湖水清澈长有水草,按理该有湖光山色,可远观可近赏,可惜,也只能脑补美景了。
六点半到营地,五星营地,旁边是个小措,名曰半山措,就在半山腰上,山岭远处依稀可见明日要爬的雅布垭口。
先扎帐后打水,又是进帐就不想出来。
累,更累还在后面。

踏雪。

阿年。

向北,被我们称北神,越野跑大神,领队。

槽门垭口

半山措营地不够好,四星。
湖头密布河道,缺少大块的平地,不过小块平地还是不少。用水倒是方便,帐篷旁边伸手可得。。
今天把鞋子走湿了。

10.6号,九点出发,离开营地半山措4700。
昨夜小风小雨,还有打在帐篷上哗啦啦响的冰雹,也许下了雪也不知道。
今天规划行程12.5公里,爬升800米,勫两座垭口。
数据一般般,12公里多的路程实际上每天都差的不多。虽说有两座垭口,但雅布垭口就在200多米高的营地旁,所以,看起来一天能整完。
天气不好,出发时飘小雨。穿着雨衣,趁着早饭吃下的余温与力气,11点就爬到雅布垭口,垭口上还有雪,四下雾气蒙蒙。
从雅布垭口向下的路迹很不明显,最近下去的捷径方向上全是巨石,路还很陡,正常人看一眼就不敢走。我们走右侧山梁,顺着草和杂灌木多的地方,尽量避开乱石绕远斜切,跟着前锋飞机走。
用了一个半小时,12点半走到山脚下。
后队还在半山腰上,那里确实有条捷径轨迹,三个不信邪的队友正艰难绕过悬崖,在陡坡上的巨石间的矮杜鹃与趴柏丛林里插下来,期间看着他们将背包先向下扔下去,心里实在的为这种勇敢行为捏把汗。
等候期间吃了午餐,月饼+鹌鹑蛋,光影带的鹌鹑蛋。
队伍在下面聚齐时1点钟,与其等他们吃饭不如笨鸟先飞。
我和光影插向雅布曲措左侧,仍是疙里疙瘩的顽石路,不过天色开始放晴,四下亮堂许多,虽然天空仍然阴云密布,一条蓝色天空正在乌云的狭缝间扩大。
雅布曲措是个中等规模的小湖,我特意走到湖边,湖水相当的清澈,水中还长有浅绿色的水草。唉,该死的天气,不然也是湖光山色的美景。
距离湖尾还有一段路时,我们向左侧山体横切而上,翻过这道山梁进入河谷。
太阳出来,阳光普照,趁着等后队的间隙,将潮湿的帐篷跟睡袋都取出来晒。
河谷中浅水漫流,穿过密布沼泽与河网的河床,又在河谷里来回穿了若干次,4点钟到轨迹牧民房标记。
这边好的牧民房都是铁皮小屋,屋旁立根旗杆,白布裹在旗杆上,看起来像根白帆,这是这边藏民的当地特色,类似尼泊尔印度风格。
望鹃,蛮有诗意啊,不知道哪位大仙给取得美名,前方,望鹃垭口已经能远远看的清楚。
望鹃垭口大概是在一整座花岗岩上,远看还好,越到近处越感觉这个垭口不简单,虽然有路,但路拐来拐去越来越陡,忽左忽右的越来越不易辨认。
好不容易来到垭口前,一道几十米高巨石堆拦在前方,必须翻过去,只有翻上去。
我跟飞机看着轨迹简单商议,决定从上方的老虎嘴过去,那里的下方看起来不友好。
翻大石头看起来难,其实走的挺快,因为聚精会神吧,既感觉不到累,也顾不上害怕。
不久翻上垭口,朝下看,原来最直接的直线爬石头才是最简单路线,省时省力。
已是下午7点,天色阴沉,后队还在向上翻石头。山下的杜鹃措雾气腾腾,此处不敢久留,下垭口仍是漫山乱石,只有翻石头才能下去,我们四个赶紧下山。
用了半个小时翻过这片石头梁,山下就是杜鹃措,继续走有多条轨迹,地形像前面的下雅布垭口一样,直下的话路非常陡,而且一样的乱石密布,灌木丛生。我们选择绕远向左斜切,那边是草坡看起来容易。
果然走对了,绕来绕去,最后在山脊的矮杜鹃林里发现一条高速公路,直接通向杜鹃错。
我们四人走到杜鹃错湖边时,天几乎要黑了,上了头灯,将情况与领队与后队做了汇报交流,赶紧的继续向前。
此后摸黑走,遇到的几个湖边营地都不理想,无水源,于是又沿轨迹朝前走。
走啊走,这样一直走到计划中的营地,杜鹃措湖尾牧场木屋营地4700,我们前队夜里十点至,后队大概十一点多至。
来过的朋友曾告诉我杜鹃错非常美,遗憾啊,我只看到了杜鹃错的夜色,当夜曾有月光乍现,月色下波光粼粼。
今夜真是走到爆,期间细节都记不清了,似乎有冒着小雨和雹子走,天色也短暂转晴过,圆月探出身来,为我们照亮前路。幸亏了专业装备,冲锋衣冲锋裤,走夜路时体感保持良好。
扎好帐篷后赶紧去打水,原本累的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后来还是烧了咸鸭蛋苏泊汤麦片粥。
神经麻木濒临崩溃,刚迷糊睡着,外面传来一声大吼,谁做梦了?,惊醒了我,仔细听,还有两人在隔着帐篷蛐蛐低语。

