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国王峰肺水肿遇难,这些攀登高手太忽视高反了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WYaIJDd0xYr1BNJS28qTmg

听说是8月份始祖鸟赞助的攀登国王峰活动,结果还没攀登,就肺水肿,而且基本的治疗药物都不带,名义上是攀登高手,实则草台班子~~~
看看这位还没开始就挂了,想想自己多年以前那种没心没肺的瞎折腾,感到无比的幸运和后怕,一天之内从成都坐车直上海螺沟4号营地,当晚就高反了,吐得稀里哗啦,仍然敢继续前往稻城亚丁,不顾低温、大雪和高反,仍然强攻五色海,除了直上舒服点,其它时间每走一步,心就突突突地狂跳,想倒在路边,就这种情况不知为什么还能全身而退,当时的情况一定非常危险,只是自己完全认知不到
不管是谁发起的,参与户外的人,或者喜欢户外运运的人,像这种的非商业性质的活动,风险都是自担,出了事故都是自己承担责任,同行者只有帮助救助的义务,不会承担责任。众观所有户外登山事故,像这样的死亡事故,基本上都是有着多年经验的老户外,为何?有没有人去思考一下,就如本贴中所讲,几个人都是十多年的搭档,有着多次高海拨登山经验,在刚到拉萨时都出现过高反,去国王峰观景台时,也出现高反,为合没有引起警觉,或者准备些应急的药品之类的。只想说一句,越是有经验的户外驴友,越是容易忽略一些前期出现的预警。
谈谈个人想法:
1.出发前是否签订了免责协议(俗称生死状)
2.此次考察发起人是谁
3.托梦的事就算了吧,不能作为判定依据,不能臆想
4.事情为啥捂这么长时间,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出事故报告吗
5.都是一面之词,去世的人是不会说话的,完全可以捡对自己有利的话说,
6.人性不可试,一试就失望,要相信人性而不是相信人
7.熊父可能是银川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家属的心情可以理解,应该有诉求的地方,表达他的看法一踢了之就不对了
8.不去参加追悼会,怕家属情绪激动,与之发生冲突?不敢面对,起码敢作敢当啊,事情是不你们发起的?没有实际行动谈何悼念
9.有高反症状时就应该果断撤退,而不是硬撑,他的状况其他人看不到吗,
10.透漏当事人的姓名、工作单位我看到的是第二次,上一次是狼塔穿越(星芽\悟空那次),回来后骂战,杭州的还是无锡的透露了吉林白城人的姓名,工作单位
本帖最后由 桔汁汽水 于 2025-11-24 21:24 编辑

所谓的情况说明,让人难以置信。避重就轻,闭口不谈登山计划,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徒步旅游呢。好一个“自担风险”,原来户外多年的生死搭档就是这样的。1、各种描述各自的不容易,赶路来参加这个活动,结果就是为了路线考察,拍照摄影?
2、参加队友哪个不是高海拔活动的老手?全部选择了不带任何急救药品,难以置信
3、既然说此次活动目的是路线考察,那是否能说明没有携带过多的登山技术装备,下撤的时候还需要额外分背小熊装备?而且还没分完...难道不能将装备放于山上,后面再回来取?轻装快速下撤不行?
4、对于各自人品不想评价,出事后,很多人都关心这件事情,你们全部捂着,闭口不谈,想要跟熊爸说句节哀都难得说上话,连追悼会都不让小熊朋友参加,你们有的人不参加也就罢了,凭什么其他的朋友想参加都无法知晓呢?询问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要被攻击为消费小熊,让人气愤
5、种种行为让人难以相信这就是事实,如果有证据证明这就是事实,请拿证据告知熊爸

经典climber遇难,家属要说法,他都玩儿户外了,死亡就是离自己很近。
我只能说,climber们可能还是和家人真切地沟通一下关于自己的热爱可能面临的风险,互相理解了,就不会有后续这些要说法的破事。
去玩户外的很多人往往自己心里没有点B数,发现身体出现状况,就要返回,而不是硬撑。
特别是有些人,身体出现问题了,藏着不说,等别人发现不对时,已经晚了
本帖最后由 三大王 于 2025-11-24 08:50 编辑

家属的不满可以理解,但这个活动的受益者除了组队的6人外,最大的是炸山鸟,要怼也是怼它,那就要看你的资源的成本是否值得了如果家属把怨气都发在组队员上,可能还涉及到私德,平心而论,不敢去参加葬礼也说得过去,毕竟平时接触的不是家属,心中记念,引以为戒也是一种悼念
本帖最后由 一叶孤飞 于 2025-11-23 21:33 编辑

    相信六位都是登山大神,不带高反药,只能说是太自负了。我9月份希夏邦马第一天就高反,营地海拔才4881米,这样的高度以前也搭过帐篷没有高反,但这次就不行,高反难受的都睡不着觉,后半夜感觉不能再硬挺了怕出事,吃了一片乙酰唑胺后不适症状好转也能睡着了,第二天果断下撤
家属的情绪可以理解,还是节哀顺便为好。这不过是一个正常的户外事故。不能说其他当事人有何责任。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