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字塔三部曲终结篇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手艺宅 于 2024-1-4 10:31 编辑
目前呢这种底边长度不同的方形金字塔,红线部分99%都做的是对称的,A,B两面弧线完全一样的曲线。
不对本来怕杠精怼留了1%,但又想了一下还有一部分做的屎一样。那就估90%吧
本帖最后由 手艺宅 于 2024-3-12 08:45 编辑
细聊一下面料。面料其实没变,还是30D的尼龙66双硅面料。之前的帖子里讲了为啥选这个。更专业一点的总结就是:抗拉强度高,抗撕裂强度高(大白话就是结实)。国产的尼龙66面料可选太少了,兜兜转转还是只能选它。我也尝试过去找西尔伯格用的那个科隆1200或1800面料把豆扣金字塔做个高配版本。但是找到了也没找到。那些型号是西尔伯格自己起的名字。科隆是提供几种n66的面料可选,你想做双硅还是单硅,什么颜色,多高防水值?提要求按你要求制作。但科隆的面料有个最痛苦的点。
就是宽幅太窄了。怎么排版都难排。宽幅问题断了我好多念想!
拉回来说国产的这个面料,为啥这么久了也没火起来。材质不同了贵了一点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他有个致命问题就是斜向弹力巨大,像皮筋似的。斜向弹力是个极其美妙的事,但过于大了就造成极难缝制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面料是T数低造成的斜向弹性太大。这里边也有个知识点。作睡袋的面料一般T数非常高,织的非常密。经纬线之间的空隙就非常小了。绒就不易钻过去了。帐篷面料需要涂防水涂层。空隙太小的话就代表比较光滑,摩擦系数低。涂层在光滑的表面附着力就相对低一些了。涂层作太厚的话就容易涂层剥离下来。T数在帐篷用途来说不是越高越好。
想到一个旧事,以前经常说ba的帐篷防水做的都1000多点,国产帐篷动不动就标3000,5000多。因此大骂国产虚标做假。其实就是ba面料薄,D数低,T数高,光滑,附着力低,涂层作厚了容易掉,只能作薄涂层。防水值就低了。国产帐篷那时候用的面料厚,就可以把涂层做的厚一些。但也不是可以无限制的作厚,作太厚了还是附着力是否能支撑的住的事,都是平衡的事。
再细化pu涂层和双硅涂层哪个适合T数高一点,哪个适合低一点?双硅是油渗透力高适合用在T数高一点的,pu适合T数低一点的。但成本考量,同一种面料不可能织两种密度的,所以多会这种pu涂层为主一些。用户有特殊要求那就是起订量和钱的事了。我以后筹划一下这事,做点高密度的30Dn66双硅面料试试。我个人对这事的理解是:纺织行业中国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不是常见规格的面料,就需要定制了。定制就是价格和更大起订量的事了。
玩户外的估计多数都没注意到过面料这个斜向弹力的问题。面料经纬线方向弹力小,斜45度弹性最大。这个弹力用好了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收纳袋圆底作包边,斜向的包边条(斜茬)就比经纬向的包边条(直茬)包完更平整美观。穿杆帐篷的穿杆套用斜茬就比直茬更平整。帐篷拼片排版时也需要重点考虑这个问题,哪个边需要弹性,哪个边不需要弹性,需要调整布片角度来迎合。还有很多时候不是想要弹性对应的位置就是弹力的边,这时候就要取舍:保重要的那个边是需要的弹性大小。还有布片拼接时经纬向弹力小的拼接在一起。或经纬向和斜向拼接在一起时会怎样?还有经纬向和斜向拼接时哪片在上?哪片在下?这都需要实践出真知了。光靠想象或看别人写的就能理解的了,动手操作一下最简单、直观、高效。
经常看到一些户外品牌金字塔排名。无非就是捧这个,踩那个的淡事。其实新材料和与之相关的加工工艺才是尖端科学技术的金字塔顶端。材料之后就是设计了。举个例子:比如冲锋衣不就gtx那个膜吗!始祖鸟多牛,不也是靠gtx赏饭吃呢吗。这个膜给你用你就牛,不给你用那就啥都不是了。这个膜吃了这么多年红利了,还是没人能替代。再比如帐篷,以前尼龙算新材料。但已经过去了8-90年了,早就普及了。现在新材料是粗苯。美国放弃制造业,制作帐篷没法和中国比。连玩双针缝纫机都玩不转了。但用粗苯的话用单针缝,甚至不缝纯粘都行了。新材料可以让以前很难的加工技术变得更为简单。这也是材料学的真谛。中医在那望闻问切,故弄玄虚。西医CT片一拍,有没有问题一目了然。国内帐篷行业还有帐杆虽然进步了,但和国外相比还是落后着呢,dac薄壁超轻那个之前国内做不了。现在能做薄壁了。msr用的那个EASTON玻纤杆还做不了呢。还有那个7075的铝合金地钉,中国那么多铝厂,那么多作铝型材加工的厂,那么多作地钉的厂,这么多年就是做不出dac那个地钉的硬度和质量。这事真的那么难吗?睡袋-羽绒没卡脖子,但羽绒不是新材料。而且国内品牌还在羽绒这种旧材料的掺假坑自己人上乐此不疲呢。国外PERTEX面料国内做不了,P棉也做不了。Therm-a-Rest十年前的气垫拿出来还在吊打吧?这也是材料和工艺上的差距!其他装备也都这个窘境。中国这些户外品牌没有一家在新材料和相关的加工工艺上有所建树,而且还拿气凝胶,石墨烯等等侮辱别人智商。新材料难,那就花花时间研究研究设计,别总是复刻,山寨,祖国版,有争议······设计也玩不了的话,那就踏踏实实爬爬山,走走线,好好玩玩户外运动。
本帖最后由 手艺宅 于 2024-9-29 16:57 编辑
首先感谢鱼过无声送的册子和面料小样。

我特意放大数了下支数

对比下国产的

他这个面料太小了,没法做到不同区域分次取样测平均值了。虽然图上差了3支,但双线格子里边都是16支。可以粗略记为同一T数了。这样我之前猜测的:他这个织的密度比国产的高的猜测就不成立了。

数支数一般是用这个东西工具来看的

多次取样可以参考这个。

欧洲测试面料抗撕裂用的这种方式。

国内现在用的这个标准。

我到是用欧洲那种方式裁了小样。但面料厂不给用这个方式测试。标准不同,数据也就没有对比意义了。我再慢慢找渠道测试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