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真相:值得你花钱吗?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dulldull 于 2011-7-20 02:02 编辑

近想买一双能溯溪登山跑步的鞋,于是看看跑鞋到底有些甚么基本要求,却发现根本没有标准可言。在英国每日邮报读到这篇文章,值得一读。简单翻译一下,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人說这是一篇廣告軟文,所謂仁者見仁,小人見小。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国人向Nike、Adidas、Acics这类公司进贡大量金钱买鞋前,也得反思一下为甚么要花那些钱。买藥广告至少会引用一下研究數据,支持他聲稱的功效,但那些动軏几百元的鞋,却从没数据支持他宣稱的功效。广告上,永远是一位位年薪几千万元的大明星。

运动鞋是一个超庞大的市场,8264上也有不少鞋商上来赚钱。想想你小时候穿的白色帆布鞋(俗称白饭鱼),10元一双,人人都是这样穿著跑。为甚么现在有了那么好的鞋,跑步受伤率还是跟以前差不多?那些几百元的跑鞋又起了甚么作用?

美国近两年的赤脚热潮,是对运动鞋市场的一次大反思。国人却抛弃沿用了几十年的帆布鞋,追求越来越贵的高科技跑鞋,这样才称得上是小资生活。我当然不反对大家追逐名牌和高级装备,但别忽略古老的、旧的、过气的产品,有时也有好东西。

在赤脚热潮下,市面上也顺应推出一系列「赤脚感觉」的鞋子,最有名莫过于五指鞋(FiveFingers)和Nike Free,需要与否见仁见智,但向那些外国公司送钱前,试试到菜市场花10元8块买一双白色帆布鞋,看看分别到底有多大吧。

跑鞋真相:值得你花钱吗?
原文:http://www.dailymail.co.uk/home/moslive/article-1170253/The-painful-truth-trainers-Are-expensive-running-shoes-waste-money.html#ixzz1S115bDQQ
作者:CHRISTOPHER McDOUGALL
翻譯:Dulldull (8264.com)
其他参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refoot

加州史丹福大學的跑步隊在學界是強中之強。身為贊助商的Nike会派出銷售人员,了解校隊成員较喜欢哪雙鞋,但收集過程並不輕鬆,因為跑手们说:「没有一双鞋合用。」Nike轉而向首席教練Vin Lananna求助,教練卻說:「我雖然證明不了,但我的跑手似乎赤脚練跑時,跑得更快,更少受傷。」

這件轶事毫不让人驚訝。我花了多年尋找合適的運動鞋,越換越貴,效果都沒分別;花了不少錢买鞋,也花了不少錢治療體育創傷。最後醫生建議我放棄跑步,改騎單車。

不止我是這樣。每年65-80%跑手或多或少都受點傷,管他是高手低手、是男是女、快跑慢跑、是肥是壮,受傷的比率都差不多。為甚麼呢?為甚麼Roger Bannister(首位4分內跑完1英里的人)只靠一雙薄皮鞋,利用在午餐時間练习跑步,創下世界紀錄,卻沒受过傷?

墨西哥有一個Tarahumara部落,以長跑著稱。他們生活艱苦,住在洞穴。他們跑步時只在腳底加一塊皮革。跑步前從不熱身,也不練習,出發前一晚还要豪飲一番,啤酒烈飲统统灌下去,他們跑步時也不喝電解質飲食,更不吃能量棒,甚至沒多少蛋白質吃,平日主食是玉米粉跟烤老鼠。
說出發就出發,跑的时候還有說有笑,卻能不眠不休跑上48小時,有時更跑上480公里。最近他們有位選手更穿起長袍、踼著拖鞋去參加長跑比賽,還鸁了第一名。這名選手,當時57歲。
為甚麼他們很少受傷呢?對那些年賺200億美元的鞋商,他们一定不爱听。
(墨西哥Tarahumara部落的跑鞋)
(右边的墨西哥部落人,几乎赤脚地跑)

哈佛大學人類生物學教授Daniel Lieberman研究過發達國家中不斷增長的傷患率後,得出驚人結論:「腳、膝受傷的原因是那雙鞋。它讓雙腳變得脆弱,更令腳踝易于倾侧,最後令膝盖也受影响。」

他又說,1972年現代運動鞋問世前,跑手的鞋底都很薄,但一雙腳反而更強壯,受傷率比現在低了不少。他更相信要是沒有那些現代運動鞋,或許會有更多人願意跑步。

現代跑步鞋基本上是由Nike發明,在此之前,不少著名好手跑步,都是腰板挺直、雙膝微彎,後腳踼向自已的屁股。減震全靠一雙腿的壓縮與腳板中間厚厚的一層肉,後腳跟不会打在地板上。

