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户外)我和四川雪山雪宝顶、草原有个约会。(多pp) - 广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西
本帖最后由 guyso 于 2011-11-17 17:29 编辑

             国庆期间。我们一帮人去了一趟四川。爬了雪山,过了草地,到了寺庙,上pp一边介绍。
       拍摄水平有限。大家就将就着看,不好意思!哈哈!

      
        感谢同行的驴友谭哥。很多文字叙述部分都是他来提供!贺州远景户外活动群,群号39283508。
      雪宝顶是岷江山脉主峰,海拔5588米,位于松潘县城东25公里,大寨乡与黄龙乡交界处。雪宝顶山势陡峭,四周群山拱卫,4500米以上终年积雪,以下为流石滩,雪莲丛生,再下为沟壑,多峭壁陡崖。雪宝顶藏语称“夏尔冬日”,意为东方海螺山,是藏民崇敬的神山,每逢藏历六月十五,六月二十五是雪宝顶的朝山期,有成千上万的藏民,羌民前往朝拜。
     雪宝顶主峰为众多高峰簇拥,主峰西南有卫峰玉簪峰,海拔5119;主峰东南矗 立着海拔5359米的四根香峰和5440米的小雪宝顶峰。四峰神态各异。 雪宝顶海拔5000米以下地带主要是岩石。往上,与四根香峰之间为一鞍部,坡 度约30度。鞍部以上到顶峰坡度约20度的冰雪坡。雪宝顶的西南山脊,海拔 5000米以下皆为20度至25度的冰雪坡。西侧由于冰川的切割,形成了毕露的 岩石刃脊,山体西北多为裸露岩石和陡崖。

  雪宝顶雪线高度约4700米,山峰主体由石炭纪的石灰岩构成。4500米左右为高 山草甸地带,4000米以下则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灌木林。山区盛产雪莲、贝母 等名贵药材,森林中还是大熊猫、金丝猴的活动场所。这里高山湖泊众多,且 各具情趣。山峰北侧就是黄龙游览区,纵长7.5公里,宽1.5公里,自然景观尤 具特色,被誉为“人间瑶池”。 雪宝顶峰地区的气候,每年10月到翌年4月为旱季,5月至9月为雨季,其中7、8 月雨水较少,是登山的理想季节。 进山路线:首先从成都乘车沿岷江北上,经灌县、茂汶到达松潘县城,全程345 公里。从松潘县城经上泥巴垭口入霍唐、三岔口、上纳木,到达扒莫寺大本营,行程约60公里。在这里,可直接从西南侧登山。
  1986年8月,四川登山协会同日本喜马拉雅登山协会组成联合登山队,首次登上 了雪宝顶。   登山重要路段  冰雪山脊 由5100米直达顶峰,不陡,坡度约25度。通过时注意远离山脊北侧雪檐(最好保持5米以上距离),还须防止向南侧滑坠(特别是下山时)。  骆驼背 位于海拔5100米左右通向顶峰的山脊上,由几个驼峰状的岩石凸起构成,最高处垂直落差约7米,两则皆为较陡的崖壁,是通向顶峰的必经之路,一般通过都需要修路。可从驼峰上直接翻越,也可以从驮峰侧面横切通过。  C1营地 位于5000米左右的山脊上,因地形因素,可搭帐篷数量非常有限(不超过4顶)。扎营时须用绳索固定帐篷,以防大风。大部分时间积雪可保证C1用水。  黑色走廊 位于到达C1营地之前的一道碎石坡,坡面较陡,30~35 °。两则均为积雪带,通过时须格外小心滚石。  乌龟背 位于约4200米的一较陡的小崖壁,中间有时有流水,可小心徒手爬上。若负重需修路通过。另,也可以从乌龟背右侧的碎石坡绕行,不通过乌龟背,但线路较远。



先露个脸先。贺州怪兽!哈哈!
    第1天(贺州—桂林—成都,火车上,旅客拥挤,苦不堪言)
    2011年9月30日,早上我们一行8人(小赖、韦学、微风、怪兽、小封、我、柠檬黄、花妖),乘坐当天13:31启程的桂林—成都K651次列车。由于是日属黄金周长假的前一天,正遇出行队伍大潮,一眼望去整个火车站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的。就在火车发车前5分钟,走快速通道(每人需另付5元钱)进站。只能买到座位票,票价104,(卧铺票价210元),运行24小时。




