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测试了什么新装备:
帐篷:我们这次携带了不同版本的蓝山帐篷,有些是老版本的,有些是最新的版本。它们均表现良好。值得一提的是蓝山 SilPoly双硅涤纶版本的帐篷,我为它设计了2个冷凝水挡板,配合不吸水的特性,在高湿度的喜马拉雅南坡表现很棒。我带的是自己亲手制造的蓝山Ultra,由UltraTNT制造,这种材料很难加工。但它完全不吸水,是DCF的廉价替代品。
睡袋:我使用的是自己设计的“CoreLite”睡袋,由冰焰制造,填充300克900FP羽绒,皮重仅为150克,总重450克。配合冰焰145克的羽绒毯,羽绒裤,羽绒脚套,“Climashield棉服”,组成了一个总充绒量约500克羽绒和100克人造棉的睡眠系统。在最冷的夜晚(约零下15摄氏度),我还使用700毫升的沸水帮助保温,每三小时重新加热一次,一共加热了两次。我的搭档扁罐使用600克充绒“极Extraquilt Zip”,填充900FP羽绒,表现良好。但我需要补充一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使用超轻装备在低温下露营的经验,我认为以650-700FP羽绒为标准,您需要带1000克的睡袋,800FP以上的羽绒可以降低到700克。
背包:我和扁罐一起设计的新“Tutor背包”仅重650克。内置有两根超轻的碳纤维棒帮助支撑。我背负的重量是12公斤,它完全没有问题。
改进的火枫集热锅:是扁罐的点子,原型是火枫G3集热锅,我们请求火枫定制了没有把手的锅体,我们自己制造了保温套,并自己配了锅盖,这样一来锅的保温性提高了,但重量没有增加,仅重148克。我这次7天时间只带了一个230克的中号气罐,配合soto310炉头,由于锅出色的热效率和保温性,燃料完全够用。
冰焰Climashield棉服:仅重210克,是国内最轻的棉服,用高透气的7D面料制造外壳,需要小心呵护,填充2oz的Climashield combat人造棉。浅灰色十分适合在UV很强的高海拔使用,因为在出太阳的时候,你不会因为外壳吸热感到很热。由于透气性较好,可以在高强度运动是穿着。感觉与enlightenedequipment的棉服很相似。我认为这个棉服非常适合在高山穿着,遇到下雪,甚至不需要穿硬壳冲锋衣。

容易忽略的装备:
净水器:这里水质较好,但这属于牧区,死亡的动物和粪便都能污染水源,所以净水器是必须的。
踏雪板:在非夏季,垭口被积雪覆盖,使用踏雪板能节省很多体力。
冰爪:在夏季,把踏雪板换成冰爪。为了安全冰镐也很有必要,我猜测在夏季部分雪桥会融化。
冲锋衣或雨披:这里降水丰富,几乎每天都下雨。
GPS离线地图和卫星电话:翻越垭口没有路,且充满危险,离线地图能帮助判断路况,卫星电话则能帮助联系救援。
雪套:必须,防止雪进到靴子里。
写在最后:
我不建议新手贸然前往,这个线路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如果你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徒步者,你想去这里,有一些本文无法解答的疑问,可以加我:yucc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