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成徒步线路的雪山登山:吉隆秘境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小羽yUCCant 于 2025-11-16 00:11 编辑

“那里都是雪山,就像EBC一样”大象端着酒杯说。“就是垭口不好翻,一脚下去雪到大腿”

我被他的话吸引,你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山谷,两边都是6000-7000米级的雪山,高耸入云,风景壮丽,然后还有一个雪山般的垭口等着你挑战,任何一个探险者都会被吸引住。

“叫什么线路?”我问

“其实就是东飞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大象说。

2024年,我的朋友大象(步道名)和雁东飞一行人探索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无名山谷,由于这片山谷位于吉隆沟附近,他们称之为吉隆秘境。

从卫星地图上看,这片山谷大多数区域海拔较低,植被覆盖丰富,如果是秋天,五彩斑斓的颜色会让本来就壮丽的雪山群锦上添花。该线路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直接受印度洋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也就是说,雪线以上的雪将很厚,我们必须准备好踏雪板才能不费力的通过。

该线路起点位于东林藏布山谷西侧的卓村,一路北上,在名为朗浦的夏牧场处山谷被一片群山劈开,我们的探险核心就是如何翻过这片群山将两条山谷连起来走,行成一个环线。由于两条山谷之间被海拔超过5000米的群山隔开,在地图上看几乎无法通过,但雁东飞一行人找到了一个垭口,海拔5100m,实际上,这个垭口之前有人走过,虽然没有任何小径,全部被积雪和碎石覆盖,但在垭口顶部的冰川上,还是找到了一个玛尼堆。估计是藏族牧民曾经抵达过此处。他们不能确认时间,因为山上没有发现任何人出现的证据,比如营地和废弃物。

这条线路和我们去年走的南天山北线有一个共同之处:更像一次雪山登山而不是徒步穿越。所以我建议前往的徒步者携带好此次建议的登山工具踏雪板,冰爪在这里几乎用不到,因为积雪很厚。这次线路的难度非常高,全部集中在翻越5100m垭口的两天,剩下的几天则十分简单。

探险报告:

如何抵达?
日喀则是距离吉隆山谷最近的交通枢纽,你也可以花更多的钱坐飞机到距离更近的定日机场,但航班很少。一般情况下我建议飞到和平机场。从日喀则到吉隆只能坐汽车,包车的费用是2700元,而坐公共交通则便宜的多,只是需要提前预定车票。如果你包车,我建议联系小旦,他的手机号是:18489124748
从吉隆镇到徒步起点还有2个小时车程,因为路况很差,所以需要雇佣当地人的越野车。费用约700元。

第一天 17km 上升828m 下降304m

卓村3400m-朗浦3400m-白库3830m-蛮塘4015m


我们没住在吉隆镇,而是像我的朋友一样住在了乃村,因为这里是一个著名的观景平台,但我们运气不好,没有看到雪山。我不建议住在乃村,一来这里不是必经之地,第二天还需要回到吉隆镇,让人少睡1个小时,不爽。二来这里的条件不如镇上好。


从乃村回到吉隆镇有一段蜿蜒的盘山公路,从镇子边上穿过,再向东走才是前往徒步起点卓村的山路,中途会经过一个村庄扎村和一个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口。


卓村是位于东林藏布河谷西侧的小村庄,干净整洁,这里你能看到河谷东侧巨大落差的瀑布,和河谷南侧的雪山郎当利荣7227m和它的卫峰群,十分壮观。这里未来开发旅游的价值极高。


前半天的徒步,非常轻松,有宽阔的机耕路,可以通行摩托车,会经过2个非常漂亮的牧场让木塘和朗浦。这里海拔较低,水汽丰富,高大的松树覆盖了整个山谷。树下则是平坦整洁的草地。如果你深入林间,还能采集到美味的红牛肝菌和紫牛肝菌,也是当地人经常采集的蘑菇。但食用这些毒蘑菇需要一些烹饪技巧,否则容易中毒。