9月30日,桂林火车南站等候进站的旅客,国庆前的客流高峰

    火车上的拥挤,惨不忍睹,更印证了此次出行的不容易。十几年了,没见过这种场面,记得那是学生时代才会去挤这样的火车,想不到我们伟大祖国快速发展都已经十几年了,还是无法彻底解决客流高峰期的交通拥挤问题。我们已经提前10天预订车票了,仍然买不到卧铺,没办法,为了节省开支,只能买硬座,大家都表示没问题,反正我们外出驴行就是找累的。由于恰逢国庆黄金周,火车上包括过道、车箱连接处、垃圾间、吸烟区、取水处、洗手处,几乎每个旮旯都挤满人,无论是能够站的地方,还是可以坐的位置,除了人还是人(当然还包括大包小包的),就差座位下没有钻进人了。乘坐这样的火车有两个“不敢”(不敢多喝水,不敢多吃东西)和两个“担心”(担心去取开水,担心上卫生间),因为车内拥挤的程度简直让人无法想象,而且我们还要在此忍受24小时,呆上一天一夜才能到达目的地(成都)。每个站都要停,时不时还要让车,每个车站下车的人都很多,但是每个车站上车的人也同样是那么的多,甚至上车的比下车的还要多,这期间的感受可想而知,有过一次就再也不想第二次了,因此回程时,我们8人中,无论是选择火车或飞机,确实没有哪位再乘硬座了。当时的我们,都是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去的,动力十足,对比别人站票,我们属“头等舱”了,已经很优越了,所以我们火车上一路有说有笑,打扑克、搓麻将、听音乐,用各种方式消磨时间,总算挺了过去。天气方面,从广西经湖南到重庆都是雨天,很庆幸进入四川后雨水就逐渐少了,心里想,还真是老天开恩啊,过到这边就没有雨了,有利于户外。


到达成都东火车站,已经是10月1号下午


成都的天府广场。





    第2天(成都,休整补给,匆忙备物)。
    10月1日,到了成都已是下午4:00,打的前往预订好的旅社(标间100元/晚,还算实惠),放好行李后马上出去腐败,已经在火车“饿”了一天一夜的我们,终于可以畅怀一饮了,撑得好些个同伴那个难受劲,别提了。酒足菜饱之后已是晚8点多,分头购买补给、衣物、装备等,匆匆赶去逛商店、超市,还没有买齐所需东西,店铺也关门了,大家都觉得怎么像成都这样的大城市,商店都关得那么早的(9:30),高海拔专用的高压气罐也买不到(其实早两天就已被各地齐聚成都的驴友一“扫”而空了),幸好还快点买了几瓶蓝气罐(低海拔所用),不然再慢点的话连蓝气罐都买不,确实准备不够充分,也真没料到国庆出行是这般的火、这般的热。回到旅社后,各自整理装备,洗漱就寑已是深夜。
(10月2日)清早,6:20打的到新南门茶子店客运中心(需20分钟)乘坐成都—松潘县(6:50出发)的班车前往岷江乡的,起床迅速穿好衣服了,草草抹了一把脸,背上背包,追赶上同伴一起打的赶往新南门茶子店汽车站,一路上老是催的车司机快点开、快点开,不然就误点了,到汽车站后,也是急急忙忙找所乘班次,勉勉强强、踉踉跄跄总算是搭上了去松潘的班车,否则错过这趟班车,就很难找车去松潘了。


路上经过08年5.12地震重灾区。汶川、茂县、映秀


本帖最后由 guyso 于 2011-11-17 17:32 编辑

   第3天(成都—松潘,岷江乡—那米村,美景不胜收)。
    10月2日,早上约7:00搭上了班车,大家心就定了,心情也非常地愉快。早餐没时间、吃不上,在车上用干粮将就也无所谓了,反正我们都是有备而来的,饿不着。从成都—松潘县的岷江乡,约8个多小时,路经都江堰、映秀、汶川、茂县等,公路基本上都是沿着峡谷而走。


