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成徒步线路的雪山登山:吉隆秘境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小羽yUCCant 于 2025-11-16 00:11 编辑

“那里都是雪山,就像EBC一样”大象端着酒杯说。“就是垭口不好翻,一脚下去雪到大腿”

我被他的话吸引,你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山谷,两边都是6000-7000米级的雪山,高耸入云,风景壮丽,然后还有一个雪山般的垭口等着你挑战,任何一个探险者都会被吸引住。

“叫什么线路?”我问

“其实就是东飞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大象说。

2024年,我的朋友大象(步道名)和雁东飞一行人探索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无名山谷,由于这片山谷位于吉隆沟附近,他们称之为吉隆秘境。

从卫星地图上看,这片山谷大多数区域海拔较低,植被覆盖丰富,如果是秋天,五彩斑斓的颜色会让本来就壮丽的雪山群锦上添花。该线路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直接受印度洋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也就是说,雪线以上的雪将很厚,我们必须准备好踏雪板才能不费力的通过。

该线路起点位于东林藏布山谷西侧的卓村,一路北上,在名为朗浦的夏牧场处山谷被一片群山劈开,我们的探险核心就是如何翻过这片群山将两条山谷连起来走,行成一个环线。由于两条山谷之间被海拔超过5000米的群山隔开,在地图上看几乎无法通过,但雁东飞一行人找到了一个垭口,海拔5100m,实际上,这个垭口之前有人走过,虽然没有任何小径,全部被积雪和碎石覆盖,但在垭口顶部的冰川上,还是找到了一个玛尼堆。估计是藏族牧民曾经抵达过此处。他们不能确认时间,因为山上没有发现任何人出现的证据,比如营地和废弃物。

这条线路和我们去年走的南天山北线有一个共同之处:更像一次雪山登山而不是徒步穿越。所以我建议前往的徒步者携带好此次建议的登山工具踏雪板,冰爪在这里几乎用不到,因为积雪很厚。这次线路的难度非常高,全部集中在翻越5100m垭口的两天,剩下的几天则十分简单。

探险报告:

如何抵达?
日喀则是距离吉隆山谷最近的交通枢纽,你也可以花更多的钱坐飞机到距离更近的定日机场,但航班很少。一般情况下我建议飞到和平机场。从日喀则到吉隆只能坐汽车,包车的费用是2700元,而坐公共交通则便宜的多,只是需要提前预定车票。如果你包车,我建议联系小旦,他的手机号是:18489124748
从吉隆镇到徒步起点还有2个小时车程,因为路况很差,所以需要雇佣当地人的越野车。费用约700元。

下雪难度拉满了

还要过河太刺激了
我们测试了什么新装备:


帐篷:我们这次携带了不同版本的蓝山帐篷,有些是老版本的,有些是最新的版本。它们均表现良好。值得一提的是蓝山 SilPoly双硅涤纶版本的帐篷,我为它设计了2个冷凝水挡板,配合不吸水的特性,在高湿度的喜马拉雅南坡表现很棒。我带的是自己亲手制造的蓝山Ultra,由UltraTNT制造,这种材料很难加工。但它完全不吸水,是DCF的廉价替代品。

睡袋:我使用的是自己设计的“CoreLite”睡袋,由冰焰制造,填充300克900FP羽绒,皮重仅为150克,总重450克。配合冰焰145克的羽绒毯,羽绒裤,羽绒脚套,“Climashield棉服”,组成了一个总充绒量约500克羽绒和100克人造棉的睡眠系统。在最冷的夜晚(约零下15摄氏度),我还使用700毫升的沸水帮助保温,每三小时重新加热一次,一共加热了两次。我的搭档扁罐使用600克充绒“极Extraquilt Zip”,填充900FP羽绒,表现良好。但我需要补充一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使用超轻装备在低温下露营的经验,我认为以650-700FP羽绒为标准,您需要带1000克的睡袋,800FP以上的羽绒可以降低到700克。

背包:我和扁罐一起设计的新“Tutor背包”仅重650克。内置有两根超轻的碳纤维棒帮助支撑。我背负的重量是12公斤,它完全没有问题。


改进的火枫集热锅:是扁罐的点子,原型是火枫G3集热锅,我们请求火枫定制了没有把手的锅体,我们自己制造了保温套,并自己配了锅盖,这样一来锅的保温性提高了,但重量没有增加,仅重148克。我这次7天时间只带了一个230克的中号气罐,配合soto310炉头,由于锅出色的热效率和保温性,燃料完全够用。