走蓝色轨迹能让你节省体力

让木塘和朗浦之间有一座木桥,我建议每次只通过1-2人。防止桥坍塌。


朗浦位于一个三岔河口,向左通往桑布多牧场,向右通往蛮塘,我们和大象一行人一样,向右走,但事后,我们都认为向左走反穿更为科学。


过了朗浦,植被开始发生显著变化,高大的树林将逐渐变矮消失,河谷两侧的瀑布冲击着黑色的巨石,白色的河水在山谷中间咆哮。小径越来越窄,灌木丛开始出现并逐渐取代森林。抵达白库后,你几乎看不到树林,只有低矮的灌木告诉你,这里的海拔已经接近4000m。


如果你希望去看高大7300米的岗彭庆雪山,在此扎营是最好的选择,第二天可以轻装前往东侧的山谷,我们选择继续向北。这时候山谷南侧涌来大量雾气,并开始下雨,我们必须在雨变大之前前往蛮塘,那里有放牧的房子,干燥且温暖。


第二天 修整或前往北边的山谷轻装往返


从抵达蛮塘后,我们就开始和这个破败不堪的牛棚战斗,我们彻底清扫了地面并修缮了屋顶,即便如此,晚上的大雨仍然让我们尝到了自然母亲的威力。第二天雨仍然很大,我们有几个队员去北侧山谷看雪山,但什么也没看到。云雾很厚。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牛棚中多待一天。


第三天 5.47km 上升741m 下降53m


蛮塘4015m-前进营地4650m


早晨天气不错,但能看到卷云和高积云,高空风是南风,这预示着天气将发生变化。我们计划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抵达冲锋营地。


雁东飞他们在2024年将营地设置到4570米的巨石阵间,但这次我们有11个队员,无法在那里扎营,所以我们计划在山谷左侧一个冰斗湖附近的平地扎营。那里海拔是4650米,在地形图上看那里十分平坦。

红框所示区域非常难走


小径在徒步开始不久后就消失了,因为再向上就没有植被,全是碎石和和巨石组成难以逾越的石海。就连牦牛都不愿意前往。冰斗湖平台距离登顶路线西侧约700米的山坡上,没有小径,必须横切。会耗费大量体力。加上天气突变,能见度非常低,下雨,导致难上加难。


到达平台后,我们没有看到想象中的冰斗湖,它位于巨大的岩坎另一侧,这个岩坎高约20米。我们沿着冰斗湖形成的岩坎向巨大的山体一侧寻找水源,运气好的是我们找到了清冽的泉水,这样就无需翻越岩坎打水了。


关于这个营地,它非常完美,除了难以抵达。首先它非常平坦,有草和苔藓覆盖。另外看不到新脱落的石头-这说明这里的地质比较稳定。最后它被群山环绕,是一处不错的观景平台。


在扎营后不久,开始下雪,越来越大。


第四天 暴风雪,在营地等待


暴雪和雷鸣折磨了我们一天,主要是心理上,许多队员打起了下撤的主意。但我告诉他们我坚信这个营地足够安全,它远离落石和雪崩,避风,而且我们食物充足。只需要等待,北风来的时候,就是我们出发的时候。


雪很大,我们每20分钟就要清理帐篷,否则雪会压塌帐篷。而且雪堆积在帐篷周围会阻碍通气,我们所有人都用登山杖把帐篷门厅撑开,为了防止缺氧。在这种高海拔地区,通风远比保温更重要。我们必须呼吸到最好的空气,一旦出现AMS,后果将很严重。


下午,我通过卫星电话联系我老婆询问天气预报,得到的消息十分振奋人心,明天气压将会升高,北风降临,雪会停下来。


凌晨3点,雪变小了,心想这是终于是最后一次清理营地了,可以睡觉啦。我爬出帐篷,用平底锅把帐篷四周的雪全部扒开,让帐篷底部露出缝隙,又沿着营地走了一圈,发现所有人的帐篷都预留了足够大的通风口。才放心回帐篷睡觉。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