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冲!冲!穿越黄石旯! - 天津 - 8264户外手机版

  天津
2007.11.17穿越黄石旯游记及攻略---文字原创港民  2007年11月17日,人之野户外运动俱乐部的九人小组成功穿越黄石旯。此次穿越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三点。
  1、完成了当日负重露营装备环绕穿越黄石旯山谷,并安全返回出发点。
  2、突破了某些村民所说的某段不可通行的岩壁,九人小组后命名为“壁虎岩”。
  3、实现了此次为人之野户外运动俱乐部开创一条全新线路的终极计划。

      
穿越黄石旯游记及攻略(-)

一、上山前的热身,石板路的徒步有点累
  经过第一天晚饭腐败与未眠之夜,在第二天晴朗和旭的阳光中,我们从热情款待而不失乡土气息的朝阳公社田书记家小院出来,转过两个弯。沿着院后的小路走出去,两旁是商业化气息颇浓的农家院,不过其中一崔姓家的柿子却很正宗。
  这段所谓的村子小路其实是水泥板路,却不断转弯和上升。似乎对于吃饭后就急于上山的九人小组来得早了些、长了些。幸好有路边时而间断、时而浏的山涧流水用歌声欢迎着我们,为我们消除疲惫。经过这一公里半的徙步热身,同学们的疲劳期都过去了。也恢复了正常的穿越队型,从山脚下的土路开始瞄着高高在上的黄石旯进发。

二、午饭前的山间行走,不断上升和下降
  土路越来越窄。开始还见狗骑兔子的轮印,后来渐渐变成两人并行宽度。不断的上升却没有改变。阳光越发充足,一向注重仪态的朝阳公社也在夫人的教诲下,摇身一变,面目全非,以重装上阵的恐怖分子标准装扮示人。
  在上升到一处山坡转弯,直立着一块的大石,灵巧的追梦人轻松攀上,站立于之上,眺望山脚下蓟县城区。
  就是这样接近40度角并一直上升的路况,到我们绕过第二个山头的向阳面才结束。我们又看见了那黄石旯山峰还在高高的俯视着我们。
  绕过山头,我们欢快的脚步踏着下降的山间下路曲折而行。两位到山中散养小土鸡的村民告诉我一个常识。这个季节需要将路边的浮土翻开,小土鸡才好找到些小活物来吃。这些小土鸡似乎对我们也很好奇,也很热情,一直送着我们走出了很远。
  来到黄石旯下的这个小山凹里,经过蓟县本土人士朝阳公社的指点,同学们终于发现了隐藏在杂草之中、半掩埋于土地之中的和尚塔林遗址及塔座基石。或圆、或方、或八面的大石上只有尚可以辨认的纹路,为我们无言的讲述寒夜与木鱼的清苦修行。
  同学们也在感叹之中,用光与影的技巧记录下这些令人遗憾而追思万千的一幕幕。
  到了山谷,来到不相识的农家。又见到许多小土鸡,还有几只阿黄。阿黄很是尽职尽责的“汪汪”一直叫。提醒着主人,来了九位不速之客。走到这里,看到如此唯一的农家,几只阿黄,许多土鸡,以及不远处的和尚塔林基石,不禁让我想起“觉远”与“白无霞”的故事。
  见到农家男主人与女主人自顾忙着农活与家务。我们放弃了打扰的念头,继续前行。
  路更窄了,只能一个人通过。路边的树木,也将枯杆伸到路中间,阻档我们进行的脚步。同学们少了些玩笑,多了些提醒。不时在台子里相互照应,相互鼓励。不停的攀爬,不停的向上,不停的穿越。通过台子与领队联系后确认的一个岔路口,再经过一小段这样丛林穿行之后。出现了一个小山坡,并有一块大长方石栏住了去路。小山坡的旁边有几堵矮矮的石墙。据说这里曾住过几位看破红尘的女尼。无奈,如今已是人去庵毁了。只留下数面断壁为我们挡挡风。
  同学们下了包,留下三位看守,其他走走探探。心急的追梦人在此处的某地折损了登山杖。此处因此命名为“断杖庵”。
  看看太阳,已在我们的正上头。回来的同学们说前面发现两个山洞。上包,来到第一个,还算干净,空间尚可满足简单的路餐的要求。飘飘取炉头、烧热水,同学们补水、休整之后,合影、惜别。飘飘、田夫人、山人夫人、鱼、豹大哥等五位轻装同学,择路返回。朝阳公社、木门山人、追梦人、港民等四人按照计划重装前行,向着黄石旯冲、冲、冲。

[ 本帖最后由 朝阳公社 于 2007-11-21 22:12 编辑 ]
回到十六年前户外之初!
计划7月份去穿越一次,有人愿意同去吗?
天津后花园,找时间去一下
我是蓟县的,一直想去但还没去。不过我们管这山叫“气不忿”,地图上叫“九花顶”,也叫莲花峰,是当年八路军7勇士跳崖的地方
(08年元月27续写)