雅布垭口

铿锵沙鸥

野牛

光影

望鹃垭口
后队上到垭口时,我们刚下大石堆,天色近黑,开始上头灯。
我头灯里的电池老了,光不够亮,走到半路彻底灭了。
五人三个头灯走到营地。

10.7号,晨起雾气弥漫,九点半出发。
今天是强度最大的一天,路程长路况复杂,山路崎岖还有多段沼泽,常规需分两天走,我们争取一天走完,13.5公里,爬升700米,翻一座垭口。
阴,山间白云带飘,蓝天露出一角,今日可期待大晴天。
一刻钟后走上机耕道,过河后仍沿机耕道走。10点半到河边,过河,从嘠沙错仁措湖岸走。
嘠沙错仁措有2公里多长,多是石头沼泽路,走的很费劲,幸好天气忽阴忽晴,晴时阳光灿烂,太阳能可短时充电。
计划走到湖尾路餐,那里有座木屋,有块难得的平草地,1点到时原本阴沉天空突然转晴,阳光普照。
午餐休息时,打山上下来两位年轻男子,持木棍作杖,肩头横跨小包,问过说是转山的香客。至此进入转山线路,念久转山。
天空上的云层很厚,透过云间的一块天空蓝,能看出前方有座雪山,山势巍峨,白雪皑皑,念久神山还在这座雪山的后面,但在今天的天气根本看不到。
转山人已给我们的上山路打了样,跟着走。翻上这个陡坡,走了小段平路,又继续翻陡坡,坡顶后面是缓坡路,又经过一个小措,进入山谷,右面有个措,地图上的名字叫,来各果措。
不久走迷路,正找路时,左侧山体又冒出位转山香客。
时间已是下午三点四十分,开始爬卓玛拉垭口4990。
峭壁攀缘而上,路难且险,绝对是为了考验转山人的意志。半山腰有个洞穴,洞口挂满经幡,应该是处圣迹。
五点半到达卓玛拉垭口时,一路的零星小雨正化作大雪纷飞。
天地世界非黑即白,天空此刻是灰暗里透了块亮,卓玛拉垭口如同万仙阵,前后左右无数的玛尼堆,当中大石壁上流水瀑布,左面还有个小湖,在白雾笼罩下,小世界影影绰绰,景象说不出的诡异,一时亦梦亦幻,拍完照只想快点找路下山。
下山方向一眼望不到头的大石头!
找路,迷路,翻石头,切,切!像一群逃兵,九个人分成三组各自突围!
等队伍在打卡平台重新汇合,时间已经来到晚上七点半。山下的河谷清晰可见,计划里的营地还很遥远。
戴上头灯,继续干。
跟昨夜的走平路不同,今夜的路可不好走,全是山路啊。
我们控制节奏,半个多小时休息一次,前后保持着都能相互看见头灯的距离,领队两人走在最前面,一般拉开我们十多二十米距离,这样往往在他们需要探路找路的气候,中间队伍就跟上来,如此队伍不会等待、拥挤,乃至焦虑,在漆黑的山里,九个人行进的很快。
深夜在雨雾笼罩的山里徒步,体验是奇特的。首先是精神,回忆起来满是亢奋。
吸入的空气令人兴奋,那是些不知名山地植物,某些灌木与草在受伤时会瞬间释放奇异气味,类似薄荷麻与松茸香,加上泥土里霉菌的野生地气,乱香或清淡可品,或浓郁扑鼻,混合闻起来说不出的享受。
也很有趣,这是支征服小自然的队伍,我们团结一心,相互帮助照顾,都有颗排除困难挺近目标的决心。途中经过转山人营地,他们正舒服趟在铁皮屋内休息,那突然的被打扰,然后惊讶于内地外来者们的坚韧,这种无言的精神交流,应该有助于理解信仰。
摸黑穿山林过草地,几度横切瀑布,最终顺利抵达河谷营地。
此处必须夸赞领队神武,夜半身处险地,带领队伍安全赶到计划营地,队员们毫发无损,临危不乱,有大将风度。这是套话,我觉得根源还是领队向北做功课细心,对走夜路做了充分细致的准备,比如他一直走在最前面,穿密林过沼泽,白天也容易看不清路,而他对方向判断又快又准,队伍没有走过冤枉路。还有最后对营地的判断,那是好大的一块草坪,跟沼泽混在一起,他领着全队横切杜鹃林下山,抄近路到河谷,过河,准确抵达最佳五星营地,背后是对地图的深入了解,看地形的扎实功夫,做到其实蛮难。
多东甲营地4300,深夜十一点至。