Nike的創辦人之一Bowerman以前很少跑步,直到他年屆50歲,跟倡導跑步有益健康的Arthur Lydiard學習後,才變成虔誠的跑步運動倡導人,1966年出版暢銷書Jogging(緩步跑),不單帶來了新的英語單字Jogging,還讓一般大眾沉醉在跑步有益健康的說法之中。

學习跑期間,Bowerman提出在後腳跟加入唧筒,能令人不感疲累和增加跑步能力。Nike首對運動鞋叫做Cortez。Cortez是誰?西班牙的殖民地開拓者,衝往新世界淘金,也為土著帶來可怕的天花病毒。Nike此後跟日本一間公司達成生產協議,鞋的銷量極好,很快就超越了Nike生產線負擔能力。特獨設計的鞋墊,使Nike近乎壟斷了1972年奧運會。

此後一切,皆成歷史。

目前Nike年銷額達170億美元,風行全球160個國家。經過數十年發展,生產商不斷改善鞋的設計。Adidas推出了價值250美元的運動鞋,鞋底還加了微晶片,你每走一步,鞋墊會自動調節。ASIcs花了300萬美元和八年時間去發明Kinsel鞋,這雙鞋號稱能多角度調整前腳、又能增加腳板中間的突進能力。

結果呢?運動員受傷率增加了10%。這不止是鞋的問題,夏威夷一份研究就發現,在跑步前延伸拉筋,會令受傷風險增加33%。

前不久,英國體育醫學雜誌發表澳洲紐卡素大學研究員Craig Richards的報告,明確指出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運動鞋能讓你減少受傷。讓人吃驚是,運動鞋發明了35年以來,這個事實竟然一直被隱藏。

該研究員對市值達200億美的跑步鞋市場也相當驚訝,似乎一切都建基在一廂情願和空頭支票的誠諾之上。「有沒有生產商会宣稱他們的鞋,能減少肌肉與骨骼的創傷?他們會不會宣稱穿了這些鞋,會令人跑步时有更好表现?如果你真要這樣说,有沒有同行審核的研究數據支持呢?」

Craig Richards曾經聯絡各生產商,希望獲得數據,結果全部保持沉默。

消費者不禁要問,如果這些鞋不能讓人跑得更快、減少受傷,為甚麼要花那麼多錢買他們?那些所謂氣墊、突發力強化器、鞋底芯片,到底有甚麼用?

當日教Nike創辦人跑步的Arthur Lydiard說得坦白,「我們以前都用帆布鞋跑步的。後腳跟不會痛、不會跑步時側了腳板。跑馬拉松時,帆布鞋可能會磨損一些腳皮,但一般來說,我們都沒有腳部問題。花幾百美元買那些高科技鞋,不能保證你能避免受傷。那些讓我有赤腳跑步感覺的鞋,就是我心目中的好鞋子。」

赤腳跑步,很快就成為Nike賺錢的新點子。

Nike體育研究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Jeff Pisciotta收集了不少赤腳跑步的影片,發現那些人的動作更貼近自然動物,形態優美。腳的彎曲、延伸、角度能有效減少腳步承受的壓力、減少側了腳板而受傷。

最後Nike推出了新跑步,名為Nike Free。口號是:「赤腳跑。」(Run Barefoot)售價:約65英磅。

看起來不算太貴吧?但Nike的「專家」建議你,每三個月換一雙,殓财有道也。

(Nike Free,號稱帶來赤脚跑步感覺,但有必要花这个錢嗎?)

(还記得小时候那些白帆布鞋嗎?由于是平底,据說是最佳跑鞋。一双才二十元。)

赤脚跑步热潮

赤脚跑步(barefoot running)这热潮在美国近兩年闹得热哄哄,不少跑鞋都宣称能媲美赤脚跑步。

维基百科文章的介紹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refoot_running

DIY 自制墨西哥部落赤脚鞋:huaraches
http://www.kewego.it/video/iLyROoafv6SU.html
更强大的 diy :完全贴身的赤脚鞋
http://www.instructables.com/id/Make-your-own-barefoot-shoes/
这一双看似是万胜节时穿


这一双FiveFingers ,也是赤脚熱潮下的产品吧?