六 偶遇小水库、上行山路、夜归农家院

  休整之后,教堂的神甫出来了,与我们交谈。还邀我们进去休息,有礼节的热情让我体会到了神职人员的修养。尽管他穿着农家服装,却很洁净。告诉我们旁边有一小门,可以出去。再沿山路继续就呆以翻过山凹了。谢过之后,上包,出小门后,我笑说,我们把教堂也穿越了一把。哈哈~
  不久走出村子。有两条路,一是向上,二是向下。我们犹豫张望时,后面的老汉告诉我们都可以走,下面有一水库,不太好走。一路上,山见了,林穿了,就是没有见到水。走下面的。一片小小的水面出现在眼前。沿着边上大石头走过时,我说这恐怕是村子里年轻人谈恋爱的场所。
  继续的山路,不断有下山的村民。我们继续问路,或许是心理作用吧。并问村民回到我们农家院的所预计的时间花费。村民知道清楚后,说法都是不一样。有说三、四个小时,有说两个小时的。让我们越发没有底了。因为朝阳公社上次和朋友也只是走到黄石旯下的“岩壁”下,并没有走完全程。看看表,四点十分。木门山人问大家是露营还是赶回去。若是露营就找平地,若是赶回去,就还得抓紧。就算走两个小时,也得有一段夜路了。虽然我们都带有头灯,但经过一天的行走,我是宁可回到农家的。其它同学也是相同的想法。  
  我们的脚步加快了。沿着山路行走,山不是很高,却挡住了视线。路不是很陡,却仍要我们安全下坡。朝阳公社与追梦人在后面,我紧跟着木门山人。距离拉开了,手台里联系到,却看不到他们。等他们的间歇里,我看看手机,有了信号。给上海的朋友打个电话。原订他今天也是在某山中穿行的。没有想到出行前感冒了。相互叮嘱后,见朝阳公社、追梦人上来了,我们又前行。
  天似乎黑得快了,也冷了。我们仍在不停的赶路。朝阳公社又被拉在后面,我停下等他。换追梦人紧跟木门山人。我陪着朝阳公社才知道他说应该是脚上磨了泡。没有办法,只好放慢速度。一个路口过后,朝阳公社说,我们走回早上时山的路了。不一会儿我认出了。其实,我是不认路的。与其说我认也了不如说我更相信朝阳公社的话。嘿嘿~
  这时,朝阳公社用手台与农家院联系。上午未上山的另一队队员,去了北少林遗址,早就回农家了,还睡了个午觉的。听我们正在向回走,很开心,说准备晚饭给我们。
  我打开了为这次而准备的头灯,陪着朝阳公社,一部沿着石板路向下。因为有些风,身上很冷,却没有在意。
  ....
  当我们回到农家时,从问过村民起,正好两个小时。
接3楼

(08年元月27日续写)

五 盘旋而下、松林悠闲、教堂休整

  山的背面,最初一段只能走原路,仍然是冲顶时的那段,齐腰、齐人的灌木。头巾拉到眼睛下面护着脸,冲锋衣的帽子也戴好。可以还是有枝条抽到脸上,有些痛。只好用手臂挡在前面,并与前面的队员保持联系。而我一向在下山时很拖拉,某一段见不到前面队友的背影,就紧追几步。
  还好的是,灌木丛就不长不短的一段。之后,让我惊奇的是竟然有片松林出现。虽然绿色不那么鲜艳,却让我们满眼的生机。大家放下了脚步,谈笑着。我对队员说,这路线完成可以在夏天组织,头天晚上农家院腐败、第二天自然醒后爬山、到了松林午餐,一会儿下山后到小村子,上车回家。还说了“头天腐败要吃饺子等等。。。”现在想起,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
  之前就有上海的同学告诉我,有过一次户外出行,就永远也忘记不了那份快乐。而此刻,我也同有体会。
  走出这片松林,脚下软绵绵的,像踏上了厚地毯一样。还有些滑。呵呵~不是体力不支,而是有一片草甸。虽然比后来小五吧的草甸薄多了,但当时的还是小心翼翼的。因为知道自己的鞋底防滑不算好。也看见间断着有雪在草中。几次险些滑倒,以至少没有留心正确的路径。而后一次之行,则下山很顺利,因为找到了更快捷的路,这是后话不提。因为慢,又被三位队员拉在了后面。不过,可以看到他们的背影,我也不急了。继续注意安全下山。这段路很长,也可能是很困难才觉得很长。大约占下山路的一半。
  草甸消失后,小村子更近了。明显见到了路,而路上则是赤裸裸的山路,地硬、还有碎石。走在上面脚很不舒服。木门山人开始为我们讲曾经的驴行。大家也都讲着自己的经历,缓解脚上传来的酸痛。毕竟走了一天,下午时分是脚最累的时候。
  因为盘旋的路走了,我们很快来进到了村子。几次问过村民知道此村叫“梁庄子”,又同询问清楚了回我们农家的路线。要回去必须穿过村子,沿着山路翻过山,才能走回一早上山的石板路。
  看来还有一些路还在脚下的,而且不算短。
  应该在村子的中央位置有一教堂,也是我们穿过村子必要经过的。教堂院内静静的。真的有些气氛,我们也被感染了。我们放下了包,默默的看着站着休息,慢慢的走走、看看。我分给大家巧克力。做着休整。

爱死那三间小房啦,这别墅简直太强了!!
水电有吗?有的话就更强了!!
好活动,惊险、刺激,顶!
请先看看我小院的位置:http://fgb022.blog.163.com/album/edit/#p1
由于我的小院坐落在盘山小景区内......:景区门票60元可免! :lol :lol
[ 本帖最后由 朝阳公社 于 2007-12-7 08:50 编辑 ]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