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酱铺 于 2011-11-6 20:04 编辑
5,民版徒步地图与官版5W图的比较
民版山地徒步图和官版五万分之一地图的特点归纳:
-------------传统一比五万图------2011版山地徒步图
等高距--------------20米---------20米(或根据需要设定)
GPS导航电子地图-----无-----------有
叠加实际地貌图片----无-----------有
线路综合难度标注----无-----------有
适合徒步线路--------少-----------多
主要线路的关键点----少-----------多
水源和营地的标注----少-----------多
自然村级地名--------有-----------有
分副方式------------坐标区-------徒步活动区
磁偏角数据----------较旧---------最新
坐标系/网格--------------火星---------WGS1984/UTM
两处相同地理位置官版5W图和民版图的比较:
1、2为秦岭牛背梁顶周边
3、4为太白梁东塬周边

6,地图资料的针对性和局限性
无论什么地图都有不断提高和更新的过程,
从来不会有什么地图绝对的精确,准确和全面,(比方拿民国版的军版地形图和现在的DIY地形图比比?)
更何况每种地图都有其针对性的主题,其实也可以称为相对的“局限性”,
对军事有价值的物貌,军事地图当然应该详细标注,比方重要据点周边的房屋,断崖,瀑布。
对军事行动没有价值的物貌,地图上可以没有。
可是毫无军事价值的某无人山谷的断崖,营地,水源,线路等等,即使军版图也很少会标注。
却对我们有重大的价值,民版的图上可以有。
还提醒诸位注意一个细节,太白梁地图局部左下方,太白梁顶的位置,
正版图是错误的,向西北偏差了150m,东部的鞍形也没有任何反映。
民版图的位置是正确的,鞍形也清晰可见,当然这是验证后才能确定的。去过该线路的都可以回想一下。
这种问题很常见,因为现有官版图成图过程中,手工程序比较多,
而DEM成图虽然也有自身的问题,但是自动化程度高,因此与原始资料吻合度很高。
而在GPS时代,这种局部位置较大偏差很容易验证:用民用精度的仪器实测+SRTM+ASTER+高清卫片的对照分析。
针对性不同,信息价值的衡量标准也不同,制图,测绘和标注偏重也不同。
应该根据户外徒步的实际需要相互借鉴互补。
7,结论
以上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依托航迹、google earth maps、aster等公开数据地理信息数据,
民间完全有潜力建立建立一个规范的地图平台。
相比之下,官版地图在DEM时代,至少在山地徒步活动的领域内,
并不具备真正的实用性和权威性。
虽然我们可以利用的地图资源越来愈多,准确的地图资料和导航设备值得信任和重视,但不应迷信。
即使信息十分全面和准确地图资料也只能看做是重要的参考,
指望一切在图纸上解决,永远不出意外并不现实。
图纸和攻略并不能代替判断,
航迹和路点也不能代替脚步。
另外提醒一句:根据自身多年的实践证明,相比很多凭经验和主观判断的“山地向导”,
准确的地图资料和导航设备,以及熟练使用它们更能保证我们的行程安全和顺利。
注:本文源于与一位自称“测绘专业人士”的争论,原帖地址:
http://bbs.269.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98196&page=1
BY 酱铺/JUMPERHOME
FRM: 江工坊/WWW.JUMPERHOMS.COM
新浪微博:@酱铺江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