    一路上,我们亲眼目睹了“5.12”汶川大地震的多处遗址,见证了大自然的威力,也隐隐约约感觉到了当地同胞们的苦难,更是钦佩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重建家园的雄心壮志,短短的3年时间就把原来惨不忍睹的状况改造成现在优良的道路和崭新林立的楼宇,可谓旧貌换新颜,不容易、不简单。当然也离不开全国各级各地的支援,由此也联想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具体体现。

大自然的力量

四川的地貌地形与我们广西的还是有较大区别,也许是海拔和气候所致,所见的山岭植被都很少,很容易形成泥石流,大部分的河流水质非常浑浊。在公路上,你可以不时见到在我们南方公路少有的棚洞,以及道路靠山旁边的铁丝网,这些都是为了防范泥石流、碎石滑落的公路配套设施。


约下午3:30到达岷江乡,找了一家当地路边的川味小吃饭馆,炒了几个菜填饱肚子,寒意渐逼,大家纷纷添加衣服,并在街边的小店补充购买了一些补给(小手套,帽子之类的),约下午5:00乘坐事先预订联系好的2辆面包车直奔上那米村。
岷江乡,一个干净的小镇,很多回族人居住,我们在这里添置了手头,毛帽子。
川味饭店,一行人狼吞虎咽。



饭店的小厨房。藏族风味。牦牛肉
    路上的景色不错,而且越往上风景越漂亮,似乎隐隐约约浮现了九寨沟、黄龙的影子,也就是类似那种景观吧(废话,本来就属于那一带嘛)。或许是这个海拔高度(3200米)和这个季节才有这样的植被吧,郁郁葱葱的针叶林遍布群山,加上从雪宝顶积雪融化而成的清澈的河水,一派翠绿秀美的景象,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走走着着,大家坐在车里看拍外边的风景、用相机取景觉得不过隐了,于是干脆叫司机停下来,全体下车一饱眼福,同时也短暂满足了“摄隐”们的饥渴之求。这么一个完全可以作为景区、尚没有开发的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观,简直让人看不够、拍不完。当你身临其境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那种感觉是一生也忘却不了的,我和同伴说,我不想回去了,我想留在那里,建一间小屋,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远离城市的喧闹,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没有世俗的尔虞我诈,无需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工作节奏,是何等的惬意啊!
   在一路欣赏美景的同时,一个半小时后。(约6:30,估计在5度),到达上纳米村。上纳米村海拔3200左右,当时气温骤降。、一个颇具藏族特色的村落。当时的第一感受就是羡慕这里的藏民们,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劳作,那真是幸福啊!
  
别玷污了我们圣神的雪山。写给外国人看滴!
司到了一藏族大哥家中,是专为各地来此爬雪山的旅客提供方便的“驿站”,遇到的几个登山团队都是在此集结。住宿每晚30元,另加就餐20元,价格适中,关键还是藏族同胞的热情和纯朴,什么都好说,什么都可以商量,一个词:善良。晚餐可就要将就了,土豆加几点零星的腊牦牛肉就算是荤菜了,麦料做成的粉条也只能当菜吃,10多个人就那么几碟菜,大家也都是谈笑风生地填进了肚子里面。



    晚上的住宿你也别想有旅店的条件,只能提供一个床位或地铺,其余靠自己解决,大家也都没有什么讲究了,反正露营装备齐全着呢,随时都可用上。
    一起在此住宿的还有另外2个团队,晚上闲聊中听说了当天一男一女驴友(来自浙江)在攀雪宝顶中遇雪崩发生山难事件的悲壮之举,男的已遇难(默默为其哀悼),女的正在求救,派出所的人也上到那米村调查了解情况,还问我们:明天你们还上去?这些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恐惧感,同时也为雪宝顶披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缈。晚上,当地的气温骤降,但由于我们是在藏民家中宿营,连窗口都是紧闭的,没有直接感觉到降温的侵袭。次日听同伴说,下半夜起来小便,屋外已经下雪,可见天气的寒冷程度。


这是我家母凹凸嫚,我的最爱!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