今天过了两次宽河。
不急,仔细看,总能找到不用脱鞋的过河点。
念野线过河挺多,大多数是小河,往上走都能寻到过河点。

时阴时晴的天气,今天景色上佳。沿湖路最不好走,沼泽多石头多。

技术线路攀登,惊险刺激。

卓玛拉垭口

小白

转山线路应靠山走。轨迹混乱让我们走错了一段,误入大石堆,走的十分辛苦。

10.8号,早上起来,发现多东甲的环境甚美,天地像是幅山水水墨画。九点半出发,看气象今天大概率会是晴天。
跨过营地旁的木桥到河对岸,草地中一条转山路迹非常显眼,向山谷尽头方向进发。
即便天气不佳,也能看出这条山谷美爆了,红树、黄草、绿松、白雾、黑山,秋意醉人。
10点半到神湖,湖水清澈,倒映出环湖的缤纷秋色,神湖美极了!
美景诱人,误入歧途,不知不觉走过喇嘛庙旧址,直走到尽头的白塔才发现走错了路,不过一点不觉得遗憾,这段路实在是美,错过才是失误。
返回正路,开始急促爬升,以之字形迅速攀爬海拔。
俯瞰走过的山谷,弯弯曲曲一条河在中间流,两岸草场秋黄、茂盛,山坡地高处生长雪松,低处长绿杜鹃,杜鹃林中均匀分布红色花楸树,宏大场景美不胜收,左侧可见冰川,下方有一蓝洞。
爬升300多米后进入草地平台,克粑垭口5050就在前方,还余200来米海拔到顶。
克粑垭口前层次分明,分出高度30米左右的数段平台,逐个爬上去,休息然后再爬,这样轻松攀顶,最末是石坡路,好走不长。
4点半,全队胜利到达克粑垭口。
作为转山线路的重要关卡,克粑垭口上也摆成了万仙阵,好多的玛尼堆。
垭口对面就是雪山冰川,景色壮美。可惜念久神山藏在云雾里,只让它覆盖冰川的肩膀露出来。
过垭口后是面石坡,巨大而平缓,适合拍照打卡。对面念久神山垂下一方冰川,冰川极似人脸,有鼻子眼睛眉毛嘴,大家都说像悟空。
下克粑垭口的路迹不明显,大石坡随便走。我们吸取教训,跟着领队,队伍整齐有序。
经过一片难走的矮杜鹃林,到河谷底后又翻过一道冰渍墙,修长漂亮的克粑措映入眼帘,计划营地就在克粑措湖头。
克粑措湖头是大片草地,依稀可见挨在一块的三顶营帐,不知道是哪只队伍,提前我们也在今夜的这里露营。这是徒步郭喀拉日居至今遇到的第一支驴友队伍,希望能赶上他们,一探究竟。
时间已是下午七点,发现河谷旁就有一块平整草地,旁有冰川水,望眼见雪山,当时就决定不走了,五星营地,今天到处为止,扎营。
克粑垭口下方营地4400,下午七点至。