人类天生用赤脚跑步
埃塞俄比亚选手Abebe Bikla 1960 年夺取奥运马拉松金牌时,是用赤脚跑)

爱尔兰物理治疗师Gerard Hartmann说:「赤脚跑步,是我多年来训练时的信念。」他训练的人,包括全球顶尖跑手Paula Radcliffe。

Hartmann对「旋前肌」(pronation)这个字尤为不满。不少鞋宣称能防止脚板侧反,却忽略这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当脚板踏在硬地上时,你会发现首先是脚板边缘著陆,接著才是大脚趾著地,这就是「旋前肌」,籍此替你脚部减压。「穿鞋其实跟打石膏一样。当你把脚板塞入石膏6星期内,肌肉组织会开始退化。这跟穿鞋的情况差不多。」

他说:「我曾经跟不少肯雅一流跑手共事,他们脚部都有惊人的弹性。」肯雅是全球马拉松最强的国家,世界10大马拉松纪录,9个由肯雅人创下。而那些跑手平均在17岁后,才会穿鞋练跑。

赤脚登山成欧美新潮流


除了跑步外,近年欧洲还出现一股赤脚登山热。倡导人认为这能更靠近大自然。赤脚登山俱乐部在北美如雨后春笋,一对美国姊妹花更花了近一年多时间,赤脚徒步了3500公里。

欧洲各位近年也开办了不少赤脚公园。他们有适当维修,即使穿惯鞋子的人也能享受一下赤脚乐趣。公园内甚至有不同土壤,让人亲身感受不同泥土的质感到底有何分别。德国Bad Sobernheim 的赤脚徒步径,每年就吸引10万名旅客,估计自1999年开办至今,已接待了100万人次。除了欧美,南韩首尔也有158个赤脚公园。

那我该怎样赤脚跑?

赤脚跑步的趋势近年横扫体育界,就连权威《自然》杂志也刊登论文,比较穿鞋跑和赤脚跑的分别。论据太长,我不去了,大家还不如直接参考南非开普顿大学体育生理学博士Ross Tucker的建议。那些建议相对温和。赤脚是否真那么好,与其道听途说,不如自己试试。

1.  如果你正被伤患困扰,试试赤脚跑吧。对膝盖有问题的人,这似乎更有帮助,因为赤脚跑步时,会转化你腿部承受的冲击。

2.如果你没受过伤,但很想试试赤脚滋味,那就试吧,但要非常小心地试。建议你把赤脚当成一个训练,就像你去健身室练习肌肉一样,把赤脚跑当成其中一个练习环节。比如试跑五分钟,跑慢一点,让双脚慢慢适应。适应一段时间后,要是你越来越喜欢赤脚跑步的感觉,那就跑多一点、远一点吧。

3. 打算赤脚长跑,就要份外留神。跑手一般都会跑过了量,否则又如何练得一身好本领?最理想是在你按步就班,在你训练中加入赤脚环节。这有助改善你的膝盖、脚踝。

4. 长期觉得膝盖、脚踝、小腿疼痛的跑手,赤脚跑步可能正是你要的疗程。最初训练时,应该保守一点,比如指引叫你跑10分钟,你先试试5分钟。起跑前,先用赤脚走5分钟,然后才去跑一段路,也保持有适当的中段休息。

非洲运动员赤脚跑步时,是让脚前掌先著地,避免用脚跟著地,以分散冲击力。但Ross Tucker认为你根本不用考虑太多,尝试放松随性地跑,好好感受赤脚著陆时的感觉,身体自然就会调节到一个比较合适的著落方式。

有人說这是一篇广告软文,答对了。我是替双脚买广告,制造商叫上帝。



40元左右的回力就行嘿嘿
赤足登山感觉挺扯淡的,小山石、小木头扎脚怎么整?

我刚开始穿双星 李宁  还有其他杂牌鞋子跑了三年
后来跑到我早上一下床脚后跟就疼 最疼的时候快不敢走路了  膝盖也开始疼了
硬着头皮休息了3个月 换了新百伦的跑鞋
再后来爱是克斯买了3双 美津浓1双 几双鞋替换着跑
到现在跑了将近10年了 没有因为跑步再出现过运动伤害
我只想说 不一定所有的人都适合光脚跑
跑步也好 爬山也好该花的钱早晚要花 该买的装备不能省
已经中毒 刚买了VFF KSO TREK 飘过
来自iPhone客户端
不小心踏到一口痰 恶心死你。。
周一不上班,开心顶好贴~
好像是广告贴,在看完《天生就会跑》后,我发现这似乎也是一本广告书。总结,广告打得很有技巧!这一招史玉柱早用过了···不过我也渐渐喜欢赤脚跑了,正在修炼中···
老文,好文,又给谁翻出来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