冰焰Climashield棉服:仅重210克,是国内最轻的棉服,用高透气的7D面料制造外壳,需要小心呵护,填充2oz的Climashield combat人造棉。浅灰色十分适合在UV很强的高海拔使用,因为在出太阳的时候,你不会因为外壳吸热感到很热。由于透气性较好,可以在高强度运动是穿着。感觉与enlightenedequipment的棉服很相似。我认为这个棉服非常适合在高山穿着,遇到下雪,甚至不需要穿硬壳冲锋衣。


容易忽略的装备:


净水器:这里水质较好,但这属于牧区,死亡的动物和粪便都能污染水源,所以净水器是必须的。


踏雪板:在非夏季,垭口被积雪覆盖,使用踏雪板能节省很多体力。

冰爪:在夏季,把踏雪板换成冰爪。为了安全冰镐也很有必要,我猜测在夏季部分雪桥会融化。

冲锋衣或雨披:这里降水丰富,几乎每天都下雨。


GPS离线地图和卫星电话:翻越垭口没有路,且充满危险,离线地图能帮助判断路况,卫星电话则能帮助联系救援。

雪套:必须,防止雪进到靴子里。


写在最后:

我不建议新手贸然前往,这个线路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如果你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徒步者,你想去这里,有一些本文无法解答的疑问,可以加我:yuccant


总结:


吉隆秘境是一个伪装成徒步线路的高海拔雪山登山,前两天是休闲徒步,几乎任何徒步者都可以走,但第三天和第四天翻越垭口相当于一次雪山登山,需要携带踏雪板等雪山技术装备。


山的东面冰川已经完全融化,只剩下巨石和碎石。山的西面则覆盖完整的冰川,冰川从5100m延伸到4700米。其中冰裂缝很多。虽然不难通过,但仍有很大的危险性。西坡5100m到5000m之间的路段两侧有小规模雪崩的痕迹。无论是东坡还是西坡,都覆盖较厚的雪,随着海拔的升高,雪的厚度可达60-80厘米左右。当然,这次我们遇到了暴风雪,可能属于特殊情况,但我建议慎重对待。

在攀登过程中,风力较小,可能是因为垭口朝向是东西向而不是南北向。


东坡碎石较多,两侧角峰风化严重,不建议在东面山谷内露营。

建议反穿

根据此次探险,我们一致认为反穿比我们的设计更好,从西坡登山的好处是:


1.可以将前进营地设置到4700m,距离垭口顶端较近。


2.西面的地质较为稳定。


3.东面山谷中没有合适的营地。如果使用我们的营地(在山谷西侧山坡的平台上),会耗费很多体力抵达。


4.可以在早晨通过冰川和可能的雪崩区,更安全。


户外伦理:


此线路大多数区域没有人居住,在海拔4500米以上,是放牧的边界,植被以苔藓和草为主,东坡4700米以上只有苔藓和地衣,生态十分脆弱,必须携带走所有的垃圾,包括可降解的部分。

在海拔4000米以下,是藏族的牧区,牧牛人的石头房子在牧民撤走后可以使用,但请在使用后带走垃圾并关闭房屋的门(通常是几块木板和石头)。



抵达卓村后还很早,我们等车期间来到了一家藏族人家,主人亲切的用酥油茶招待我们,扁罐向给他们钱以示感谢,但主人不愿意收,明月表示这是在破坏他们的传统。


这这里居住的藏族人长相与汉族十分相似,其服装也与传统藏族服饰有区别,与我在陈塘镇遇到的夏尔巴人倒是有几分相似。这里虽然地处中国最西南部的山区,到这里十分困难,但村落被打理的很好,马路干净整洁,他们的院子里种着五颜六色的花,能看出来他们十分热爱自己的土地。

在这里,他们共享一个山谷作为夏季牧场,他们每户有20-50头牦牛,每只牦牛能卖1万多元,这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年6月中旬,他们会把牦牛赶往海拔4000米的山上,在石头房子里用牦牛奶制造酥油和奶酪。他们会把从山下的村子里带来的蔬菜和肉放进冰冷的溪水中,这是天然的冰箱。在8月底,他们会把养的肥壮的牦牛赶回村子里的牛棚,卖掉部分牛,剩下的牛作为种牛继续明年的放牧。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