神湖,清澈见底,水里长有草。源头估计有低温热泉,四季恒温。

淘宝哥

克粑垭口

悟空,头戴小丑帽。

10.9号,九点半出发。
念野线里的念是指海拔6060米的念久雪山。
念久神山下到克粑措是面绝壁,念久瀑布分三路飞流直下,百米落差千米纵宽,前照克粑长海,后靠万年雪山,形成一道绝世风景,类似寒武纪瀑布,却更要磅礴大气。
昨夜听得数声轰鸣,山中雪崩阵阵。
出发时天色湛蓝,白云悠悠,希望今天肯定是好天气。
离开草坪先翻上一座冰渍墙,垭口旁过河,接着钻树林,千年杜鹃林横切,尽头可见绝壁,一条瀑布挂着。
出树林急下,进入干枯河床继续向下,走一段后爬上右侧高岸,这样草地再下就到草坪,克粑措湖头。
已经到的前队正与三个陌生人谈话,我们赶紧走过去,这就是昨晚在下面露营的,他们已经收拾好帐篷背包,正准备出发。
原来是网上大名鼎鼎的户外人大横断石头,他与几个伙伴假期闲游,被我们恰巧遇到。
赶紧的合影留念,这机会比看雪山还难得。
石头,常走户外的谁不知道,偶像人物。
话未讲几句,石头三人上了背包,他们要赶上照顾走在前头的伙伴,我们暂时惜别。
此处看念久瀑布,壮观大气。
天气还算晴朗,但念久雪山如神龙归隐,我们也只能窥得神山概貌,空留念想。石头说他来念久十多回,见得完整雪山的不过几次。念久神山,十看九空,拜见神山得靠好运加持。
此后沿湖前行,湖景优美,前边山谷秋色美,回看瀑布雪山美。
克粑措为行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湖,长约8公里,就这样看着风景拍着照慢慢走,下午两点到标记点空麻木屋营地,不想石头与伙伴在此休息,又开始愉快交流向大神学习。
石头的伙伴里有个叫72的牛人,说来发现是老乡,他们走的是念久转山线,背负在60斤+,他说此行每天走路控制不过10公里,早露营晚出发,全程炒菜米饭,牛肉猪肉,洋葱香菜,每天吃得香睡得好。
羡慕,跟大神比,菜人徒步实在是受苦。
跟石头一起的还有几位本地年轻藏人,他们有几辆摩托车,我们队里阿年的脚走伤了,小白也不想再走夜路,几人乘上摩托车,呼啸着朝前弛去。
今天计划到三岔口营地3850,还有二十多公里,今晚肯定是要走夜路了。
此后全是机耕路,大家一起走,石头几人比我们都走的快,两队很快拉开距离,身影消失在河谷的秋色中。
三点到网红桥玩耍,五点过下目稀季节性村庄,可能仅虫草季住人。
景色优美,奈何走的饥肠辘辘,人困马乏。正在机耕道走的生无可恋,突然瞥见路边草地上有几顶帐篷,一人在外已注意到走来的我们。
又是大神石头,愉快交流,石头看我们累的不行,还有十多公里夜路要走,说自己队伍明天出去,还有不少多余物质,提议给我等补充。
毫不客气,愉快接收!
阳光提来几大包吃的,我们要能现吃,接过一大袋子的牛肉小酥肉,自家做的地道味道,还有一瓶他自做的咸菜,海带黄瓜萝卜干。
几人你一抓我一把,山中数日,小酥肉人间美味。
咸菜也是香辣无比,味道好极了。
告别石头,胃里舒服精神温暖。
上头灯,恢复活力十足,山路急行。
三岔口营地3850,晚上九点至。

累不累?谁走谁知道!

石头给我们一大袋小酥肉,美吃唻!

淘宝哥的手机可卫星通话,当晚宿营后他废了很大劲联系上摩托带出去的队友,得知两人已平安到拉格村住下,第二天的接车事宜也交代清楚。当夜再无牵挂,只待明日去欧措看野东拉日。

10.10号,七点半出发,先往返15公里。
念野线的野是海拔6010米的雪山野东拉日,在徒步第八天,我们早起轻装往返野东拉日观景台。
石头说过,野东拉日跟念久神山一样,可遇不可求。他讲的没错,在小红书上,拍野东拉日全貌的几乎没有。
这是此行难得的晴朗一天,走在墨多曲河谷的机耕道上,秋色旖旎,从海拔3900到4500,野东拉日雪山向我们一点点敞开胸怀。
这是座山形壮美的雪山,与珠峰东坡上的珠穆朗卓峰有几分相似,但因山体拔地而起孑然耸立,压迫感尤其强烈。
野东拉日双翼浑厚对称,势如长箭破空,极像国六代机歼-36,时值国庆,我们全队按计划圆满出山,为自己傲娇,愿祖国强胜。
下午两点离开三岔口营地3850,赶路回家。
一路的原始森林,今天算难得的好天气,景色宜人。林中漫步,色彩斑斓,路旁沙棘正熟,颜色灿黄,味道好酸,吃了还要吃,维生素C补到爆,体验感美爆。
六点半与接我们的越野车汇合,郭喀拉日居行程顺利结束。

欧措湖边看野东拉日,我们的幸运日。。

三岔河营地,四星吧。草地不够大不甚平整,取水得远到河边,不便。

结语八天,110公里,爬过五座高原垭口,经过20+湖泊海子,许多高山牧场、原始森林。
印象中踩不完的顽石与沼泽,翻不尽的大石坡...
几乎天天要迎缝细雨、迷雾、雹子、飞雪,
行程真的难度大,走的巨辛苦。
源自世界屋脊的独特地理,高原深谷与暖湿气流的交汇气候,在藏东南这片广袤地区,大横断山脉上,他念他翁念青东,处处秋色灿烂。郭喀拉日居一路行来,才巴村山谷,墨多曲河谷,拉格村山谷,林壑风景如画,色彩斑斓,美景难得遇见,世间罕有.....

藏东南文化展馆。赵大人对西藏的贡献很大,非常大。

是走过鳌太线的踏雪吗
超美的秋景 拍的太棒了
还好没给拦截下来哈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